主力控盤原理與箱型操作 (第三版)

主力控盤原理與箱型操作 (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黃韋中
图书标签:
  • 主力控盤
  • 箱型操作
  • 技术分析
  • 股市
  • 投资
  • 交易
  • 股票
  • 選股
  • 籌碼分析
  • 第三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透析箱型操作技巧!
從基礎到深入分析,完全掌握股價波動走勢,
並且精闢探討主力控盤原理,完整披露買賣的實際操作邏輯。
 
  主力控盤原理是技術分析的基本元素,本書將深入淺出的探討關於股價波動變化,讓投資人很容易就能分辨調整走勢與攻擊走勢,更可以清楚地找出最佳介入時機。
 
  至於長線與波段的研判,書中統計了台灣股市開始交易以來有效的正反轉月份,這份統計參考資料可以讓投資人掌握可能的長線轉折點,並且運用指標設計,將長線的研判化繁為簡,同時描述在坊間很少討論的日本三段漲跌法則與哈茲法則的運用技巧。
 
  書中最經典的內容,是以K線推論買賣細節,評估進場的操作風險,探究有效的攻擊K線,掌握到最有利的相對位置進行最有效率的操作,並且善用K線設定停損點、停利點與最恰當的出場點。接著再以尼古拉‧達拉斯的箱型理論為基礎,包含了箱型定位、多空力道比較與未來目標預估,為投資人透析真正實際操作的箱型運用原則。
 
