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剋阿瑟新約註釋:以弗所書

麥剋阿瑟新約註釋:以弗所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約翰.麥剋阿瑟
圖書標籤:
  • 新約註釋
  • 以弗所書
  • 麥剋阿瑟
  • 聖經註釋
  • 神學
  • 基督教
  • 聖經研究
  • 福音派
  • 解經
  • 信仰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探屬靈大寶庫

  作者一開始便以一對吝嗇夫婦和守財奴海蒂為例,說明有些基督徒處理屬靈資源的方式是患瞭「屬靈營養不良癥」的危險,因為他們沒有利用舉手可得的屬靈營養和屬靈資源的大寶庫。

  以弗所書被稱作「信徒的銀行」、「聖經的寶庫」,因為這封優美的書信告訴基督徒,他們在耶穌基督和祂的教會裡有極大的財富、基業和豐富,也告訴他們如何享用這些財富,以緻在生活的每個層麵、每個關係中都能夠活齣豐盛,彰顯神所當得的一切榮耀。
 
  麥剋阿瑟新約註釋叢書的目標正是解釋和運用聖經,作者在此書中的心意依然如此。

  願神親自榮耀祂的名!
 
麥剋阿瑟新約註釋:腓立比書 作者: 約翰·麥剋阿瑟 (John MacArthur) 書捲概述: 《腓立比書》是保羅在羅馬的第一次被監禁期間寫給腓立比教會的一封充滿熱情、真誠和勸勉的信函。這捲書信雖然篇幅不長,卻是新約聖經中關於基督徒生命、喜樂、謙卑和閤一最深刻的教導之一。它不僅是一封私人信件,更是一份普世性的神學遺產,指導著歷代信徒如何在患難中持守信仰,並以上帝為中心過著榮耀祂的生活。 核心主題深度解析: 本註釋深入探討瞭《腓立比書》的多層次主題,特別著重於以下幾個關鍵領域: 一、基督的至高性與降卑(剋裏斯多學): 保羅在腓立比書第二章描繪瞭耶穌基督那令人屏息的「自降卑」(kenosis) 的奧秘。本註釋詳細解析瞭這段被譽為「小福音書」的經文(腓 2:5-11)。我們探討瞭基督的神性與人性之間的張力,祂如何甘願放棄「與上帝同等」的權利,取瞭奴僕的形象,甚至死在十字架上。這不僅是歷史事實,更是信徒效法的典範。註釋強調,基督的順服與高升,為我們在世上的謙卑提供瞭無可替代的動力和榜樣。我們深入挖掘瞭「凡有名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沒有不屈膝的」這一宣告的普世性權柄,確立瞭基督是萬有之主的地位。 二、在患難中尋得的真喜樂(聖靈果子與盼望): 腓立比教會是保羅事工中少數幾個經常主動給予財務支持的教會,他們同時也經歷瞭來自社會和宗教領袖的極大逼迫。保羅在被囚禁的環境中,卻反覆使用「喜樂」(χαρὰ, chara)一詞,總計超過十次。本捲註釋區分瞭世俗的快樂(happiness)與源於救恩確據和與基督聯閤的屬靈喜樂(joy)。我們分析瞭保羅如何將自己的苦難(「作瞭基督耶穌的囚犯」)轉化為傳福音的機會(腓 1:12-14)。註釋強調,這種喜樂不是對環境的盲目樂觀,而是基於對上帝主權的堅定信靠,即「知道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 8:28 的平行概念)。 三、在「謙卑閤一」中的實踐倫理: 腓立比書的實踐部分集中於教會內部的和諧與閤一。註釋嚴格區分瞭真誠的謙卑與錶麵的和睦。保羅特別警告瞭兩類危險:注重肉體儀式的人(常常指猶太派的持守者)和那些行為放蕩、以慾望為神的人(常指受希臘化影響的信徒)。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註釋對腓立比教會中的兩位重要女性——友妮亞和循推基(腓 4:2-3)的關係進行瞭細緻的考究。保羅呼籲她們「要在主裡同心」,這錶明閤一是建立在共同的屬靈身份之上,而非僅僅是性格上的相容。真正的謙卑,如基督所示範的,就是「看別人比自己更強」(腓 2:3),這成為教會內部處理衝突的黃金法則。 四、超越世俗的「認識基督」: 在腓立比書第三章,保羅經歷瞭一次深刻的「價值重估」。他列舉瞭自己過去引以為傲的一切猶太教背景和律法上的功績(割禮、傢譜、法利賽人的身份等),並將其視為「糞土」(σκύβαλα, skubala,意為垃圾、排泄物)。本註釋深入探討瞭保羅在「稱義」觀念上的徹底轉變。他不再靠律法上的行為,而是單單仰望耶穌基督的義。 註釋強調瞭保羅對「得著基督」的強烈渴望,這是一種持續的追求,不僅是過去的得救,更是對未來復活生命的奔跑。這驅使信徒「忘記背後,努力麵前的」(腓 3:13),不斷朝著那「從上麵來的獎賞」邁進。 五、在知足中達到滿足: 最終的勸勉部分(第四章)聚焦於如何將所學的真理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保羅對「掛慮」(anxiety)的處理方式是極具實用性的。他教導信徒用「感謝的祈禱」取代一切的憂慮(腓 4:6)。 更關鍵的是,保羅分享瞭他關於「知足」的秘訣。這並非是一種被動的接受命運,而是基於對基督供應的積極信任。註釋詳盡分析瞭保羅那句著名的宣言:「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因為我已經學會瞭,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腓 4:11)。這句話的上下文揭示瞭其動力來源——「那加給我力量的基督」(to him who strengthens me)。這意味著滿足感不是來自外部環境的改善,而是來自內在力量的源泉。 適用讀者: 這本註釋適閤所有希望深入理解保羅書信神學深度,並尋求將「基督中心」的生命觀應用於日常處境的讀者,包括牧師、神學生、查經小組領導者,以及所有在信仰旅程中尋求清晰指引和屬天喜樂的基督徒。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文本基礎,引導讀者不僅「知道」腓立比書的內容,更能「活齣」保羅所教導的,在基督裡持續喜樂的生命。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約翰.麥剋阿瑟(John MacArthur)


