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白話講座手記套組版】:《易經白話講座》+《樂易心開手記》加贈「易經蔔卦方法速見卡」

【易經白話講座手記套組版】:《易經白話講座》+《樂易心開手記》加贈「易經蔔卦方法速見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思迅
圖書標籤:
  • 易經
  • 周易
  • 白話文
  • 傳統文化
  • 哲學
  • 命理
  • 蔔卦
  • 手記
  • 易學
  • 文化經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易經》看似複雜,其實隻教我們一件事,
  麵對人生無可避免的起伏變化,如何從自己身上找到力量?
 
  【易經白話講座手記套組版】內含以下產品:
  ․《易經白話講座:64卦,卦卦讓你找到內在真實的力量》書籍一本
  ․《樂易心開手記》一本(尺寸:17×23cm;單色印刷,144頁)
  ․「易經蔔卦方法速見卡」一張(尺寸:16×22cm)
 
  麵對人生的轉摺,你知道該如何度過,如何麵對嗎?你是否清楚知道現在麵臨的處境是上天想給你什麼樣的功課?
 
  《易經白話講座》搭配《樂易心開手記》、「易經蔔卦方法速見卡」,讓《易經》中的每一卦,都與我們的現實人生產生連結,讓古人的智慧纍積為我們的精神資糧。
  
  《樂易心開手記》、「易經蔔卦方法速見卡」使用方法
  隨手筆記,記錄我們內心曾被《易經》照亮的地方。
 
  使用者可以把每一次蔔卦的事由,按照蔔到的卦象,將斷卦內容及一兩個月後事情的結果,詳細記錄在《樂易心開手記》中,這樣就可以知道,自己斷卦的角度,是否符閤事實的發展。如果不符閤,那就試著修正調整,等待下一次蔔到同一卦時,再做印證。
 
  套裝組閤中的「易經蔔卦方法速見卡」,是一張詳列蔔卦方法與蔔卦必備資訊的簡明速查錶,隨身攜帶,方便想蔔卦的心念一起,就能隨時蔔卦。
  
  《易經白話講座》內容簡介
  《易經》成書於一個苦難的時代,而《易經》正是對應苦難而生的智慧之書。若能理解《易經》六十四卦,就可以藉用古人智慧看盡人間事理,理解生命起伏。遇到人生逆境時,會知道如何脫睏而齣,處於順境之際也能善加把握,不讓自己耽溺徘徊,失去提升的機會。
 
  颱灣最大音頻課程平颱「孜孜線上」銷售第一的講師,被學生譽為最能「提升生命智慧的講者」王思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詳細解說卦義及每卦背後的故事,教你如何透過《易經》挖掘自己內在的真實,與生命相互印證。
 
  ․詳細講解《易經》六十四卦卦辭、爻辭的現代意義
  ․從甲骨文及商周時代的歷史脈絡切入,迴到源頭瞭解卦的本義
  ․講解貼近生活,隻需要基本國學根柢就能對卦義有切身體會
  ․具體說明「意識卦」占蔔法,讓你能藉由占蔔瞭解自身所麵臨的功課
 
  *六十四個形象生動的卦,就像六十四則寓意深遠的故事
  《易經》記述的是古人的生命體會與歷史經驗,因此六十四卦就像六十四則寓言故事,也像六十四則對人生的提醒。例如渙卦,是藉由商代盤庚遷都的故事告訴我們,比起離散更重要的關鍵是學習凝聚。又例如明夷卦講的是商朝三賢人微子、比乾及箕子勸誡紂王不成反遭禍的故事。蔔到明夷卦一般都認為是個凶卦,但《易經》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是,人在明夷之中,最重要的不是成敗,而是內在的轉化。如果把成敗當成首要,那就完全看錯重點,也顛倒瞭吉凶。
 
  *學習《易經》的方法不是讀它,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頻繁地使用它
  《易經》不光是本蔔卦之書,但學《易經》一定要學蔔卦,因為學會蔔卦之後,《易經》讀起來就會變得很簡單。讀不懂《易經》,往往是因為不知道如何把《易經》的內容對應生活,而蔔卦恰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蔔卦是一種與《易經》對話的方式,它能讓《易經》的文字活過來,每一句話都像是人生導師對我們最真切的提醒。本書收錄詳細的「意識卦」占蔔教學,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
 
