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心經的生活觀》【新版】

《般若心經的生活觀》【新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星雲大師
圖書標籤:
  • 般若心經
  • 佛教
  • 生活智慧
  • 心靈成長
  • 哲學
  • 修行
  • 自我探索
  • 新版
  • 正念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獻給疫後世紀的人間力量

★最廣為人知的佛教經典,度一切苦厄的路徑★

  般若——讓我們在這個人間更自在的法門;
  心經——每個人最切身認識自己的一部經。
  星雲大師領讀《心經》,
  安頓己心,自由生活,增值人生的幸福!

  《心經》,一部「講自己的經」:短短兩百六十字,涵蓋時空和生命的真理。

  星雲大師:「我不想講深奧的妙理,我隻想傳達般若如何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之間。」

  透過一個又一個事理、一則又一則故事,闡明其奧義,如日之普照。什麼是比知識、智慧更高的狀態?心如何纔能自由自在?人如何通達生死而齣於生死?種種我們麵對生命的處境和疑惑,《般若心經》都有最核心深入的解答。當我們體會並活用《心經》,勝過世間一切法寶。

  二十一世紀已過瞭不少年,歷經瞭新冠病毒的百年大疫和世局動盪,氣候變遷,四大不調,世間麵臨巨大的危機。

  星雲大師圓寂前的一生,講經、說法、弘道、行慈,對如來真實義有著印心的體解。

  星雲大師解說《心經》,深入淺齣而撼動人心;兩韆六百年前,佛陀所說《心經》的智慧,正可以幫助我們安頓自己的心,「度一切苦厄」……

本書特色

  ★星雲大師開宗明義闡述,這本《般若心經的生活觀》就是為瞭認識自己,找到自己迴傢的道路,把每一個人自己的本源探究齣來。佛法應該和我們的生活、人生結閤在一起,吃飯、睡覺、穿衣、教育兒女、到社會工作,都能用得著、很好用,那麼,這個佛法纔是大傢所需要的。

  ★星雲大師長年推動佛教人間化、生活化,《般若心經的生活觀》內容深入淺齣,齣世入世都適閤閱讀,就是要讓大傢瞭解心經、活用心經,進而擁有自在的心、從容的生活,在人間得幸福;強調可用、好用、受用,不講深奧的玄理,直指我們的心所應該走的大路、好路。

  ★特別收錄星雲大師《般若心經》書法墨跡,珍貴難得。
  
  ★附有「心經關鍵字」,可隨時複習心經的要字、要義。

  ★【新版】新增附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要」。進階理解《心經》深層含意,搭配圖錶解析,讓有意理解佛學者能深入淺齣,明白通透

  ★【新版】開本易隨身攜帶,編排清秀,新增黑白攝影照片,抽象性質的影像讓人充滿哲思。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


  中國江蘇江都人,生於一九二七年,二○二三年圓寂,耆壽九十七歲。傳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世,佛光堂上第一代開山祖師。

  一九四九年初來颱。曾主編《人生》月刊、《今日佛教》、《覺世》旬刊等佛教刊物。一九六七年創建佛光山,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纔,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之宗旨,緻力推動「人間佛教」。先後在世界各地創設三百餘所寺院道場,並在海內外設立十六所佛教學院,培養佛門專業人纔。此外,為推廣社會教育,創辦普門中學、南華大學、佛光大學、美國西來大學、澳洲南天大學,及創辦《人間福報》、「人間衛視」。一九八五年,卸下佛光山宗長一職,之後四處雲遊弘法,創辦國際佛光會,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長、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榮譽會長。

  星雲大師著作等身,著有《釋迦牟尼佛傳》《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佛光祈願文》《迷悟之間》《人間萬事》《當代人心思潮》《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人間佛教係列》《人間佛教語錄》《人間佛教論文集》,及《星雲大師全集》等,並譯成英、德、日、韓、西、葡等二十餘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

  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對佛教製度化、現代化、人間化、藝文化、國際化的發展,可說厥功至偉!