  本書是討論主力控盤原理的經典之作,也是投資人最佳的技術分析參考書籍之一,選擇閱讀本書,將會讓投資人在金融市場中的操作更為精進。
好的,这是一份不包含《主力控盘原理与箱型操作(第三版)》内容的图书简介,旨在提供一个内容充实、风格自然的介绍,字数控制在1500字左右。 --- 图书名称: 《数字时代的编程思维:从算法到架构的实战指南》 图书简介: 在信息技术飞速演进的今天,软件已成为驱动社会运行的核心动力。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系统需求和海量数据的处理挑战,仅仅掌握语法知识已远不能满足现代开发者的要求。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深入剖析如何构建健壮、高效、可维护的软件系统,重点聚焦于“编程思维”的培养,而非仅仅停留在特定语言的调用上。 本书的结构分为三个核心部分:基础心法、进阶架构与前沿探索。 第一部分:基础心法——构建坚实的思维基石 本部分着重于打磨程序员的内功,这是所有高级技能得以施展的前提。我们深知,优秀的程序源于清晰的逻辑和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第一章:算法的艺术与效率考量 本章不再罗列枯燥的算法定义,而是侧重于如何将现实问题抽象为可计算的模型。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真实的业务场景案例,演示如何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数据结构——从基础的数组和链表到复杂的图和树结构。重点探讨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权衡艺术。例如,在处理大规模日志分析时,如何通过哈希表的优化策略,将原本需要 $O(N^2)$ 的查找时间缩短至平均 $O(N)$,乃至更优的性能表现。我们还将详细解析分治法、动态规划在解决优化问题中的应用,并强调“自顶向下”的问题分解策略。 第二章:代码的优雅与可读性设计 代码是思想的载体。本章将探讨如何编写“写给人看,兼顾给机器执行”的代码。我们将深入讲解面向对象设计(OOD)的SOLID原则,不仅仅是概念的阐述,更辅以重构实例。如何识别代码中的“坏味道”(Code Smells),并提供切实可行的重构路径。从函数命名、注释规范到设计模式的恰当运用,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系统的长期健康。我们强调“最小惊讶原则”,即代码的行为应该符合读者的直觉预期。 第三章:调试与性能分析的科学方法 程序出错是常态,高效定位问题是关键。本章摒弃“猜想式”调试,引入系统化的诊断流程。我们将介绍先进的调试工具链,如断点的高级用法(条件断点、日志断点),以及内存泄漏和并发死锁的追踪技巧。性能分析部分,则侧重于使用火焰图(Flame Graphs)和性能剖析工具,识别程序瓶颈的真正来源,而非仅仅优化那些微不足道的毫秒级操作。 第二部分:进阶架构——系统搭建与协作模式 当单体应用达到其性能极限时,架构设计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本部分将引导读者从模块设计迈向分布式系统的构建。 第四章:微服务架构的权衡与实践 微服务已成为主流,但其复杂性不容忽视。本章详细剖析了微服务的拆分原则(如康威定律、DDD的边界上下文),以及服务间通信机制的选择(同步REST/gRPC与异步消息队列)。重点讨论了分布式事务(如Saga模式)的实现难点与解决方案,以及服务发现、API网关等基础设施的搭建。我们提醒读者,架构选择永远是服务于业务需求的,避免过度设计。 第五章:数据存储的多元化选择 数据是系统的核心资产。本章将深入对比关系型数据库(如PostgreSQL的优化策略)与NoSQL数据库(MongoDB、Cassandra)的适用场景。内容延伸至缓存策略的设计(如Redis的集群模式与数据一致性问题),以及数据湖和数据仓库在现代数据管道中的角色。如何根据读写比、数据模型复杂度和一致性要求,做出最经济、最高效的存储选型,是本章的核心议题。 第六章:高可用性与容错设计 系统必须具备“韧性”(Resilience)。本章讲解如何通过冗余部署、负载均衡和故障隔离来提升系统可用性。我们将详细介绍熔断器(Circuit Breaker)、限流(Rate Limiting)和舱壁模式(Bulkhead Pattern)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确保单个组件的失败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的雪崩。这些模式的引入,是区分普通应用与企业级系统的关键。 第三部分:前沿探索——面向未来的开发范式 技术浪潮永不停歇,本部分关注当前热点技术背后的底层逻辑,帮助开发者保持前瞻性。 第七章:云原生与容器化生态 理解容器化不仅仅是使用Docker。本章深入解析了Kubernetes(K8s)的核心组件(如调度器、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利用声明式配置管理基础设施。我们将探讨Service Mesh(如Istio)如何帮助开发者将应用逻辑与服务治理逻辑分离,实现更干净的业务代码。 第八章:DevOps的文化与工具链 软件交付速度的提升依赖于流程的自动化。本章聚焦于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流水线的构建,涵盖从代码提交到生产环境部署的全流程自动化脚本编写、制品管理与环境一致性保证。我们强调DevOps不只是工具,更是一种跨职能团队的协作文化。 第九章:安全性的左移与内建 在开发早期就考虑安全至关重要。本章讲解如何将安全扫描(SAST/DAST)集成到CI/CD流程中,如何管理密钥和敏感配置(Secrets Management),以及OAuth 2.0/OIDC在现代应用认证授权中的标准实践。理解常见的OWASP Top 10漏洞并从架构层面进行防御,是本书对未来开发者的期许。 结语:持续学习的循环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教会读者如何持续学习和适应变化。软件工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迭代过程。通过掌握这些核心的“思维框架”和“设计哲学”,读者将能够更自信地驾驭新的技术栈,真正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架构师和工程师。本书适合有一定编程基础,渴望从“编码员”晋升为“系统设计师”的读者群体。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韋中
 
  台灣台南人,業餘投資者。
 
  目前主要著作有:
  《主控戰略》系列
  主控戰略K線(2003年)
  主控戰略開盤法(2004年)
  主控戰略移動平均線(2005年)
  主控戰略成交量(2005年)
  主控戰略即時盤態(2006年)
  主控戰略波浪理論(2007年)
  主控戰略型態學(第一版2008年,第二版2014年)
  總共7本,本系列已經完結
 
  《實戰手記》系列
  主力控盤原理與箱型操作(第一版2006年,第二版2012年,第三版2023年)
  技術指標與波浪理論(第一版2007年,第二版2013年)
  主控技術分析使用手冊(2009年)
  主控對稱操作學(第一版2010年,第二版2015年,第三版2022年)
  總共4本,本系列已經完結
 
