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10分鐘:堅持夢想我前進(附閱讀素養題本)

晨讀10分鐘:堅持夢想我前進(附閱讀素養題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文華
图书标签:
  • 阅读习惯
  • 晨读
  • 梦想
  • 励志
  • 阅读素养
  • 亲子阅读
  • 学习方法
  • 成长
  • 教育
  • 中小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有夢最美築夢踏實
實踐夢想,需要你持續堅持,勇敢邁進
前進的道路險阻極多,仰賴熱情、信念、創造力、恆毅力的加持與超越
典範故事帶你探索自我,無懼挫折,踏上勇往直前的逐夢旅程!

暢銷兒童文學專家王文華精心選編,
以「堅持、創造、超越、熱愛與夢想」五大特質為依循,
一起從多元文體的名人故事中,
獲得裝備實踐夢想的超能力!
隨書配備量身設計的閱讀素養題本,
幫助你秒懂PISA和108課綱的閱讀策略

  你知道麥當勞創辦人在成功之前是紙杯銷售員嗎?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居然曾被自己創辦的公司開除?
  課本中會出現的「徐霞客」,居然是街景記錄的先驅?
  當全世界都潑你冷水時,是該放棄還是繼續堅持?
  相信印度國父甘地、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等人的故事能帶給你答案!

  獲獎無數的知名兒童文學作家王文華,
  特別選編收錄多元敘事文體的名人故事,
  搭配文末「元氣早報」專欄與「閱讀性向測驗」,
  以幽默風趣口吻,描述名人在的奮鬥過往。

  二十篇精采不凡的人生故事,從「我堅持」、「我創造」、「我超越」、「我熱愛」到「我夢想」五種逐夢體質切入,引領讀者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失落不安時,

  透過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挖掘可複製模仿的成功祕訣,
  了解在成功之前,他們做了哪些堅持與努力,
  讓他們從平凡的人進化成不一樣的大人物,從中學習成長、反思與提升。

  ★隨書配備「閱讀素養題本」一本。由《閱讀理解》學習誌編輯團隊為書中選文量身設計,每道提問均有清楚具體的評量目標,分為擷取訊息、統整解釋、省思評鑑三層次,搭配最後的詳解,期待讀者透過對文本的再次探訪,有效提升閱讀理解與思考探究,從閱讀素養獲得面對生活各種問題的關鍵能力!

  ◎無注音,適合13歲以上閱讀

  【晨讀10分鐘】系列簡介
  透過知名的作家、選編人,為少年兒童讀者編選類型多元、有益有趣的好文章。每日定時定量的閱讀,不僅是要讓學習力加分,更重要的是讓心靈茁壯、成長。在學校裡,晨讀就像是吃學習的早餐,為一天的學習熱身醒腦;在家裡,不一定是早晨,任何時段,每天不間斷、固定的家庭閱讀時間,也會為全家累積生命中最豐美的記憶。

  【晨讀10分鐘】系列特色
  ★臺灣第一套針對「晨讀10分鐘」運動策劃編選的讀物。
  ★倚重不同領域大師的人生及閱讀經驗進行選編,選文包羅各種文類,觀點橫跨不同世代。
  ★十分鐘內能完整讀完的短篇故事,最能帶給孩子閱讀的自信和堅持到底的成就感。
  ★附選編人的話、名人八卦小知識的元氣早報專欄,及有趣的閱讀性向測驗,添加與讀者的閱讀互動。

本書特色

  特色1  暢銷兒童文學作家王文華老師精選20篇名人故事,引領少年讀者參考名人成功築夢經驗,一起堅持努力,往夢想前進。
  特色2  各篇附有「元氣早報」專欄,引導讀者多面向理解成功與夢想模樣,進行延伸思辨,提升閱讀理解。
  特色3  特別配備由品學堂針對選文編寫的《閱讀素養題本》,幫助你秒懂108課綱的長文閱讀策略。
  特色4  《晨讀10分鐘:人物故事集》改版新編,學習重要名人奮鬥精神。
  特色5  內附「閱讀性向測驗」,幫助青少年讀者了解自己,添加面對未知挑戰的信心。

名人推薦

  李貞慧 國中教師暨閱讀推廣人|林季儒 銘傳國中閱讀推動教師|
  林怡辰  《從讀到寫》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彭冠綸「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版主|羅怡君 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一致好評推薦!

