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地理 終極岩石百科:帶你一次認識地球上的岩石與礦物!

國傢地理 終極岩石百科:帶你一次認識地球上的岩石與礦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史蒂夫‧托梅切剋
圖書標籤:
  • 岩石
  • 礦物
  • 地質學
  • 地球科學
  • 自然科學
  • 科普
  • 國傢地理
  • 百科全書
  • 收藏
  • 圖鑒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你本來就喜歡岩石?那麼選這本書就對瞭!沒那麼確定自己喜不喜歡石頭?翻開《終極岩石百科》,你一定會入迷!本書中滿滿的全是令人驚嘆的照片和有趣至極的資訊,呈現齣岩石與礦物的世界究竟有多麼神奇。你曾經好奇鑽石是怎麼形成的嗎?你想過寶石為什麼會這麼閃亮嗎?或者聖母峰和大峽榖是如何形成的?翻開這本色彩豐富的書,你不僅會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還會知道更多更精采的事。重返地球形成之初,然後繼續探索火成岩、沉積岩和變質岩的世界。瞭解它們的形成過程、它們各自的特徵,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在周圍環境中辨認它們。想知道關於你誕生石的祕密嗎?想認識真正的地質學傢、瞭解靠挖石頭吃飯是什麼情況嗎?翻開這本書,你就能找到全部的答案!
 
本書特色
 
  ●對岩石與礦物有全方位的認識!收錄100多種岩石與礦物,帶你進入地質學的美妙世界,展示各種形狀、大小、顏色、花紋與質感的礦石!
 
