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眼中的陳維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0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這本書,呈現出陳維滄先生對他的伯樂們──知友貴人及媒體記者的感恩,也是他行旅天涯的文字與攝影回顧,對過往歲月的記錄。
浩瀚書海裡,他曾經奮筆疾書,深耕努力過,也和不少鐵粉、讀者、媒體人有著良好互動,藉著本書的出版,彼此可洄流、可回味、可徊思,更見證了他追夢圓夢,發光發熱,值得我們致敬和學習的生命歷程!
因此,本書規畫為不同面向的四輯:
「輯一/美好序曲 由此展開」:收錄陳維滄出版10本書(包括3本攝影筆記書)當中,名家、學者、社會賢達為他寫的推薦序、自序與後記。
「輯二/媒體形象 獨樹一格」:精選媒體人物專訪的文章,以不同角度的切入,展現不同面向。但唯部分出版單位要求高額轉載費,而未全部收錄。
「輯三/精彩講座 超前部署」:特選電台邀訪及陳董受邀演講,讓人欣賞他輕鬆幽默的言談機鋒,也學習他在受邀演講之前,所做的問卷調查創舉,使講者、聽者互動良好,精彩豐收。
「輯四/創刊珍品 嘉惠東海」:呈現陳董與母校東海大學之間的互動。除了長期捐款作實質挹注,也把珍藏多年的「華人雜誌創刊號」3800餘冊,捐給東海圖書館永久典藏,十分可貴。
本書特色
★他的人生在「斜槓」一詞出現前已精彩多變:擔任過兄弟棒球隊內野手、創辦十億營業額的國際貿易公司、與全美第一品牌BOYDS合作設計代工泰迪熊、推動幾米的插畫文創商品化,他是川流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維滄。
★集合媒體界、學術界、攝影界、登山界、出版界各名人的專文推薦,不能不認識的傳奇企業家、探險家、攝影家及慈善家!
各界推薦
|共同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王茂駿、江秀真、李偉文、徐仁修、胡元輝、洪銘水、張國恩、陳若曦、陳瑞賓、楊朝棟、劉克襄、謝登元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川流文化教育基金會
陳維滄與川流文化教育基金會
1937年出生於南投縣埔里鎮的陳維滄先生,生肖屬牛,有著牛的苦幹實幹、任勞任怨精神,星座為獅子座,亦有勇敢、果決的領袖魅力!畢業於埔里初中,至今仍為故鄉的發展盡心力;就讀台中一中,奠定了他的文學夢想初果;1961年畢業於東海大學經濟系,專業培育與實務,為事業打下堅實基礎;畢業時所領到的勞動獎,也奠定他勞動、勤奮、服務、助人的正向人生觀。
職涯經歷上,輔佐職棒教父洪騰勝,在騰勝貿易公司當業務經理,赴日本學習行銷「魔鬼訓練」;創立亞典公司,經營大理石加工禮品內外銷。成立慶宜貿易公司,總經理任內成立慶宜合唱團,為鼓舞民心參加六燈獎連過18關,獲得總冠軍。獨資創立谷威貿易有限公司,經營專業化的禮品;首開與藝術家合作文創品的先鋒。
1982年成立耕雲禪學文教基金會,擔任董事長;創辦《中華禪學》雜誌,並於北京推廣安祥禪,成立「安祥合唱團」,以「弘揚樂教,傳播安祥」。投資北京印刷廠,將其盈餘所得,全數投入大陸希望工程,在偏鄉創立22所希望小學,2所中學。
2000年,在香港成立「川流文化教育基金會」,擔任董事長;23年來,資助中港台清寒優秀學生獎學金,扶助弱勢族群、公益慈善機構、挹注偏鄉教育、推廣樂教及鼓勵閱讀等,不遺餘力。60歲展開壯遊極地、世界文化遺產、人文薈萃及險境,著作10部,全為公益而出版,老頑童初心不改,願與愛書人分享真、善、美!
