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邁嚮建築:從閱讀理論到設計方案
曾成德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所講座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十九世紀美國畫傢湯瑪斯‧柯爾(Thomas Cole)畫瞭一幅叫《建築師之夢》(The Architect's Dream)*的畫。畫中的建築師似乎正全神傾注於想像創造更美好的世界。巨大的柱礎撐起建築師的身軀,他的臉龐揚起,眼睛微闔,四周環繞著過往歷史上各種樣式的建築。建築師側身躺靠在四部巨大的建築典籍之上,似乎憑藉著它們,他即將構思齣與大師名傢相互輝映的作品。在這張畫作裡,柯爾揭開瞭建築學門與設計創作的特質:建築奠基於材料與構造,環繞著歷史與文化,依憑著理論與概念。
在當代建築理論著述中,程大錦(Francis D.K. Ching)博士的《建築:形式、空間與秩序》(Architecture: Form, Space and Order)四十年來對於建築初學者有其無可取代性。它圖說豐富,取材經典,言簡意賅。康乃爾建築係主任夫婦西米區與沃剋(Andrea Simitch and Val Warke) 近年齣版的《建築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Architecture),以字典與「關鍵字」的方法以及橫貫古今光譜的視野,一方麵列舉案例一方麵釐清觀念,展現建築是眼、腦、身、手一起到位的整閤性知識實踐,非常具有啟發性。建築名傢赫茲伯格(Herman Hertzberger)在《建築教程》(Lessons for Students in Architecture)親自齣手示範,強調建築必須在公共性上與城市環境切入的必要,對建築學科與學生極具重要性。然而本書,皮耶‧馮麥斯的《建築的元素》(Elements of Architecture: From Form to Place + Tectonics)的特齣之處,則在於對於建築設計,提齣一個兼具認識論與方法論的描述、分析與論證。
本書的架構正如副標題,由三個部分構成,以建築在自身客體、空間環境與物質材料等三個麵嚮探討設計的產製與施為。我們或許可以像閱讀建築設計方案圖麵中的剖麵圖,在目錄裡按圖索驥,由作者所謂的三個「插麯」切入理解本書的意圖與作者的觀點。這些「插麯」正如矗立的大牆,界定瞭建築的存在,界分瞭室內與戶外,也連結瞭兩者,建立瞭建築的意義。他們分別架起瞭本書的四大內容:元素與原理、空間與光影、場所與地景,以及材料與營造。進一步的閱讀則會發現,在插麯一與插麯二之間的兩個篇章,分別是關於空間與光影的探索,透露齣作者所依據的──而前言作者法蘭普頓 Kenneth Frampton 也觀察到「有點對立」的兩個思想立場──完形心理學與現象學。而插麯二與插麯三之間則介紹瞭當代最為緊要的顯學:地景與身體。此外,插麯三則迅速帶嚮此一增訂新版所擴充的重要主題:構築。馮麥斯毫不保留的指齣這個部分對於建築學習的重要:學校學習「未必是把設計、材料和營造融為一體的最佳培育場所」因此他希望「喚醒對於構築的品味」進而「把營造當成建築設計裡的關鍵要素」。
「建築設計」。馮麥斯常一再強調本書探討並且希望為建築學習者揭櫫的就是「設計的理論」(Theory of Design),而法蘭普頓則稱之為「方案的理論」(Theory of Project)。「設計」與「方案」(或譯「專案」) 不僅是學門之外的人所難以明白的名詞,也是建築人自己說不清楚的過程。其實我們當今在建築界所知曉的「方案」這個字的意義乃是西方啟濛晚期的重要思想傢、作傢、考古學傢與建築理論傢伽特赫梅赫.德.甘西(Antoine-Chrysostome Quatremère de Quincy)在《建築學歷史詞典》(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e l'Architecture)一書中所提齣。有別於藝術畫作,伽特赫梅赫.德.甘西將建築的產製、設計的發展視為一種過程,必須藉由各種理論、方法與工具,依靠一係列彼此關聯、相互指涉的各種圖版與多張圖麵,並透過與各種歷史理論知識與意匠概念發想相互應證、不斷來迴所投射(project)而成。
當然,遠在西元前一世紀,維楚維斯(Marcus Vitruvius Pollio)就已在《建築十書》(De Architectura)中隱然揭示這一點。他不僅指齣製作各種營建圖麵時必須思索與比例量度原則 (proportion)的關係,更直接點齣建築師必須具備文學、寫作、數學、幾何、音樂、醫學、法律、天文、歷史、哲學等。簡言之,建築師必須具備當代所謂「跨領域」的知識,而他的工作就是在匠人與文人,實務與理論之間彼此應證、相互投射的「方案」。
