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將你拾起

如果我能將你拾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亜希
图书标签:
  • 爱情
  • 治愈
  • 成长
  • 现实
  • 温暖
  • 细腻
  • 情感
  • 青春
  • 伤痛
  • 救赎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現在的你,好嗎?
  當陽光太過刺眼,轉個身背向它,就能看清自己的形貌。
  疲憊的時候抱抱自己吧,下雨的時候,也別忘了為自己撐把傘。

  「晚熟怕生的我曾經對世界充滿恐懼,直到下定決心要去日本打工度假、鼓起勇氣踏上這一趟旅程。我在長濱收到日本媽媽們關愛的料理、在愛知認識為孩子長成巨人的母親、在北海道山路遇見鹿的雙眸、在愛知挖掘蛤蜊的岸邊思索自我、在東京發現剪櫻花的傻瓜……。我在夏天的京都,看見學生沸騰著的青春美好;在冬季來到那位老爺爺經營的蕎麥麵店,品嚐水仙的思念。」

  「或許每個人生命中都有足以成為門扉的一扇窗。愛知寬大的落地窗讓我看到氣力倍增、胃口大開、獨立勇敢的自己;北海道的一方小窗瘦瘦長長,映照出自己從來不知道的笑容──回程的飛機上,我從窗口看見雲層映照著飛機的影子,彷彿看見展翅飛翔的自己。」

  ★一趟有雨、有鹿、有雪、有蛤蜊、有櫻花的遠行出走,一個晚熟女孩到日本打工度假的成長蛻變之旅。
  ★透過「詩+攝影+札記」的形式,紀錄了關於人生、愛情、親情的思索足跡。

  │輯一│借一點時光,讓你發現那道隱蔽的希望之窗
  當門形同無法通行的牆,窗能否成為一扇門?
  不得其門而出時,何不破窗而出?

  │輯二│不願讓你瞧見我眼裡的祕密
  對著紛飛雪花說出真心話的那一刻,雪突然停了,思念的餘溫融化了雪,就這麼在身上消逝。

  │輯三│那些微小日常
  當所有人的這一天/都從記憶抹除的時候/只剩自己記得所有細節
  我的記憶/是否就變成假的?

本書特色

  ★一趟有雨、有鹿、有雪、有蛤蜊、有櫻花的遠行出走,一個晚熟女孩到日本打工度假的成長蛻變之旅。
  ★透過「詩+攝影+札記」的形式,紀錄了關於人生、愛情、親情的思索足跡。
 
