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菜根譚大全【暢銷新版】:內容增量,白話全譯‧圖文並茂,長智慧、學處事、悟人生

圖解菜根譚大全【暢銷新版】:內容增量,白話全譯‧圖文並茂,長智慧、學處事、悟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洪應明
图书标签:
  • 菜根譚
  • 人生智慧
  • 处世哲学
  • 修身养性
  • 古典文学
  • 国学
  • 励志
  • 图解
  • 畅销书
  • 白话译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內容升級,長智慧、學處事、悟人生,儒釋道三修
白話全譯‧圖文並茂‧處世真經
中國傳統人生哲學出世與入世的智慧結晶
處世待人、修身養性、為學勵志、齊家治國的最佳指南
 
  智慧傳承,百年不衰,鑑古知今,餘韻猶香的人生哲理
  《菜根譚》是明代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而成的一部著作,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具有儒、釋、道三教真理的結晶,以及萬古不易的教人傳世之道,堪稱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
 
  ★綜論古籍
  《菜根譚》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流傳許久且影響深遠的經典著作之一,能做為道德修養的典範,更富有富於通變的處世哲學。
 
  ★精采圖說
  本書精選百幅精美圖片,加入圖解說明,搭配一目了然的編排,幫助所有讀者體會書中的精髓和智慧。

  ★解說詳盡
  本書將《菜根譚》的每一章、每一句都詳細分析,透過譯文、點評和歷史故事,貼近儒、釋、道三教真理的思想核心。
 
  好評熱銷,內容擴增
  「閒適篇」內容新增,
  怡情養性,體悟人生
  開卷即有益
 
  名言佳句眾多,句句都是處世經典
  謹言慎行,君子之道
  謙虛受益,滿盈招損
  順境不足喜,逆境不足憂
  只畏偽君子,不怕真小人
  德在人先,利居人後
  苦中有樂,樂中有苦
  文字簡煉明雋,雅俗共賞。
  似語錄,充滿趣味;
  似隨筆,具有統整性;
  似訓誡,親切醒目,
  令人一讀再讀,反覆思量、品味而餘韻不絕
 
  傳承百年的曠世奇書,把握為人處世的生活智慧
    《菜根譚》成書於明朝萬曆年間,距今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
  《菜根譚》歷經數百年的變化,其中富含的真理始終讓人品味不盡。自從問世以來,一直被視為道德修養的典範。
 
  北宋學者汪信明說:「菜根味苦,苦中帶著泥土的質香;菜根味純,純得與君子的本色一樣地道、厚實。菜根是苦,是艱辛與奮鬥的人生;能咬菜根的人,就是那些能夠承受艱難困苦,得以做成大事的人。」當中提到的「咬菜根」智慧,就是中國人的智慧。
 
  這本圖解書從現今人們關心的問題著眼,將全書分為「處世篇」、「修生養性篇」、「為學勵志篇」、「齊家治國篇」、「情態篇」以及「閒適篇」六部分,在保留原書精華的同時,加入相應的故事來解讀。運用新穎的故事和簡單易懂的圖解,透過精采明暢的語言與全新的圖片,利用對應的版面安排,來解讀原著內容。歷史典故和精美的圖片,詮釋原著書中的每個觀點,閱讀此書的讀者,可以更貼切地感受《菜根譚》中,博大、淡泊、寬容和善良的品德涵養,也更能輕鬆地領會書中的精華、掌握觀點的內涵,並洗去心靈的塵埃,增強洞察力,學會超越自己,完善自己。
 
本書特色
 
  ★詳細解說《菜根譚》的內涵義理與生活結合方式
  詳細講解《菜根譚》在修身養性、齊家治國、移情閒適等各方面的影響,將書中的豐富哲理以具體化、淺白化和簡單易懂的文字敘述,讓讀者能夠讀懂《菜根譚》中包含的理論和內涵。
 