他們眼中的陳維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自序︱
一生為夢想而活 /陳維滄
︱Part-1︱美好序曲由此展開
《夢想南極》
為什麼二度去南極 /陳維滄
行遍天下 精彩痛快 /徐仁修
來自冰雪的沸騰 /陳維滄
精選迴響
《那些極境教我的事》
人生的三種境界 /蔡志忠
美到極致就只是一聲歎息 /李偉文
行行覓覓,抓住了什麼? /陳維滄
精選迴響
《看見真實的北極》
不老攝影家的瞬間驚奇 /胡元輝
值得學習的極地壯遊精神 /江秀真
鏡頭瞬間,凝神一剎的停格 /劉克襄
我得了「極地遠征症候群」 /陳維滄
面對大自然 更謙卑 /陳維滄
感動佳評
精選迴響
《旅行中看見真善美》
關懷地球 陳維滄真善美的主軸 /張國恩
知識來自書本 視野取於旅行 /王茂駿
從《珍藏最愛第一聲》到《旅行中看見真善美》 /楊朝棟
旅遊俠客陳維滄 /陳若曦
不言之中有言 有言之中不言 /胡元輝
攝影眼 慈悲心 /洪銘水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關於深度旅行之我見我思 /陳維滄
精選迴響
《縱橫極地》
好命人 /張曉風
慧眼獨具──上山下海入絕境 陳維滄攝影集獨樹一格 /謝登元
Most grateful 有你們真好! /陳瑞賓
精選迴響
《鶴采》
漂泊追鶴 /楊恩生
鶴采 喝采 /劉月梅
天涯追鶴行 /陳維滄
為鶴鳥留影 向大自然致敬 /姜捷
精選迴響
《寰羽》
陳維滄的羽族之愛 /黃碧端
用心靈之眼 追尋鳥的故鄉 /李偉文
與鳥共存的和諧世界 /陳維滄
從《鶴采》到《寰羽》 /姜捷
精選迴響
《飛鴻雪泥》
飛鴻雪泥 /陳維滄
精選迴響
《魅力非洲》
魅力之外 /陳瑞賓
空中遊獵 空拍震撼 /陳維滄
精選迴響
《雪泥鴻爪》
有愛,不覺天涯遠! /陳維滄
精選迴響
︱Part-2︱媒體形象獨樹一格
書寫陳維滄──他永遠快了一步 /黃嘉光
極地之旅 陳維滄對生命價值體悟更深 /張淑伶
陳維滄 背著相機勇闖痲風村 /張平宜
陳維滄的人生壯遊 /李采洪
極境 /翁翁
陳維滄 極地拍出真善美 /吳垠慧
極地 深沉的召喚 /周慧珠
不只是朝聖 /妙蘊法師
極境有大美 看見真實的夢幻影像 /Seymour
真正的喜悅 是心裡會笑 /長毛
陳維滄 人生下半場 /謝登元
極境壯遊不怕老 長征人生無極地 /楊語芸
雪泥鴻爪 幸福閱讀 /姜捷
不老攝影家陳維滄──壯遊中定格天地大美、人性光輝 /曹麗蕙
回應來自心靈與自然召喚的行者 /李偉文
悠遊天地間的樂活老頑童 /張志慧
教育藝術家──陳維滄與兒童哲學 /楊茂秀
從SARS談危機管理──「變」是不變的真理 /陳建明
︱Part-3︱精彩講座超前部署
極地壯遊 築夢圓夢 /地點:深圳中心書城
成大演講實錄:旅行中遇見真.善.美《精英的十三堂課》之12 /地點:國立成功大學 文:謝登元
王文華專訪老頑童陳維滄 /地點:台北市人文空間
高劭宜專訪不老探險家陳維滄 /地點:愛樂電台
︱Part-4︱創刊珍品嘉惠東海
一直追夢的老頑童 /江羚瑜
珍藏最愛第一聲──台灣雜誌創刊號校慶特展開幕活動 /王雅萍
踏出自身之外──《旅行中看見真善美》讀後感 /高鈺軒
實錄直書 識見卓絕──《旅行中看見真善美》讀記 /吳福助
後記 斜槓人生的典範/謝登元
图书序言
自序
一生為夢想而活
星雲大師在《佛光菜根譚》說:
「一等根器的人,憑著崇高的理想而行事。」
「二等根器的人,憑著常識經驗而工作。」
「三等根器的人,憑著自己的需要而生活。」