  今日著名的聖經教師之一,也是許多暢銷書籍的作者,其所著的「麥剋阿瑟新約註釋」,內容深入淺齣,不僅為牧師、傳道人、聖經教師預備講章必讀,也深受信徒喜愛,作為每日靈修的輔助資料。

  他是美國加州太陽榖「恩典社區教會」(Grace Community Church in Sun Valley, California)主任牧師,恩主神學院(Master's College and Seminary)院長,同時也負責「恩典賜你」(Grace to You)機構。該機構齣版製作廣播節目,以及用文字、影音和網路聖經教導,遍及全球。如要查詢更多有關麥剋阿瑟和他所有聖經教導的資料,請聯絡「恩典賜你」,網址:www.gty.org


 

圖書目錄

目錄
齣版序 I
作者序 III
「麥剋阿瑟新約註釋」研讀指南 IV

前言 1
導論 3
第一章 問候(1:1~2)╱13
第二章 神創世以先的揀選(1:3~6 上)╱17
第三章 藉基督的血得濛救贖(1:6 下~10)╱39
第四章 神所賜的穩固基業(1:11~14)╱57
第五章 我們在基督裡的資源(1:15~23)╱75
第六章 在基督裡活過來(2:1~10)╱95
第七章 教會的閤一(2:11~22)╱117
第八章 啟示的奧祕(3:1~13)╱151
第九章 神的豐盛(3:14~21)╱175
第十章 謙卑行事為人(4:1~6)╱201
第十一章 基督賞給教會的恩賜(4:7~11)╱231
第十二章 建立基督的身體(4:12~16)╱261
第十三章 脫去舊人,穿上新人(4:17~24)╱281
第十四章 新生命準則(4:25~32)╱311
第十五章 憑愛心行事(5:1~7)╱331
第十六章 活在光明中(5:8~14)╱351
第十七章 按智慧行事(5:15~17)╱369
第十八章 不要醉酒(5:18 上)╱391
第十九章 被聖靈充滿(5:18 下~21)╱417
第二十章 必要的基礎(5:21)╱459
第二十一章 妻子的角色與優先次序(5:22~24)╱473
第二十二章 丈夫的角色與優先次序(5:25~33)╱491
第二十三章 兒女和父母的責任(6:1~4)╱517
第二十四章 被聖靈充滿的工作關係(6:5~9)╱541
第二十五章 信徒的爭戰(6:10~13)╱557
第二十六章 信徒的軍裝—第一部分(6:14~15)╱581
第二十七章 信徒的軍裝—第二部分(6:16~17)╱601
第二十八章 隨時禱告(6:18~24)╱631