文明之殇:失落的星际帝国编年史 书籍简介 《文明之殇:失落的星际帝国编年史》是一部宏大叙事的史诗级科幻巨著,它将带领读者深入一个已知宇宙中最为辉煌也最为凄凉的文明——赛洛斯帝国的兴衰历程。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个个体的英雄事迹,而是以一种近乎历史文献的冷静笔触,描绘了一个横跨数万光年、统治了数千个星系的超级文明,如何在巅峰之后,一步步走向不可逆转的衰亡。 故事始于赛洛斯帝国最鼎盛的“黄金纪元”。彼时,赛洛斯人掌握了超越时空限制的科技,他们的城市漂浮在气态巨行星的磁场之上,他们的思想网络连接着数以亿计的生物体。本书的开篇部分,详细描绘了赛洛斯社会结构的复杂性:从负责维护‘宏观稳定’的智者议会,到负责‘微观创生’的生物工程师,再到被视为工具和资源的‘低阶服务种群’。作者通过对帝国核心区域——“创世之环”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人类(或者说,赛洛斯人所称的“原初种”)如何通过基因优化和技术植入,达到了几乎完美的个体状态。他们消除了疾病、饥饿,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冲突,但这完美的表象之下,却隐藏着深刻的停滞。 第一卷:完美停滞与潜伏的瘟疫 随着对宇宙的探索达到饱和,赛洛斯帝国遭遇了第一个巨大的挑战——意义危机。在所有物质需求都被满足,所有知识都被囊括的时代,创新成为了一个过时的词汇。本书用大量篇幅探讨了这种“完美停滞”如何腐蚀了帝国的精神内核。 书中引入了“熵增哲学”——一种在赛洛斯精英阶层中流行的、认为所有宏伟结构最终都必然回归混沌的悲观看法。为了对抗这种哲学带来的集体惰性,智者议会启动了“大重构计划”,试图通过强制性的文化迭代来刺激社会活力。然而,这次计划不仅未能奏效,反而催生了第一个重大的内部裂痕:觉醒者运动。 觉醒者是一群认为个体意识必须脱离集体心智网络才能实现真正进化的赛洛斯人。他们不接受基因编码中植入的‘集体和谐’指令,开始秘密发展‘离散技术’。本书详细记录了觉醒者与维护派之间的隐秘冲突,从对核心数据流的渗透战,到双方在偏远殖民星系进行的低强度、但高智能化的信息战争。 第二卷:跨越光年的遗忘与反叛 帝国的中期历史,被定义为“遗忘的扩张”。为了分散内部矛盾,赛洛斯议会启动了大规模的殖民项目,将大量资源和人口投向了遥远的、资源丰富的星系。然而,由于通讯延迟和对新环境的低估,这些外围殖民地逐渐发展出了独立于核心文明的社会形态。 本书在此部分引入了几个关键的“边疆文明”的视角。例如,盘踞在‘暗影星云’的“铁砧氏族”,他们拒绝赛洛斯人的生物工程,通过极端残酷的自然选择保留了原始的战斗本能;以及居住在‘晶体珊瑚’星系、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共生体联盟”,他们发展出了一种依赖于共振频率的交流方式,完全无法被赛洛斯的主流科技所理解。 当帝国核心发现这些边疆文明的独立性已经威胁到资源的稳定供给时,派遣了‘净化舰队’。然而,净化行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帝国科技在应对‘非标准’智能和游击战术时的脆弱性,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帝国维持庞大疆域所需付出的巨大代价,以及对边疆的持续压榨所累积的深仇大恨。 第三卷:核心崩塌与最后的呼救 最终的毁灭并非源于外部入侵,而是内部系统的自我崩溃。随着对‘意义危机’应对措施的失败,智者议会转向了禁忌科技——“零点干预”。这是一种试图直接干预宇宙基本常数的宏大工程,目的是创造一个‘永恒稳定’的宇宙结构。 然而,零点干预产生了灾难性的副作用。它引发了时空结构的不稳定,导致了“大断裂”事件。在本书的高潮部分,读者将目睹赛洛斯帝国的核心区域是如何在短时间内被自身科技反噬,星系之间的稳定跃迁通道崩溃,通讯网络化为一片死寂。 最令人心碎的是,当帝国面临灭顶之灾时,那些曾经被视为低等、被排斥的“觉醒者”和“边疆文明”——他们因为没有完全依赖于赛洛斯的核心系统,反而幸存了下来。本书的尾声,聚焦于那些零星的幸存者如何面对一个破碎的、充满未知的宇宙。他们不再是统治者,而是流亡者。 《文明之殇》的魅力在于其深邃的哲学思考:当一个文明解决了所有生存问题后,它是否也同时消灭了自身存在的理由?书中没有英雄拯救世界,只有宏大叙事下的系统性、结构性的必然衰亡。它是一部对技术乌托邦的反思,一曲献给智慧生命最终逃不脱的“熵”的挽歌。本书通过大量的技术档案、残缺的历史记录和外传碎片,构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关于一个伟大文明如何从内部腐烂直至最终熄灭的详尽画像。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亜希


  來自秋天的女子。小時候被朋友說長得像貓,長大後發現其實性情也像貓。在一次閱讀中恍然大悟,原來我們都在別人的故事中閱讀自己,藉由閱讀梳理思緒,讓脈絡更清明,因此開始渴望自己也能書寫出療癒的文字。然而,在盼望能拾起他人的同時,更多時候是被讀者拾起的那一個。

  曾獲淡水古蹟博物館「找尋紅毛城愛情故事」、臺鐵局「鐵道人文盛會」小品文組等獎項。
  
  個人網站:akichen.com
  Instagram:@__akichen__
  YouTube:亜希工作室 Aki Studio
 

图书目录



輯一 借一點時光,讓你發現那道隱蔽的希望之窗
01.0某個下雨的清晨
01當窗是一扇門
02.0ㄍㄜˊㄌ一ˊ
02蛤蜊
03.0臺北懸日
03點亮夜空的燈
04.0淚
04鹿的雙眸
05.0病
05剪櫻花的傻瓜
06.0做自己的打傘人
06做自己的打傘人
07.0脫隊
07巨人
08.0恐懼
08來自旅行的解答
09.0失眠
09凌晨三點三十三分
10.0我是你的影子
10飛機的影子