讓我們再迴到《建築師之夢》:窗簾大開,柱頭撐起,歷史環繞在四周,典籍理論是依憑。麵嚮我們,臉龐揚起,眼睛微闔,建築師手中拿著建築方案,這是他的設計,這是他的夢想。而我們知道:「方案的理論」是建築之夢的基礎。
*《建築師之夢》(The Architect's Dream)
Thomas Cole. 1840, 35 x 84 1/16 in. Toledo Museum of Art
www.explorethomascole.org/gallery/items/91
前言
這本書在1986年首次齣版時,是以建築為目的的開創性研究之一;依照馮麥斯自己的說法,這不是一本歷史也不是一本理論,而是一本實用的「專案理論」(theory of the project),也就是說,它像是某種詳盡的導覽,帶你從一名西歐建築師和建築教授的角度,對建築界眾所接受的概念做一番分類總覽。
副標題透露齣,這本書意圖做為一本建築導論,就這點而言它非常成功,可以引領新手建築師進入長久以來在營造文化裡會遭遇的各種現象。和初版一樣,這個版本依然受到兩個有點對立的德國哲學思潮的影響:一是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和象徵形式的理論,該派的闡述始祖包括魯道夫‧安海姆和恩斯特‧卡西勒等;二是現象學,以鬍賽爾和海德格的著作為基礎,接著由加斯東‧巴捨拉、米歇‧塞荷和梅洛龐蒂進一步闡述。除瞭由上述兩者綜閤起來的「成見」之外,還疊上瞭藝術史傢魯道夫‧威特考爾對帕拉底歐的重新詮釋,另外有一個影響是來自英美評論界,特別是對柯林‧羅的想法以及透過柯林‧羅對作者本人所造成的影響。
新版共有十章,外加三篇所謂的「插麯」,用來描繪一些不屬於章節基本主題的特殊反思。新版的後半部,也就是5–10章,是這個版本最具新意的部分,收錄瞭許多全新素材。以空間為主題的第5章,尤其讓人耳目一新,因為裡頭詳細說明瞭各種範疇的空間觀念,在這個數位化的媒介時代,這些觀念正在全麵流失中;例如,潛藏在某些造型組閤裡的空間價值,而這些造型組閤是由特定的平麵並置結構而成。馮麥斯接著處理瞭一係列空間觀念,包括深度、密度、相互穿透、組閤、組構,連同某些現代主義的空間觀念,例如阿道夫‧魯斯的「空間體量設計」和柯比意的「自由平麵」。第6章討論光與影,是現象學色彩特重的一章,因為它觸及到開口結構與光線性質之間的交互關係。接著是插麯二,處理從空間到場所的轉換,然後是專門討論場所的第7章,過程中帶入許多新的素材。
初版和增訂版的最大差別錶現在本書的第二篇,該篇鎖定構築(tectonic)這個主題。第8章──探討不同材料與生俱來的錶現特質,包括:石頭、混凝土、磚塊、木材、玻璃和鋼鐵。第9章是處理結構配置如何抗拒重力,進而談論到一些構築形式的美學,諸如框架、拱頂、等壓網絡、懸臂、摺闆,等等。第10章取瞭〈身體與覆麵〉這個曖昧標題,討論的主題是建築物的材料體與錶麵處理之間不可避免的擺盪,而且永遠會有二閤一的特例齣現。這章談論的一些觀念,例如拼組、細部幾何配置、覆麵塗層。接著談到麵孔與麵具之間與生俱來的緊張關係。在這章的末尾,處理瞭帷幕牆現象。他已逐漸接受「高科技」建築的透明性,它們用玻璃將整個結構封包起來,因而在形式上保有如同以往的內在誠實性──如果忽略掉膜層錶麵不可避免的反射和摺射。儘管馮麥斯無法否認佛斯特、皮亞諾和羅傑斯的耀眼錶現,但是在最後關頭,他還把經過時間考驗、相對較不透明的立麵價值重新搬齣,有點標新立異地把它形容成一種複雜的機器。
這就是這本專案理論緻力達到的目標,身為建築教育界的老兵,他自身的經驗讓他強烈感覺到,傳統的建築修辭不該盲目承繼,但也不能以日益動盪的後現代情境為由,輕率否定。分析到最後,建築既非藝術也非科學,它依然是一門哲學技藝,少瞭傳統很難齣現真正的重大創新,反之,少瞭創新也很難讓傳統存活延續。而這種持續、弔詭的互惠,正是這本書的終極主題。
肯尼士‧法蘭普頓(Kenneth Frampton),紐約,2012年5月
新版導言
建築比較不是「用來看的東西」,而是「用來住的場景」。體驗由人力打造齣來的建築、城市和景觀,無論是好是壞,都是我們每個人的命運。
在這本書裡,我們隻能碰觸到這些知識和know-how裡的一些麵嚮。如果建築教學是一棟建築物,這本書隻是其中的一塊磚頭。我們的目標是要架構齣一些感知性和觀念性的機製,儘管不夠詳盡,但能幫助我們指齣一條道路,瞭解建築設計的觀念。在這個意義上,它的性質比較接近「設計的理論」,而非傳達某一種建築理論或建築史。它無法取代不可或缺的歷史分析。
為瞭找齣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我們企圖把建築現象納入這本隻有單冊的導論裡。而這樣的做法,必然得對我們的科學野心做齣某種程度的限製、挑選和收斂。
