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頁宇宙大驚奇:從天文觀測到太空探索,大人小孩都想知道的天文知識

一日一頁宇宙大驚奇:從天文觀測到太空探索,大人小孩都想知道的天文知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左卷健男
图书标签:
  • 天文學
  • 太空探索
  • 科普讀物
  • 親子共讀
  • 宇宙知識
  • 天文觀測
  • 科學啟蒙
  • 兒童讀物
  • 大眾科學
  • 自然科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每天一篇,輕鬆學會366則宇宙讓人嘆為觀止的知識
連JAXA太空人都推薦的知識書
附錄 TASA國家太空中心沿革與發展近況

 
從太陽、月球、地球、行星到黑洞、觀星、彗星、星雲……
從地球誕生到超新星爆炸,從衛星、火箭到宇宙探索……
52週有52個不同主題,每日一問答,還有300多幅插圖和照片,
輕鬆了解令人讚嘆的宇宙奧秘!

什麼是天動說?什麼是行星?月球是如何形成的?人類什麼時候開始觀測星空的?……
銀河系有多大呢?天空中有多少個星座?星系是什麼樣子的?什麼是溫室效應氣體?什麼是彗星?火流星跟彗星有什麼關係?……
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是怎樣的?第一枚火箭是什麼時候製造出來的?火箭為什麼能升上天空?……
太空人的食衣住行跟在地球上有什麼不同?太空人怎麼上廁所?在太空裡可以泡澡嗎?國際太空站的目的是什麼?……

※八大主題讓你更了解浩瀚宇宙的各種知識──
1. 太陽:說明太陽發光的原因和機制,解答太陽的功用和神秘之處!
2. 月球:從內部開始解說月亮的結構和陰晴圓缺!
3. 星系:解說太陽系、銀河系和星系等等各種不可思議的秘密!
4. 宇宙探索:解說太空中的工作以及火箭、衛星等等科技發明!
5. 星星:解說在夜空中閃爍星星的誕生以及和地球的距離、觀測星星的方式等知識!
6. 宇宙:解說觀測宇宙的方法以及黑洞、宇宙誕生的秘密!
7. 行星:解說太陽系行星的組成結構等相關的知識!
8. 地球:解說地球的結構和生物誕生等各種不可思議的知識!

【好評推薦】
前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太空人 山崎直子
《屋頂上的天文學家》主理人、中正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李昫岱
台北市天文協會理事長 劉志安
星天日和工作室創辦人 顏鴻選

《一日一頁宇宙大驚奇》是一本很容易讀的天文科普書,內容豐富從太陽系、銀河到整個宇宙。這本書相當適合喜歡天文的人或親子共讀,書中共有366則天文知識,一天閱讀一則主題,一年後就能成為一位天文學家!──《屋頂上的天文學家》主理人、中正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李昫岱

奧妙宇宙的天文知識常會讓人以為艱深難懂,其實不然!《一日一頁宇宙大驚奇》這本書有如「每日一字」的方式,一頁一個精要的主題,以簡單扼要、充分掌握重點,又不會太過艱深的講解,讓讀者容易吸收,帶領讀者由淺入深的進入天文的領域,非常值得推薦給大家!──台北市天文協會理事長 劉志安