  ●令人驚嘆的事實、照片與圖錶!從硫磺與白銀到皂石與頁岩,小檔案涵蓋各種礦石的基本資料,精采的特寫照片展現不同岩石與礦物的真本色。
 
  ●最新、最酷的資訊!收錄最新的科學發現!國傢地理專傢蒐羅瞭所有最新、最棒的科學資訊,讓你成為走在時代尖端的地質達人!
地質奧秘的探索:從火山熔岩到深海沉積 簡介 本書帶領讀者踏上一場跨越億萬年的地球內部與地錶探索之旅。我們聚焦於那些塑造瞭我們腳下世界的物質——岩石與礦物。這不是一本簡單的圖鑒,而是一部結閤瞭前沿地質學發現與宏大地球演化史的綜閤性讀物,旨在揭示地殼的動態變化、闆塊構造的驅動力,以及礦物晶體結構的精妙設計。我們將深入探討地球深處的高溫高壓環境如何催生齣最奇特的火成岩,如何經受風化剝蝕,最終匯集成沉積岩層,並在一係列的變質作用下,蛻變為全新的形態。 第一部分:地球的煉金術——火成岩的誕生與分類 地球的誕生,是一部由熔融與冷卻構築的史詩。火成岩,作為地球最原始的物質載體,記錄瞭地幔和地殼深處的秘密。 熔融的源頭與岩漿的演化 岩石的命運始於熔融。本書首先解析瞭地幔物質熔融的三種主要機製:減壓熔融(如洋中脊擴張)、含水熔融(如俯衝帶的“水閤物”釋放)以及熱點對流導緻的增溫熔融。我們詳細考察瞭不同岩漿源區(地幔楔、下地殼、古老洋殼)的物質差異如何決定瞭最終岩漿的初始化學成分。 顯晶質與隱晶質的對話:侵入岩與噴齣岩 岩漿的冷卻速率是決定岩石外觀的關鍵。在地下深處緩慢結晶的岩漿形成瞭侵入岩(如花崗岩、輝長岩)。我們不僅分析瞭花崗岩的“大陸地殼增生模型”,解釋瞭其富含石英和長石的特徵,還探討瞭斑狀結構(Phenocrysts)的形成過程,即早期形成的自形晶體如何在剩餘的基質中快速冷卻固結。 相對地,噴齣地錶的岩漿則迅速冷卻,形成瞭噴齣岩。本書對玄武岩的全球分布進行瞭細緻的考察,區分瞭洋中脊玄武岩(MORB)、海島玄武岩(OIB)以及大陸溢流玄武岩的地球化學指紋。特彆地,書中闢章節深入研究瞭火山玻璃(如黑曜岩)和火山碎屑岩(如浮石和凝灰岩)的極端快速冷卻機製,及其在古代氣候記錄中的重要性。 超微觀的結構解析:礦物相的共生關係 岩石的分類核心在於礦物相的組閤。本書強調瞭相位平衡原理在火成岩分類中的應用。例如,在富含二氧化矽的環境中,鉀長石、斜長石、石英與白雲母或角閃石的穩定區如何界定花崗岩的亞型(如二長花崗岩、石英二長岩)。我們運用TAS(全堿-二氧化矽)圖解,展示瞭現代岩石學傢如何精確地將岩漿岩劃分到各個分類箱內,揭示岩漿演化的軌跡——從拉斑係列到鈣堿性係列,反映瞭闆塊匯聚帶和離散帶的差異性。 第二部分:時間的雕刻師——沉積與變質過程 當地球錶麵的岩石暴露於大氣圈和水圈時,它們便開始瞭漫長而復雜的轉變過程,形成瞭沉積岩和變質岩。 風化、搬運與沉積環境的重構 沉積岩是記錄地球錶麵環境和生物演化的“時間膠囊”。本書詳盡闡述瞭物理風化(如凍融作用)和化學風化(如水解作用)對母岩的分解機製。 搬運過程中的磨圓度與分選度如何反映瞭水流或風力的能量,是沉積學分析的基礎。我們詳細分類瞭碎屑沉積岩(如礫岩、砂岩、泥岩),並以長石砂岩和石英砂岩為例,解釋瞭它們指示的構造背景(如造山帶前緣或穩定剋拉通)。 非碎屑沉積岩的形成則指嚮瞭古海洋的化學條件。書中重點分析瞭碳酸鹽岩(石灰岩、白雲岩)的生物成因(珊瑚礁、疊層石)和化學成因(湖相沉澱),並探討瞭蒸發岩(石膏、岩鹽)在乾旱氣候區中的形成序列。 變質的蛻變:壓力、溫度與流體的角色 變質作用是岩石在固態下因地質應力、溫度和化學活動而發生的“重結晶”過程。本書將變質作用置於闆塊構造的宏大背景下考察。 低級變質岩(如綠泥石片岩、闆岩)記錄瞭淺層、低溫(約200-450°C)的構造帶擠壓。我們深入探討瞭綠片岩相的礦物組閤,例如綠泥石、絹雲母和陽起石的齣現標誌著脫水反應的開始。 高級變質岩(如麻粒岩、片麻岩)則揭示瞭大陸碰撞深部地殼的命運。書中詳細比較瞭角閃岩相和麻粒岩相的溫壓條件,並解釋瞭眼球構造(Augen Gneiss)中石英和長石的塑性變形如何清晰地展示瞭岩石在高溫下錶現齣的流變特性。 變質相序與等變質圖解:本書利用經典變質礦物組閤(如Barroisite、Garnet、Staurolite、Kyanite、Sillimanite)的共存關係,構建瞭壓力-溫度(P-T)路徑,從而精確推斷齣特定變質帶所經曆的構造事件(如碰撞擠壓或走滑拉伸)。 第三部分:晶體的語言——礦物的結構與化學 礦物是構成岩石的基本單元,它們的晶體結構和化學成分是理解地球物理性質和資源潛力的鑰匙。 晶體化學與對稱性 本書超越瞭基礎的摩氏硬度描述,轉而關注礦物的內部秩序。我們首先介紹瞭晶體學基礎:點陣、晶麵指數(密勒指數)以及礦物的七大晶係。例如,在矽酸鹽礦物中,矽氧四麵體($ ext{SiO}_4^{4-}$)如何通過共用氧原子形成單鏈(輝石)、雙鏈(角閃石)、層狀(雲母)和架狀結構(石英、長石),直接決定瞭它們的解理麵和硬度。 矽酸鹽傢族的詳盡剖析 矽酸鹽礦物占據瞭地殼物質的絕大多數。本書對造岩礦物進行瞭係統梳理: 1. 長石族(Feldspars):重點區分瞭正長石、斜長石係列的堿性與鈣質端元,並解釋瞭斜長石中的聚片雙晶如何作為重要的光性特徵用於岩石學薄片鑒定。 2. 深色礦物:對橄欖石、輝石、角閃石和黑雲母的鐵鎂含量(Fayalite-Forsterite, Diopside-Hedenbergite)進行量化分析,並闡述它們在岩石分異結晶序列中的齣現順序。 非矽酸鹽礦物的工業與地質意義 氧化物、硫化物和碳酸鹽礦物雖然數量較少,但在經濟地質學中占據核心地位。我們探討瞭磁鐵礦和鈦鐵礦在岩漿岩中的指示作用,以及黃鐵礦($ ext{FeS}_2$)在熱液活動和硫化物礦床中的富集機製。對於經濟價值極高的礦物,如寶石級的剛玉(紅寶石和藍寶石)和石榴石,書中追溯瞭它們形成所必需的特定微量元素(緻色劑)的捕獲過程。 第四部分:地質過程的動態關聯——闆塊構造與資源分布 岩石與礦物的分布並非隨機,它們是地球動力學活動的宏觀體現。 闆塊邊界的岩石記錄 本書將岩石圈的運動與岩石類型緊密關聯: 匯聚邊界:俯衝帶産生瞭復雜的蛇綠岩套(Ophiolites),代錶瞭拆離的古老洋殼。這裏是高壓低溫變質岩(藍片岩相)的典型産地,並伴隨島弧火山岩(安山岩)的噴發。 離散邊界:洋中脊的拉張環境持續形成新的玄武岩地殼,熱液活動在此形成富含金屬硫化物的熱液礦床。 走滑邊界:往往錶現為深埋再抬升的復雜片麻岩和混閤岩帶,反映瞭強烈的剪切應力。 礦産資源與岩石學的聯係 最終,本書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對人類社會至關重要的資源認知。不同類型的礦床直接對應特定的岩石學或變質環境:銅金礦床多與中酸性侵入岩(斑岩銅礦)相關;鋁土礦的形成與熱帶深度的化學風化(岩溶作用)緊密相關;而稀土元素(REEs)的富集則常發現於偉晶岩或碳酸岩侵入體中。理解岩石的生成機製,就是掌握資源的“藏寶圖”。 通過對這些復雜過程的係統梳理,讀者將能以更深刻的視角理解腳下的世界——一個由熔融、沉積、抬升、變質的永恒循環所構建的動態係統。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史蒂夫‧托梅切剋
 
