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小法典(高普考/地方特考適用)(精選法條+重點標示+試題演練)(九版)

行政法小法典(高普考/地方特考適用)(精選法條+重點標示+試題演練)(九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趙雍
图书标签:
  • 行政法
  • 法典
  • 高普考
  • 地方特考
  • 公务员考试
  • 法条
  • 重点
  • 试题
  • 九版
  • 备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若不懂法?怎麼準備法科考試?但法條艱澀隱晦,如何速成秒懂,進而轉化為奪分即戰力?勤能補拙,永遠是準備考試的金科玉律,這本《行政法小法典》(書號:9786267353615)專治法盲,先述法條,後以歷屆試題帶入解析,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此書也特別以口袋書形式呈現,讓您隨身攜帶,想讀就翻,利用零碎時間,掌握得分關鍵。
 
  本書三大特色:
  ★全新改版,收錄最新修正法條!
  ★四大類20種行政法法規彙整!
  ★內嵌102~112年相關歷屆試題,即時演練,掌握命題趨勢!
 
  【適用對象】
  這本《行政法小法典》適用:
  .高考三級:一般行政、一般民政、客家事務行政、戶政、原住民族行政、僑務行政、社會行政、勞工行政、教育行政、體育行政、人事行政、法制、法律廉政、財經廉政等類科。
  .普通考試(普考):一般行政、一般民政、客家事務行政、戶政、社會行政、勞工行政、教育行政、人事行政、法律廉政、財經廉政等類科。
  .身障特考三等:一般行政、一般民政、戶政、教育行政類科。
  .身障特考四等:一般行政、社會行政、教育行政、人事行政等類科。
  .司法特考四等:法警、執行員類科。
  .移民行政特考三等及四等:移民行政類科。
  .原住民族特考三等:一般行政、一般民政、社會行政、社會工作、人事行政、原住民族行政、農業行政類科。
  .原住民族特考四等:一般行政、一般民政、社會行政、人事行政、原住民族行政、教育行政、法警等類科。
  .地方特考三等:一般行政、一般民政、客家事務行政、戶政、原住民族行政、社會行政、勞工行政、教育行政、體育行政、人事行政、法制、法律廉政、財經廉政、商業行政等類科。
  .地方特考四等:一般行政、一般民政、客家事務行政、戶政、社會行政、勞工行政、社會工作、教育行政、人事行政、法律廉政等類科。
  ※正確考試資訊以簡章為準※
 
  【本書優勢】
  .沒有法學基礎也能看懂條文嗎?
  .行政法(概要)考得又廣又雜,最常考哪些法條?
  .大法官解釋數量已突破八百大關,篇篇都像萬言書,誰來幫我去蕪存菁?
  一、市場見證
  本書自2017年初版以來即成為三民補習班高普考面授與函授專班上課用輔助教材並對外銷售,為了回應考生對最新法規之殷切渴求,本書打破業界一年一版的常規,迄今已第9次改版,累積銷售量已突破上萬冊,每逢考季更往往常駐考試用書暢銷排行榜。
 
  二、最新修法
  本社秉持著要呈現給讀者最新暨蒐羅齊全種類法規的使命,趙雍老師根據普考/鐵路員級/鐵路營運人員/司法人員/身心障礙之考試命題範圍,特別設計出非法律系考生也能看得懂的輔助教材!參酌命題大綱與我國法律體系,將蕪雜法規彙整分為「重要大法官解釋、行政組織法、行政作用法、行政救濟法」四大類20種,幫助考生有架構地查閱學習。行政法(概要)所涉及的法規縱使再繁雜,擁有本書,幫讀者省去大量蒐羅瑣碎法規的時間,讓您把時間花在學習的刀口上。
 
  三、精選法條+重點標示+試題演練
  對於沒有法學基礎的考生來說,法律文字用語專業,條文內容又多又長,如果沒有耐心細心記憶,容易錯失正確答案。本書由趙雍老師親自研究102~112年身障三等/身障四等/鐵路員級/高考三級/普考司律綜合法學(一)/司特四等/移民行政三等/移民行政四等/原住民四等/地特四等相關試題,再將相同條文考點的試題彙整嵌入相對應的法條之後,以顯眼特殊設計標示得分關鍵字。條文後題目愈多表示愈常被命題,讀者可立即知悉被頻繁命題的考點。
 