宇宙雖然是在一瞬間誕生的,卻也花了138億年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天文與太空是相輔相成的學問,人類歷經數千年才累積出基本的認識;一天一頁、每天一個主題去了解天空以外的世界,挺符合大自然法則。──星天日和工作室創辦人 顏鴻選
星河漫遊:地球之外的奇幻旅程 探索宇宙的邊界,解鎖萬物的起源 自古以來,人類對頭頂那片浩瀚星空的好奇心便未曾停歇。從最初的觀測者到如今的太空探險家,我們對宇宙的理解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本書將帶領讀者,踏上一場跨越時空、橫越銀河的知識探險,深入淺出地揭示宇宙的奧秘與宏偉。 第一部:仰望星空——肉眼可見的奇景與古典天文學 在遙遠的古代,沒有精密儀器的輔助,人們如何繪製星圖,預測天象?本章將從最基礎的觀測實踐出發,介紹星座的起源與神話傳說,探討古代文明如何利用日月星辰來指導農業、航海與時間的劃分。我們將細緻描繪地球自轉與公轉的現象,解釋季節的更迭、月相的變化,以及日食、月食這些震撼人心的天文事件背後蘊含的幾何原理。 我們將重溫托勒密的宇宙模型及其漫長的統治地位,隨後進入那場劃時代的「哥白尼式革命」。伽利略的望遠鏡如何第一次將肉眼可見的極限推向更遠,木星的衛星、月球表面的環形山,這些發現如何徹底顛覆了傳統的宇宙觀?克卜勒的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精確地描述了行星繞日運行的軌跡,為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堅實的數學基礎。了解這些奠基性的工作,能幫助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科學思維的演進歷程。 第二部:恆星的誕生、生命與終結 恆星是宇宙中最引人注目的「發光體」。它們如何從冰冷稀薄的星際氣體雲中凝聚成形?本章將深入探討恆星的演化歷程,從原恆星的誕生,到主序星階段漫長的「中年生活」,以及不同質量恆星最終的歸宿。 對於質量較小的恆星(如我們的太陽),它們最終將膨脹成紅巨星,繼而拋射出美麗的行星狀星雲,留下緻密的白矮星。而那些質量龐大的恆星,其生命的終結將極其壯烈——超新星爆發,將構成生命的元素拋灑到宇宙空間。我們將詳細解析中子星和黑洞這些極端天體。黑洞的事件視界究竟意味著什麼?它如何扭曲周圍的時空?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如何精確預測了這些奇異物體的存在? 第三部:我們的家園——太陽系詳解 太陽系是一個充滿多樣性的行星系統。本部分將逐一細數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獨特之處。從水星的極端溫差,到金星失控的溫室效應;從地球生命的奇蹟,到火星上尋找水的痕跡。 對於氣態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我們將探討它們複雜的大氣結構、壯觀的風暴系統(如木星的大紅斑),以及數量龐大且形態各異的衛星群。土星環的精妙結構、木衛二(歐羅巴)冰層下的潛在海洋,都激發著科學家對地外生命存在的無限遐想。此外,我們還會關注太陽系中的「邊緣地帶」:柯伊伯帶、奧爾特雲,以及那些遺留在太陽系形成初期的矮行星與小行星、彗星。 第四部:超越太陽系——銀河系的結構與星系演化 銀河系是我們所屬的巨大星島。本章將帶領讀者走出太陽系,進入浩瀚的星際空間。什麼是星際物質?恆星之間的塵埃和氣體如何影響我們對遙遠天體的觀測? 我們將揭示銀河系的宏偉結構,從旋臂、星盤到銀心,以及盤踞在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銀河系並非孤立存在,它是本星系群的一員,而本星系群又隸屬於室女座超星系團。我們將探討星系的分類(螺旋星系、橢圓星系、不規則星系),以及它們在宇宙演化過程中如何相互作用、合併與形成更大的結構。 第五部:宇宙學的邊疆——從大爆炸到暗物質 宇宙的起源與終極命運是現代科學最宏大的謎題。本章將聚焦於大爆炸理論的證據基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的發現,以及遙遠星系紅移所揭示的宇宙膨脹事實。 我們將深入探討宇宙學中的兩大幽靈:暗物質與暗能量。暗物質不發光,卻以其引力效應影響著星系的旋轉速度和星系團的形成;暗能量則被認為是驅動宇宙加速膨脹的神秘力量。這些尚未被直接探測到的成分,構成了我們現今宇宙的絕大部分質量與能量。最後,我們將展望宇宙的未來——是熱寂、大撕裂,還是會進入某種循環? 結語: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 從微觀的量子漲落到宏觀的宇宙網狀結構,本書試圖描繪一幅完整的宇宙圖景。我們所處的地球,誕生於星塵,依賴著一顆普通恆星的光芒而存在。理解宇宙的廣闊與複雜,不僅是滿足好奇心,更是對我們自身存在意義的一次深刻反思。這是一場關於時間、空間、物質與能量的終極探索,邀您一同進入這場永無止境的知識盛宴。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左卷健男
左卷健男(さまき.たけお)