  《主控戰略筆記》系列
  量價操作要訣(2012年)
  趨向指標操作要訣(2015年)
  中短期波段操作精解(2018年)
  本系列持續撰寫中

图书目录

第三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一版序 
第一章 主力控盤原理 
第二章 買賣的思維與操作 
第三章 箱型操作 
第四章 長線的研判與波段操作法則 
結語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683512
  • 叢書系列:技術分析
  • 規格:平裝 / 244頁 / 14.8 x 21 x 1.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三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第三版,相较于前几版,给我的直观感受是更加精炼和成熟。作者显然在这些年的市场检验中,不断打磨和优化自己的理论体系。我注意到其中对一些传统概念的重新解读,充满了现代市场背景下的洞察力,这让我觉得这本书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不是一本停留在过去经验的陈旧教材。特别是对于当前高频交易和市场碎片化信息环境下,如何保持交易的定力,书中的论述给出了非常有建设性的建议。它不是鼓吹激进,反而是强调耐心和纪律的重要性。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交易心态也得到了极大的调整,更加注重质量而非数量,更加看重每一次出手背后的逻辑是否严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是一份持续可以研读的“武功秘籍”,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悟,是真正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语言风格,给我的感觉是异常的沉稳和内敛,完全没有现在市面上很多畅销书那种浮夸的宣传调子。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坐在你面前,不紧不慢地和你分享他如何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才总结出来的精髓。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近乎偏执的求真精神。他引用的案例和数据都经过了严谨的筛选和分析,没有半点含糊不清的地方。在描述具体操作手法时,他总是会考虑到各种潜在的风险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提醒读者必须灵活应对,而不是生搬硬套。这种对风险的敬畏感,是很多新手交易者所缺失的,而这本书却将其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是教你如何一夜暴富的“秘籍”,而是教你如何在这个残酷的市场中长期生存下去的“生存法则”。读起来虽然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去理解和消化,但每深入一层,都能感受到作者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学习过程。

评分

这本书,说实话,入手前我还是有点犹豫的。市面上关于技术分析的书籍多如牛毛,很多都是翻来覆去的概念堆砌,读起来枯燥乏味,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干货少之又少。但当我真正开始翻阅它的时候,那种扑面而来的实在感和深度,让我眼前一亮。它没有过多纠缠于那些玄乎的理论,而是非常扎实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交易体系框架。作者的逻辑清晰得令人印象深刻,他对于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有着自己独到且深刻的见解,不是那种人云亦云的论调。特别是关于市场情绪和主力行为的描述,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之前总是纠结于指标的完美交叉,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指标只是工具,真正决定价格走势的是资金的博弈和主力的意图。它教会我如何透过表象去看本质,去理解那些看似随机的波动背后隐藏的规律和企图。这种认知上的提升,远比学会几个K线形态要宝贵得多。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交易思维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不再是盲目追涨杀跌,而是有了一套可以自圆其说的操作逻辑。

评分

我是一个偏向实战派的读者,对理论的空谈一向不感兴趣。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平衡了理论的深度与实战的可操作性。书中提到的一些分析框架和选股思路,我尝试在近期的交易中应用,效果立竿见影。它不是那种“一招鲜吃遍天”的绝招,而是提供了一套结构化的思考流程。比如,在确定趋势的初期阶段如何识别主力建仓的痕迹,在趋势末期如何识别资金的派发动作,每一步都有清晰的逻辑支撑和可观察的信号。对于那些希望构建自己独立交易系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极佳的“蓝图”参考。它没有试图为你铺平所有的道路,而是给了你工具和方法论,让你自己去测量、去开辟道路,这种引导独立思考的方式,比直接给出答案要高明得多。

评分

与其他技术分析书籍相比,这本书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对“市场结构”和“资金博弈”的强调。很多书都在教你如何看图,如何画线,但很少有书能把“谁在主导价格”这个问题讲得如此透彻。作者仿佛是一位高明的“心理侧写师”,他不仅告诉你K线可能代表什么,更重要的是,他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K线——背后是哪些力量在推动,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这种由内而外的分析角度,彻底改变了我对盘口语言的理解。我开始学着去关注那些成交量的变化、价格在特定区域的停留时间,这些细节在以前我常常忽略,现在看来,它们才是揭示市场真相的关键线索。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更高维度的观察视角,让你从一个“参与者”转变为一个“观察者”,从而做出更理智、更具前瞻性的决策。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