  本書精心設計,讓法典除了是查詢法條的工具書外,更結合豐富題庫與重點標示,絕對比坊間小六法更實用。背完條文即可演練題目,掌握歷年出題脈絡,突破修法要點。上考場嫌書太多太重太累的話,帶這本讓你神清氣爽,俐落地將考場的零碎時間化為涓涓入袋的分數。
 
  【本次改版修法重點】
  本書收錄至出版日前之最新法規,改版修法重點:
  1.重要大法官解釋
  原大法官會議制度改制成立為由大法官組成「憲法法庭」,以法庭方式審理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機關爭議、總統副總統彈劾、政黨違憲解散、地方自治保障、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等憲法訴訟案件,而「大法官解釋」改稱為「憲法法庭判決」。
 
  2.行政院組織法(112.04.26修正)
  審酌目前經濟部、交通部之機關名稱已可對應職掌範圍,爰修正第3條第七款及第八款,維持目前機關名稱。因應近年新興全球溫室氣體減量趨勢、淨零轉型目標,及改善事業廢棄物處理等政策重點,爰修正第3條第十二款,調整設立環境部。
 
  3.公務人員任用法(112.02.15修正)
  茲為因應少子女化問題,營造養育子女之友善職場環境,爰於本法第22條增訂在限制轉調期間之公務人員為親自養育三足歲以下子女,如符合一定要件,得調任至子女實際居住地之機關,不受原轉調機關範圍之限制,且原服務機關就該指名商調應優先考量之規定,俾使公務人員得以兼顧家庭與職場。
 
  4.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112.01.11修正)
  考量一百十二年七月一日以後初任公務人員退撫制度與現行制度之退撫基金切割,致現行退撫基金將因新進人員改適用新制度,而不再有新進人員之提撥收入,將面對提早用罄問題,爰為保障現職人員及已退休公務人員領取退撫給與之權益,配合建立新退撫制度,於本項明定由政府於新退撫制度實施之日起,分年編列預算撥款補助退撫基金,以保障現職人員及已退休人員領取退撫給與之權益。
 
  【考生上榜心得】地方特考四等戶政榜首上榜生:王湘禔
  .國文:56分
  .法學知識與英文:82分
  .行政法概要:90分
  .國籍與戶政法概要:58分
  .移民法規概要:82分
  .民法總則、親屬與繼承篇概要:83分
 
  地方特考四等戶政科目準備方法
  【國文】題目範圍相當廣泛,且近幾年的考題是以文意理解的題型為主。平時我是利用零碎的時間在阿摩刷題目培養閱讀能力,選擇題只有10題,很快就可以完成。還有平常的閱讀習慣、和以前累積的國文實力。作文的部分則是可以在考前一週,多看講義裡的名言佳句和範文,了解作文的起承轉合。在考試時,一定要先想好每一段的大綱再開始寫,避免寫到一半突然沒靈感導致寫出來的文章過於意識流或是架構不清楚。
 
  【法學知識與英文】一定要把握好憲法部分,因為是相對好拿分的。除了基本法條數字外,憲法第1條到第24條和憲法增修條文都要記熟。大法官解釋和憲法判決我都利用上課前或其他的零碎時間閱讀,並不是通篇都很重要,所以我會自己整理出重點,例如:違反什麼原則、侵害何種基本權等等,考前再記重點即可。
 
  【行政法概要】行政法在戶政普考是全選擇題,大部分題目以法條內容為主。雖然法規較多、內容龐雜,但只要熟記重要法條並搭配練習大量的考古題,就可以拿到不差的分數。行政法的陳力宏老師會慢慢帶看條文和練習小法典裡的題目,有助於快速了解法條內容及意義。我自己會在每次下課後,馬上複習上課時所教的法規,並以自己能看懂的方式記錄重要法條在小筆記本裡。我的筆記本會註記重要法條,數字的部分(期間、幾人等)會以固定顏色的螢光筆畫記,以利考前快速複習。另外,我也建議這科可以買一本主題式的題庫書刷題,能清楚理解不同單元的考點。重複出現相同考點及重要觀念時,我也會註記在筆記本裡。選擇較小的筆記本是因為大小便於攜帶,可以隨時複習。
 
  【國籍與戶政法規概要】我自己感覺應該是最簡單的一科,法條不多也沒有什麼爭議點,卻是我分數最低的科目。我認為我得分較低的原因,是因為我忽略子法的重要性。導致申論題完全無法發揮。
 