東京大學兼任講師。曾先後任教於東京大學教育學系附設中、高等學校與京都工藝纖維大學、同志社女子大學,以及擔任法政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環境應用化學系教授、同教職課程中心教授等職。東京學藝大學研究所教育學研究科(物理化學學科)修畢。《理科的探險》(Rika Tan)雜誌總編輯、國中理科教科書(新科學)編輯委員。從法政大學退休後,他積極寫作和講學,著有:《有趣到睡不著的物理》、《有趣到睡不著的化學》、《有趣到睡不著的地質學》、《可怕到睡不著的化學》(PHP研究所)、《3小時搞懂日常生活中的科學!【圖解版】》、《圖解看不見的鄰居,微生物:3小時瞭解病毒與細菌》(明日香出版社)、《世界史是化學寫成的:從玻璃到手機,從肥料到炸藥,保證有趣的化學入門》(鑽石社)等多本作品。

譯者簡介

高品薰
專職譯者,翻譯類型廣泛,從商業、設計到生活實用書均有涉獵,近期譯作為《一本讀懂50冊經濟學名著》、《不在病床上說再見》、《九型人格職場識人術》。

图书目录

目錄
寫給本書的讀者
本書的使用方式
 
星星 享受星空的方法 週
第1天 不使用工具該怎麼欣賞星空?
第2天 如何觀賞春季星空?
第3天 如何觀賞夏季星空?
第4天 如何觀賞秋季星空?
第5天 如何觀賞冬季星空?    
第6天 一整年都看得到北方天空的星座嗎?
第7天 用雙筒望遠鏡能讓星星看起來更大嗎?
 
宇宙 用望遠鏡觀察 週
第8天 望遠鏡是誰發明的?
第9天 第一個用望遠鏡觀測星空的人是誰?
第10天 為什麼不可以用望遠鏡觀測太陽?
第11天 折射望遠鏡的結構是怎樣的?
第12天 反射望遠鏡的結構是怎樣的?
第13天 怎麼用手機拍攝月亮呢?
第14天 沒有望遠鏡也能拍攝星星嗎?
 
地球 天動說與地動說 週
第15天 為什麼知道地球是圓的?
第16天 天動說是什麼?
第17天 哥白尼的地動說是什麼?
第18天 有人反對地動說嗎?
第19天 地動說遭遇了什麼樣的批評?
第20天 伽利略相信地動說嗎?
第21天 地動說是怎麼得到認可的呢?
 
行星 行星的結構 週
第22天 行星是什麼?
第23天 行星是怎麼誕生的?
第24天 行星、衛星、恆星有什麼不同?
第25天 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第26天 宇宙中有多少個行星呢?
第27天 行星有可能變成恆星嗎?
第28天 小行星是什麼?
 
太陽 太陽的特徵 週
第29天 太陽是在什麼時候、怎麼形成的呢?
第30天 太陽是由什麼組成的?
第31天 太陽的溫度大概有幾度呢?
第32天 太陽大概有多大呢?
第33天 太陽的質量是多少?
第34天 太陽會不會自轉呢?
第35天 太陽有磁場嗎?
 
月球 月球的結構 週
第36天 月球是怎麼誕生的?
第37天 月球大概有多大呢?
第38天 月球內部是什麼樣子?
第39天 月球上有空氣嗎?
第40天 月球上的溫度大概是幾度呢?
第41天 月球上的坑洞是怎麼來的?
第42天 月球上最大的坑洞有多大?
 
宇宙探索 探測行星 週
第43天 要怎麼調查月球和行星呢?
第44天 第一部行星探測器是去哪裡探索呢?
第45天 火星探測器調查到了什麼?
第46天 金星探測器調查到了什麼?
第47天 木星探測器調查到了什麼?
第48天 土星探測器調查到了什麼?
第49天 能夠探測離地球更遠的地方嗎?
 
星系 星雲.星團 週
第50天 星雲是什麼?
第51天 星團是什麼?
第52天 星雲和星系,還有星團和星系有什麼差別?
第53天 星雲是由超新星的殘骸變成的嗎?
第54天 為什麼星雲的名字前面都有加M字?
第55天 星雲和星團用肉眼觀測得到嗎?
第56天 是否有眼睛看不見的星雲呢?
 