「劣等根器的人,憑著損人利己而苟存。」
今年86歲的我,一路走來,始終在追逐夢想!這樣的性格其來有自,我在出生3個月後,母親為了追夢,毅然決然地到東京昭和女子藥專(今昭和醫藥大學)深造,我被送到南投縣名間鄉,給阿姨們輪流照顧。
我的父親是個默默行善的好人,在他往生後,兒女們才從埔里鎮公所那兒得知,幾十年來,他把每個月學校的配給白米、食油全都捐獻幫助弱勢;也許是承襲了父親樂善好施的基因,我從創業開始,便與妻子在神明前發誓,經營事業有成,必按盈餘比例撥捐給慈善公益,以落實「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
值得慶幸的是,我所創立的谷威公司,26位員工都很有向心力,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們名列「台灣十大禮品業之先進模範機構」,並奇蹟式地創造了9億元營業額;也曾獲得財政部表揚為「績優營業人」,特頒榮譽證,得享進出國門時,行李快速通關的禮遇。當時,資深媒體人郝明義主編的《2000雜誌》,還以封面故事大篇幅介紹谷威為「出口業的貿易小巨人」!除了在行銷與管理上建立SOP,也以創意設計全彩DM來徵才,讓有夢想的年輕人能認識公司,放心地以公司為家,攜手共同成就夢想。同時,創辦了中英對照的《谷威人》刊物,形塑公司企業文化,也建構全體員工、供應商、客戶之間的溝通橋梁。
50歲那年,我見好就收,離開職場,去追求人生更高的精神層次,尋尋覓覓心靈的導師,期望找到人生真正的意義,實現我修己、利他、服務的理想;在1982年成立財團法人耕雲禪學基金會,創辦《中華禪學》雜誌,擔任發行人,以弘揚禪宗;甚至不惜拋售在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二段的東帝士花園房屋,換取購置台北市新生南路的「新象大樓」頂樓21樓,成立120坪道場,供「禪學會」無償使用,自己寧可租房過日,長達7年。
在那出版界高喊著「你要害一個,就勸他去辦雜誌」的年代,我堅持創辦了《中華禪學》雜誌,創刊號和第2期甫一發行就被索閱一空,形成雜誌界罕見地再版。多年之後,我在台灣政治大學演講及北京社科院的圖書館參訪時,發現這兩大學術名校竟然都收藏了一整套的《中華禪學》,讓我欣慰不已。
在東海大學就讀時期,我觀察到基督教善用福音和聖歌傳教;因此,在推廣安祥禪時,也想到運用佛樂推廣禪學,於是成立了有76位團員的安祥合唱團,從《金剛經》、《六祖壇經》摘句,邀請作曲大師黃友隸譜曲, 耕雲導師也針對合唱團量身打造,填詞作曲了〈安祥〉、〈自性歌〉等歌;並邀請樂壇首屈一指的國立實驗合唱團總指揮戴金泉、台灣省立交響樂團團長陳澄雄擔任合唱團顧間。1994年,應邀參加北京第三屆國際合唱節,登上北京音樂廳演出,成為兩岸開放後,台灣第一個獲邀前往北京演唱的合唱團,也促成安祥合唱團與北京合唱團締結金蘭,姊妹兩團聯歡演唱,彼此觀摩學習。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中國大陸弘揚禪學也成果豐碩;耕雲導師曾應「中國佛教會」會長趙樸初先生邀請,到北京大學、人民大學、社會科學院及中國佛教研究所,舉行座談及文化交流;甚至有高層人士說:「如果安祥禪一直在大陸穩定發展,就不會有日後的法輪功出現了!」可惜的是, 耕雲導師突然宣布結束禪學會,也停止發行《中華禪學》;我雖覺得遺憾,卻也非常坦然,回想起這段經歷,更有豁然開朗之感,或許,這是耕雲導師送給我的一份特別的「大禮」,讓我如釋重負一身輕!
