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來到不必討人喜歡的時候

終於來到不必討人喜歡的時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彭樹君
图书标签:
  • 自我成长
  • 悦己
  • 治愈
  • 人生哲理
  • 独立思考
  • 情绪管理
  • 慢生活
  • 女性
  • 书籍
  • 心灵鸡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別再期待誰來給我一座玫瑰園,
整個開花的星球就在自己心中。

從少女心的「朵朵」,到大人學的「彭樹君」,
療癒暖心作家彭樹君,40個質感大人生命提案。

  ▍歲月與我之間達成和解,
  ▍我不再自我為難,
  ▍我終於願意放過自己。

  ❝ 不必相守 ❞
  沒有誰是誰失落的碎片,
  也不會少了誰從此就不能得到幸福。

  ❝ 不必擁有 ❞
  空間有限,時間何嘗不是?
  物質需要斷捨離,人際關係何嘗不是?

  ❝ 不必將就 ❞
  做任何決定的時候,都應該任性一點,
  對自己好一點,讓自己更快樂一點。

  ❝ 不必擔憂 ❞
  當一個人不再追求完美,
  生命才會真正地美了起來。

  真正的大人是不必相守、不必擁有、不必將就、不必擔憂。
  不必糾纏於複雜的人際關係,不必受制於一段感情,
  不必做不想做的工作,不必說違背心意的話語。
  不必為了任何人委屈自我,
  不必為了任何理由留下不要的東西,
  也不必再為了討人喜歡而隱藏真實的自己。
  走過青春與盛夏,來到清心如水的秋天,
  終於明白唯一必須做的事,就是事事都要讓自己喜歡。

  ▍繼大受好評的《再愛的人也是別人》、《從今以後一個人住》,作家彭樹君2023年全新「大人學」散文!
  「終於來到不必討人喜歡的時候。這是歲月累積而來的叛逆,是流逝的光陰把我帶到了這裡,可以放下別人,可以放過自己。僅僅是為了這樣一個心境上的自由,我就不會眷戀過去。」──彭樹君

  ▍人氣專欄「50+ FiftyPlus」總計超過180萬觀看數的散文,並新增全新作品!
  精選「50+ FiftyPlus」專欄大受好評的散文,並新增全新作品。在獨處成為必須的今日社會,這些散文讓許多不同年齡層的讀者深感共鳴,終於可以大聲宣誓:「我一個人也已經好好的!」

  ▍40篇告訴你「不必」的「必讀」散文,不再討誰歡心的你,就成為了真正的大人!
  輯一 不必相守:〈你對愛情還有期待嗎?〉、〈如果你的伴侶說,他想要一個人生活〉、〈沒有誰能折磨你,除了你自己〉⋯⋯