  *《易經》不是直接預測吉凶,「轉」纔是《易經》的關鍵
  天下並沒有全部都是吉的事,也沒有全然的凶。吉中會有凶險,凶中也可以得到吉象。凶是無法完全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好好應對凶,從中學得許多教導。《易經》不是要我們「趨吉避凶」,而是要我們知道該用什麼角度去麵對難題。不要睏在任何一卦之中,而是要學習在心念一轉之下,可以從這一卦走嚮另一卦。人世的「變」,這是外在的吉凶,當我們內心有「轉」的力量,就不用害怕外在吉凶。
 
  *學習《易經》就是學會如何麵對睏境,學習如何更好地調整自己
  我們之所以會遇到某睏難,常是我們的內心有偏頗、有習性,有失衡的地方。如果我們內心平衡瞭,睏難不一定會發生,或者,這件事並不會顯得這麼睏難。蔔卦告訴我們的答案,都是針對我們內心的偏執提齣建言。如果認真把它當成人生的功課,我們就能恢復原有的平衡,睏難也能得到解決。使用《易經》,就是要讓它改善我們做人做事的方法,要讓它提升我們的智慧與技能,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
 
  如何把充滿變動與欲求的心,安住在簡單純粹的永恆形式之中,而且依然充滿創造力,生生不息,既超越矛盾與煩惱,又得到自在與寧靜。這就是《易經》最終要教導我們的功課。
好的,這是一份不包含【易經白話講座手記套組版】具體內容的圖書簡介,旨在詳細介紹該係列圖書可能涵蓋的主題、風格和價值,同時避免提及書名本身或其包含的具體冊冊名稱,專注於闡述易學研究和實踐的廣闊領域。 探索周易智慧:深入理解古老哲思與現代應用的指南 本套叢書緻力於為渴望探究中華文化核心思想的讀者,提供一套全麵、深入且極具實踐指導意義的學習資源。它並非僅僅是對古代經典的機械復述,而是站在當代視角,對周易——這部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古老典籍——進行係統性的梳理、闡釋與應用探索。 第一部分:理論基石的構建——洞悉宇宙的根本法則 本部分內容的核心,在於幫助學習者建立起對《周易》體係完備的認知框架。它將從最基礎的“陰陽”與“太極”概念入手,細緻剖析這些構成易學世界的本源哲學思想。 陰陽之辯與對立統一: 深入探討陰陽如何不隻是簡單的對立麵,更是宇宙萬物生生不息的動力源泉。內容將涵蓋陰陽在不同哲學範疇(如天人閤一、人事變化)中的體現,引導讀者理解事物在動態平衡中尋求和諧的規律。 八卦的符號係統與象徵意義: 對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個基本卦象進行詳盡的圖解與解析。不僅僅停留在卦象的字麵意義,更會追溯其在自然現象、社會結構乃至個人心性修養中的深層隱喻。例如,如何從“乾為天”中體悟剛健自強的精神,又如何從“坤厚載物”中領悟寬厚包容的德行。 六十四卦的演化邏輯: 這是一個龐大而精妙的係統。本部分將按照文王後天卦序或伏羲先天卦序,係統地梳理六十四卦的內在關聯性。重點在於揭示每一卦所代錶的特定情境、發展趨勢及其內在的“時位”觀念。讀者將學習到,每一個卦象都是對某一特定生命階段或社會狀態的精確描摹。 第二部分:文本的精讀與解讀——跨越時空的智慧傳承 深入文本層麵,本學習體係強調對《易經》原文的準確理解,同時結閤曆代重要注疏傢的精闢見解,構建多維度的闡釋視角。 爻辭的精微之處: 爻是構成卦的基礎單元,其辭語往往極為凝練,富含哲理。本部分將逐爻細讀,解析“初爻”、“上爻”在時間序列中的意義,以及“用九”、“用六”等特殊爻辭的特殊語境。我們將探討那些看似晦澀的用詞(如“利用攸往”、“亨”),如何指嚮最佳的行動策略。 《彖傳》與《象傳》的互補作用: 學習區分《彖傳》對卦義的宏觀闡述和《象傳》對具體爻辭的形象比喻。理解如何通過這兩部重要的“經文附注”,把握古人對卦義的總體把握和具體現象的解釋框架。 曆史語境與哲學發展: 探討《易經》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地位變化——從早期的蔔筮之書,到被儒傢提升為倫理道德和治國方略的經典。這有助於讀者避免用現代思維強行套用古代語境,從而獲得更貼近原意的理解。 第三部分:蔔筮實踐與人生指導——從知到行的轉化 周易的偉大之處在於其強大的應用價值。本部分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可操作的實踐方法,指導讀者在麵對人生抉擇時,能藉助易理進行審慎的判斷。 正統占蔔方法的解析與演示: 詳細介紹並演示主要的占蔔技法,例如如何準備、如何進行儀式,以及如何規範地記錄和分析所得卦象。重點在於強調占蔔的“心法”——即在求問時必須心意專注、態度誠敬。 卦象的“象、數、理”閤參: 這是高級解讀的關鍵。學習如何將卦象的形象(符號的直觀意義)、數理(陰陽、爻位所代錶的數字關係)和哲理(所蘊含的普遍規律)三者結閤起來,形成全麵、立體的判斷。 趨吉避凶的智慧: 易經的最終目的並非“算命”,而是“趨吉避凶”。本部分將指導讀者如何根據所占所得,分析當前情勢的“利弊得失”,並提齣基於易理的行動建議,指導個體在變動的環境中把握主動權,實現自我完善。例如,在事業發展中何時宜守、何時宜進;在人際關係中如何應對衝突與和解。 學習體驗的獨特價值 本學習體係的設計,注重引導讀者建立起係統性思維和動態平衡觀。它鼓勵學習者將易學視為一種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工具,而非一套僵化的教條。通過深入淺齣的講解和豐富的案例分析,即便是初次接觸易學的讀者,也能循序漸進地掌握其精髓,最終達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成其文”的境界,讓古老的智慧真正服務於當下的生活與決策。這是一場關於時間、變化與人生的深度對話。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王思迅
 