各界好評

  「透過王文華老師編選的名人故事,閱讀名人築夢、奮鬥的過程,讓我們一起向名人學習,也從中更認識自己,朝更好的自己邁進。」──國中教師暨閱讀推廣人 李貞慧

  《堅持夢想我前進》選擇了堅持、創造、超越、熱愛,最後走在實現夢想的人物故事,古今中外,常見和陌生,是相當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名人傳記選書,更是夢向前進忙徬徨時的砥礪。羅丹、甘地、徐霞客、鄧肯到林義傑,橫跨各個類別,每篇篇幅不長,但將他們在夢想實踐路上的成長性思維,藉由閱讀體驗並內化,誠摯推薦!──《從讀到寫》作者 林怡辰

  用晨讀10分鐘敲響孩子每天的學習序曲,推動閱讀多年的經驗告訴我:這毫無疑問是投報率最高的一件事!在《堅持夢想我前進》這本書中,孩子透過閱讀,每天與一位不平凡的人相遇共鳴、激盪對話。無論是創造價值、超越自我,亦或是熱愛夢想、追尋堅持──哲人何需遠求,典型就在孩子的手中!用閱讀創造未來不是夢想,堅持前進,終有一天孩子遇到的是絕不平凡的自己! ──銘傳國中閱讀推動教師 林季儒

  閱讀名人的卓越故事,就能像他們一樣偉大嗎?當然不一定,但是,你卻可以在那些不凡人士的奮鬥過程中,看到每個人都可能會遭遇挫敗、陷入低潮、無助徬徨、自我懷疑。而他們是怎麼幫助自己走出來的?他們是怎麼不被困難擊倒的?這便是夢想故事最吸引人之處,也是最激勵人心的地方。你不一定要複製他們的成功模式,但你卻有可能和他們一樣,從挫敗中學習,並再一次的超越自我。──諮商心理師暨暢銷作家 陳志恆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你必須創造屬於自己的標準答案。追尋的過程中你可能會感到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彷彿走在隧道中看不見亮光。這時候你需要一本書,讓你看見那些在舞臺上發光發熱的人,也都曾經歷過你所經歷的,感受你所感受的。你會發現自己不孤單,勇敢沿著隧道走下去,你會看見生命的出口,看見屬於你的亮光。──「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版主 彭冠綸