  【民法總則、親屬與繼承篇概要】這科的法條眾多,而且考題都很生活化,變化也較多,所以重要的是觀念理解。初步接觸《民法》時,因為範圍廣加上「感覺」很難,所以讀起來有點無所適從。而在上完戴久喨老師的線上課程後,我除了將老師畫的體系表背起來外,也多看老師講義後的題目及參考答案。老師的參考解答架構清楚且沒有冗言贅字,很適拿來練習。我自己的練習方法是先仔細閱讀題目後,在題目旁寫下自己的答題架構及會用到的法條,再看老師的答案,檢查是否有漏看或忘記的考點。之後會詳讀老師的答案,再自己寫一次,確認自己能記下多少。
 
  【移民法規概要】這科是戶政最複雜的考科,母法與子法眾多。因為是以「背」為主的考科,為了簡化複雜的法規,我會以口訣記憶。我也會把法條寫在廢紙上,折進口代裡,方便隨時拿出來閱讀。普考只考選擇題,所以重要的數字題一定要背熟,不能失分。例如讀移民法規時,違反各項規定的法律效果(例如罰鍰(金)或是刑期)可註記在法條旁邊,一併記憶。移民法規的題目也有很多文字陷阱,所以在讀法條時,一定要看清楚「重大」、「有事實足認」這類型的文字,因為題目會抽換字詞,容易讓人看不出錯誤。
《法学理论与制度前沿探索》 本书旨在为有志于深入理解法学基础理论、把握前沿制度发展脉络的读者提供一份系统而深入的导读。它并非针对某一特定应试科目,而是着力于构建宏观的法律思维框架,探讨法律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核心价值与复杂机制。 本书的编写立足于对法律现象的深刻反思与跨学科视野的整合,内容涵盖了法理学的基本命题、法律社会学的实证研究,以及法制史学的演变规律,力求展现一个多维立体的法律世界。 第一部分:法哲学与法律基础 本部分聚焦于法律的本体论、价值论和认识论探讨,为读者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石。 第一章:法律的本质与起源 本章首先梳理了自自然法理论到法律实证主义的经典争论。我们深入探讨了法律的规范性结构(如凯尔森的纯粹法理论)与社会基础(如德沃金的权利理论)。重点分析了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张力与融合,特别是在当代人权话语体系下的演变。同时,本章也对法律的社会起源进行了历史回顾,从早期习惯法的形成到成文法典化的历史必然性进行了阐释。 第二章:法律价值的冲突与平衡 法律体系并非一个单向度的价值实现工具,而是多种价值(如自由、平等、秩序、效率)相互制约、动态平衡的产物。本章通过大量的经典案例和理论模型,分析了这些核心价值在不同法律领域(如刑法中的惩罚与教化、民法中的契约自由与公平原则)中的具体体现和权衡标准。我们强调了“比例原则”作为现代法治国家核心工具的地位及其在价值冲突中的适用逻辑。 第三章:法律思维的结构与方法 法律思维的特殊性在于其对逻辑严密性、体系完整性的极致追求。本章系统介绍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溯因推理在法律论证中的运用。重点剖析了“法律解释学”的四大方法——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与目的解释——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权重变化。此外,本章还引入了批判性法律研究(CLS)的视角,探讨法律文本背后的权力建构问题,以拓宽读者的思维边界。 第二部分:制度建构与比较研究 本部分将理论视角转向具体的法律制度设计,并引入比较法的视野,以期理解不同法域的优劣与适应性。 第四章:公法体系的演进与现代挑战 本章集中讨论了宪法学和行政法学前沿的制度变迁。在宪法层面,我们探讨了“宪法危机”的背景下,宪法解释的能动性与克制性。重点分析了基本权利的“多层次保障体系”,即国际公约、区域性宪章与国内宪法的协同作用。在行政法领域,本书侧重于探讨“后现代行政”的特点,即行政决策的复杂化、技术化和民主化要求。讨论了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标准如何从“合法性”走向“合理性”与“效率性”的综合考量。 第五章:私法自治的边界与重构 传统私法以意思自治为核心,但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这一核心原则正面临巨大挑战。本章分析了“社会化私法”的趋势。在合同法中,我们探讨了格式条款的规制、情势变更原则的复兴及其在商业环境中的界限。在物权法领域,本书讨论了数字资产的权利属性认定与保护难题,这对于理解未来财产关系的演变至关重要。 第六章:全球化时代的法律冲突与融合 理解当代法律,必须超越民族国家的范畴。本章详细介绍了国际私法的基本冲突规范,并聚焦于国际商事法律的统一化努力,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的适用与解释。此外,本章还探讨了跨国数据流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全球性规则(如GDPR的影响),解析了不同法域在规制新兴技术方面的制度差异与合作潜力。 第三部分:法律与社会变迁的互动 本部分将焦点从法律文本内部转向法律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复杂互动,探讨法律在应对社会危机与促进社会公平中的角色。 第七章:法律社会学:实证研究与规范反馈 法律不仅是书本上的规则,更是社会实践中的行为规范。本章引入了法律社会学的实证方法,探讨“法律的实际运作效果”(Law in Action)而非仅仅是“法律文本”(Law in Books)。通过对司法统计数据的分析,我们揭示了法律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适用差异,并讨论了“法律的社会动员”现象——社会运动如何反作用于法律的修改和完善。 第八章:法律与新兴技术的伦理边界 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尖端科技对现有法律框架提出了根本性挑战。本章不是提供具体的法规解读,而是引导读者思考更深层次的伦理与法律哲学问题:机器决策的责任归属、算法的偏见(Bias)如何被视为一种潜在的歧视,以及知识产权在数字孪生体时代的保护困境。我们强调,法律体系必须具备前瞻性,以技术中立的态度构建灵活的监管框架。 第九章:法治的全球视野:转型与治理 本章将目光投向全球范围内的法治建设进程。我们分析了不同政治体制下法治理念的本土化实践,探讨了“转型期国家”在构建有效法律制度时所面临的政治阻力和文化壁垒。内容涵盖了反腐败制度的构建、司法独立的保障机制,以及国际人权监督机制的有效性评估。最终,本章旨在使读者理解,法治的巩固是一个持续的、充满张力的历史过程,而非终点。 --- 本书的读者对象: 本书主要面向法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以及希望系统提升法律理论素养和宏观视野的法律从业者、政府机关公务人员、企业法务人员和法律政策研究者。它要求读者具备基本的法学知识背景,旨在引导读者从“如何适用”的具体技能转向“为何如此设计”的本质思考。阅读本书,将有助于形成一种超越具体法条限制的、具备高度概括性和批判性的法律思维体系。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趙雍
 