  浸淫《易經》40年,開授講堂8年,是颱灣最大音頻課程平颱孜孜線上銷售第一的老師,被學生譽為最能用《易經》幫人提升生命智慧的講者。
 
  他講《易經》從蔔卦、考古成果、甲骨文入手,結閤對商周歷史的理解,對《易經》提齣貼閤生活的新解釋。不是一個字一個字引經據典,也不需要任何國學根柢,卻很能讓人掌握整個卦與六爻的精要之處,並實際在生活中運用。
 
  著有《易經白話講座》一書。更多《易經》課程請上中廣「孜孜線上聽」訂閱。

圖書目錄

作者序
從《易經》看到內在真實的力量——如何學習《易經》
卦象的結構與蔔卦的方法 
01 乾卦:有誌的人就是龍
02 坤卦:上天給人的最好禮物
03 屯卦:老天隻嗬護真實的東西
04 濛卦:人生必須經歷兩次叛逆,纔能真正成熟
05 需卦:贏得信任,就贏得賽局
06 訟卦:認命的人最好命
07 師卦:敵人能教我們的事情比朋友更多
08 比卦:因為你是「錦」,別人纔會來「添花」
09 小畜卦:不是社會太黑暗,是我們內心還沒發光
10 履卦:每個人內心裡都有一隻野獸
11 泰卦:嚮帝乙學習當機立斷的智慧
12 否卦:失敗經驗是人生重要的資產!
13 同人卦:人生最快樂的事,是找到一群誌同道閤的朋友,然後一起成就有意義的誌業
14 大有卦:老天給我們豐收時,同時也會給我們任務
15 謙卦:對人的謙虛常是假的,隻有對神明謙虛是真的
16 豫卦:抱持自信與樂觀,是最有福報的人
17 隨卦:嚮左轉或嚮右轉,其實沒有差別
18 蠱卦:習性是一切業力的根源
19 臨卦:最好的領導是價值領導
20 觀卦:站到比自己更高的位置來看事情
21 噬嗑卦:有能力改變自己,纔有能力改變他人
22 賁卦: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23 剝卦:我們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24 復卦:一個好的起點比什麼都重要,因為它決定瞭終點
25 無妄卦:不是你做不好,而是因為你想太多
26 大畜卦: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蓄勢待發
27 頤卦:心中有靈龜,行動則要像老虎
28 大過卦:人要經歷「大破」,纔能得到「大立」
29 坎卦:在逆境中,絕對不能犯的三個錯誤
30 離卦:保持優勢的秘訣是擁有超乎常人的耐心
31 鹹卦:人生若隻如初見
32 恆卦:因不曾努力而一事無成,是最羞恥的事
33 遯卦:如果逃不掉,那就迎嚮前去吧!
34 大壯卦:理不直,氣也壯
35 晉卦:旭日東升,勇往直前
36 明夷卦:最大的睏難,可以讓生命產生最大的蛻變
37 傢人卦:所有初見都是再續前緣
38 睽卦:相處不容易,但分手更難
39 蹇卦:一個跛足的人,如何翻過一座山?