  翻開《堅持夢想我前進》就像走進小說裡的夢境百貨公司,多元的人生故事構成各色各樣,繽紛搶眼的展示櫥窗,絕對比用錢堆砌出來的摩天大樓更令人流連駐足。老師筆下的名人絕對不是傳統「名人傳記味」,而是充滿畫面感與故事感,伴隨著讀者醞釀內心剛剛萌芽的各種想法……──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羅怡君
梦想的拓荒者:在不确定的时代中锚定自我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个人在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中,如何构建稳固的内心秩序,并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去实现长期目标。它并非提供即时的“成功秘诀”,而是致力于构建一套深层的思维框架和实践路径,帮助读者理解“坚持”的真正含义,并将其内化为一种持久的生命力。 第一部分:认清“不确定性”的本质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黑天鹅事件”的时代,外部环境的波动性已成为常态。本书首先引导读者正视这种不确定性,将其视为环境的固有属性而非偶然的干扰。 1. 外部噪音与内在罗盘: 深入分析了信息过载如何削弱我们的专注力,以及社交媒体对自我价值判断产生的误导。作者强调,真正的坚持并非盲目地对抗外界,而是建立一个强大的“内在罗盘”,确保我们的行动方向源自核心价值观,而非临时的外界刺激。通过对认知偏差的剖析,我们学会区分“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与“紧急但不重要”的噪音。 2. 目标的解构与重构: 许多人放弃梦想,是因为目标过于庞大且缺乏清晰的路径。本部分提出了“目标层级理论”,将宏伟的愿景分解为可量化的、可执行的“微行动单元”(Micro-Action Units)。我们探讨了如何设计一个既有远见又脚踏实地的路线图,从而避免在初期阶段就因挫折感而退缩。例如,对一项需要十年才能完成的技能学习,我们不只关注最终的精通,而是聚焦于本周内必须掌握的三个核心概念。 第二部分:从“意志力”到“系统化毅力” 意志力是有限的资源,而持久的成就依赖于建立可持续的内在系统。本书批判了传统上对“苦干”的浪漫化理解,转而提倡智慧型的长期投入。 1. 习惯的“反脆弱性”设计: 传统的习惯养成往往在遇到阻碍时便全盘崩溃。本书引入了“反脆弱性”原则(借鉴塔勒布的理念),设计你的日常流程,使其在面对压力、疲劳或突发状况时,不仅不会瓦解,反而能从中汲取能量。这包括设置“保底底线”(Non-Negotiable Minimums)和“快速恢复机制”(Rapid Recovery Protocols)。 2. 延迟满足的神经科学基础: 探讨了大脑中与奖赏机制和执行功能相关的区域。理解这些生物学基础,可以帮助读者设计更科学的激励机制,例如,将长周期回报的满足感,通过“阶段性里程碑”的庆祝和记录,转化为即时的、可感知的正向反馈,从而在漫长的过程中保持动力。 3. 失败的“数据化”处理: 坚持的真正考验在于如何面对失败。本书提供了一套结构化的“失败分析框架”,将每一次偏差都视为一次实验结果。重点不在于情绪上的自责,而在于冷静地识别变量、修正假设,并立即将新的认知反馈到执行系统之中。这种数据驱动的复原力,是长期坚持的基石。 第三部分:构建支持性的环境与关系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环境和社群的支持至关重要。真正的坚持,往往是“集体行动的胜利”。 1. 创造“摩擦力最小化”的工作空间: 详细阐述了如何对物理空间和数字环境进行优化,以降低执行好习惯的难度,同时增加偏离轨道的“摩擦力”。这包括工具的选择、通知的管理,以及对“诱惑源”的物理隔离。 2. “问责伙伴”与价值同盟: 探讨了建立高质量问责关系的重要性。这不是简单的互相监督,而是找到那些理解你长期目标、并能提供建设性反馈的伙伴。本书区分了“表面支持者”和“深度问责者”,并提供了建立这些关键关系的实用指导。 3. 长期主义者的孤独与连接: 认识到坚持梦想的道路往往是孤独的。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应对“被误解”和“被质疑”的心理韧性训练,并指导读者如何在保持内心独立性的同时,积极寻找能够互相激励、共享长期愿景的同盟群体。 第四部分:超越目标本身——坚持的哲学意义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视野提升至哲学层面,探讨了“坚持”如何塑造我们的身份认同和生命意义。 1. 成为“行动者”的身份认同: 真正的改变发生在我们将行动转化为“我是谁”的过程中。如果一个人长期坚持写作,他最终不会说“我正在写书”,而是“我是一个作家”。本书指导读者如何通过一致的、长期的行动,重塑对自我的认知,从而使坚持行为变得更自然、更难以中断。 2. 意义的内生化: 当外部的奖励(名誉、财富)变得遥远或不可预测时,驱动力必须转向内部。本书分析了如何从过程本身——即掌控感、精进的乐趣、以及对所热爱领域的深入探索——中提取持久的意义和满足感,使“坚持”本身成为一种自我实现。 本书旨在为那些胸怀大志、却屡屡在半途受挫的探索者提供一份清晰、务实且富有深刻洞察力的指南,帮助他们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用智慧和毅力,坚定地朝向他们为自己设定的远方前行。它是一份关于如何将“愿望”转化为“命运”的行动手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王文華     


