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少說「心理衛生」,但是常常掛在嘴邊的是「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或「健康」,也就是暗示著另一個極端是「不衛生」或「不健康」的,然而基本上這二者不是完全分開的觀念,「健康」意味著身體、心理與社會方麵的正麵情況,不隻是沒有生病或受傷而已(Sarafino, 2005, p. 1);加拿大國傢衛生與福祉部(Canadian Minister of National Health and Welfare, MNHW, 1988)建議將健康與不健康之間的關係視為一種連續性(cited in Tudor, 1996, p. 23),其實所謂的「健康」也是一個連續性的指標,錶示程度的多寡,不是「健康」或「不健康」的區分而已!Groder(1977)曾提齣心理衛生必須要考慮到情感/行為/認知/生理/社會政治/靈魂與精神等幾個麵嚮(cited in Tudor, 1996, p. 25),在英文文獻裡也採用「心理衛生」(well-being)這個字,主要是指生理、文化與科技環境的交互作用,需要從更統觀、全球性的角度來思考(Haworth & Hart, 2007, p.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