星星 星座 週
第57天 星座的說法是從哪裡開始的?
第58天 星座有多少個?
第59天 生日當天就能看見自己的生日星座嗎?
第60天 為什麼不同的季節會看到不同的星座?
第61天 去國外就會看到不一樣的星座嗎?
第62天 星座的排列會亂掉嗎?
第63天 銀河是什麼?
 
宇宙 觀測宇宙 週
第64天 伽利略所看見的月亮是什麼樣子?
第65天 宇宙觀測是怎麼進行的?
第66天 望遠鏡有多少種呢?
第67天 告訴我更多關於地面望遠鏡的知識吧!
第68天 人類能夠看得多遠呢?
第69天 我們能觀測到肉眼看不見的光嗎?
第70天 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什麼?
 
地球 地球的自轉運動 週
第71天 地球自轉有什麼特徵?
第72天 方位和自轉的方向有關係嗎?
第73天 自轉軸的方向是不變的嗎?
第74天 怎麼證明地球的自轉運動呢?
第75天 為什麼會有天球論?
第76天 周日運動是什麼?
第77天 為什麼會形成偏西風?
 
行星 行星之謎 週
第78天 為什麼土星環不會脫離?
第79天 還有哪些行星有行星環呢?
第80天 為什麼冥王星不算是行星?
第81天 行星的名字和神有關係嗎?
第82天 從地球可以看見的行星有哪些?
第83天 為什麼行星外圍會有衛星繞著轉呢?
第84天 每個行星都一定有衛星嗎?
 
太陽 太陽的內部 週
第85天 出現在太陽表面的黑點點是什麼?
第86天 太陽內部是什麼樣子?
第87天 在太陽內進行的是什麼反應?
第88天 太陽的壽命有多久呢?
第89天 太陽日珥是什麼?
第90天 太陽色球層和閃燄是什麼?
第91天 太陽日冕是什麼?
 
行星 不可思議的星空 週
第92天 為什麼月球表面看起來好像有花樣?
第93天 日本的行星為什麼要寫成惑星呢?
第94天 行星和恆星是怎麼區分的呢?
第95天 為什麼白天看不見星星?
第96天 南北半球的天空中,星星的移動方式都一樣嗎?
第97天 為什麼星星有分紅色和藍色的?
第98天 明明有星星,為什麼夜空還是那麼暗呢?
 
宇宙探索 日本的火箭發展 週
第99天 日本的宇宙探測是怎麼進行的?
第100天 日本的第一枚筆型火箭是什麼樣的?
第101天 日本的Kappa火箭是什麼?
第102天 M-V火箭是什麼樣的火箭?
第103天 大型火箭是怎麼發明的呢?
第104天 H-II A 是什麼樣的火箭?
第105天 基幹火箭是什麼樣的火箭?
 
地球 地球和星星的關係 週
第106天 地球的公轉有什麼特徵?
第107天 從地球上看到的星星周年運動是什麼?
第108天 黃道是什麼?
第109天 黃道12星座是什麼?
第110天 星座占卜和12星座有關係嗎?
第111天 為什麼一月總是特別寒冷?
第112天 季節和自轉、公轉有什麼關聯?
 
星星 流星 週
第113天 流星是怎麼形成的?
第114天 流星是從哪裡來的呢?
第115天 流星有分顏色嗎?
第116天 流星劃過的時間大概是幾秒呢?
第117天 流星雨是怎麼形成的?
第118天 為什麼每年都能看到流星雨呢?
第119天 流星雨有多少個呢?
 
宇宙 宇宙的元素和物質 週
第120天 宇宙中最多的原子是哪一種?
第121天 鐵的原子是從哪裡來的?
第122天 金的原子是從哪裡來的?
第123天 組成地球的原子種類有哪些?
第124天 人體是由什麼樣的原子組成的呢?
第125天 暗物質是什麼?
第126天 暗能量是什麼?
 
地球 地球的誕生 週
第127天 地球是什麼時候組成的?
第128天 熔岩海洋是什麼?
第129天 雪球地球是什麼?
第130天 地球內部是什麼樣子呢?
第131天 為什麼能知道地球的內部構造?
第132天 地球的半徑和周長有多少呢?
第133天 地球為什麼這麼圓?
 