  最喜歡鄭板橋,喜歡他那寧可丟了烏紗帽,也要保一方百姓平安的精神,他更佩服傑克·邱吉爾的一生,能把生命活得那麼痛快,那麼熱血。當然,王文華舉不起長劍,拉不開弓,但因為有閱讀,他一樣活得很熱血哦!

  曾獲金鼎獎、牧笛獎與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出版的作品有:【可能小學】系列、【奇想西遊】、【大山小學堂】系列等。歡迎光臨他的臉書粉專:王文華的童話公園!

繪者簡介

達姆


  專職插畫家。
  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法國國立南錫美術學院造型藝術文憑。
  與九隻貓一隻狗一起生活。

图书目录

Chapter1  我堅持
羅丹:真實中見不平凡的偉大
甘地:和平抗爭,就是不跟你合作
伽利略:「佛羅倫斯科學歷史博物館」竊盜案
吳寶春:世界冠軍麵包裡的故事

Chapter 2  我創造
李安:真誠的心感動世界
周杰倫:東風不破,震動所有為音樂而熱切的心
蕭青陽:讓臺灣的音樂被世界「看見」
比爾·蓋茲:影響全世界的電腦天才

Chapter3  我超越
徐霞客:遊走天下的行者
鄭板橋:難得糊塗的七品芝麻官
吳健雄:物理科學的女巨人
鄧肯:太陽神的女兒

Chapter4  我熱愛
鹿野忠雄:熱愛臺灣的昆蟲少年
傑克·邱吉爾:讓生命像動漫一樣熱血
周俊勳:我是這樣挑戰自己的
吳季剛:玩娃娃的男孩夢想成真

Chapter5   我夢想
史蒂夫·賈伯斯:人生的三堂課
雷·克洛克:從賣杯子到三萬間分店的神奇旅程
林義傑:如果放棄了,就只能在旁邊看
許芳宜:以舞蹈征服世界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054806
  • 叢書系列:晨讀10分鐘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推薦序

追求夢想是為了成為幸福快樂的自己
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羅怡君


  因為編寫上本晨讀十分鐘《做自己,不一定要叛逆》,開啟許多和國、高中生直接對話,聊聊生涯探索的機會。提到夢想,很多人想的不是崇拜的典範或故事,而是「我想當有錢人」,若真要說出誰很厲害,韓國明星群絕對拿下前三名;再多談一些未來,多半會看到對方眼中的疲累和無奈,還沒奮力奔跑就想直接「躺平」,並且充滿懷疑的問:「這樣做有用嗎?」

  「有用嗎?」看似追求正確效率的問題,卻是功利主義殘害夢想的殺手。課本或新聞上盡是年輕有為、創業成功的故事,讓同學們很早就判了自己夢想死刑,不想做「努力不一定有收穫」的事情,否則更難承受失敗的後果,何苦為難自己呢?

  在這充滿「負能量」的對談過程中,我越來越納悶的是:為什麼夢想等於成功?除了成為有錢有名的人,為什麼同學們腦袋裡沒有其他可以帶來幸福快樂的事?