40 解卦:越擔心越有事,放下擔心反而沒事
41 損卦:損物質,益精神
42 益卦:資源越多,越要收斂精神
43 夬卦:一隻飛得太高的孤鳥
44 姤卦:天上掉下來一個讓人失望的禮物
45 萃卦:讓複雜的東西迴歸簡單
46 升卦:六十四卦裡最好的一卦
47 睏卦:六十四卦裡最壞的一卦
48 井卦:接通我們內心裡的靈泉
49 革卦:最好不要革命,但也不要害怕革命
50 鼎卦:煮一鍋肉,邀大傢一起來吃
51 震卦:一切力量都來自於「定」
52 艮卦:修行的起點是自己給自己製定規則
53 漸卦:把一件睏難的事,分割成十件簡單的事
54 歸妹卦:一種想要顛覆原有秩序的渴望
55 豐卦:如何度過人生的午後時光
56 旅卦:當你找不到目標時,那就去旅行吧!
57 巽卦:寧作鳳尾,不為雞頭
58 兌卦:所有的失敗,都是不善溝通造成的
59 渙卦:故鄉再見!我要搬去另一個地方發展瞭
60 節卦:如何在自我節製中,感受到安定與快樂?
61 中孚卦:最有安全感的人,纔能成就最高的修行
62 小過卦:犯錯是為瞭讓自己變得更好
63 既濟卦:當一切都完美瞭,我們隻好走嚮失敗
64 未濟卦:最好的東西,都會留一個未盡之意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7045213
  • 叢書係列:GAZE
  • 規格:平裝 / 592頁 / 17 x 23 x 4.2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樂易心開手記》作者序  
 
  我認識很多人,曾經對《易經》很感興趣,但是,學瞭一段時間後,又都放棄瞭。原因是《易經》太難懂,也太難學瞭。
 
  《易經》的確不容易學。古人認為有兩本書,一定要跟著老師學,無法自學。一本是《易經》,另一本是《春鞦經》。可見《易經》之難學,是有優良傳統與歷史共識的。
 
  不過,《易經》雖然難學,卻也有捷徑可循,有利器可以依靠。他的捷徑與利器就是「蔔卦」。
 
  為什麼「蔔卦」是學習《易經》的利器呢?這主要是因為,《易經》的文字比較艱澀,很難讀懂,即使讀懂瞭,也很難記住,即使記住瞭,這樣艱澀的文字也很難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所以常常是,讀瞭就忘,忘瞭再讀,再讀之後用不上,依然會忘。如此受挫幾個月,大部分人就放棄學習的念頭瞭。這個時候,「蔔卦」就派上用場瞭。
 
  我們「蔔卦」,一般都是蔔身邊熟悉的事情,例如某項工作是否能順利進行?跟某人的緣分是否能持續增進?某項睏難能否順利剋服?等等。這些事情,剛開始都攪成一團,讓我們分不清,那些因素是主線?那些關係最關鍵?這時,我們蔔得一卦,配閤卦的意象與文字,我們會感受到某些對應的關係,然後,很奇妙的,原先亂成一團的狀態似乎就被釐清瞭。
 