  長期與公法學界及實務人士維持良好互動,並積極參與國內相關學會及律師公會舉辦之學術研討會,隨時掌握公法修法最新趨勢,以祈著作與時俱進。
 
  .現職:
  律師
 
  .學歷:
  國立大學法律研究所
 
  .經歷:
  大學約聘講師

图书目录

重要大法官解釋
重要大法官解釋

行政組織法
中央法規標準法(93.05.19)
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節錄)(111.01.19)
行政院組織法(節錄)(112.04.26)
行政法人法(節錄)(100.04.27)
地方制度法(節錄)(111.05.25)
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節錄)(103.11.26)
公務人員任用法(節錄)(112.02.15)
公務員服務法(111.06.22)
公務人員保障法(節錄)(111.06.22)
公務人員考績法(節錄)(96.03.21)
公務員懲戒法(節錄)(109.06.10)
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節錄)(112.01.11)

行政作用法
行政程序法(110.01.20)
政府資訊公開法(節錄)(94.12.28)
行政執行法(99.02.03)
行政罰法(111.06.15)

行政救濟法
訴願法(101.06.27)
行政訴訟法(節錄)(111.06.22)
國家賠償法(108.12.18)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353615
  • 叢書系列:公職三四等
  • 規格:平裝 / 536頁 / 13 x 19 x 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配套“试题演练”部分,是它与其他法条书拉开差距的关键所在。很多法条书在最后附带的题目往往是陈旧的或者与最新考点脱节的,但这里的演练题目设计得非常贴合当下的考试风格,既有基础的记忆型考题,也有考察逻辑推理和法条适用的案例分析题。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给出答案,很多时候在答案解析部分,还会直接引用或强调是哪一条法条的哪一个关键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种“以题带法,以法固题”的循环结构,构建了一个非常牢固的学习闭环。我个人的感受是,当我做完一套题发现有错时,我不会盲目地回去翻阅厚厚的教材,而是直接对准法条书中已经被标注的重点进行复习,立刻就能找到记忆的锚点。这种即时、精准的反馈和修正机制,极大地优化了我的错题回顾流程,让我能更快地查漏补缺,真正实现了“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