  細細思索現在國、高中生的生活型態,赫然發現將孩子們緊緊包圍住的資訊,的確形塑這樣的價值觀,要突破大數據運算或現實生活中的限制,也絕非課業壓力下的孩子能負荷的額外挑戰。

  翻開王文華老師的《堅持夢想我前進》,就像走進小說裡的夢境百貨公司,多元的人生故事構成各色各樣、繽紛搶眼的人生櫥窗,絕對比隔壁用錢堆出來的摩天大樓更令人流連駐足。

  比如說,每個人一定都知道邱吉爾,但有幾個人能成為英國首相呢?但是在二次大戰中,拿著長弓大劍抵抗槍砲的「傑克·邱吉爾」,簡直是電玩裡不須加值買武器的魔王級人物啊!他竟然不靠一顆子彈就俘虜敵營四十餘人,還在戰場壕溝裡吹風笛。別以為他只是個軍官,在這之前他曾是報社編輯、演員、模特兒,世界大戰結束後,繼續嘗試各種活動,展開他的不斷電人生。誰說夢想不能修改? 一輩子都在開外掛,死後還被拍成電影的傑克‧ 邱吉爾,這輩子可能比永遠待在官邸的邱吉爾還過癮開心!

  再看看五十二歲才創辦麥當勞的雷·克洛克,他大部分都從事業務為主的工作,有賣過紙杯、奶昔攪拌機,失敗根本是家常便飯。然而,他熱愛觀察人群、隨時思考,將過去各種失敗經驗整合之後再嘗試,說服開在沙漠裡的一家店授權給他,成功創辦連鎖加盟的麥當勞體系;他的動力或許是賺錢,但是支持他不斷嘗試創業的,絕對是那份對工作的熱愛。

  《堅持夢想我前進》不僅選人精采、遍及古今中外,王文華老師更以不同文體創作,讓讀者接觸這些人物時栩栩如生,老師筆下的名人絕對不是傳統「名人傳記味」,而是充滿畫面感與故事感,伴隨著讀者內心剛剛萌芽的各種想法……。

  當然,在這本書裡也有臺灣傑出的故事,讀來更與時共感,孩子們還能親眼見證這些人的夢想持續發生! 下次再有機會和孩子們聊未來夢想,我一定要請孩子先猜猜:周杰倫當F咖幾年才獲得機會? 方文山曾以什麼工作維生,寫詞是業餘時間堅持努力的夢想? 蕭青陽獎爆紅前曾擺攤賣過什麼? 林義傑跑到世界角落的時候,腦袋裡在想些什麼呢?

  而我更進一步思考,若同學們都讀過王文華老師這本晨讀十分鐘,或許臺灣未來值得驕傲的不只是護國神山或股價數字,而是教育出像「盧安達飯店」那樣有勇氣、設法挽救難民的經理、挺身而出營救猶太人的「動物園園長夫人」,或者更多無私關懷、慷慨付出的陳樹菊阿嬤。

  喔! 陳樹菊阿嬤可是打敗歐巴馬,登上美國時代雜誌封面呢!

  謝謝王文華老師的選文與編寫,這二十位人物像是從不同角度一起撐開夢想超大傘,讓更多同學們願意去夢、勇敢去想!

選編人的話

每一天,與一位不平凡的人相遇


  昨天大清早,窗外微風入室,翻開書,我讀李安……

  今天清晨,麻雀三兩隻在樹上跳躍,天空有雲,但是羅丹大師的故事,讓我沉澱下來……

  明天呢? 明天早上是誰的堅持,造就他的不平凡?

  希望這是一本讓孩子們期待的名人故事集,精選二十位擁有獨特生命歷程,發揚生命價值的勇士,希望他們能闖入少年們的心中,輕撞年少的心靈。

  這本書裡的二十位名人,二十篇文章,乍看之下,像是走進菜市場裡,視覺強烈,嗆辣香甜、百味雜陳。可是這口味又好像很對青少年想要的,有時往往不是我們認可的標準,只有給他們越多元、越多款的青菜蘿蔔任憑挑選,擴大視野,才能選己所愛,愛己所選。

  其中有的文章深一點,有的單元淺白些,有的人物對了誰的胃口,有的人物光聽名字就有點討厭,但是又想把它翻來看看,究竟哪裡令人討厭? 有的故事讀起來很順,有的讀起來卡卡的,說不出哪裡怪了些?