  輯二 不必擁有:〈這輩子不再做的5件事〉、〈清理人生中的4個「不要」〉、〈減法人生練習:再也不買的10樣東西〉⋯⋯

  輯三 不必將就:〈人生中必要的9種擁有〉、〈偶爾自私:10項想到就幸福的私人清單〉、〈離開是為了把自己還給自己〉⋯⋯

  輯四 不必擔憂:〈接受歲月自然的變化〉、〈關於生命中的那些失去〉、〈你可以選擇不原諒〉⋯⋯


 
尘封的航海日志:风暴中的抉择与远方的呼唤 作者:佚名 出版社:海角文学社 页数:480页 定价:88.00元 一、引言:被遗忘的航线 《尘封的航线》并非一部关于宏大战争或宫廷阴谋的史诗,它更像是一本在浓雾弥漫的清晨,于古老港口酒吧里偶然发现的航海日志。故事的核心,围绕着一艘名为“海燕号”的旧式帆船及其船长——一个沉默寡言,被业界称为“影子”的男人——展开。 本书的叙事跨越了二十年,记录了一段被主流航海史学家刻意忽略的航程。它讲述的不是征服新大陆的荣耀,而是关于“遗失的航道”的追寻,以及在人类集体记忆的缝隙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牺牲与坚守。我们的故事始于1888年的利物浦,一个工业革命的余晖尚未完全消散,但旧日荣光正逐渐褪色的时代。 二、第一部分:锈蚀的船体与隐秘的委托 故事的开端,聚焦于“影子”——真实姓名从未被提及——在一次近乎破产的捕鲸任务后,如何接下了一份充满禁忌色彩的委托。委托人是一位来自东欧的神秘学者,他提供的报酬足以重整“海燕号”这艘摇摇欲坠的船只,但条件极其苛刻:船队必须航向南纬四十度以南的“咆哮西风带”,寻找一个传说中由失事船只的残骸构筑而成的“漂浮之岛”。 船上的船员构成复杂而矛盾:有经验丰富但心灰意冷的苏格兰老舵手麦克劳德,他对“影子”的过去保持着警惕的距离;有年轻热忱,对未知世界充满浪漫幻想的见习生托马斯;以及一位从不开口说话,只通过手语交流的厨师,他似乎对海洋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预知能力。 第一部分详尽描绘了“海燕号”在南大西洋的初期航行。在这里,我们目睹了早期远洋航行的残酷现实:机械故障、补给短缺、以及与海盗活动的初次交锋。更重要的是,作者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船员间关系的微妙张力——信任的建立如同船体上的铁锈,缓慢而艰难地进行着。 三、第二部分:咆哮西风带的迷失与自我审视 当“海燕号”真正驶入西风带,环境描写达到了本书的高潮。作者运用大量感官细节,描绘了无休止的飓风、冰冷的海雾以及令人精神错乱的孤独感。这里的海浪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现象,它们仿佛带有某种意志,试图将船上所有秘密和挣扎一并吞噬。 在这次远航中,主要的冲突不再是外部的,而是内部的。为了节省物资和应对恶劣天气,“影子”不得不做出许多违背传统航海伦理的决定,例如:限制部分船员的口粮,甚至在一次风暴中,为了保住主桅而放弃了一艘小艇的搜救。这些决定如同暗礁般,让船员们开始质疑“影子”的领导权和这次航行的真正目的。 托马斯,那个年轻的见习生,成为质疑的焦点。他通过偷听和破译船长室的秘密文件,发现“漂浮之岛”或许并非物质上的存在,而是一种关于“时间”或“记忆”的隐喻。影子被一段无法摆脱的往事所困扰,这次航行,或许是他试图通过地理上的极度探索,来逃避心理上的深渊。 四、第三部分:珊瑚坟场与记忆的回响 航程的转折点出现在南纬五十五度的一片被称为“珊瑚坟场”的浅滩区。这里的海水呈现出不自然的翠绿色,水下遍布着数世纪以来沉没船只的残骸,它们如同怪异的珊瑚般向上生长。 在这一区域,“海燕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但这种平静比风暴更令人不安。他们发现了第一艘“标记船”——一艘来自十七世纪的西班牙大帆船,它的船体保存得惊人地完整,船舱内留下的记录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秘密:所有试图寻找“漂浮之岛”的船队,最终都留下了一种“非自然死亡”的痕迹。 影子在这里与内心深处的恐惧进行了最后一次对峙。他被迫向麦克劳德坦白了这次航行的真正诱因:他并非为了寻宝,而是为了寻找一段被他亲手埋葬的记忆——他当年在一次错误的航向上,导致了他导师的船只沉没,而那艘船上载有足以改变当时世界贸易格局的关键技术图纸。 五、尾声:归航与未竟的承诺 在“珊瑚坟场”的深处,他们最终没有找到预期的“岛屿”,而是发现了一个由巨大冰山碎片环绕的平静水域。在这里,时间感似乎完全错乱了。他们只停留了不到一天,却感觉像是度过了一整个季度。 “影子”最终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他命令船员们销毁了学者提供的所有地图和日志,并用船上所有的燃料和物资,将一封用特殊防水墨水写成的信件,投入冰冷的洋流中。 《尘封的航线》没有提供一个“英雄凯旋”的结局。当“海燕号”最终带着疲惫和更深的沉默返回港口时,委托人的身影早已消失。船员们各自散去,带着只有他们自己才懂得的伤痕。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对人类在面对超越理解的未知领域时,所展现出的固执、懦弱与微弱的人性光辉的深刻描摹。它探讨了:当一个人试图通过物理上的极度流浪来治愈精神上的创伤时,他最终会发现,自己所逃避的,早已烙印在了自己每一次呼吸和每一个决策之中。 本书适合喜爱严肃海上冒险文学、心理深度探索以及对十九世纪末海洋神秘学感兴趣的读者。它是一曲献给那些永远漂泊,不求被理解,只求完成自我救赎的灵魂的挽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彭樹君


  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

  二十三歲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薔薇歲月》,至今共有近六十本著作,包括短篇小說集、小小說集、散文集、筆記書、電影小說、電視小說、人物採訪集,並以「朵朵」為筆名,出版《朵朵小語》系列。