行星 太陽系的誕生 週
第134天 太陽系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第135天 太陽系是怎麼誕生的呢?
第136天 太陽系中有多少行星?
第137天 類地行星有什麼特徵?
第138天 類木行星有什麼特徵?
第139天 太陽系大概有多大呢?
第140天 太陽系是在星系中的哪裡?
 
太陽 太陽能 週
第141天 地球和太陽離的有多遠呢?
第142天 太陽發出的能量有多大?
第143天 太陽的能量是怎麼傳到地球來的呢?
第144天 太陽能可以用在什麼地方?
第145天 太陽有特別活躍的時候嗎?
第146天 太陽風會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
第147天 對生物有害的紫外線是什麼?
 
月球 月球和地球 週
第148天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怎樣呢?
第149天 月亮和地球離的有多遠?
第150天 以前是用月亮曆來計算年份的嗎?
第151天 是不是看月亮就能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呢?
第152天 同一個時間的月亮,不管在哪裡看都是一樣的嗎?
第153天 為什麼白天很難看見月亮?
第154天 從地球上看到的是月球的哪一面呢?
 
宇宙探索 日本的宇宙探測 週
第155天 日本第一顆人造衛星是什麼樣子呢?
第156天 日本在哈雷艦隊裡做了哪些事?
第157天 氣象衛星「向日葵」是什麼?
第158天 X射線天文衛星是什麼?
第159天 地球觀測衛星是什麼?
第160天 「隼鳥號」是什麼?
第161天 「隼鳥2號」是什麼?
 
星系 星系的組成 週
第162天 星系是什麼?
第163天 星系大概有多大呢?
第164天 星系是什麼形狀呢?
第165天 宇宙中有多少個星系?
第166天 是誰在為這些星系命名呢?
第167天 星系群和星系團有什麼不同?
第168天 宇宙大尺度結構是什麼?
 
星星 彗星 週
第169天 彗星和流星有什麼不同?
第170天 彗星是由什麼組成的?
第171天 為什麼彗星會有尾巴?
第172天 肉眼能看見彗星嗎?
第173天 新彗星是怎麼找到的呢?
第174天 彗星是怎麼飛過來的?
第175天 是彗星帶來了生命的起源嗎?
 
宇宙 黑洞 週
第176天 黑洞是什麼?
第177天 哪裡才有黑洞呢?
第178天 黑洞內部是什麼樣子呢?
第179天 一旦進入黑洞就出不來了,真的嗎?
第180天 人類是怎麼發現黑洞的呢?
第181天 黑洞要怎麼觀測?
第182天 活躍星系核是什麼?
 
地球 存在生命的行星 週
第183天 找得到最古老的生命存在的痕跡嗎?
第184天 生物是從哪裡誕生的呢?
第185天 是什麼讓生物變得能夠登上陸地呢?
第186天 多細胞生物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第187天 最早登上陸地的是哪種生物?
第188天 人類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第189天 生態系是什麼?
 
行星 太陽系之謎 週
第190天 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是哪一顆?
第191天 離太陽愈近,公轉周期就愈短嗎?
第192天 為什麼要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
第193天 水星、火星、木星,它們為什麼會這樣命名?
第194天 為什麼行星名稱和日本星期的名稱很像?
第195天 除了行星,太陽系還有什麼?
第196天 宇宙中只有一個太陽系嗎?
 
太陽 日食和月食 週
第197天 為什麼會發生日食?
第198天 日食有很多種嗎?
第199天 如果太陽被遮住會發生什麼事?
第200天 為什麼會發生月食?
第201天 為什麼月球有時會顯得偏紅?
第202天 能提早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日食嗎?
第203天 較常見的是日食還是月食?
 
月球 月亮的陰晴圓缺和公轉 週
第204天 為什麼月亮和太陽看起來差不多大?
第205天 為什麼弦月時還是看得到月亮的圓形呢?
第206天 為什麼月亮會有陰晴圓缺?
第207天 一個月只會有一次滿月嗎?
第208天 為什麼冬天的滿月看起來特別遠?
第209天 月球公轉的速度大概有多快?
第210天 月球正在離開地球嗎?
 