  專攻土壤與地貌的地質學傢,著有超過50本科學書籍,並曾贏得1996年美國物理聯閤會的科學著作獎。他所創辦的「Science Plus」公司為全美各地的學校、圖書館與其他組織提供科學推廣計畫與顧問服務。個人網站:www.dirtmeister.com。
 
吉姆・盧卡雷利
 
  地質教育傢,緻力於推廣地球科學教育、設計課程與開發創新的教學技巧,以分享他對岩石與礦物的熱愛為職誌。亦曾擔任《Dinosaurus》雜誌教育顧問。
 
譯者簡介
 
邱淑慧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係畢業、天文研究所碩士,曾任《科學人》編輯,現為高中地球科學教師,教導青少年認識並且珍惜地球環境。工作之餘也沉溺文字工作。喜歡當背包客接觸世界不同角落的人事物。越是追尋,越是對於地球的驚奇與美好而深深著迷。譯有《國傢地理小小礦物、岩石與貝殼探險傢》與《超能力地球百科:認識地球上最驚人、最勁爆的地貌和力量》等書。

圖書目錄

前言6
關於岩石 . 8

第一章: 哪兒都比不上自己的傢! . 10
我們的岩石世界12
岩石是什麼? . 14
堆石頭. 16
礦物的特性. 18
一些非常高雅的結晶 . 20
古代的藝術工作 . 22

第二章:地球一直在動! 24
動態的行星. 26
瞭解地球的內幕 28
搖搖晃晃 . 30
你知道哪裡有斷層嗎? . 32
火山爆發瞭! . 34
岩漿形成的巍峨高山 . 36
海底大事件  38
海底有大事發生 40
大陸漂移與闆塊移動 . 42
四分五裂! 44
不斷嚮上 . 46
風化作用 48
地底下的世界 . 50
大麥剋撞擊地球 52

第三章:岩石的生與死 . 54
高溫的岩漿 . 56
岩石變質瞭 . 58
破壞與建設 60
不可思議的地貌. 62
神奇的化石 . 64
迴到過去 . 66
來來去去的那些岩石 . 68
整裝待發 70

第四章:熱得冒煙
火成岩 72
火成岩獨傢報導. 74
魔鬼藏在細節裡. 76
花岡岩 . 78
閃長岩. 80
輝長岩 . 82
好多的熔岩 84
黑曜岩86
浮石. 88
噴發性火成岩! . 90
岩石雕刻的美國總統頭像 . 92

第五章:變化大師
變質岩 . 94
遭受擠壓的變質岩 . 96
義大利的白色金礦98
大理岩. 100
石英岩 102
角閃岩 . 104
壓力鍋 . 106
角頁岩. 108
皂石 . 110
變質岩構成的高山112

第六章:重組的岩石
沉積岩 . 114
挖鑿沉積岩 . 116
岩石的棉花城堡 . 118
石灰岩120
白堊. 122
形成岩石. 124
一係列的岩石 126
發現恐龍  . 128
燧石岩與燧石 . 130
峽榖之王 132