  ★最完整的解說體系,平淡中見真義,讓讀者一看就懂,並引發濃厚的興趣
  書中內容體例完整,提供《菜根譚》原文,附上譯文、延伸故事和小點評,以深入淺出的解說方式,搭配平易近人的故事,能充任引發閱讀興趣。各階層的人士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興趣,對於各類人生課題能更有自信地應付、面對並解決。
 
  ★獨家!近千幅手繪插圖、圖解、表格,明白顯示易學要點
  全書收錄近千幅精美手繪插圖、圖解流程和表格,全都為作者自創,獨家呈現。能夠明白清晰地呈現出《菜根譚》當中有儒釋道三教、讀書學習、居家養性、治國處事等,內外兼修的多重智慧,有助於讀者快速理解與開悟,當人生處於徬徨不安或情緒起伏時,能夠回歸平淡,並使難題迎刃而解。
 
  ★好評追加,內容擴增,調節身心靈功能性更強大
  「閒適篇」擴增多篇文章,包含範圍更加廣闊,除了能提升自我涵養、體務生活中的樂趣,並且更能關注到與社會上各階層的互動,調整自己的行事作風與說話應對,對於擴展人脈圈更有幫助。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古代哲学思想的著作的详细介绍,它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智慧、处世的哲学以及对宇宙万物的深刻理解,内容涵盖了多个流传已久的重要文本,旨在引导读者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方向。 书名:古道今思:中华智慧的传承与实践 内容概述: 本书汇集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多部经典著作,以现代视角进行深度解读与系统梳理,旨在为当代读者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精神指引和实践方法。全书结构严谨,内容涵盖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层面,尤其侧重于探讨个人如何安顿心性、如何在社会中有效立足,并最终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第一部分:内圣之道——个人心性的锤炼 本部分聚焦于个体生命的内在修炼,是全书思想体系的基石。 一、 论“格物致知”与认识的边界: 深入剖析了早期儒家和道家在认识论上的差异与共通之处。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对外部世界的细致观察(格物)来明晰事物的内在规律(致知)。这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洞察本质的能力的培养。书中详细介绍了古人如何通过实践来检验真理,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特别解析了“知行合一”在现代社会中的具体应用,例如在职业决策、人际交往中的判断力提升。 二、 情绪的掌控与心性的安宁: 借鉴了大量古代医学和养生典籍的观点,阐述了“七情”对身体和心智的潜在影响。重点介绍了古代哲人如何通过“静坐”、“内观”等方法来平复内心的波澜。书中提供了具体的呼吸法和冥想导引,帮助读者在压力之下保持清醒的头脑。例如,对“不动心”的阐释,并非指麻木不仁,而是指在外界诱惑和打击面前,能够坚守内在的原则和节奏,不轻易被外界干扰。 三、 道德自觉与自我约束: 探讨了“慎独”的深刻内涵。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如何保持高尚的道德标准,是衡量一个人真正修养的试金石。本书通过历史上的贤者事例,剖析了“义利之辨”的复杂性,并提供了在现代商业和职场环境中如何坚持原则的实用策略。强调了诚信不仅是对他人的承诺,更是对自己人格的维护。 第二部分:外王之学——处世的艺术与人际的智慧 本部分将视野从内心扩展到人际交往与社会实践,探讨如何以智慧和德行立足于世。 一、 处世的弹性与变通: 借鉴了《易经》中的阴阳变易思想,阐述了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保持适应性的重要性。本书详细分析了“刚柔相济”的哲学,教导读者何时应坚持己见,何时需要圆融退让。重点区分了“圆滑”与“圆融”的区别,前者往往是目的导向的迎合,后者则是基于对局势深刻理解后的恰当回应。书中提供了大量关于冲突管理和谈判策略的古人智慧。 二、 识人辨才的慧眼: 深入研究了古代相术(非迷信层面,而是指对形体、言谈举止的细致观察)与行为心理学的结合点。如何通过言语的逻辑、眼神的流转、处事的细节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行和能力,是本节的重点。书中强调,识人不仅是为了防范小人,更是为了知人善任,激发他人的潜能。对于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建立有效沟通桥梁,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模型。 三、 领导力的德行基础: 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领导者的最高期许——“德被四方”。领导力不是权力的滥用,而是责任的承担。通过对古代君王和贤臣事迹的分析,提炼出“克己爱民”、“知人善任”、“以身作则”这三大领导核心要素,并将其转化为现代组织管理中的具体实践指南。 第三部分:天人合一——生命格局的拓展与格局的提升 本部分将视野提升至宏观层面,探讨人与自然、历史、以及时间的关系,追求生命的更高境界。 一、 顺应自然之道: 深入解读了道家关于“无为而治”的深层含义。这里的“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顺应事物自身的规律和时机,不妄加干涉。本书将其引申为现代工作生活中的“工作流优化”和“精力管理”,即在恰当的时机用最小的力气达到最大的效果。通过对四季更迭、自然现象的描述,引导读者学会接纳事物的起伏不定。 二、 历史的借鉴与对未来的预见: 强调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本书精选了若干历史周期性的事件,分析了兴盛与衰亡背后的共同规律。教导读者如何从历史的长度来衡量当前的得失,从而避免“短视”和“得意忘形”。这部分内容鼓励读者培养一种超越个体生命的时间观,使人生决策更具穿透力。 三、 简朴生活与精神富足: 探讨了古代“知足常乐”的哲学基础。在物质追求日益高涨的时代,本书提醒读者关注精神层面的富足。通过对古代文人雅士简朴生活的描摹,展示了如何从精神享受中获得持久的满足感。这包括对艺术、自然、以及深层思考的投入,强调了精神自由是真正的自由。 结语: 本书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提供了思考的框架和行动的工具。它融合了儒家的入世担当、道家的超然洒脱以及佛家的慈悲智慧,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生命哲学体系,旨在帮助每一位读者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智慧与力量。阅读此书,如同与古代的智者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获得对自身、对世界更清晰的认识。