宇宙探索 宇宙探測科技 週
第211天 哪個國家對宇宙開發最投入呢?
第212天 國際太空站是什麼?
第213天 我們看得見國際太空站嗎?
第214天 國際太空站裡有哪些人呢?
第215天 國際太空站上是使用哪種計時標準?
第216天 國際太空站的日本實驗艙「希望號」是什麼?
第217天 有可能在宇宙蓋旅館嗎?
 
星系 銀河系 週
第218天 為什麼能知道銀河是什麼組成的?
第219天 銀河系大概有多大呢?
第220天 銀河系為什麼是一個漩渦?
第221天 銀河系中大概有多少顆星星呢?
第222天 銀河系現在是什麼狀態呢?
第223天 很有名的仙女座星系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第224天 星系和星系會互相撞在一起嗎?
 
星星 天文館/天象儀 週
第225天 天文館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第226天 天象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第227天 天象儀的構造是怎樣的呢?
第228天 天象儀顯示的星星和真正的星星一樣多嗎?
第229天 有可以移動的天文館嗎?
第230天 中央沒有機械裝置的天文館是什麼樣的?
第231天 天花板會閃爍發光的天文館是什麼樣的?
 
宇宙 宇宙誕生的一瞬間 週
第232天 宇宙大爆炸是什麼引起的?
第233天 怎麼證明宇宙大爆炸真的發生過呢?
第234天 宇宙暴脹論是什麼?
第235天 怎麼證明宇宙發生過暴脹呢?
第236天 宇宙暴脹是怎麼開始的?
第237天 宇宙的外面變成什麼樣子了呢?
第238天 人類是怎麼看待宇宙的呢?
 
宇宙探索 宇宙探測的未來發展 週
第239天 為什麼我們能了解這麼多宇宙的事?
第240天 NASA 的人都在研究宇宙的謎團嗎?
第241天 火星移民計畫是什麼?
第242天 軌道電梯是什麼?
第243天 我們身邊的東西和宇宙有關嗎?
第244天 微中子是什麼?
第245天 我們透過微中子了解了什麼?
 
地球 地球的特徵 週
第246天 地球也叫水行星,地球真的有很多水嗎?
第247天 地球上的水是從哪裡來的?
第248天 海水的成分是慢慢變成現在這樣的嗎?
第249天 冰河期的地球是什麼樣子?
第250天 冰河期的冰川指的是什麼?
第251天 下一次的冰河期什麼時候來呢?
第252天 只有地球上存在生物嗎?
 
行星 行星的大氣和溫度 週
第253天 水星上很熱嗎?
第254天 金星上的雲的組成成分是什麼?
第255天 整個木星都是由氣體組成的嗎?
第256天 木星的橫條紋是什麼形成的?
第257天 為什麼天王星和海王星是藍色的?
第258天 海王星上真的有海嗎?
第259天 金星和地球的自轉方向是相反的嗎?
 
太陽 極光 週
第260天 極光是什麼?
第261天 為什麼會形成極光?
第262天 極光是由什麼形成的?
第263天 為什麼極光會變幻不同的顏色?
第264天 哪裡才能看見極光呢?
第265天 日本能看見極光嗎?
第266天 在宇宙中看到的極光是什麼樣子的呢?
 
月球 月面探測 週
第267天 我們能夠建造月面基地嗎?
第268天 人類第一次登陸月球是在是什麼時候?
第269天 探測的重點是怎麼決定的呢?
第270天 人類到月球去做了些什麼呢?
第271天 從月球看到的地球是什麼樣子的?
第272天 月球探測讓我們知道了哪些事?
第273天 「輝夜姬號」做了哪些事呢?
 
地球 地球的磁場 週
第274天 磁鐵做的指北針為什麼會指向北方?
第275天 地球的磁場之謎是怎麼解開的?
第276天 據說北極和北磁極有一點點錯開,是真的嗎?
第277天 地球的S、N 極是會交替的嗎?
第278天 有一個地質年代叫「千葉時代」嗎?
第279天 板塊漂移論真的又興起了嗎?
第280天 為什麼地球會有磁性呢?
 
星星 隕石 週
第281天 隕石是什麼?
第282天 隕石是由什麼組成的?
第283天 隕石是從哪裡來的呢?
第284天 火流星是什麼?
第285天 隕石只會掉到地球上嗎?
第286天 巨大的隕石掉到地球上的話,會怎樣?
第287天 掉落在地球上最大的隕石是?
 