事實上,差別往往在於形式而非內容。有些人的立論基礎,是對少數幾個案例研究進行深度的批判分析;有些人偏好針對典型元素進行比較研究。還有些人則是選擇較為泛型的構成主題,這也將是本書採用的做法。無論選擇哪一種方式,對學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對這門學科有更清楚的概念,能發現一些確實可信的基礎,能學到一些方法,並開始建構能讓他持續學習的個人參考資料庫。
我們的取嚮基本上是現象學的。我們將無拘無束地運用有別於風格範式的歷史範式,希望從中抽取齣一些基本的、或至少是相對持久的原理原則。建築是一門與時俱進的「營造科學」,讀者該如何挑選最有效的方法,秉持並尊重這門科學的精神去洞察自己的專案,就留待讀者做齣明智的選擇。
本書有一個教學上的目標。儘管必然會有疏漏,但本書的第一部分:「從形式到場所」,是以幾何學和感知環境做為核心論題,希望能灌輸一些觀念上和文法上的基本參照點。今日我們對營造形式本身以及營造形式做一種設計工具的知識,就是根據這些參照點整理安排。在這裡,我們偶爾會認為形式的可能含意帶有某種自主性;它首先是「空無意義」的,然後開始具有各式各樣可能隨著時間改變的意涵。
例如,這本「教科書」會試圖解釋與形式相關的現象如何讓某些都市的總體麵貌展現齣強烈的形式連貫性(伊茲拉、聖吉米納諾、伯恩等等),或剛好相反,是哪些形式原因導緻當代城市往往給人混亂的感覺。同樣的反思也可套用在立麵的開口配置上。我們會試著探討為什麼某些平麵和空間配置看起來比其他配置更為平衡;釐清是哪些因素決定某一棟建築物是特殊物件而另一棟建築物隻是都市紋理上的一道縫線;瞭解如何用精簡的手法來界定建築空間,以及有哪些基本原則可建立空間與空間的連結;最後,我們還會努力揭示某些幾何形式的空間特質,以及如何運用這些特質。
對建築形式的屬性進行解剖和分類,這類程序並非萬無一失。它們反應的既非我們對物質世界的總體感知,也不是建築構思的過程。同樣的,為瞭教學考量,我們也很難不對形式世界進行一番結構分析。讀者很快就會發現,這本書不是一本專論、辭典或建築配方書,而是對於我們這門學科、思考批判以及設計構想的導論。
本書採取的立場,是把建築同時擺在現實的物質世界裡,也擺在欲望和想像的世界裡。因此,建築可以不必是一門科學,但建築會運用科學:讓建築得以穩固、耐用並提供舒適的精密科學;以及可以讓建築師更加理解人與場所和時間關係的社會科學。建築師必須以理性的方式仔細核對自身設計所錶現齣來的藝術和文化直覺,以科學的進步知識發揮機能。
我們為這本書挑選的發錶模式,是帶領讀者到一座「想像博物館」裡進行一場導覽之旅,身為博物館策展人的作者,將會針對他的主題收藏──做齣評論。圖片和文本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單靠書寫和閱讀可能有些乏味;隻有影像和傳說則可能流於膚淺。我們努力在文本與影像之間創造一種共生關係,為瞭維持這種互補性,選擇瞭黑白圖片。因為彩色圖片會壓過文本。
參考書目或許可鼓勵讀者針對自己好奇或需要的主題,選擇更專業的作品深入研究。讀者也會發現,這份收藏如何洩漏齣作者的個人偏好:二十世紀前三十年的現代建築運動、希臘上古時期、仿羅馬和哥德時期、文藝復興,以及偶爾的巴洛剋。
為何要齣這個新版本?這本書的初版距今約四分之一個世紀,建築研究的脈絡已經歷瞭一場演變,確實有必要做齣相當幅度的修訂。這裡所謂的演變,有三大主要麵嚮:如何管理「突然」備受限製的環境資源;電腦與網路的廣泛使用;以及媒體把建築生產的某些環節納入報導範圍。
今日,環境資源大受限製對全人類和建築界都造成許多嚴重的問題,也是這場巨變裡的關鍵角色,們會在不同章節裡不斷碰觸這個議題。建築係學生的價值觀越來越受到媒體的影響,媒體的力量甚至超過他們就讀的學校。這種全麵追求「最先進、最尖端」的狂熱,隻是在追求一道可望而不可及的天梯,偶爾確實可運用在教學上,但絕大部分都是有害、混亂和失控的。
為瞭磨利和補足這本「建築研究的導論」,我們首先得關注過去幾十年來我們自身的研究和體驗,但不深入這些專案的細節。
修正過的前七章和經過改訂的三篇插麯,構成瞭新版的第一部分。新增的第二部分以〈構築〉(Tectonics,第8到10章)為題,嘗試把有關營造物質性的方方麵麵統整得更好,讓這部分打從研究之初,就能納入我們的設計思維。
新增的「附錄」是我們刻意挑選的。本書使用的參考書籍數量繁多,包羅萬象,對新手而言,可能沒那麼容易梳理分類。加上總是有人提齣「哪些文章非讀不可?」之類的問題。於是我們決定,把近五十年來討論建築組構、城市和地景的三篇重要文章收錄進來,這應該是最及時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