著者信息

原著簡介
 
(明)洪應明
 
  明朝人,字自誠,號還初道人,故居及生卒年均不詳。明代文學家,約明神宗萬曆中前後在世。著有《仙佛奇蹤》四卷,《四庫總目》多記老佛二家故事,由此得知他早年熱衷於仕途功名,晚年則歸隱山林,洗心禮老佛。萬曆三十年(西元1603年)前後,曾經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帶,潛心著述。著有《菜根谭》一書,廣為流傳。

图书目录

第一篇處世篇
1. 弄權一時 淒涼萬古
2. 抱樸守拙 涉世之道
3. 心事宜明 才華須韞
4. 出汙泥而不染 明機巧而不用
5. 良藥苦口 忠言逆耳 .
6. 淡中知真味 常裡識英奇
7. 得意須早回頭 拂心莫便放手
8. 路要讓一步 味須減三分
9. 退即是進 與即是得
10. 驕矜無功 懺悔滅罪
11. 天道忌盈 卦終未濟
12. 知退一步法 明讓三分之功
13. 處世方圓自在 待人寬嚴得宜
14. 厚德載物 雅量容人
15. 藏巧於拙 寓清於濁
16. 操履不可少變 鋒芒不可太露
17. 惡不可即就 善不可即親
18. 守口須密 防意須嚴
19. 非分收穫 陷溺根源
20. 對小人不惡 待君子有禮
21. 恩功當念 怨過宜忘
22. 勿偏信自任 勿自滿嫉人
23. 對陰險者勿推心 遇高傲者勿多口
24. 酷則失善人 濫則招惡友
25. 山峻無木 水湍無魚
26. 讓名遠害 歸咎養德
27. 退步寬平 清淡悠久
28. 清濁並包 善惡相容
29. 真誠為人 圓轉涉世
30. 春風育物 朔雪殺生
31. 責人宜寬 責己宜苛
32. 忘恩報怨 刻薄之尤
33. 愈舊宜愈新 愈隱當愈顯
34. 窮寇勿追 投鼠忌器
35. 謹慎至微 施恩不報