  哈,好像就是要這樣的效果,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一個故事都隱然含著生命的跳動。何妨利用晨讀十分鐘,讓青少年朋友讀進去,十分鐘,認識一個不平凡,即使不對少年朋友的胃口,也要鼓勵他們看看,是哪裡不對盤!

  多元文體,多重閱讀享受

  既是選文,我們希望文體能夠有點不同的變化。

  於是,書裡有了賈伯斯的演講稿——大家都知道蘋果創辦人之一的賈伯斯。現在的孩子人手一臺iPhone 或iPad,大家都以為他一定從小就這麼厲害,其實他大學也沒讀完,卻在旁聽課時,發現英文藝術字體的美感,從此對美感的極致追求,成了賈伯斯最大的信仰。

  一場新產品發表會,為了產品燈光的調整問題,他可以耗上一整天,你可以說他龜毛成性,但是沒有這樣的品味,又怎麼引領出一場又一場世界科技革命來?

  傑克.邱吉爾這名字聽起來很熟悉,不過你應該猜錯了,他不是帶英國打贏二戰的首相邱吉爾。只是這個傑克·邱吉爾,他做的事,肯定也會讓首相邱吉爾大呼過癮。二十歲服役、三十歲退役,在報社當編輯,然後去拍電影當演員,他也曾是模特兒,參加世界射箭大賽,拿下蘇格蘭風笛比賽亞軍,最後帶弓箭拿長劍參與二次大戰,你沒看錯,在現代戰爭裡,他像個古代大俠,而且還能全身而退。

  還有紅面棋王周俊勳的故事,那是用一顆棋子回憶他的棋王之旅!

  加上「佛羅倫斯科學歷史博物館」竊案報告……

  文體的多種變化,讓少年朋友閱讀時,不拘泥在相同模式的文章中,順道學習名家文采,晨讀十分鐘,不知不覺語文程度也有了提升。

  選才標準一:披荊斬棘,創造自我

  翻開報紙,社會上報考公務員的人越來越多,錄取率越來越低,只因為大家都想隨俗,只求安分,如果父母師長也這樣想,會不會讓本來應該青春煥發的孩子,眼眸裡提早抹上一層暮色?

  這本書裡的人物,絕對都要有一種氣魄,敢於衝撞社會既定的體制,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不理世俗訕笑怒罵。

  我立刻想到徐霞客,他就是這樣的人。

  明代年間,讀書人瘋科舉、覓功名,他卻勇於割捨,千里獨行做地理學家去。不管是田野調查溶洞,攀山尋找江水源頭,他的發現和成就,即使放到今日來看,都還很有科學價值。

  清代的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之一,他的詩書畫本身就夠怪了,當官時也是一絕,聞聲救苦,為百姓謀活路,十二年官場一退,退得乾乾淨淨,兩袖清風,自在的回揚州賣畫去。

  要從臺灣現在的政治家來找,也只有孫運璿院長能跟他們比。這兩位古人,一明一清,認清什麼是自己想要追求的,勇敢逐夢,不隨波逐流。

  選才標準二:燃燒熱情,開展新局

  還有的人自己找戰場,找到自已有興趣的戰場,衣帶漸寬終不悔,最後成了﹁專家級﹂的人物,引領一時之風潮,這樣的人物,當然也很特別,值得把他收納進來。

  男生都愛甲蟲,鹿野忠雄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童年時看到臺灣的甲蟲後,立志要到臺灣來讀書,臺灣那時沒學校收他,他硬是多等了一年才入學。
來了臺灣後,整天去山上抓甲蟲,爬高山,越險境,他的一生真是精采,歸根究柢,只因當年一隻甲蟲標本而起。

  從小愛玩芭比娃娃的男生,長大能做什麼?