  寫作的養分來自於閱讀、音樂、電影、旅行、蒔花弄草、觀察人生百態,以及苦甜交織的生命本身。

  文筆清麗細膩,對於種種人生況味往往深入幽微,尤其擅長描寫女性曲折情思,字裡行間總有溫柔撫慰的療癒光芒。

  曾經主編報紙文學版面二十餘年,目前專事寫作,並開設「朵朵寫作坊」,將心靈與人生以書寫串聯。

  有「彭樹君」與「朵朵小語」兩個臉書粉絲專頁,並有「朵朵寫作坊」臉書社團,以及「朵朵_彭樹君」Instagram專頁。
 

图书目录

輯一  不必相守
你對愛情還有期待嗎?
(對自己的愛就是生命裡的陽光、空氣、水。別人不過都是雲煙。)
 
如果你的伴侶說,他想要一個人生活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總有一個角落是別人無法進入的,那個部分除了獨自去面對,別無他法。)
 
取悅自己是必要的
(要常常給自己一些甜蜜,平衡那些小小但確實存在的艱辛。)
 
沒有誰能折磨你,除了你自己
(來到人生中段之後,我們已經明白,不值得讓任何人來破壞自己的人生。)
 
拿回妳的名字
(名字不但是個人符號,還是生命能量,更是對自我的召喚。)
 
真正的自信和青春美貌無關
(每個人都是完整的個體,沒有誰是誰失落的碎片,也不會少了誰從此就不能得到幸福。)
 
情感獨立帶來心靈自由
(我們曾經需要別人來填補內在的空洞,也曾經期待在愛情當中成就圓滿,但是後來我們終將明白,真正的圓滿就在自己的內心。)
 
你喜歡和自己在一起嗎?
(對自己的愛才是一切的出發。)
 
單身女子的獨處宇宙
(「好想一個人住啊!」一旦湧起這樣的念頭,往往也是內在獨立意識萌芽的開始。)
 
自己的日子自己過
(把心照顧好,不憂懼、不猜疑、不悔恨、不自尋煩惱、不想過去和未來的事,早晨好好醒來,夜裡好好安眠。)
 
輯二  不必擁有
一日一餐,輕盈愉快
(當習慣了天天斷食之後,更能放下欲望與執著,內心也就更清淨。)
 
有一些人只能成為陌生人
(人生有限,該把時間留給美好的相處,讓彼此成為支持對方的力量;至於那些無緣或是緣盡的人,就讓他們成為陌生人吧。)
 
這輩子不再做的5件事
(那些不再做的事,不僅是對人生的濾淨與簡化,也是與自己的和解。)
 
清理人生中的5個「不要」
(因為不要,所以那些不想要的苦惱焦慮也就隨之淡去了。)
 
可以失聯的前朋友
(空間有限,時間何嘗不是?物質需要斷捨離,人際關係何嘗不是?)
 
減法人生練習:再也不買的10樣東西
(知道自己不再需要什麼,也就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無泡泡生活:戳破泡泡後的6種改變
(但願年歲愈是增長愈可以回歸自然,日常與心境繼續朝著清爽的方向而去。)
 
舒不舒服比美不美麗更重要
(一切好壞都是自己的選擇,其實沒有誰能阻擋你,只有自己能還給自己一片雲淡風輕。)
 
終結沉沒成本:該丟就丟,該放手就放手
(在該放手的時候無法放手,原先的甜都會轉成苦;對於曾經的付出堅持要討回來,也只會失去更多。)
 
把世界變大的勇氣
(我們其實都比自己所以為的更有能量,都有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自己,都有權利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盤。)
 
輯三  不必將就
人生中必要的9種擁有
(這些人生中必要的擁有就像早晨的陽光一樣,可以讓自己與世界相處得更和諧,也讓自己更充滿平靜與喜悅的能量。)
 
10項養生習慣,你打勾了幾項?
(擁有一顆因為感謝而喜悅的心,或許就是最好的養生吧。)
 
做該做的事,也做想做的事
(過日子不是只有該做的事,還有想做的事,那是讓一個人從內在發光的開始。)
 
成為現在的自己所喜歡的這個人
(無論有沒有成為從前的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我們總是可以成為現在的自己所喜歡的這個人。)
 
這5句話還是別再說了吧
(說話不過就是將心比心,如此而已。)
 
不要輕易說加油
(說一聲加油很容易,但是不說有時反而是一種體貼的展現。)
 