  我們彷彿從中窺見一條事物發展的閤理脈絡,以及過程的關鍵節點。在此感悟與理解下,我們隱隱然知道,我們處在什麼位置,我們該用什麼視角,以及我們可以展開什麼努力。
 
  在這個過程中,對我們最有益的事情是,我們會突然明白,《易經》中的文字與卦象,是如何與真實的世界產生關係,是如何與現實的人事相互對應。在沒有這份「明白」之前,《易經》的文字對你隻是冷硬的抽象符號。而在有這份「明白」之後,《易經》裡的每一句話,都是照亮你生命的火光,都是賢人智者對你說齣的金玉良言。此時,《易經》對你而言,就是一個理型世界,一本活的書,六十四個可以跟你對話的良師益友瞭。
 
  隻是從文字入手,想要讀懂《易經》,這事不僅睏難,而且枯燥。但是,從「蔔卦」入手,《易經》的文字就會成為現實生活的地圖,帶有全局觀,充滿指引性,每一卦都能指點人心,每一字都意味深長。這樣讀《易經》,就會興味盎然,記憶深刻,而且停不下來。
 
  但蔔卦的結果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印證,並纍積成為我們的精神資糧呢?
 
  我自己的方法是,找一本筆記本,把每一次蔔卦的事由、卦象、斷卦內容,以及一兩個月後事情的結果,把這四部份詳細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知道,自己斷卦的角度,是否符閤事實的發展。如果不符閤,那就試著修正調整,等待下一次蔔到同一卦時,再做印證。
 
  學習蔔卦的真正目的,是讓每一個卦,都與我們的現實人生產生連結。這樣的話,每一個卦的智慧,纔可以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纔可以照亮我們人生的道路。
 
  假設我們每周蔔兩個卦,每次都詳加記錄,而每一次蔔卦都可以得到本卦與之卦,那麼一年就有兩百個卦瞭。同時,我們也知道這兩百個卦,如何與現實事物相互對應。換句話說,一年之中,我們等於把六十四卦讀瞭三次,而且事例具在,歷歷如繪。請問,這樣讀《易經》,怎麼可能讀不懂呢?怎麼可能忘記呢?怎麼可能枯燥呢?
 
  因為我常常鼓勵別人用「蔔卦」的方式學《易經》,久而久之,就想製作一本筆記本,一方麵方便大傢查索卦爻辭,二方麵供大傢把蔔過的卦,以及斷卦的驗證,還有自己的心得,全部記錄在一起。等到整本筆記寫滿瞭,洋洋灑灑四、五萬字成果,既代錶自己讀《易》有功,學業有成,還擁有一份比《易經》畢業證書含金量更高的證明,豈不美哉。
 
  有想法後,就動手執行。兩個月後,這本筆記就誕生瞭。
 
  常有人問我,斷卦要怎樣纔會準?這個問題我總不知如何迴答。後來我慢慢瞭解,這個問題並非無法迴答,而是沒有簡便的答案。現在若還有人問我同一問題,我會迴答:想要斷卦準,一要纍積經驗,二要不斷透過事實的印證,調整自己對於卦的理解。若能纍積一百個卦以上的經驗與印證,斷卦就會準瞭。
 
  不過,我也想提醒大傢,「蔔卦」對我們最大的幫助,其實不是準不準的問題,而是讓我們可以輕鬆的把《易經》學好。等我們學好《易經》之後,「蔔卦」的重要性就逐漸下降瞭。
 
  有一句老話說「善易者不蔔」,意思是說,真正讀懂《易經》的人,遇到事情,不必蔔卦,隻憑他對《易經》的體會,即可應對得宜,切中要點。其實,我接觸過很多學習《易經》的人,他們第一年會熱中於「蔔卦」,但是,兩三年之後,心情越來越淡定,「蔔卦」成瞭隨緣推移,偶一為之的事瞭。
 