第二篇修身養性篇
1. 山林息塵心 詩書消俗氣①
2. 山林息塵心 詩書消俗氣②
3. 與閒雲為友 以風月為家
4. 減煩增靜 安樂之基
5. 了身外事 參心中禪
6. 文章極處無奇巧 人品極處只本然
7. 降魔先降自心 馭橫先馭此氣
8. 留正氣還天地 遺清名在乾坤
9. 養天地正氣 法古今完人
10. 超越天地之外 不入名利之中
11. 謹言慎行 君子之道
12. 修身養德 事業之基
13. 寧靜淡泊 觀心之道
14. 謙受益 滿招損
15. 德在人先 利居人後
16. 文華不如簡素 談今不如述古
17. 心地能平穩安靜 觸處皆青山綠水
18. 為奇不為異 求清不求激
19. 動中靜是真靜 苦中樂是真樂 .
20. 機息風月到 心達遠凡塵
21. 持身不可輕 用意不可重
22. 花落意閒 自在身心
23. 君子德行 其道中庸
24. 修行宜絕跡於塵寰 悟道當涉足於世俗
25. 修養定靜功夫 臨變方不動亂
26. 栽花種竹 心境無我
27. 悟得真趣 匹儔嵇阮
28. 和衷共濟 謙德防妒
29. 雨餘山秀 夜靜鐘清
30. 若為駔儈 生不如死
31. 樂貴真趣 景不在遠
32. 大量能容 不動聲色

第三篇為學勵志篇
勿妄自菲薄 勿自誇自傲
2. 若要功夫深 鐵杵磨成針
3. 觀形不如觀心 神用勝過跡用
4. 老當益壯 大器晚成
5. 磨練福久 參勘知真
6. 順境不足喜 逆境不足憂
7. 君子窮當益工 勿失風雅氣度 .
8. 厚德以積福 修道以解困
9. 節義來自暗室漏屋 經綸繰出臨深履薄
10. 坎坷世道 耐而撐持
11. 誠可感動天地 偽則形影自愧
12. 處逆境時比於下 心怠荒時思於上
13. 喜憂安危 勿介於心 .
14. 淨從穢生 明從晦出
15. 人生無常 不可虛度
16. 打好根基 終成令器
17. 意見害心 聰明障道
18. 物出天然 意適無事
19. 量弘識高 功德日進
20. 道者應有木石心 名相須有雲水趣 .
21. 伏久者飛高 開先者謝早
22. 花鳥尚繪春 人生莫虛度
23. 讀心中之名文 聽本真之妙曲
24. 泛駕之馬 躍冶之金 .
25. 修德須忘功名 讀書定要深心
26. 胸次玲瓏 觸物會心
27. 手舞足蹈 心融神洽
28. 欲路上勿染指 理路上勿退步
29. 惡人讀書 適以濟惡
30. 藏才隱智 任重致遠

第四篇齊家治國篇
居安思危 處亂思治
2. 保已成之業 防將來之非
3. 一念貪私 萬劫不復
4. 多種功德 勿貪權位
5. 勿犯公論 勿陷權門
6. 不希榮達 不畏權勢
7. 居官無私 居鄉有情
8. 為生民立命 為子孫造福
9. 為官公廉 居家恕儉
10. 富貴多炎涼 骨肉多妒忌
11. 花開則謝 人事懼滿
12. 種田地須除草艾 教弟子嚴謹交遊
13. 春風解凍 和氣消冰
14. 立得腳定 回得頭早
15. 操持嚴明 守正不阿 .
16. 明世相之本體 負天下之重任
17. 軒冕客志在林泉 山林士胸懷廊廟
18. 急流勇退 與世無爭
19. 原其初心 觀其末路
20. 勿羨名位 勿憂飢寒
21. 倫常本乎天性 不可任德懷恩
22. 抱身心之憂 耽風月之趣
23. 能知提醒 能知放下
24. 應以德御才 勿恃才敗德
25. 以物付物 出世於世
26. 去聲華名利 做正人君子
27. 做事勿太苦 待人勿太枯
28. 苦中有樂 樂中有苦
29. 大處著眼 小處著手
30. 成敗生死 不必強求
31. 盛極必衰 剝極必復
32. 躁性僨事 和平徼福
33. 虛圓立業 僨事失機
34. 淡泊名利 自適其性
35. 不流於濃豔 不陷於枯寂
36. 事上敬謹 待下寬仁