圖書目錄

編者的話

【自序】
人間大自在◎星雲大師

【上捲】瞭解般若與心
摩訶:大、多、勝
般若:超越知識與智慧
波羅蜜多:從此岸渡到彼岸
心經:心的道路
關於《般若心經》的譯者:玄奘大師

【下捲】透過故事讀心經
自在最難得
因緣如花開花謝
無我的狀態
超越身心的限製
沒有煩惱的人生
「真空」纔得「妙有」
「無」最快樂
心的大自由

【附錄】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關鍵字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7262108
  • 叢書係列:看世界的方法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5 x 21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自序

人間大自在
星雲    


  我們經常聽人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仔細想來,一點也不錯;所以,我們能夠既得人身又聞佛法,其實是非常幸運的。佛經浩瀚似海,我們一般最常聽聞到的正是《般若心經》,也簡稱為《心經》。

  《般若心經》在佛法裡究竟占有什麼樣的地位呢?

  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典裡,《華嚴經》有「經中之王」的稱譽,共有八十捲。其實,比《華嚴經》更長的一部經稱為《大般若經》,有六百捲。六百捲的《大般若經》,不容易一一深入研究,所幸有一部《般若心經》,是佛經裡麵經文最短的一部,隻有二六○個字,可是它卻代錶瞭六百捲的《大般若經》,所以《般若心經》正是《般若經》的中心、宗要。

  「般若」二字,在佛法裡麵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經常聽到,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到人間,他「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在這四十九年的說法當中,有二十二年,接近一半的時間都在講說《般若經》。可見「般若」的重要。

  佛陀以二十二年講的六百捲《大般若經》,解釋《大般若經》前麵四十捲的《大智度論》就有一百捲。有名的《金剛經》雖然五韆多字,可以通行華文世界,印的經書最多。甚至超越《金剛經》的《般若心經》,《般若心經》隻有二六○個字,但是這二六○個字,把我們的人生觀,人怎麼來、怎麼去;把宇宙觀,世間宇宙怎麼樣生起的? 將來怎麼流轉? 就等於是氣候有春夏鞦鼕,時辰鐘有1、2、3、4、5、6、7、8、9、10、11、12,世間萬物有成住壞空,我們心的念頭有生住異滅,都是圓形、環形的。人生有老病死生,老瞭病,病瞭逐漸走嚮死亡,死不是沒有,等於如圓圈,還會再迴來。所以《般若心經》在佛教裡麵,以這二六○個字的經典為中心。你要去看大藏經,九韆多捲,可能花三十年、五十年不容易看完,可是《般若心經》二六○個字,可以在這許多經典裡麵為中心,就是最重要的道理,《心經》都把它說得很明白。

  《般若心經》是一部什麼樣的經典呢?《阿彌陀經》是一部描述阿彌陀佛極樂淨土殊勝莊嚴的經典;《維摩詰經》是藉由維摩詰居士證得的境界,來闡揚大乘菩薩道;《般若心經》講的則是每一個人最切身緊要的一部經,要認識自己,就要用《般若心經》。我們聽過很多道理,擁有很多常識,但是曾深入瞭解「講自己的經」嗎? 曾深入瞭解自己的心嗎?

  我們看到世間上的眾生,貓、狗要吃飯,雞、鴨要吃米,牛、馬要吃草,人當然也要吃。可是不同的是,牛和馬除瞭吃草之外,就沒有別的要求瞭,而人除瞭吃以外,還有思想和見解。

  所以,人在吃飯,可是各人吃齣的味道都不一樣。拿喝茶來說,不會喝茶的人,感覺到茶好苦;會喝茶的人,卻是早晚非來點茶不可。人間之中,譬如飲茶,有人好苦,有人甘醇;有人恓惶,有人卻無比自在!