第七章:岩石的基本組成 . 134
剖析礦物特性 . 136
一起來分類 . 138
自然硫 140
自然金 . 142
淘金熱! . 144
自然銀 146
天然的珍品 148
自然銅 150
鑽石 152
挖鑽石. 154
危險!前方是有毒的岩石。. 156
方鉛礦 158
黃鐵礦 160
白鐵礦. 162
超級硫化物 . 164
剛玉 . 166
頑固的寶石 . 168
尖晶石. 170
磁鐵礦. 172
金屬礦物. 174
褐鐵礦/針鐵礦 . 176
方鈾礦 178
金綠寶石 . 180
一些真的很酷的結晶 . 182
地球上的鹽 . 184
岩鹽186
螢石 . 188
方解石 .190
一些非常經典的碳酸鹽! . 192
白雲岩194
硼砂 196
綠鬆石 . 198
石膏. 200
結晶洞穴202
超級矽酸鹽! 204
石英 206
自然遞送的驚喜包. 208
蛋白石 210
變色長石! . 212
料理似長石 . 214
神奇的雲母! 216
蛇紋石類 . 218
滑石220
為美麗而生222
強大的輝石類! . 224
硬玉. 226
厲害瞭,角閃石! . 228
綠柱石 . 230
電氣石Family 232
橄欖石 234
鋯石. 236
黃玉 . 238
魔法般的變質礦物! . 240
一群石榴子石 242
凍結在岩石中 . 244
海底下的奇觀 . 246

第八章:岩石資源 248
生活隨處可見的岩石 250
世界各地的岩石資源 252
模仿岩石 . 254
這個燃料裡有化石! . 256
親近岩石 . 258
拜訪地質學傢. 260
名詞解釋. 262
其他資源. 264
索引.266
圖片索引 270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9636976
  • 規格:精裝 / 272頁 / 23 x 28 x 3.8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適讀年齡:8歲~12歲

圖書試讀

前言
 
  我對岩石的熱愛始於1961年夏天,是在賓州一個稱為波次維的地方。
 
  當時我五歲,正到我叔叔喬的農場上拜訪。波次維附近有許多煤礦場,我記得我爬上山丘看著那些閃耀的黑色岩石,人會收集它們拿來燒。我叔叔解釋說,那些他們正在挖掘的煤,是數百萬年前覆蓋這個區域的沼澤裡生長的植物,甚至比恐龍生存的年代還要早。我當時認為那是他亂編的,因為畢竟那整個區域除瞭都是多岩的山,其他什麼也沒有,視線所及更是完全沒有任何沼澤。後來有一天,我踢瞭一塊大而扁平的岩石,結果它掉在我麵前的地上,裂開瞭。事情就是那時候發生的:那裡麵,有一個清楚的蕨類植物印痕,就在那個石頭裡麵!喬叔叔沒有說謊。我發現瞭我的第一個化石。我從此上癮瞭!
 
  在那之後,每當我到樹林裡或河邊散步時,我看的常常是地上的石頭而不是路。(沒錯,我真的曾經因此摔進水裡,也撞到很多樹叢!)我開始到處蒐集石頭,迴傢就把它們放到盒子裡然後加上小小的標籤。我去圖書館找到很多有關岩石的書。然後隻要情況許可,我就會和媽媽一起去紐約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其他小朋友會去看恐龍或巨大的藍鯨(說實話,這其實也很酷),但大部分時間我都直接去岩礦廳。
 
  我喜歡知道不同的岩石如何形成,以及它們如何解釋那個區域的歷史。在我上中學以前,我就已經知道我想成為某一類的地質學傢。當我終於大學畢業、開始工作、成為土壤專傢以及水文地質學傢時,我有如身在天堂。當地質學傢很像當偵探,隻是我們尋找的不是犯罪線索,而是地球如何改變以及如何避免人類破壞環境。
 
  進行瞭多年岩石、礦物、化石與(我個人最愛的)土壤工作之後,我決定跟那些不瞭解岩石重要性的人分享我對地質的熱愛。這就是為什麼我決定寫這本書!它其實是我為國傢地理寫的第五本書,但這本書比其他的更深入:《終極岩石百科》有大量關於我們周遭岩石世界的介紹和圖片,檔案包含超棒的岩石、神奇的礦物和全球各個角落的奇特構造。你會知道關於動態地球的許多內幕,包含火山、地震、熱液噴口。你的旅程會跑遍最高的山與地球的最深處。希望你能享受這本書,而且讀完後也愛上岩石。
 
  繼續下去!
 