第五篇情態篇
1. 人生重結果 種田看收成
2. 過儉者吝嗇 過讓者卑曲 .
3. 慈悲之心 生生之機
4. 趨炎附勢 人情之常
5. 富者應多施捨 智者宜不炫耀
6. 推己及人 方便法門
7. 世態變化無極 萬事必須達觀
8. 信人示己之誠 疑人顯己之詐
9. 只畏偽君子 不怕真小人
10. 有識有力 魔鬼無蹤
11. 斷絕思慮 光風霽月
12. 貪得者雖富亦貧 知足者雖貧亦富
13. 猛獸易伏 人心難滿
14. 人乃天地之縮圖 天地乃人之父母
15. 晴空可翔 莫學飛蛾
16. 雲中世界 靜裡乾坤
17. 心體要光明 念頭勿暗昧
18. 去得吾心冰炭 便生滿腔和氣
19. 世事如宴席 勸君早回頭

第六篇閒適篇
1. 濃處味常短 淡中趣獨真
2. 自然造化之妙 智巧所不能及
3. 萬象皆空幻 達人須達觀
4. 世間無絕對 安樂是尋常
5. 冷靜觀世事 忙中去偷閒
6. 來去自如 融通自在
7. 事悟而痴除 性定而動正
8. 登高心曠 臨流意遠
9. 閒看庭前花 漫隨天外雲
10. 識乾坤自在 知物我兩忘
11. 人為乏趣 天機自然
12. 得詩家真趣 悟禪教玄機
13. 繁華不及清淡 心動未若神爽
14. 擺脫名利枷鎖 淡泊更顯大自在
15. 脫俗高遠入名流 減欲超聖真境界
16. 眼界看得豁然 生活自會安然
17. 心態平和 著藜杖更添高風韻
18. 無為清閒 無爭謙讓
19. 風過吹竹不留聲 心境坦蕩不留影
20. 心體如同天體 回報自然的真心
21. 知足則仙境 善用則生機 
22. 簡單生活 餓了就吃、累了就睡 
23. 褪去濃豔虛幻 返璞才見真本性 
24. 天地一團和氣 人心一片喜氣
25. 忙裡偷閒 鬧中取靜 
26. 淡忘浮華外物 悟出生命玄機
27. 活在當下 坦然面對生活
28. 遠離紅塵 可得清涼安定 
29. 置身自然 靜心默想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9068659
  • 叢書系列:完全圖解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7 x 23 x 2.3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序言
 
菜根雖老,香蘊其中
 
  《菜根譚》由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是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書名取自宋儒汪革語:「人就咬得菜根,則百事可成。」意思是說,一個人只要能夠堅強地適應清貧的生活,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會有所成就。這本書具有萬古不易的傳世之道,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
 
  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悠久文化傳統的文明古國,更是一個具有傳統文化的人治社會,所以在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等方面都很重視,而《菜根譚》作為一本傳世已久的古訓,有著教育人心的非凡力量。書中文字簡煉明瞭、雅俗共存,有著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也有著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
 
  《菜根譚》需要用心靈深處的智慧來品讀,是一部能給人心靈帶來智慧的傳世經典。古人云:「譚者,談也。性定根香。」這就需要慢慢咀嚼、慢慢品味其中的香味,才能體會其中的妙趣。
 