宇宙探索 宇宙航行 週
第288天 第一個進行宇宙航行的人是誰?是什麼時候?
第289天 是第一位太空人加加林說了「地球是藍色的」嗎?
第290天 太空人平時都在做什麼?
第291天 要怎樣才能成為太空人呢?
第292天 太空服具有哪些機能呢?
第293天 為什麼在太空一定要穿太空服呢?
第294天 為什麼太空服要做成橘色的?
 
宇宙 了解宇宙的理論 週
第295天 每一天都會誕生很多恆星嗎?
第296天 宇宙的終結會是什麼樣的?
第297天 宇宙會再次收縮嗎?
第298天 什麼是宇宙大反彈理論?
第299天 為什麼粒子和反粒子都是成對產生的呢?
第300天 物質宇宙和反物質宇宙是什麼?
第301天 相對論讓我們知道了哪些事呢?
 
地球 地球的大陸 週
第302天 地面上挖出來最深的洞穴是?
第303天 覆蓋在地球上的板塊指的是什麼?
第304天 大陸是會移動的嗎?
第305天 以前的大陸是全部連在一起的嗎?
第306天 地球上也有行星撞擊坑嗎?
第307天 岩石是怎麼形成的?
第308天 泥土是怎麼形成的?
 
行星 關於行星的新發現 週
第309天 水星的表面為什麼有很多隕石坑?
第310天 金星和地球的大小為什麼差這麼多?
第311天 為什麼火星看起來是紅色的?
第312天 火星上真的存在過水嗎?
第313天 太陽系裡最大的火山就在火星上嗎?
第314天 木星到底有多少顆衛星?
第315天 木星的衛星表面是什麼樣子的?
 
星星 天文學 週
第316天 1 等星、2 等星是什麼?
第317天 絕對星等是什麼?
第318天 星星的亮度是用什麼判定的?
第319天 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是怎麼測量的?
第320天 天文單位是什麼?
第321天 秒差距是什麼?
第322天 光年是什麼?
 
地球 海洋 週
第323天 為什麼大海會潮起潮落?
第324天 為什麼大海會有波浪?
第325天 海水總共有多少呢?
第326天 海底最深的地方在哪裡?
第327天 生命是在海洋裡誕生的嗎?
第328天 海底熱泉是什麼?
第329天 海水有特定的流向嗎?
 
地球 地球以外的生命 週
第330天 火星上有火星人嗎?
第331天 太陽系中存在其他的生命嗎?
第332天 適居帶是什麼?
第333天 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存在生物的行星是?
第334天 德雷克公式是什麼?
第335天 搜尋地外文明計畫是什麼?
第336天 我們的訊息能夠傳到太陽系之外嗎?
 
宇宙探索 在太空中生活 週
第337天 太空人為什麼要吃太空食物呢?
第338天 太空食物是怎麼製作的?
第339天 太空食物要怎麼運送到太空呢?
第340天 在太空中怎麼得到水?
第341天 在太空中也能泡澡嗎?
第342天 在太空中要怎麼上廁所呢?
第343天 在太空中就使不出力氣了嗎?
 
星星 星星之謎 週
第344天 太陽的壽命有多長?
第345天 比太陽更大的恆星,它的一生是怎樣的呢?
第346天 超新星爆炸是什麼?
第347天 從地球到星星的距離有多遠?
第348天 有沒有由鑽石組成的星星呢?
第349天 我們也能為星星取名字嗎?
第350天 阿拉伯語和星星的名字有什麼關聯?
 
地球 大氣層 週
第351天 地球的大氣層是怎麼一回事?
第352天 空氣是由什麼組成的呢?
第353天 地球的氧氣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第354天 為什麼空氣不會不見呢?
第355天 為什麼到山頂上,空氣就會變得稀薄?
第356天 溫室效應氣體是什麼?
第357天 地球暖化是什麼?
 
宇宙探索 火箭 週
第358天 火箭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第359天 為什麼火箭可以飛?
第360天 火箭能夠飛得多遠?
第361天 火箭是用什麼樣的燃料?
第362天 為什麼要發射那麼多人造衛星?
第363天 發射火箭是很難的事嗎?
第364天 重力助推是什麼?
 