  吳季剛用他的設計,成功獲得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的青睞,在歐巴馬就職晚宴上,她身上的禮服來自吳季剛的設計。

  吳季剛的厲害,在於他早早就知道自己要追求的是什麼,願意用最大的熱情原力,放棄世俗的標準,追求自我。

  選才標準三:披星戴月,堅持自我

  一般人年輕時,夢想很多,遇到一點兒挫折困頓,立刻折腰從眾,最後沆瀸一氣,搞得面目糢糊。為了讓青少年讀者明白,想要做自己,就得堅持到底,歷經苦難而不退怯,把羅丹請出來有其必要。

  在羅丹之前的雕塑多崇古法,秉持希臘風的美感而不自覺。羅丹不是,他的作品中,將模特兒的生活、生命全揉捏在一塊兒了。這樣的學生,參加美術學院入學考,連考三次不過,一個老教授還在他第三次落榜時,在他的報名單上寫著這樣的評語:此生毫無才能,繼續報考,純屬浪費。按今日標準,羅丹早該轉行去做別的了,但是羅丹不肯妥協,最後才能帶動雕塑界天翻地覆的大改變。

  甘地也是。甘地不聰明,很符合我們這本書的選「才」標準,小時候連作弊都不會。督學抽考拼字,他也不會背,但是他堅持要讓印度脫離英國的統治,於是,他選了一條聽起來簡單,實行起來困難重重的「不合作運動」。英國人要他做什麼,他就不做什麼,被抓去關也不怕,帶著紡紗車進牢裡,嘰嘰嘰嘰的紡紗聲中,逐退了英國人,實現了印度獨立的夢想。

  選才標準四:痴狂瘋癲,捨我其誰

  孟子說,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在我們選的人物裡,當然也要有這種耐得住寂寞與困厄,練就一身蓋世奇功的大俠。

  李安就是。

  還沒成名前,他花了六年在紐約,幫太太煮飯,自已編著沒人要的劇本。那六年,像張無忌在山谷裡練九陽神功一樣,雖然苦,雖然難受,但是基本功卻多磨了六年。六年後,機會來了,大俠一出手,用《推手》和《飲食男女》揚名立萬,最後成了國際大導演,如果沒有那六年的困頓,又怎麼會有後來的聞名國際呢?

  大家熟悉的周杰倫也是。

  周杰倫不是一出道就是亞洲天王。他也曾有很長一段當「F咖」的年代,和方文山兩個人住在同一間套房,踩著藍白拖,套著短褲在夜市裡撈金魚、吃關東煮,沒人認識他們,未來還在虛無飄渺間,那時他們都很年輕,都只想作詞、作曲,沒想到會有這麼一天,他們孵的那些豆芽菜,有朝一日,全都成了會考的試題。

  想堅持夢想,就得忍受寂寞。

  選才標準五:極速追夢,活在當下

  沒幾個人敢想像,自己這輩子會有一天踏上北極,踏進無人沙漠裡吧?

  就算真的有人想過,也沒幾人能做到,南北極都去跑一圈,連無人沙漠都自在來去?

  讓孩子們認識林義傑吧,當他們讀完林義傑的故事後,他們或許會更勇於做夢,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立下目標,逐夢而行,只因為,偉大的成就,來自不凡的夢想。

  想成就夢想,還要有充分準備,緊抓機會,像麵包師傅吳寶春一樣,隨時用兩百分的準備,來面對挑戰,挑戰自己,挑戰世界。

  這書裡的二十位人物,都有自己的夢想,他們都能堅持到底,都能忍受寂寞,在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認為他們瘋了、傻了的時候,他們笑一笑,窩回自己的天地,繼續朝夢想前進。

  人生沒有公式,什麼都有可能。這二十位「敢於做自己的」經典人物,只是銀河裡,閃耀的群星之一。星星看起來很遠,似乎觸不可及,但是若能因此讓讀者認清自我,找到目標,堅持所選,一步一步,總能在自己的軌道上,閃耀星光。即使是必須孤獨的在星際旅行七十六年之久的哈雷慧星,也能在劃過我們頭頂天際時,引起一陣騷動。