輯二 不願讓你瞧見我眼裡的祕密
01.0陌生人
01平行
02.0一場與自己的戀愛
02將你融化的夏季
03.0童話故事
03等不到王子的仙杜瑞拉
04.0想念
04馬路上的停字記號
05.0東京一場三月下旬櫻花雪
05在春天遇見冬天的你
06.0戀花
06水仙
07.0月之九部曲
07月戀
08.0如果有一天我能變成你
08愛的語言
09.0封鎖
09我被獨自遺留在還有你的時空裡

輯三 那些微小日常
01.0走了
01放不開的手
02.0戀物狂
02半價出售
03.0我不敢看我自己
03逆光逆旅
04.0一個人的回憶
04被母親遺忘的午後
05.0家是?
05小雪的暖流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457984
  • 叢書系列:釀文學
  • 規格:平裝 / 228頁 / 14.8 x 21 x 1.18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25歲後的某一天,我對自己下了一個決定──我要去日本打工度假!我想出去看看世界,想改變怯弱怕生的自己,想變得勇敢,有所成長。

  經濟拮据的狀況下,用一年的時間儲蓄未來半年的學費。當時只會五十音的我想在半年內學成簡單會話,於是選擇成為契約派遣員工,每天上午上日文課,下午上班。

  就這樣九個月後如願的出發了,從沒想過會一個人離開家,而且一去就是這麼遠的地方。

  是的,日本是我二十多年的歲月以來首次出國的地方。

  單獨出行可能對許多人來說不是太困難的事情,或許不需要太多自我糾結的,提起又放下的勇氣,但之於怯懦的我而言,是一大成長。

  勇敢不是毫無畏懼,而是雖然茫然徬徨,還能帶著恐懼前進。

  在滋賀的時候,一次飯店的晚班久違的和故鄉的人們相遇,我和貴賓們都因為在異鄉遇見同鄉人而感到欣喜。

  隔天早上,大家對於連續上晚班、早班的我給予溫暖問候,其中有一位年輕媽媽,先是用暖心的話語支持鼓勵,在用餐完畢隨旅行團離去之際,她握著我的手說:「妳好棒,好勇敢,能夠一個人來到這裡,要加油,好好享受在日本的生活唷!」看著她閃閃發亮的眼睛,赫然驚覺一直以為很平常的事情(這世界上打工度假、旅居他鄉的人們何其多),原來在他人眼裡也可能是個嚮往,或許嚮往獨自在異鄉的生活,或是冒險的生涯,抑或是看見獨自站在這裡的那股勇氣和傻勁。

  那刻起,默默在心底埋下一個願,我想將關於旅程的小故事記錄下來,贈與那位年輕媽媽、送給以前的我,也給需要這些故事的人們。

  疫情爆發後的生活像是不斷旋轉的迴轉壽司,年初時感覺有新的出發的可能,但到了年底卻又回到原點的感覺,像是不斷旋轉的迴轉壽司,無人拿取,又回到原地。

  然而在不斷旋轉的過程中,沿途所有經歷的風景,感覺沒有改變其實悄悄產生了變化。

  在現下如此的時光,我想將這趟旅程的小故事和收獲的點滴與大家分享。如同我在〈當窗是一扇門〉提到的──「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那麼一扇窗,擁有再度點燃生命熱情的能力,帶領我們遇見未知的自己,足以成為門扉的一扇窗。」

  我始終相信書寫能療癒自身,閱讀他人文字亦能獲得療癒。我們都在別人的故事中閱讀自己,藉由閱讀產生的共感爬梳混雜的思緒,進而獲得啟發或力量。

  然而在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夠給予讀者擁抱的同時,更多時候,我是被讀者拾起,獲得擁抱的那一個。

  不論是人生道路的大哉問,或是古今中外都有的愛情課題,抑或是深根日常卻難解的親情習題,我將文字寫成一封封寄送給匿名收件者的瓶中信,投擲於大海裡,若你剛好經過拾起,我會滿懷欣喜。