附加知識
第365天 UFO是什麼?
第366天 會有飛碟飛到地球來嗎?
 
附錄 TASA國家太空中心沿革和發展近況
索引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187658
  • 叢書系列:商周教育館
  • 規格:平裝 / 400頁 / 23 x 17 x 2.4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0歲~60歲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视觉的盛宴!拿到手上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质感,纸张的触感非常细腻,印刷色彩的饱满度和清晰度也令人赞叹。尤其是那些精美的插图和照片,每一张都像是艺术品,细节丰富到让人忍不住想用放大镜去研究。封面那种深邃的星空蓝和点缀其间的璀璨星云,光是看着就仿佛能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神秘。装订工艺也十分考究,即便是经常翻阅,内页也不会轻易松散。这种高品质的制作,不仅提升了阅读体验,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工艺品。对于一个对手工制品和设计感有要求的读者来说,光是这份诚意就足以让人心生欢喜。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精心打磨的宇宙模型,捧在手中,就仿佛触摸到了星辰的脉络。我尤其欣赏封底那张关于某知名天文望远镜拍摄的深空星体的照片,那种层次感和色彩过渡处理得极为巧妙,让人一眼就被深深吸引。

评分

这本书在提供硬核知识的同时,对于“想象力的引导”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够瞬间将读者的思维从日常琐事中抽离,投射到亿万光年之外的场景。书中对未来宇宙殖民的可能性、地外生命的探讨,以及时间旅行等概念的介绍,都处理得非常平衡——既保持了科学的审慎态度,又充分激发了读者对未知的浪漫遐想。我特别喜欢那些关于“如果我们在另一个星系会看到什么”的场景化描述,读起来就像是沉浸式体验。它不仅仅是普及知识,更是在培育一种宏大的世界观和时间观,让人重新审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读完后,你会发现自己看天空的角度都变得不一样了,多了一层敬畏,也多了一份对人类自身潜力的乐观期待。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枯燥乏味的感觉,仿佛有一位知识渊博又风趣幽默的向导,牵着你的手在浩瀚的宇宙中漫步。作者的文笔流畅自然,即便是涉及到一些比较深奥的物理概念和天文现象,也能用非常贴合生活又生动的比喻来解释,使得那些复杂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和消化。我经常发现自己读完一个章节后,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抬头望向窗外的夜空,心中的疑惑和好奇心被彻底点燃。它成功地将科学的严谨性与故事的趣味性完美融合,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大量知识,却没有丝毫“上课”的压力。这种行文风格非常适合那些希望从零开始构建自己宇宙观的入门者,同时也为资深爱好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深入思考的空间。读完第一部分时,我那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的感觉,是久违的阅读乐趣。

评分

从内容编排的逻辑性来看,这本书的设计者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它不是简单地堆砌知识点,而是构建了一个清晰的知识层级体系。从地球上的基础观测入门,逐步过渡到太阳系内部的结构解析,再到对遥远星系、黑洞、暗物质等前沿课题的探讨,整个过程像是精心绘制的路线图,步步为营,水到渠成。这种循序渐进的编排,极大地降低了读者的认知负荷。每当我觉得自己快要跟不上时,下一页总会出现一个巧妙的过渡句或一个相关的历史背景介绍,瞬间将我拉回安全的知识区域。这种严谨的结构,保证了即便是跨越不同深度的知识点,读者也能保持阅读的连贯性和整体把握感,避免了知识碎片化的风险。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一点,是它对于人类探索精神的描绘。它不仅仅是罗列事实和数据,而是将每一次重大的天文发现、每一次太空任务的背后,那些科学家、工程师们付出的心血、经历的失败与最终的辉煌,都描绘得淋漓尽致。阅读这些历程时,我能深刻体会到人类面对未知时的那种原始的冲动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书中对于早期望远镜的制造、阿波罗计划的幕后花絮,以及现代火星探测器的设计理念的描述,都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技术细节的碰撞。这使得冰冷的技术叙事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戏剧张力。它提醒我们,每一次仰望星空,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和勇气。这对于激励年轻一代的科学兴趣,绝对是一种强有力的催化剂。它教会我们的不仅是“是什么”,更是“如何做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