  此書不僅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在精明的日本企業界也認為,「企業管理的書籍成千上萬,而從根本道德上說,多數抵不過一本《菜根譚》。」朱熹所著《朱子全書‧學篇》,文中也論及菜根一說,文曰:「某觀今人因不能咬得菜根,而至於遠其本心者眾矣,可不戒哉!」朱熹的這本書中有後人題詞說:「譚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從練中來,亦自栽培灌溉而得,其顛頓風波,艱難險阻可想矣。」如此看來嚼菜根不只是一種比喻,其意更是強調一種耐得住清貧的精神境界。
 
  現今社會競爭殘酷、壓力過大,面對各式各樣的誘惑和困難,如何「待人處事」成為大眾關心的問題,而《菜根譚》帶給我們的答案,就是回歸本真、做回自我,「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人品發揮到極致,就是本然了。
 
  《菜根譚》的內容融會了儒家的自強不息、佛家的寬仁宏大和道家的超脫玄妙之思想,告訴人們做人要含蓄渾厚,不可以驕傲自大,只有寬廣深厚的胸襟,才能容納天地萬物,使自己真正地修生養性,懂得如何為人處事,知道該怎樣去學習、陶冶情操。
 
  此書用菜根為名,意喻人生根本的哲理之談。菜根自身沒有語言,因此得講究「咀嚼」二字,就是要慢慢咀嚼、細細品味,不能囫圇吞棗,方可體會菜根的內在滋味,才可領悟人生的真滋味。正如作者在書中的解釋:「菜根者,堅硬多筋之物也。唯反覆咀嚼,方能體會其味;又菜根者,寓貧困清苦之生活,耐得清貧簡薄之生活,方能創造人生百般事業。」
 
  此書自問世以來,便在文化圈內流傳開來,甚至國外的文化界、商業界也極為追捧,到現今為止,翻印、改編次數很多,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世子孫,並對國際社會產生廣泛影響。如今,此書與《孫子兵法》、《紅樓夢》等經典名著,一起被視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
 
  因此《菜根譚》被人們評價為「三教真理的結晶」,更被人稱為「一部萬古不易、教人化世的聖典」。
 
  這部《圖解菜根譚大全》從現今人們關心的問題入手,將全書分為「處世篇」、「修生養性篇」、「為學勵志篇」、「齊家治國篇」、「情態篇」以及「閒適篇」六部分,在保留原書精華的同時,還加入了相應的故事予以解讀。本書運用新穎的故事和簡單易懂的圖解,透過精煉明暢的語言與全新的圖片,利用對應的版面安排,來解讀書中的內容。歷史典故和精美的圖片,詮釋了書中的每個觀點,閱讀此書的讀者,可以更貼切地感受《菜根譚》的博大、淡泊、寬容和善良,更能輕鬆地領會書中的精華、掌握觀點的內涵,以此洗去心靈的塵埃,增強洞察力,學會超越自己,完善自己。
 
  現今社會人心愈來愈浮躁、焦慮和不安,當我們宣導「和諧高於一切」的人際關係時,表現個人與社會共同進步的美好願望。雖然《菜根譚》受歷史原因束縛,與當今社會有著時代距離,但《菜根譚》依然可以在我們感到困惑、迷茫的時候,讓心靈淨化,使我們走向正確、光明的人生之路。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之前,对“菜根谭”这个名字只停留在听过,从未深究过它到底讲了些什么。我原本以为它会是非常苦涩、教条主义的理论集合。然而,这本“畅销新版”的呈现方式,完全是走**亲民化、生活化**的路线。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古代智慧与现代生活之间的桥梁。我最佩服的是译者对于一些关键意象的解读,比如“槛外人”的洒脱、“淡泊”的境界,翻译得既有画面感又充满哲思。我发现,很多我们现在生活中感到困惑的“内卷”、“焦虑”,在几百年前的智慧中早就有迹可循,只是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钥匙”去开启这些宝库。这本书就像一把精致的钥匙。每当我感到思绪纷乱时,随机翻开一页,那简短而精辟的文字总能立刻将我的心绪拉回到一个**平和、有定力**的状态。它的文字简短,但回味无穷,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这大概就是经典的魅力,也是这本书成功之处——它让你在轻松的阅读体验中,完成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自我迭代。