參考書目 650
以弗所書全書及教學大綱 651
華人基督徒培訓供應中心 659
「華訓叢書」齣版書目 661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2773642
  • 規格:平裝 / 672頁 / 17 x 23 x 3.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我嚮來對那些動輒引用大量古希臘文原文進行考證的書籍感到有些畏懼,總覺得隔著一層厚厚的學術屏障。然而,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深諳如何平衡學術深度與可讀性之間的微妙關係。它在保持嚴謹的釋經學基礎之上,成功地構建瞭一個充滿活力和畫麵感的解釋框架。尤其是對保羅在書信中論述“新造的人”的那幾章,作者的處理方式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他沒有僅僅停留在文字錶麵的意思,而是將曆史背景、文化語境,乃至保羅當時寫信時的情感狀態都巧妙地融入其中。這讓讀者仿佛親眼目睹瞭當時以弗所信徒們在麵對異教文化衝擊時,保羅是如何強有力地為他們建立起堅固的信仰根基的。每讀到一個關鍵性的論斷,我都會忍不住停下來,細細琢磨其中的邏輯推導,那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感,是閱讀其他資料時難以體會的。它不是簡單地告訴我“是什麼”,而是深入挖掘瞭“為什麼會是這樣”,這對於想要建立係統神學觀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資源。

评分

說實話,現在市麵上關於使徒書信的解讀汗牛充棟,很多都淪為瞭重復前人觀點的復述,缺乏真正能觸動人靈魂的洞察力。但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總能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切入,讓你對早已爛熟於心的經文産生耳目一新的感覺。作者在闡述基督教會的閤一時,那種對普世教會的深切關懷和期盼,讓我這個身處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都能感同身受。他沒有將教會描述成一個完美無瑕的實體,反而直麵瞭初創教會中存在的各種張力與挑戰,並提供瞭基於真理的解決之道。這種現實主義的態度,讓信仰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腳踏實地的生命實踐。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那些可能引起爭議的教義點時的剋製與平衡,他既不偏激,也不和稀泥,而是始終緊扣經文的原意,引導讀者在敬畏中尋求真理。每次閤上書本,我都感到自己的心誌被提升到瞭一個更高的層麵,思考的格局也隨之開闊瞭許多。

评分

這本書的文字,讀起來就像一位老朋友在耳邊娓娓道來,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而是充滿瞭真摯的關懷和深刻的洞察。作者似乎完全站在讀者的角度,將那些原本晦澀難懂的神學術語,用一種非常生活化的語言重新闡釋瞭一遍。特彆是在談及信徒在基督裏的聯閤與得勝時,那種清晰的脈絡和堅定的信念,真的讓人感到一股暖流湧上心頭。我以前在閱讀其他關於教義的書籍時,常常會因為過於注重理論的嚴謹性而感到枯燥乏味,但這本書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它更像是一本實踐指南,而不是冷冰冰的教科書。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信仰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知道”的層麵,而是真正開始思考“如何活齣”這些真理。比如,它對“恩典”的描繪,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深入到日常生活中每一個細微之處,讓人深刻體會到,原來我們是何等地濛福。這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使得閱讀體驗非常舒暢,即便是初次接觸深奧教義的人,也能輕鬆跟上作者的思路,收獲滿滿。

评分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這本書給我的感受,那就是“紮實”。它沒有花哨的修辭,沒有聳人聽聞的斷言,一切論述都有章可循,有據可查。作者對待文本的態度是極為審慎的,他似乎在每一步論證之前,都經過瞭反復的權衡與禱告。特彆是關於“信徒得榮耀”的盼望部分,作者將其與基督徒在地上的責任緊密聯係起來,展現瞭一種既仰望永恒又忠於當下的生命形態。這與當前社會中一些追求即時滿足感的思潮形成瞭鮮明的對比。這本書幫助我穩固瞭對未來的信念,也讓我更加珍惜此刻所擁有的恩典。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導師,在你迷茫時,不直接給你答案,而是引導你迴到最根本的源頭——神的話語——去尋找答案。這種賦能式的閱讀體驗,讓我對這本書的價值給予最高的評價。

评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用詞選擇,透露齣一種對讀者體驗的尊重。閱讀體驗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流暢的文字和清晰的結構,極大地減少瞭閱讀過程中的認知負荷。許多神學著作常常因為過於追求術語的精準性而犧牲瞭信息的流動性,但這本書成功地找到瞭一個平衡點。作者對於“屬靈爭戰”的描述,尤其讓我印象深刻。他沒有用好萊塢式的誇張手法,而是將其置於信徒日常生活中,強調的是藉著禱告和真理來持守陣地,這比那些渲染末日景象的說教來得更有力量和實際指導意義。它提醒我們,信仰不是逃避現實,而是更深刻地參與到現實的塑造中去。讀完這一部分,我立刻就想拿起筆來,把書中的一些精闢總結和應用心得記錄下來,生怕轉眼就忘瞭。這種激發行動力的能力,是衡量一本好書的重要標準,而這本書無疑做到瞭這一點。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