  最後,希望這一本筆記本,能幫助大傢學好《易經》,也更好的瞭解自己、體會人生。
 
《易經白話講座》作者序  
 
  四十年前,我在颱中的中興大學念書,有一位老工友,在理工學院服務,他通《易經》,會蔔卦,住在樓梯下方狹窄的小房間,屋內一床一桌一小書架,別無長物。每週有一晚,他開放同學前來問卦。同學要先在門口的簿子上登記,按序排隊,約兩周後,方可輪到。老工友解卦時,辭氣悠緩,通常會從書架上抽齣一書,翻齣幾行字,解釋給同學聽,等於是他的分析與教導。我雖然沒有找他蔔過卦,但是聽別人繪影繪聲的描述,總覺得神乎其技,十分嚮往。
 
  在這個因緣下,我決心學習《易經》,於是去文學院旁聽硃維煥老師的宋明理學,並閱讀老師的《易經》專著。如此半年,總算生吞活剝的把這本書讀過一次。讀完後,感覺朦朦朧朧的,隻能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勉強留下一個心得,就是凡事不要隻看人事際遇的吉凶,而要在吉凶的背後,看到人生的「道」與「命」。然而,究竟什麼是「道」?什麼是「命」?這就不是當時的我所能理解的事瞭。
 
  也許,那半年心血最重要的收穫,是我麵對這本既玄又難的書,已經不再害怕瞭,而且躍躍欲試地想再讀第二遍。於是,在之後的歲月中,《易經》成為我案頭上最重要的一本書,也一路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良師益友。直到現在,我已經說不齣重讀過它幾次瞭。
 
  幾年前,當我想寫一本《易經》入門書時,迴想自己學習《易經》的過程,寫下瞭我想寫的書應該具備的幾個條件:一是能讓人學會簡易的蔔卦方式,並透過蔔卦,不斷得到學習《易經》的樂趣;二是隻要具備高中國文程度就能讀懂;三是盡量讓易經的內容與日常生活結閤在一起;四是分享我從易經的每一卦裡,所學習到的人生功課,與所獲得的成長經驗;五是盡可能地與大傢分享,什麼是人生的「道」與「命」。
 
  這是我想寫這本書的初衷。
 
  很多人問我,是不是能用一句話,說清楚《易經》在講什麼?我想瞭很久,後來決定用三個字迴答這個問題。就是大傢都很熟悉的「平常心」。
 
  《易經》就是平常心。沒有比這更簡單的說法瞭。
 
  「平常心」是什麼?「平」是平易、平等、一緻的意思。「常」是恆常、純粹、永續不斷的意思。這兩者都好理解,比較難的是「心」。「心」是意識,代錶創造、變化,以及無窮無盡的矛盾與統一。
 
  我們一般說「平常心」,主要用來勸人不要計較,或者不要有負麵情緒,盡量讓心情保持平靜的常態。其實這樣用「平常心」,有點把它說低瞭。真正的「平常心」,指的是用「平」與「常」這兩種力量,來調伏、引導、舒展我們的內心。
 
  因為,我們的內心,像野馬一樣,既充滿生命力、創造力,也充滿變動、矛盾和煩惱。
 
  大傢都知道,《易經》包含「簡易」、「不易」與「變易」三層意思。其實,「平」就是「簡易」、「常」就是「不易」、「心」就是「變易」。
 
  如何把充滿變動與欲求的心,安住在簡單純粹的永恆形式之中,而且依然充滿創造力,生生不息,既超越矛盾與煩惱,又得到自在與寧靜。這纔是真正的「平常心」,也是《易經》最終要教導我們的內容。
 
  《易經》講的是「平常心」,實踐的方法在「觀照」,呈現的境象是六十四卦,而在生命的道路上,所遇所行、或吉或凶,如何進退趨避,自我修練成長,恢復生命本有的內在力量,那就是三百八十四爻瞭。
 
  希望大傢都能在這本《易經白話講座》裡學會古人看通人間事理,理解生命遭遇的智慧。以後,當我們人生遇到逆境時,我們會知道如何脫睏而齣。當我們人生處在順境時,我們也能善加把握,不讓自己耽溺徘徊,失去提升的機會。
 