评分

这本《图解菜根谭大全》简直是为我这种既想领略古人智慧又害怕啃古文的现代人量身定制的宝藏!我一直对那些流传千年的格言警句充满敬畏,但翻开原版,那文言文的隔阂感实在太强了。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白话全译”,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精心打磨,既保留了原文的韵味,又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仿佛邻家的智者在耳边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它那种穿插其中的“图解”设计,几幅画作,寥寥数笔,就把“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意境瞬间拉入眼前,不再是抽象的文字堆砌。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部结合了古典美学与现代阅读习惯的**生活哲学指导手册**。无论是工作上的进退得失,还是人际交往中的圆融之道,都能从中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点。我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感觉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都变得开阔了许多,那份从容和淡定,是以前阅读其他励志书籍所未得的。这增量的新版,内容确实充实,读起来酣畅淋漓,物超所值。

评分

作为一名在职场打拼多年的“社畜”,我急需一些能够**稳定心神、提升情商**的读物。市面上这类书籍汗牛充栋,但大多流于表面,讲的都是“术”的层面,而非“道”。《图解菜根谭大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直指人心,教你如何修炼内在的“根基”。它不教你如何阿谀奉承,而是教你如何在保持真我的同时,做到待人接物的圆融周到。书中关于“慎独”和“自律”的部分,对我触动极大。图解的运用恰到好处,比如描绘君子之交淡如水时,那清冷的意境,远胜过千言万语的空泛说教。它的**增量内容**也让人感到物超所值,没有注水感,而是对原著的补充和现代生活情境的延伸解读,使得理解更加全面立体。我甚至开始尝试用书中的标准来审视自己的日常决策,那种从容不迫、立足长远的眼光,正在慢慢培养起来。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时常翻阅的“良师益友”。

评分

我通常对市面上那些打着“大全”旗号,实则内容拼凑、翻译生硬的书籍持保留态度,但这次的《图解菜根谭大全》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编排结构极其用心**,不是简单地把文本堆砌在一起,而是做出了清晰的脉络划分。比如,它会根据主题,将那些看似零散的语录归类到“修身”、“处世”、“明志”等章节,这对于想要系统学习的人来说太友好了。我尤其欣赏它在翻译上的“信达雅”追求——它没有为了追求白话而丢失原文的哲理深度,也没有过于学术化而让人望而却步。我发现自己开始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书中的某些“心法”,比如对待他人的批评时,学着像菜根谭教导的那样,先内省自身,再冷静分析,而不是立刻陷入情绪的泥潭。这种**学以致用**的能力,是阅读其他经典著作时较难获得的即时反馈。图文并茂这一点,让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它有效缓解了长时间阅读带来的疲劳感,使那些蕴含的智慧得以更顺畅地渗入心脾。对于追求**高效精神滋养**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

评分

坦白说,我对很多传统文化的“普及版”都持怀疑态度,总担心为了追求“通俗”而牺牲了原著的精髓。但这一本《图解菜根谭大全》在**平衡易读性和深度**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可以说是难得的佳作。它的排版设计,大量留白和精美的配图,让阅读的体验非常愉悦,完全没有传统古籍给人的压迫感。我最喜欢它白话译文的**文学性**,它不像机器翻译那样生硬,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美学的提炼。我常常在傍晚时分,泡上一杯清茶,伴着这本书慢慢品读,感觉一天的疲惫和外界的喧嚣都被隔绝在了书页之外。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处事”,更是一种**高贵而淡泊的生活态度**。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才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宝贵的财富。如果你想在浮躁的时代里,找到一处精神上的栖息地,并从中汲取力量,这本书绝对是首选,它的价值远超书本本身的定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