  但願晚熟怕生的自己的文字,能夠帶領收件者看見窗外的風景,擁有片刻的展信寧靜;或是能給予與我相同性情的,敏感內向的人們一點勇氣、些許暖意,便是幸福的事情。

  最後獻上一段文字,獻給所有疲憊的靈魂,作為短暫休憩的依憑。

  有時候
  想拋棄那些虛有其表
  讓脆弱不堪的自己
  能夠被誰看到
  就能不用再無止盡討好
  這世界太紛擾
  而我們僅僅需要一個擁抱
  使我們明白其實自己
  沒有那麼糟
  讓脆弱的自己有個短暫依靠
  便足以再度拾起勇氣
  繼續向前奔跑
  累了嗎?
  即使沒有堅實的避風城堡
  我用文字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
  情況就算再糟
  也要相信一切都會慢慢變好

──二○二一年八月 臺北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承认,一开始读起来有些吃力,作者似乎对读者的背景知识抱有很高的期待,开篇的铺陈略显晦涩,信息量极大。但一旦跨过了最初的门槛,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非常美妙。它探讨的主题宏大而深邃,涉及了记忆、时间和身份认同等哲学层面的议题,但作者巧妙地将这些思考融入了日常的琐碎场景中,使得高深的议题变得可触可感。我喜欢它那种不迎合读者的姿态,它要求你主动去构建意义,去填补那些留白的空白处。这种互动性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特别是对于其中描写的某个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群体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那种集体性的焦虑和无助,读来令人心有戚戚焉。这绝不是一部可以轻松消遣的作品,它需要你全身心地投入,去解析其复杂的肌理。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功力实在令人惊叹,简直是词藻的盛宴。它不像某些小说那样追求直白的叙事,而是大量运用意象和象征,构建起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世界。我常常被那些华丽却不失力量的段落所震撼,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而是在欣赏一幅用文字绘制的、色彩斑斓的画卷。情节的推进虽然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大开大合,但其内在的张力却丝毫未减。作者似乎总能找到最精准的词语来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情感波动和微妙的内心活动。这种精雕细琢的写作风格,使得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次细致的考古,总能发掘出新的层次和含义。对于喜欢沉浸式阅读体验,享受语言本身魅力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次绝佳的享受。它考验着读者的耐心,但回报则是对美学高度的体验。

评分

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构建了一个极其鲜活而又略带魔幻色彩的场景。环境描写达到了“以景衬情”的极致,你几乎能闻到空气中的湿气,感受到墙壁上苔藓的冰冷。故事的主角们仿佛被困在这个独特的世界观里,他们的命运与这个环境紧密纠缠。我特别欣赏作者如何处理时间的概念,它似乎是流动的、可塑的,而非线性的。这种对时间和空间的处理,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种宿命般的悲剧色彩。虽然我有些情节的走向感到意外和难以接受,但正是这种不可预测性,才让人物的选择显得尤为珍贵和艰难。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场漫长而奇异的旅行,回味无穷,对于其中一些关键地点的描述,我甚至会忍不住想象它们的真实样貌。

评分

这部作品的叙事结构如同迷宫,层层叠叠,每一次转角都带来新的迷雾。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描摹细致入微,仿佛能透过文字直接窥见角色的灵魂深处。他们的挣扎、渴望与最终的抉择,都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感呈现在读者眼前。我尤其欣赏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对话,它们往往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蕴含着深远的隐喻。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回味那些精妙的措辞和巧妙的布局。故事的节奏把握得极佳,时而缓慢如溪流潺潺,酝酿着暗流涌动的情绪;时而又如山洪爆发,将读者卷入高潮迭起的冲突之中。整部小说的氛围是压抑而又充满张力的,让人欲罢不能,即使合上书本,那些人物的面孔和他们所处的困境依然萦绕心头,久久不能散去。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场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探索。

评分

这部作品的叙事视角切换得非常流畅自然,几乎没有察觉到明显的断裂感。作者在多个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之间穿梭,每一次切换都像是一次深入骨髓的体验,让我们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同一个事件。这种多视角的处理,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层次感,避免了单一叙述带来的偏颇和局限性。我特别关注到作者对情感细节的捕捉,那些微小的、几乎不易察觉的眼神交流或肢体语言,都被赋予了强大的暗示力量。它不像那些讲述爱恨情仇的小说那样直白,而是将所有情绪都包裹在坚硬的外部壳之下,需要读者耐心敲开。整体而言,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复杂而深刻的,它提供的不是简单的故事消遣,而是一场关于人际关系与自我认知的深度对话。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