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李賢輝
明天和意外不知哪個會先到,有鑑於此,在如暮之年之際覺得有必要將我一生從土木工程轉行到化學工程又轉行到舞台設計的人生過程紀錄下來,於是寫了這本書。
在土木工程學習階段,我學會了工程製圖,在化學工程階段,我在機械工廠學會了各種機械技術,這兩段學習機會使我在從事舞台設計時能從戲劇理念畫草圖做到在劇場舞台布景工廠製作布景再到舞台上把立體的舞台搭建起來。
頂著化工博士學位的帽子。來到美國西北大學戲劇系念書,第一堂課就是要讀英文的希臘悲劇,真是隔行如隔山,讀工程的書一段文字就是一個完整的內容。但是讀希臘劇本,一個完整的內容往往分成二三段文字,起初完全讀不懂,後來經過美國同學的協助指導才慢慢地看懂劇本。在研讀劇本時,有次教授要學生分析劇本裡的Skill,我因為工程學術背景,將Skill認知為建構及操控舞台的技術,想當然耳,這次作業被當掉了。
回台灣之後,在台北藝術大學設計《犀牛》的舞台。演出結束後,同事賴聲川導演跟我說了一句話讓我終生難忘。他說:「你的舞台很像歌劇舞台。」經過幾年的教學相長,我終於了解《犀牛》是一齣荒繆劇,我的舞台設計過於寫實。
我的舞台設計生涯如自傳所述一生曲折起伏,在遭遇困難之際總會得到貴人相助。記得在美國演完歌劇《波西米亞人》謝幕之時,導演最後請我這位舞台設計師上台,站在男女主角之間向觀眾鞠躬致謝。整個劇院只有我是黃皮膚的中國人,我看到舞台正前方是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的市長。我當時只想到在天上的父親能看到這幕情景。他以一生的退休金送我去美國念化工,結果是他在病床臨終之際對我說出他一生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我不知道你會畫畫。」寫到此我已伏案落淚…………..。
推薦序
王以亮 台灣中山大學舞台設計專業教授
推動科技與多媒體劇場藝術之舵手
1994年我從義大利國立米蘭舞台設計研究所畢業回到台灣,當時在提升技職教育的風潮下,北部的台灣科技大學與中南部的雲林科技大學相繼成立,而雲科大則是具有較完備的設計學院,並在空間設計系中又特別將舞台設計規劃為其重要特色領域,當在1996年我受聘到此系時,聽聞有一位傑出舞台設計師李賢輝教授,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後又至台大戲劇系任教,推動舞台藝術與數位科技結合,我也趁著畢業設計評圖大會與研究生畢業論文審查,多次邀請李教授蒞臨指導,在每一次的評圖交流中,他總是無私地將他多年經驗與豐富的學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大開眼界,尤其他對莎士比亞戲劇的詮釋與設計的連結更是精闢,當時我鼓勵學生採用數位電腦輔助設計與3D影像處理,讓李教授對於學生的實務設計也讚譽有加,有次因緣際會到台大實驗劇場觀摩,發現李教授正是台灣早年推動科技與劇場多媒體藝術跨域設計的先鋒,因此我兩人雖在不同學校,但研究與推動的目標相同,我轉聘到了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任教後,也經常邀請他來評圖與審論文,當時中山大學也缺乏劇場設計教授,他不遠千里從台北到高雄支援開課,他的專業與教學熱誠,令人敬佩萬分。
李教授在美國丹佛大學化工系研究所取得碩士畢業,後又至新墨西哥大學化工系攻讀博士,何以再去西北大學攻讀舞台藝術設計碩士?並且將舞台設計當成他一生的志業,是常常令人感到不解的一件事,聽他娓娓道說緣由,竟然是一段留學生學習歷程的坎坷故事,由於他的堅毅精神與工學技術背景,不但獲的許多劇場設計與製作實務的經驗,並且獲得舞台設計的藝術碩士學位,次年也完成了化工博士學位,對於認真的人,上帝不只不關他原來的門,也為他開啟另一扇門,讓他去選擇,但這兩道門走到最後又是相通。
舊社會中,留學生往往背負家人高度的期許,聯考制度又是以分數為科系導向,雖然求學道路崎嶇,仍然無法埋沒他對戲劇的喜好與藝術設計天賦,而這些理工科學的學習試煉,也成為他在舞台設計志業上的助力,也是其它由文科而進入舞台設計工作領域者所無法實現的。在三十多年前,把藝術與科技結合的理念在戲劇系推展是艱困難行的,但也由於他的堅持,一直到退休還是堅持,他是一位多媒體設計的拓荒者,而這個當時我們推動的「數位多媒體藝術」,就是當今轉化為「元宇宙」產業鏈的基礎,最近引起爭議的數位設計繪畫首獎「太空劇場」,就是由AI電腦繪圖所製作,回想當年,李教授幫教育部建立數位化的人文與藝術教育網,我也很榮幸受邀參與設計撰寫部分單元,二十年後仍然有許多跟著學習教學的教師使用,或許當時我們所倡導的多媒體劇場並未完全在台灣實現,但是今日觀看各項舞台美術設計演出,不就一直往這個風潮走啊!