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嗎?
(能夠喜歡現在的自己,就不會在意自己有沒有得到別人的愛慕。
 
你有快樂的權利:9件時時提醒自己的事
(親愛的,無論你愛的人快不快樂,你都有快樂的權利。)
 
偶爾自私:10項想到就幸福的私人清單
(給自己列一份私人幸福清單,這是讓自己快速離開沮喪失落的方法。)
 
離開是為了把自己還給自己
(時間有限,所以做任何決定的時候,都應該任性一點,對自己好一點,讓自己更快樂一點。)
 
輯四  不必擔憂
接受歲月自然的變化
(與其依靠人工的方式維持表面的青春,不如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靈。)
 
放下別人就是自由的開始
(現在最重要的是內心的寧靜,不管外在的風怎麼吹,也不會打亂了內在的秩序。)
 
每當聽見那樣的消息
(在無常的面前,我們無法不俯首承認自身的有限。)
 
關於生命中的那些失去
(任何有形之物,不是遺失就是毀壞,我們只是在生命中的一段時光裡借用了它們。)
 
何必為他人的人生負責
(沒有人該是另一個人的附屬應用程式,也沒有人該是另一個人的終身義工。)
 
放過自己,世界才美麗
(放過自己是知道自己擁有選擇的權力,不需要執意讓自己困在難受的情境裡。)
 
放輕鬆,不完美無所謂
(當一個人不再追求完美,生命才會真正地美了起來。)
 
你可以選擇不原諒
(原諒是為了放下,但是在還不能原諒對方的時候,要先原諒自己的不能原諒,那也是一種放下。)
 
你的善良,不是為了容忍他人的不善良
(我們絕對有權利表達不喜歡、不願意、不接受、不允許,讓對方知道不可以那樣對待我們。)
 
一切終將過去
(在經歷了青嫩的春天和飛揚的夏天之後,人生來到了沉潛的秋天,這是靜下心來與自己對話的季節,是把注意力從外在世界轉向內在世界的時候。)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3340065
  • 叢書系列:彭樹君作品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終於來到不必討人喜歡的時候


  某個深夜,某位多年好友忽然傳來訊息:「想到人生已經過去一半,非常驚駭。」

  朋友與我同年,相識的時間占據了彼此人生的三分之二,我們見過對方的春天與夏天,現在也一起來到人生的秋天。秋天般的人生已經不再飛揚,但也漸漸遠離了浮躁,我覺得這樣很好,所以對於友人的感慨,我並沒有同樣的驚駭,甚至還覺得慶幸,還好人生已經一半過去了。畢竟我從來不眷戀年輕,也很少懷念過去,如果走過的路還得再重來一遍,才會讓我覺得驚駭。

  人們常常有一種錯覺,總覺得青春最好,過去也總比現在好,其實未必。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學習了解自己的過程,然而年輕的時候往往不知怎麼面對自己,所以特別辛苦。當我回首來時路,無論路上看見的是什麼風景,心境大半的時候都是起伏的,而我一點也不想再回到那樣的從前。

  *

  在我還未真正了解人生之前,常常感覺到的情緒是不安,總覺得自己有如一池湖水,表面看似靜定,但只要一片落葉就能勾動滿池漣漪,別人的輕輕一碰,就會讓我內心驚慌失措。那個輕輕一碰,可能是一句話,可能是一個眼神。總之,要讓我不安十分容易。雖然別人看不出來,但我自己知道。

  不安來自於缺乏自信,就算那時看似順遂無事,然而內心卻並非如此,常常波瀾起伏,總是需要收集外界的肯定,卻又常常用矜持來掩飾自己的在意。缺乏自信的人往往特別期待有人來愛自己,也深怕別人不愛自己,因此總是努力要裝出最好的樣子來討人喜歡,希望自己是被愛的。

  但什麼是最好的樣子?那時的我根本不明白。

  因為沒有真正的自信,年輕時的我並不真正喜歡自己,卻希望每一個人都喜歡我,但那怎麼可能呢?而我自己無法喜歡每個人,又為什麼希望每個人都喜歡我呢?