2000年,我在香港成立川流文化教育基金會,從此隨心所欲,追逐未竟的夢想;基金會從不對外募款,而是憑藉己力推動生態關懷、閱讀、樂教、藝術文化等相關活動;除了台、港及中國大陸的偏鄉教育、慈善公益之外,也響應捐助聯合國難民署所舉辦的活動,以及國外天然災害的重建扶持。
從小,我就懷著作家夢,這20年來,出版了10本旅遊書、攝影集及筆記書,期望發揮正向能量,傳遞真、善、美,感動讀者,回饋大地,召喚人們關懷地球生態,保存日益消融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
我的出版品大多贈送各縣市及校園圖書館,或為公益、環保機構募款,以拋磚引玉,鼓勵行善,創造多贏!
在實現寫作夢想的歷程中,我得到不少的鼓勵,例如:2003年出版《夢想南極》榮獲國家圖書館的2004年最具代表性圖書獎;2011年,獲選為《講義雜誌》的最佳年度作家;更被時報文化多次提名角逐新聞局金鼎獎;甚至於在《看見真實的北極》時,同時有14位各領域佼佼者具名推薦……。這一路所遇到的許多貴人、文友、媒體記者以及眾多讀者,或寫推薦序,或人物專訪,或心得迴響,或有良好互動,雖然無法全部都收錄在本書中,我仍由衷感謝,銘記在心!
回顧這一生,我曾奮筆疾書,壯遊攝影,努力深耕,藉著本書的出版,盼與所有幫助我成就夢想的貴人、文友、粉絲及媒體人,彼此可洄流、可回味、可徊思,也獻上我的殷切祝福,願正在看著本書的你,同樣能追夢圓滿!
图书试读
▎後記 斜槓人生的典範
陳維滄董事長的《那些極境教我的事》2010年8月在「時報文化」出版後,受到媒體的注目,行銷部門乘勝追擊,一連安排了電視台、報章雜誌、校園等50餘場的演講邀約,還不包括每天至少兩通電話的邀訪。其中55場的演講,他欣然接受。這段日子,他察覺原本生活的節奏和步調被打亂,例如:那年冬天成群的巴鴨(Sibirionettaformosa)將大舉南下韓國,自己卻受限於既定的演講行程而無法前往拍攝,心裡又著急又無奈。
受訪和演講讓平靜規律的生活變得忙碌,不再能掌控自己的時間,有鑑於此,後來的50多場企業、學校、公益團體邀約他大都婉謝,特別是扶輪社和獅子會每周例行餐會的餐後演講,只講20分鐘,就有車馬費3000元,他都婉謝了。他認為人活在掌聲中,容易迷失自我,除非是有利於社會或眾生,才會允諾受訪。
陳董從學生時期就展現了有創意的斜槓人生。考進東海大學經濟系時,為賺學費,腦筋竟動到校園甫落成不久的路思義教堂上,他拍攝這個建築大師貝聿銘所設計的美麗東海地標,製作成精美的聖誕卡販售。還擔任畢業紀念冊的攝影、美編兼總編輯,獨創每位畢業生各有一則小傳,還發動同學拉廣告,因著贊助人的挹注,每位畢業生至少可免費獲得一本以上有收藏價值的畢業紀念冊。
就業、創業和50歲就從商場急流勇退後,他更是發揮斜槓人生的特質,成就了探險家/慈善家/安祥禪推廣者/樂教推廣者等多重身分,每個領域都做得有聲有色。
慈善公益方面:他在30歲創業時就和妻子同心發願,公司如有盈餘,至少撥10%以上奉獻社會。此後果然信守所願,數十年如一日,至今從未中斷。他響應大陸希望工程,在中國偏遠地區興建兩所中學及22所小學,也關懷台灣的偏鄉教育。不管是SARS期間獨家贊助公共電視台製播《和平風暴》記錄片,或應邀至「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演講「從SARS談危機處理」;乃至2020年底COVID-19 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土耳其大地震、聯合國難民營援助,都可看到他急公好義的身影。
他們眼中的陳維滄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他們眼中的陳維滄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他們眼中的陳維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他們眼中的陳維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