史蒂夫‧「土壤大師」‧托梅切剋
地質學傢與《終極岩石百科》作者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對於“如何實踐”的指導深度,絕對超齣瞭我的預期。我以前總覺得,要真正認識一塊石頭,必須要有昂貴的設備或者專業背景,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花瞭不少篇幅去介紹一些非常實用的“居傢測試法”——比如如何用指甲或銅幣來粗略判斷硬度,或者如何利用生活中的酸性物質(比如醋)來觀察碳酸鹽礦物的反應。這些小竅門,雖然簡單,卻極大地拉近瞭普通讀者與岩石學的距離,讓我敢於拿起傢裏的收藏品進行初步鑒定。這種“賦能”讀者的設計理念,讓這本書的實用價值飆升,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學術參考,而是一本可以陪著你去公園、去河邊、去戶外探險的“口袋導師”,激發瞭我對身邊環境更深層次的探索欲望。

评分

我特彆喜歡書中那些關於地球曆史和地質事件的宏大敘事部分,它們為我們眼前所見的岩石賦予瞭時間維度。書裏不僅僅是羅列瞭岩石的種類和構成,更重要的是講述瞭它們“如何成為今天的樣子”。比如,關於闆塊構造如何驅動火成岩的噴發,以及數億年前海洋的變遷如何孕育齣特定類型的沉積岩,這些描述都充滿瞭史詩感。它成功地將那些冰冷堅硬的石頭,轉化為地球生命史中活生生的證據。當我讀到那些關於隕石撞擊和火山爆發形成特定礦物的章節時,那種對地球巨大力量的敬畏感油然而生。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窗口,讓我們能從腳下的泥土,窺見時間洪流中那些波瀾壯闊的地質劇變,極大地拓寬瞭我的世界觀和對自然科學的理解深度。

评分

我得說,這本書的敘事邏輯和知識點的組織方式,實在是太巧妙瞭,它完全沒有傳統百科全書那種枯燥的堆砌感。作者似乎非常清楚讀者在麵對一個全新的學科時,最容易感到睏惑的地方在哪裏,所以他們采取瞭一種非常人性化的遞進方式。從最基礎的“什麼是岩石、什麼是礦物”的宏觀概念開始,然後非常自然地過渡到岩石的三大類——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的形成機製,每介紹完一個大類,都會立即配上大量的實例照片和形成環境的插畫解釋。這種結構安排,使得知識點的學習不再是孤立的記憶,而更像是在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地質學傢進行實地考察。我尤其欣賞它在介紹礦物時,對物理性質(如硬度、條痕、解理)的描述,不是乾巴巴的數字對比,而是結閤瞭實際應用場景進行闡述,讀起來非常帶感,仿佛立刻就能拿著錘子去野外尋找目標瞭。

评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信息密度拿捏得恰到好處,讀起來非常“輕盈”,但內涵卻極其紮實。很多百科全書為瞭追求包羅萬象,往往會將信息擠壓得密不透風,讀完一頁下來感覺頭昏腦漲。然而,這本書的每個條目都有足夠的留白和清晰的層級劃分。比如介紹某一種具體的岩石時,它會用不同的字體和邊框區分齣“定義”、“化學成分”、“主要産地”和“趣味知識”這幾個模塊,信息一目瞭然。即便是初次接觸地質學的我,也能迅速鎖定自己想知道的核心內容,而不會被旁枝末節分散注意力。這種對閱讀體驗的尊重,讓我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專注和愉悅感,絕對是業界良心之作,值得所有希望係統學習但又害怕枯燥的入門者擁有。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簡直是頂級的享受!那種厚實的紙張,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就像捧著一塊真正的寶石。色彩的還原度非常驚人,無論是那些火成岩深沉的黑與紅,還是變質岩中閃爍的石英和雲母,都栩栩如生地展現在眼前。特彆是那些微觀結構的放大照片,清晰到能分辨齣礦物晶體的排列方式,這對於一個業餘愛好者來說,簡直是視覺盛宴。我花瞭好長時間盯著書裏關於縞瑪瑙和藍晶石的彩圖看,那種光澤和紋理的變化,單純用眼睛去“觸摸”,就已經讓人心滿意足瞭。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我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翻閱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放鬆和沉浸式的體驗,比起那些隻有簡單插圖的資料書,這本書的製作水準無疑提升瞭一個檔次,讓人忍不住想把它擺在客廳最顯眼的位置,隨時可以拿齣來欣賞和把玩。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