评分

这本小法典简直是备考路上的一盏明灯,尤其对于像我这种第一次面对繁复行政法体系的新手来说,它的编排方式简直是神来之笔。我最欣赏的是它那种“抽丝剥茧”式的梳理,面对那些动辄上百条的法律条文,它没有简单地堆砌原文,而是巧妙地用加粗和着重符号,把那些高频考点和核心概念精准地标注出来,让我的阅读效率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刚开始翻阅的时候,我还在担心会不会因为标注太多而显得杂乱,结果发现设计者对密度的把握非常到位,恰到好处地引导了我的注意力,而不是分散它。尤其是那些针对特定法律概念的解释性批注,往往一语中的,比我从厚厚的教科书中理解得要直观得多。比如在讲到“信赖保护原则”的时候,旁边的小注释就用一个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把抽象的法律精神具象化了,这种设计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而且,它不是那种只讲理论不落地的书,每看完一个章节的核心条文后,紧接着就是配套的真题演练,这套“学-练-巩固”的流程设计,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单纯地背法条,而是在实战中应用这些知识,这种即时反馈机制对于强化记忆效果是无可替代的。可以说,这本书在“精选”和“实用性”上做到了完美的平衡,完全符合高普考和地方特考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要求。

评分

作为一名需要平衡工作与学习的在职考生,时间管理对我来说是头等大事,而这本“小法典”提供的极高信息密度和阅读效率,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过去常犯的毛病是,看书时容易陷入细节的泥潭,无法快速抽取出核心要义。这本书的“重点标示”功能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发现,即使我只能抽出零碎的半小时阅读,也能通过快速浏览那些加粗和高亮的部分,迅速掌握该条文的关键精神,而不是被迫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啃。而且,它所选取的“精选法条”也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那些被遗漏的、可能只在偏门案例中出现的晦涩条文被舍弃了,聚焦的都是那些在历年真题中占据绝对分值的核心制度。这种取舍的智慧,帮我节省了大量无效的阅读时间,让我可以将精力集中于理解和记忆那些真正能转化为分数的内容。这种务实的编纂思路,远比那些追求大而全的书籍来得更有价值,是高效率备考人士的必备工具。

评分

从装帧设计和便携性来看,这本书也做得相当出色。作为一本需要经常带在身边,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学习的工具书,它的尺寸和重量控制得非常好,放进公文包里完全没有负担,这使得我在通勤、午休甚至等待会议开始的零散时间都能高效利用起来。纸张的质量和油墨的清晰度也值得称赞,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不容易疲劳,这一点对于需要长时间盯着法条的考生来说至关重要。更深层次的体验在于,这本书的“版本更新”机制让我感到可靠。行政法条文的修改是常态,一本过时的法条书带来的危害甚至大于不看书。这本书的九版更新,意味着它紧跟了最新的立法动态和司法解释的变动,确保我所学习的内容是与最新的考纲保持同步的,这给了我极大的心理安慰,让我能够放心地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内容理解和记忆中,而无需时刻担心法条的有效性问题。这种对时效性的重视,是衡量一本工具书是否专业的重要标准。

评分

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打开这本书的,毕竟市面上号称“精选”的法条汇编太多了,很多其实只是把法律原文原封不动地搬过来,徒增阅读负担。但这本书的用心程度,从细节处就可见一斑。它最大的价值体现在它对“重点”的界定上,这显然是经过了多年考试趋势的深度分析才能做到的。它不像官方的法规汇编那样追求绝对的完备性,而是精准地切入了考试的“靶心”。比如,某些条文可能有大量的子项规定,但它会把那些历年来反复考察的核心条款用更醒目的方式呈现出来,对于时间有限的考生来说,这无异于一份高效的“考试地图”。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的排版逻辑非常清晰,不同章节之间的切换流畅自然,完全没有那种生硬的割裂感。我特别喜欢它在一些争议性或易混淆条文旁添加的“对比提示”,这种设计极大地帮助我区分那些法条表述相似但法律后果截然不同的规定,避免了在考场上因为一时疏忽而失分。总的来说,它不仅仅是一本法条书,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考官,在旁边耳提面命,告诉你哪里是陷阱,哪里是得分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