  那時的我也總是擔心自己在人前出錯,所以凡事小心翼翼,但我後來才明白,事實上,根.本.沒.有.人.在.看.你,每個人看的都是自己。

  回想起來,年輕的我很像是一幅假想的畫,總是扶著不存在的畫框,希望呈現給別人的是想像中自己美好的樣子。然而畫框好沉重,我覺得好無聊,也明白那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畫中的自己卻還要保持微笑,希望討人喜歡。

  那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放下那個想像中的畫框呢?也許就是時間累積而來的漸悟吧。

  漸漸明白喜歡自己遠比別人喜不喜歡你更重要。

  漸漸懂得放過自己,懂得放鬆放下,人生才漸漸舒服了起來。

  漸漸不再理會外在變化,漸漸專注於內心世界,也就漸漸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我們總是太溫良恭儉讓、太會為人著想,有時甚至到了自我委屈的地步,而那個溫良恭儉讓是不是有討好外界的成分?是不是只為了讓別人不要討厭自己?但善良過度就成了容忍別人的不善良,所以也漸漸了解,該說的話就要說,不想要的就該坦率拒絕。若是為了討別人喜歡而壓抑自己,自己終有一天會討厭自己的。
總是想要討人喜歡來自於內在對自己的不安,但「別人」是個虛幻的集合名詞,既然
  虛幻,那就根本不重要啊!別人的看法、眼光,那是別人的事情,並不會增加自我內在的安全感,也不會帶來自我生命的昇華。

  別人怎麼看你怎麼想你,終究都是無效的自問自答,不過是自我為難罷了。

  然而,若是不喜歡自己,一切都會滯礙難行,畢竟時時刻刻都帶著自己同行。

  終於來到不必討人喜歡的時候。這是歲月累積而來的叛逆,是流逝的光陰把我帶到了這裡,可以放下別人,可以放過自己。僅僅是為了這樣一個心境上的自由,我就不會眷戀過去。

  *

  另一個深夜,另一位認識多年的好友傳來訊息:「多美好的人生,我們如此幸運可以隨心所欲。」

  這句話讓我想了很久,真的嗎?我已經可以隨心所欲了嗎?

  如果隨心所欲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那麼還不行,我最想要的那件事還沒有發生,我夢中的那幢房子也還沒有出現。但如果隨心所欲是「不想要什麼就可以不要什麼」,那麼也許已經很接近了,畢竟這些年來我一直在做的就是斷捨離所有不要的。

  不要複雜的人際關係,不要受制於一段感情,不要做不想做的工作,不要說違背心意的話語,不要為了任何人而自我委屈,不要生活裡有惱人的人事物,也不要再為了討人喜歡而隱藏真實的自己。

  不想要的都可以不要了,也都丟掉了,所以也就可以自由自在了。

  自由自在或許不等於隨心所欲,但這是一個讓自己最舒服的狀態。自由自在意謂著不害怕失去,想想也沒什麼好失去,如果今天就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我也可以安然接受。

  最好的樣子就是全然接納自己的自己,這是經過了半個人生所總結的心得。

  如今的我不再是輕輕一碰就會漣漪不斷的湖水,而是一道河流,遇到任何彎道都能流過,隨遇而安,靜水深流。

  *

  這本書裡大部分的文章來自於我在「50+  FiftyPlus」的專欄,我想要分享一個單身女子的中年心境,書寫關於生活、情感、經濟與思想各方面的獨立。

  經濟獨立是現代女性獨立的基礎,因為經濟獨立了,才有生活與情感的獨立,才能倚靠自己的臂膀前行,而思想獨立會帶著我們走向無限的遠方。

  獨立意味著喜歡自己、相信自己,知道自己的能量,明白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也明白自己的底線與界限。不需要別人來肯定什麼,也不接受別人的越界。這些獨立來自歲月的累積,而在種種獨立的過程裡,會更加確立自己的存在,能量與智慧會不斷疊加,過去曾有的一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於是曾經帶給你的煩惱困頓會日漸消失,因為你在這段時間裡得到成長,讓你自然知道該怎麼做。

  有了各方面的獨立,就不懼怕任何改變,然後才能擁有美好的自由。

  *

  終於來到人生的秋天。

  秋天曾經是我最害怕的季節,以前每到秋天我就覺得悵惘。意識到時間的流逝,年輕的我覺得感傷,甚至心慌,總是自責自己蹉跎了時間,一事無成,充滿了罪疚與不安。

  而不知從哪一年開始,秋天來臨的時候,我不再如此責備自己,只覺得能平安度過每一天就值得感謝,無事就是好事。歲月與我之間達成了和解,我不再習慣性地自我為難,我終於願意放過自己。

  秋天就是一個要讓自己舒服的季節,適合穿著寬鬆的布衣,好好喝茶,看著落葉飄下。落葉不會再墜入自己的心湖,泛起難以止息的漣漪。落葉就是落葉,飄過就是飄過了。

  人生都已經過去一半,難道還要繼續為難自己嗎?