  每天與一位「就是和你不一樣」的人物相遇,希望他們逐夢的故事,能引發一連串的熱烈反應。希望這些人的身影,能觸動某些心靈,只要持續以恆,再提供一塊自由呼吸的沃土良田,下一個世代,就會開出更多色彩豔麗,造型奇特的花來。

  就像夢想,只要敢飛,就能乘風遠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看重的是阅读的体验,尤其是像这种“十分钟”系列的书,节奏感非常重要。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结构一定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应该不是那种长篇大论、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文本。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小剂量、高效率”的阅读感受,那种刚好够你在通勤路上、或者早起泡咖啡时,快速吸收一点正能量或者新知识的模式。如果内容安排得当,每一篇都能在十分钟内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考闭环,那就太棒了。我希望它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能结合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小故事或者哲理思考,让读者在短时间内产生一种“啊,原来如此”的顿悟感。如果每段的长度和段落的划分都非常清晰明了,那么读起来就不会感到疲惫,反而会有一种持续的动力。

评分

对于我个人而言,早晨的十分钟是用来“校准”一整天状态的关键时间。我期待这本读物能提供一种非常稳定的“开机音效”,一种让大脑从睡眠模式切换到高效工作模式的平稳过渡。它不该是爆炸性的刺激,而是舒缓而坚定的力量。我希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流畅且富有韵律感的,即使是快读,也能感受到文字本身的美感。如果它能帮助我在早晨建立起一种“我掌控今天”的感觉,而不是被邮件和突发事件牵着鼻子走,那么它就完美地完成了它的使命。这本书的实用性不在于它能解决多大的难题,而在于它能否在潜移默化中,帮我把“想做”和“去做”之间的距离拉近哪怕一点点。

评分

从“堅持夢想我前進”这个主题来看,这本书应该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但不失理性的精神内核。我不太喜欢那种盲目乐观、不切实际的鸡汤,我更偏爱那种直面困难、但依旧选择前行的态度。我猜测这本书的内容会比较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它或许会谈论拖延症、自我怀疑,或者是在多变的环境中如何保持初心。希望作者的笔触是细腻而真诚的,能够描绘出追梦路上的那些微小的胜利和不为人知的挣扎,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加油”。如果能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现出“坚持”的多个侧面——比如如何调整目标、如何与外界噪音共存——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远超一本普通的晨读材料了。

评分

这本《晨讀10分鐘》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一种温暖的米黄色调,搭配着手绘风格的插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活力的氛围。我特别喜欢那种纸张的质感,拿在手里有一种厚实而亲肤的感觉,不像有些书那样一翻开就有一种廉价的油墨味,这本的油墨味很淡,闻起来甚至有点淡淡的书卷气。侧边看起来很规整,放在书架上时,那种简约的设计风格也很有品味。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内页,但光是摆在那里,就感觉它是一个可以带来美好早晨的伴侣。封面上的“堅持夢想我前進”几个字,用了一种柔和的字体,不像那种咄咄逼人的励志口号,而更像是一种温柔的提醒,让人愿意拿起它开始一天的阅读。这个设计真的太到位了,让人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提到了“閱讀素養題本”,这一点对我这个喜欢深度思考的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很多励志或随笔类的书籍,读完之后往往会觉得好像吸收了点东西,但转头就忘了。我期望这个“素養題本”能起到一个承接和巩固的作用。它不应该是那种应试教育的枯燥测试,而更像是一种引导性的思考练习。比如,读完一篇关于坚持的文章后,可能会有一个问题引导你去反思自己最近的某个小挫折,或者让你用书中的观点去分析一个当下的困境。这种互动性非常关键,它把被动的阅读转化成了主动的内化过程。如果题目设计得足够开放和启发性,这本书就从一本“读物”升级为一本“工具书”,能切实帮助读者把书中的精神融入到实际行动中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