  最後,感謝我的傢人、老師、好友、同事,以及在學習道路上與我一同前進的知己們,沒有你們的包容與陪伴,我無法完成這本書。真的非常感謝你們。
 
王思迅

用戶評價

评分

我一直苦於市麵上許多易學書籍都過於晦澀難懂,要麼是艱深的古文,要麼是過度現代解讀的“快餐式”理論,讓人抓不住核心。然而,這套書的講解方式,簡直是為我這種“半路齣傢”的探索者量身定製的“救星”。它沒有采取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口吻,而是用一種非常貼近生活、娓娓道來的方式,將《易經》中那些看似玄奧的卦象和爻辭,拆解成瞭我們日常可以理解的情境和道理。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有“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感,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耐心十足的老師,正坐在身旁,用最平實的語言為你剖析哲理。這種深入淺齣的敘述能力,使得那些原本讓人望而生畏的符號係統,變得鮮活而富有生命力。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溝通古老智慧與現代人思維的橋梁,讓人在理解的同時,能夠真正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评分

我必須強調這套書的“互動性”和“可操作性”。很多易學書籍讀完後,閤上書本,感覺知識還在,但實際操作起來卻無從下手,尤其是在麵對實際的占蔔情境時,常常會因為猶豫不決而錯失關鍵的洞察。這套書,特彆是配閤那張贈送的速見卡,真正做到瞭將理論轉化為行動的橋梁。它不隻是教你如何“解卦”,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起卦”和“入卦”。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的講解方式鼓勵讀者立刻動手實踐,並用自己的生活案例去驗證所學。這種積極的引導,讓學習過程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而成為瞭主動的探索。對於希望將易學作為工具來指導生活決策的人來說,這種實踐導嚮的教學方法,是衡量一套書價值的重要標準,而這套書無疑做到瞭極緻。

评分

這套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非隻是單純的“翻譯”或“注釋”,而是真正融入瞭“心法”的傳授。它不僅僅告訴你“是什麼”,更引導你去思考“為什麼是這樣”以及“我該如何應用”。特彆是其中包含的“手記”部分,其價值不言而喻。它不隻是對主論的補充,更像是作者在第一綫實踐和感悟的結晶。通過這些手記,我們可以看到,學習易學不是死記硬背,而是一個不斷體悟、反思、修正的過程。我個人非常欣賞這種強調“知行閤一”的學習路徑。當我嘗試將書中的一些基礎概念運用到日常的自我審視中時,能清晰地感覺到思維框架正在被潛移默化地調整。這種由內而外的啓發,遠比單純的知識灌輸更有力量,它真正做到瞭讓學問紮根於心,而非停留在口頭。

评分

這部書的裝幀設計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從收到包裹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齣版方在細節上的用心。封麵采用瞭質感非常好的啞光紙張,觸感溫潤而不失厚重,配色上選擇瞭沉穩的深色調,配以燙金的字體,顯得既古典又大氣,完全符閤《易經》這部經典應有的格調。內頁的紙張選擇瞭略帶米黃色的護眼紙,排版布局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即便是長時間研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特彆是“手記套組版”這個概念,感覺像是為深度學習者量身定製的。隨贈的“易經蔔卦方法速見卡”更是體現瞭實用性,對於初學者來說,這張卡片無疑是一把及時的“鑰匙”,能幫助我們快速上手,不會被復雜的概念一開始就勸退。這種從外在到內在的精心打磨,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讓人在捧讀時就有一種進入沉靜思考狀態的儀式感。這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文化産品,讓人願意鄭重地對待其中的每一頁文字。

评分

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哲學有濃厚興趣的人,我最看重的是一套書是否能提供一個紮實而完整的認知體係。這套書在結構編排上顯示齣瞭極高的專業水準。它沒有簡單地按照六十四卦的順序羅列,而是似乎構建瞭一個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學習脈絡。這種結構安排極大地降低瞭學習的陡峭感,確保學習者能夠先建立起對《易經》整體宇宙觀的基本框架理解,再逐步深入到具體的卦象解讀。這種係統性的梳理,避免瞭我們過去學習時常犯的“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毛病。它像一個精密的地圖,指引著我們在浩瀚的易學海洋中穩步前行,每走一步都能看到自己構建的知識體係的穩固性,讓人對未來的學習充滿信心和方嚮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