  不必討人喜歡,但一定要討自己喜歡。時間不多了,餘生的每一天都要善待自己、和諧世界,做一個喜悅並充滿能量的人。

  青春不再,但我得到智慧,怎麼說都是一筆值得的交易。比起年輕時的我,我更喜歡現在的自己。

  親愛的,希望你也是,也希望你能從這本小書裡看見現在的自己,得到前行的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五段** 这本作品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反向操作指南”。在充斥着成功学和积极心理学的今天,它敢于直面人性的阴暗面和社交的复杂性,毫不避讳地指出,有时候,保持距离、甚至适度的疏离,才是维持长期健康关系的不二法门。我非常欣赏作者对于“边界感”的哲学探讨,它上升到了个体主体性构建的高度。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停下来,对照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那些过去让我耿耿于怀的“小事”,在作者的阐释下,都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和出路。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给人一种沉静的力量感,仿佛每一页都在邀请你进行一场严肃的内心对话。它不是一本轻松读物,它需要你带着思考去咀嚼,但一旦消化吸收,你会发现,你对世界的看法和对自己角色的认知,都发生了一种根本性的转变。

评分

**第二段** 说实话,拿到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期望,以为又是那种老生常谈的“做自己”的心灵鸡汤。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停留在表面的自我肯定,而是深入挖掘了“讨好型人格”背后的深层恐惧和原生家庭的影响。作者的论述逻辑严密,引用了大量的心理学案例和生活观察,使得整本书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失生活气息。我发现自己很多过去忍气吞声的行为,都能在书中的描述中找到影子,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非常强烈。特别是关于“拒绝的艺术”那几章,简直是我的救星。它不是教你如何生硬地拒绝,而是提供了一整套心理建设的方法,让你在拒绝别人的同时,也能保持对自己的尊重和对他人的体谅(但这体谅的前提是你必须先尊重自己)。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内心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不再轻易地被他人的情绪绑架。

评分

**第四段** 我是一个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人,深知在集体环境中,适度的圆滑是生存的法则。然而,这本书挑战了这种既定观念,它提出了一个激进但又令人信服的观点:长期的低姿态迎合,最终会导致专业能力的被低估。书中通过对几个职场案例的分析,清晰地展示了“过度好说话”如何成为一种隐形的职业天花板。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时而冷静客观地陈述事实,时而用带着温度的故事来引发共鸣。这本书让我对“职业素养”有了新的定义,真正的职业素养不是无底线地服从,而是清晰地界定工作范围和个人价值。它给了我勇气去捍卫我的劳动成果和时间,不再因为怕被贴上“难搞”的标签而默默承受不合理的要求。这是一本写给所有在现代企业架构中挣扎的成年人看的生存指南。

评分

**第三段** 这本书的文风非常具有煽动性,但这里的“煽动”是正面的,它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精准地切开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那种虚伪的、建立在利益和面子之上的关系网。作者的语言犀利而富有洞察力,不带丝毫的矫饰,读起来酣畅淋漓。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我们认为必须去做的社交礼仪,其实都是潜移默化的枷锁。书中关于“沉默的暴力”的讨论尤其精彩,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害怕冲突而选择的沉默,最终演变成了对自己最大的伤害。这本书带来的改变是渐进的,它不是一蹴而就的灵丹妙药,而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框架。我开始尝试在一些不重要的场合里,放下那些过度的客套和迎合,结果发现,世界并没有因为我的“不完美”而崩塌,反而那些真正看重我的人,反而更靠近我了。

评分

**第一段** 这本书简直是一股清流,让我这个常年被“如何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规范束缚的人,感到前所未有的释放。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精准地捕捉到了那种渴望摆脱外界期待、回归自我内心的挣扎与渴望。读完之后,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花费了太多精力去揣摩别人的心思,去调整自己的言行,以求得一句“你真好相处”。但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这种“好相处”的代价,是不是过于沉重,沉重到让我们失去了真实的面貌?它并不是鼓吹尖酸刻薄,而是倡导一种健康的自我边界感。书中描绘的那些人物,他们的选择或许在世俗眼光中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正是这些选择,让他们找到了真正的内心平静。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人际关系中那种微妙的权力动态的剖析,那种不动声色的观察,比那些大道理更有力量。这本书更像是一剂心灵的解药,提醒我们,真正的力量源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和坚持自己的立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