沒有一顆落入泥土的稻粒,怎能長出成串的黃金稻穗,在那個年代曾經想推動的理念雖未達成,卻是促進這個年代的成就,這也是李教授不畏失敗,堅持數位科技與藝術的結合所做的貢獻。近年科技部也成立科技藝術研究領域,世界元宇宙產業興起,也是建立在數位多媒體的發展基礎,另外他幫助海峽兩岸多所大專院校建立多媒體劇場實驗室,建立製作流程與管理制度,這是因為他有著工學的邏輯知識與能力,對於下一代的教學更是身先士卒,鞠躬盡瘁不遺餘力。近期與李教授暢談往事歷歷,想起他過去所說:「我們出國留學,學了一身殺老虎的本領,回到台灣只能殺雞」,但不論環境如何,他還是堅持一位舞台設計者與時俱進的態度,將數位多媒體與劇場藝術結合,要當一位先行的拓荒者,欣逢他將數十年設計心血匯集成冊,出書發行,這又是台灣舞台設計界的拓荒之舉,付梓前夕,邀我提筆數言為之序,後學以感佩推崇之心,祝其藝風惠行,出版順利成功。
謝毓清 台灣大學化學工程系
認識李賢輝同學半世紀
李賢輝和我從台灣大學大學一年級成為同學已經超過半個世紀,我只能用「奇才」二字來形容他。他既有理性邏輯的思考能力,又有熱情浪漫的內心世界,兩種不同的特質不斷地碰撞,迸發出閃耀奪目的驚人火花!
賢輝同學認真執著,他一旦決定要做一件事情,一定會排除萬難,追求到底。記得在大學時,有時我向他請教一些學業問題,他一時若答不出來,必定努力尋找資料,自行專研直到找出答案為止。他常說他很喜歡別人問他問題,因為這樣可以刺激他思考,使他更深入地瞭解課題。
賢輝也是一位性情中人。大一時的國文老師林文月,是賢輝崇拜的偶像,經常保持書信往來,直到現在林教授住在美國,賢輝還每年生日都送花給林教授,念念不忘師生之情。在新墨西哥大學化工系攻讀博士學位時,賢輝認識了一位非常仁慈的美國老太太,老太太對他照顧有加,幾年前老太太96高齡過世,賢輝還特地從中國專程飛到美國參加她的葬禮,對老人家的思念,久久不能忘懷。
賢輝為人低調,我們同班同學中,可能很少人知道,台大椰林道旁琳琅滿目的大海報,都是賢輝設計製作的,他的藝術細胞,隨時隨地都顯露在他的生活中。 他還熱愛書法,特別喜歡寫隸書,也常常跑臺北的故宮博物院,並且不惜血本地購買、收藏一些藝術書籍和畫冊。
記得賢輝到芝加哥唸西北大學戲劇系轉念舞臺設計時,有一次曾経特別到歌劇院看歌劇《唐喬凡尼》的演出,看完戲後去休士頓的藝術博物館參觀,記得他手捧照像機,拚命拍攝,他滿臉洋溢著興奮,在館內跳躍式地跑來跑去,手中不停地按相機快門,好像巴不得把所有名畫都一股腦兒吞下。
台大化工系同班同學們在知道賢輝準備出版「李賢輝舞臺設計人生」一書後,大家都爭先解囊相助,鼓勵他的出書。我們同學都以能有這麼一位多才多藝的朋友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