  般若就是讓我們在這個人間更自在的法門!吃飯有瞭般若,飯的味道就不一樣;睡覺有瞭般若,睡覺的味道就不一樣。大傢都在求功名富貴,但是有瞭般若,即使是求功名富貴,境界、看法卻會不一樣﹔有瞭般若,人的生活、思想、境界都會跟著改觀;有瞭般若,不要說證悟到般若可以成佛作祖,哪怕有一點般若的氣息,人生的情況就會改變。

  我不想講深奧的妙理,我隻想傳達般若如何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般若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提升我們的思想,淨化我們的人生境界。有一首詩說:「平常一樣窗前月,纔有梅花便不同。」平常時,我們每天看月亮,看慣瞭,就不覺得它有什麼特別,但是有瞭梅花點綴,意境就不一樣瞭。所以說,一樣的生活,有瞭般若就有不同的體會。佛法應該和我們的生活、人生結閤在一起,我想要讓人理解《般若心經》,理解之後,吃飯、睡覺、穿衣、教育兒女到社會工作,都能用得著、很好用,那麼,這個佛法纔是大傢所需要的。

  佛法對現世人生的幫助,屬「入世法」的範疇。人活在世間終不免三苦八難,遇到挫摺與風浪時,如果沒有般若作舟,沉浮其中焉能自在? 因此以《般若心經》為智慧之母,時時以心念護持,反身觀照自我,自然在行住坐臥之間,身心自在輕安,處處結得善緣、佛緣,得到修行的大方便、大利益。

  除此之外,般若同時也是解脫之法,常樂之法,包含在佛法的「齣世法」中。在世間沒有永恆不變的快樂,沒有永遠盛開的花朵,人的老病死生無可避免,事物的生住異滅、成住壞空都無法逃避,隻有覓得生命永恆的歸宿,齣離短暫變異的世間,纔能真正離苦得樂,到達極樂世界。在這個意義上,解脫之法是究竟的佛法。

  玄奘大師西行取經之時,也曾得觀世音菩薩化身指點,在遭遇險阻時誦念《般若心經》,得到諸佛菩薩的護持,屢屢化險為夷,絕處逢生。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也有言:「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意思就是證道之後,他終於知道自己的本性是什麼瞭。而惠能大師能證得自性本不生滅、圓滿具足的存在,般若的指引功不可沒,所以說「般若是諸佛之母」。

  《般若心經》是為觀世音菩薩所述修行般若的心法概要。有瞭它做為修行般若波羅蜜的總綱要,或者「去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或者「直指本心,見性成佛」,或漸或頓,依此真修實證。人生在苦海中的航行,就有瞭般若做為燈塔的指引,終能解脫成佛,遠離輪迴之苦,到達極樂的彼岸。

  因此在現代社會,能有一捲《般若心經》,深解其義,不管在世間或齣世間,信受活用,真是勝過一切法寶!

二○一○年五月

編者的話

  自從西元四○二年,《般若心經》被漢譯介紹到中土,便逐漸成為中華文化圈中流傳最廣、大眾最耳熟能詳的佛教經典,幾乎人人都可以背誦全篇,至少是幾句經文;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感受到《般若心經》的文字和觀念影響深遠,可說幾乎無所不在。

  全名為《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或略稱為《般若心經》的《心經》,總共隻有短短的二六○字,為何能夠涵蓋人間乃至於宇宙的道理?

  什麼是比知識、智慧更高的狀態? 心如何纔能自由自在? 人如何通達生死而齣於生死? 種種我們麵對生命的處境和疑惑,《般若心經》都有最核心深入的解答。

  但是,最簡短的心要,往往也是最難解的謎題;如果沒有體會與實證,沒有融入生活之中,二六○字的《般若心經》終究隻是文句而已,我們可能會入寶山而空手還。

  星雲大師的《般若心經的生活觀》,透過一則又一則生動的故事,以及佛法的真義,讓我們瞭解《般若心經》、活用《般若心經》,在生活中成就最本然、最美好的生命。

  下一次,當我們念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時候,就會瞭解生命更高的狀態其實近在自己的心中而已,我們最珍貴的心正是此生最艱難的課題、最巨大的祕密。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