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憑什麼?從人類史的演變,看中華文明的時代拐點

中國憑什麼?從人類史的演變,看中華文明的時代拐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乃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從宏觀的人類史出發,走過演化之路,聚焦中華文化的過去與未來。
 
  作者李乃義為美國物理及核工雙科碩士,對歷史人文亦觀察深刻,以獨特觀點談西論東、說古道今。
 
  ‧近代西方憑什麼?答案清晰,軟體靠科學、技術、資本主義;美國憑什麼?具體靠美元金融和美軍。
  ‧中華憑什麼?答案也清楚,從前的長期存在,軟體靠人的因素,現在的具體存在,也靠人的因素:即是數量加上經驗。
 
  透過宏觀的史觀剖析當代,不只是談論眼前的政治、經濟、社會,更打破迷思,探討意識形態和自由、民主、平等、公義等議題,以人類漫長歷史累積的經驗與智慧,放眼未來科技與種種進化的可能!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乃義
 
  美籍華人,1947生於廣州,一歲隨父母遷居台灣,1971年赴美留學,物理及核工雙科碩士。求學期間曾參與海外「保釣」運動,其在台灣和美國的大學時期一直是學生刊物的撰稿人和編輯。20世紀80年代進入矽谷工作與生活,躋身高技術人才之列。2007年從上市晶圓代工公司總經理任上退休,同年出版處女作《這才是你的世界》。

图书目录



CHAPTER 1
導言

CHAPTER 2
從狼群跟人群的階級與權利制度說起
人間的條件
(一)生化基因層面的事實
(二)文化基因與(腦/心)韌體
階級與權利制度下的人群社會
(一)群與智:人的氛圍
(二)知識原本就是權與利的源頭

CHAPTER 3
已經走過的路
(一)成為掠食動物
(二)生命似博弈
(三)集群出文明
(四)成為心理動物

CHAPTER 4
人史就是個大數據庫(腦/心)多=數據多=公案多
文明與文化:5世紀之前的人史
(一)西方:環地中海的史跡
(二)東方:中華的史跡
解密小農經濟
遊牧文明公案
文化的交叉與融合:5-17 世紀的人史
(一)西方人文脈絡
(二)草原人文脈絡
(三)中華人文脈絡
(四)大拐點:發現科學
科學時代:18 世紀迄今的人史
西方憑什麼
中華憑什麼

CHAPTER 5
大自然有道理的
宇宙
信息與生命

CHAPTER 6
政經社的現實
政治迷思
經濟迷思
社會迷思
意識形態
自由、民主、平等、公義那回事
經驗與智慧

CHAPTER 7
未來必須是智慧的

軟體當家
未來的硬體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經常想起兩位老人家,都是大學室友的父親,在此紀念:
 
一位是樓迎統的爸,留法的樓桐蓀先生。樓伯伯很風趣、自在,70 歲時頭髮依然烏黑。贊他朱顏未改,老先生笑笑說是「蒙不白之冤」……。
 
一位是周渝的爸,留英、德的周德偉先生,他是自由經濟學派大師海耶克的學生。我特喜歡周伯伯的一個對子,「豈有文章覺天下,忍教功業苦蒼生」……。印象裡,樓伯伯比周伯伯還更洋派些。
 
這兩位有學問的老人家都在蔣介石白色恐怖下的「自由民主」的臺灣,委屈的過活(幸好沒怎麼在臺灣的民粹下「自由民主」過),走完他們自己覺得還可以更有貢獻的一生。樓迎統長的像他爸,以生物物理博士的專業,做到長庚科技大的校長。周渝也長的像他爸,參與臺灣的政治反對運動,居然在聊以營生的紫藤廬裡恢復了中華茶道,走出另一片天。
 
大學時候的我們,是那種不知天高地厚,又不自知的小確幸,就是那一類本身還能湊合對付考試、而家裡也還能湊合供應上大學的人。感恩老天爺讓我們長了點年紀和見識,又曾住過同一間房,互相激蕩為「思想者」,方才有這本書出現。要感恩的因緣遍數不盡,就不一一了。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