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是如何成為一位超級政治強人的?──對一場柔性政變的持續觀察 (電子書)

習近平是如何成為一位超級政治強人的?──對一場柔性政變的持續觀察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白信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黨:針對官僚集團發動空前反腐運動
政:強調政治規矩集體學習,效忠新核心
軍:啟動軍改,對軍隊絕對控製
情:建立國安委,統一情報和安全力量
網:展開互聯網清網行動
文:推行文化復古運動
社:以社會治理創新為名打擊NGO

  ──七大戰略性動作,顛覆政治局集體領導的柔性政變──


  習近平內心濃厚的毛主義情結,身為「紅二代」的強烈使命感,都驅動他當下的「紅衛兵」內閣以「如何鞏固共產主義政權」為首要任務,因此他們具有相對於保守技術官僚更為強烈的改革欲望。當習一方麵透過小型政治運動和政黨改造的方式進行著「毛主義」的「不斷革命」,以群眾路線為核心而激進、擴張;另一方麵,又繼承鄧小平的新自由主義經濟路線與和依法治國的方針,尊孔復儒,強調傢規、傢訓與黨內規矩,呈現「新傳統主義」的麵貌;這種混閤「新傳統主義」與「毛主義」的「新毛主義」,竟成功地讓他成為超級政治強人!

  而以傢國、孝悌、祥和、滿足為主題的中國夢,則從另一個角度完美消解瞭中國民眾的憤怒,催生齣一種個人崇拜的民粹主義浪潮,並且逐漸匯閤成互聯網語言風格的萌化民族主義;隨之而來的,卻是一連串的微型法西斯運動,構成一個持續的柔性政變,無形中消滅瞭所有對手,沒有反抗,也沒有異議。

  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眼前的中國。未來的中國,會改變嗎?

  本書從話語分析、監察體製、地方性運動以及習與鄧小平體製、與毛主義等多嚮度,在中共1949年建政後六十餘年的背景中,針對2015年以來習近平和習時代中國政治景觀,全麵探究習近平強人體製形成的歷程與原因。

本書特色

  他顛覆瞭鄧小平「廢除領導幹部終身製」這最為重要的政治遺產,宣告瞭鄧改革時代的結束!

  習近平如何透過全方位統治手段,成功修憲取消國傢主席任期限製,迎嚮「終身主席」時代?

  ──從黨務、政治、軍事、情報、網路、文化、社會等層麵切入,全麵剖析習時代!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白信


  德國政治學博士,曾任教於中國某知名大學政治學係,獨立社運研究者和中國政治評論傢、自由撰稿人。
 

圖書目錄

自序
前言

【2015 │超級政治強人】
 為什麼要閱兵?習的強人夢
 臺灣的芬蘭化:馬習會的地緣政治分析
 還是正視新冷戰吧:習歐峰會之後
 抓放郭玉閃和「九號文件」:一個虛無主義帝國的崛起
 浦誌強審判與烏鎮意識形態

【2016 │完美獨裁者的誕生】
 反腐運動接近收官:紀委治國的到來
 新毛主義還是新傳統主義?談六中全會和政黨轉型的若乾問題
 「打鐵還需自身硬」:習近平的政治話語分析
 廷杖打到紅二代?任誌強身後的儒傢共產主義幽靈
 極權主義暴力美學的臨場:深圳禁電摩和地方激進治理運動
 從Nashi到小粉紅:中國青年運動的俄羅斯化
 互聯網、共青團和青年創業
 中產階級的死與生:兼論雷洋案後維權運動的終結
 校友運動的興起:雷洋案沒有結束
 完美獨裁者的誕生:2016的中國政局迴顧 

【2017 │「新時代」的政治】
 全球分裂:全球化逆轉和東方化
 連接前後三十年的關鍵:鄧小平的「那三年」
 習近平的「新時代」政治綱領:一個「革命」政黨的世俗化轉型動員
 五評「十九大」
 北京難民:被驅逐的新流民階級 

【2018 │習時代的政治景觀】
 最終還是接班人的問題
 安邦的倒掉和「新統製經濟」的到來
 中國新監察委到底是個什麼機構?
 解讀習金首會:中朝關係的癥結與齣路、以及能否結成「新軸心」
 一場刻奇的峰會:新加坡川金會觀察 

附錄 中美貿易戰的次生危機
代跋 什麼限製瞭中國政治研究者的想像力?
 

圖書序言

自序

  2015年5月在北京知識屆的一次餐會上,高全喜教授專門到我身邊,問我對時局怎麼看、對習怎麼看,他那時已經知道我將離開大學。麵對高老的殷殷之情,我快速談瞭一通,然後用四個字結束迴答,「修憲、連任」。

  這算是臨別北京學界的囑咐,也隻是複述瞭此前幾年我的觀察和判斷。在2012年鞦天中共的「十八大」前後幾年,我曾多次接受海外媒體訪問,評論習近平即將和正在效法普京,以「促進改革」、「頂層設計」的名義集中權力,成為中共歷史上的新一代政治強人。部分因為這些訪談,我受到多次警告,而這些警告來自外交部、教育部、中共宣傳部還有不知名的強力機構,都通過係主任和學院黨委書記與我的直接約談錶示齣來。

  在我看來,這些對中國最高權力層麵變化的評論,不過是自己平素研究社會運動的延伸。社會運動研究通常遵循「國傢-社會」的研究範式,國傢是社運的改變對象、也是社運的環境構成和鎮壓者,兩者相互穿透,互相塑造。我過去十多年做社運研究的同時,也高度關注著國傢,特別是威權主義的統治形態,從基層的網格化治理到互聯網監控、以及黨國體製在冷戰時代的演變,很自然的對今天的政局演變有著長期預判,也保持時刻警覺。

  更重要的,作為一位政治學者,有責任與公眾分享我的研究、我的觀察、和我的思考。這不僅是一位知識分子的傳統公共責任,也是政治作為一種誌業所在。馬剋斯•韋伯在他1919年的同名演講中,還專門提及一類與職業政客不同但從古希臘時代便有、也以政治為誌業的群眾政治傢,即現代的新聞評論者。在今天,當公共知識分子以電視知識分子、名嘴、專欄作者等形態齣現時,身為政治學者本來兼具韋伯所言的政治誌業三要素―熱情、責任和判斷力,如果積極參政反倒像是業餘的瞭,而更需要以積極參與媒體的時局評論來引領公共討論的政治化,與威權時代對社會的去政治化相鬥爭,並得以隨時檢驗和校正自己的理論和研究,其意義不亞於韋伯或張君勱參與憲法起草,都有著「理論聯繫實際」的特殊意義。

  這在民主社會或者選舉社會情形下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但在中國的威權社會中卻異乎尋常的睏難。從2012年「十八大」以來,每年一度由中宣部主導的國傢哲學、社科重點課題目錄中隻有大比例有關論證和總結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和實踐模式的,傳統媒體和互聯網門戶新聞網站每天也充斥著對習近平的歌功頌德,但在中國大陸絕沒有人以不帶偏見的、價值中立的理論的方法分析習近平的執政理念和僭權軌跡。

  所幸,因為校園清洗運動而被迫離開之後,從2015年下半年起,我倒因為離開而獲得瞭某種自由,而且正巧遇到香港端傳媒的籌建,受邀撰寫大陸政治評論,而有瞭在大陸這種殘缺、割裂體製下完成政治作為一種誌業的機會。於是,便有瞭這本文集所收錄的二十餘篇對習近平「新時代」政治的觀察和研究。

  而所謂新時代,是習近平執政五年之後纔在第二屆任期到來前的「十九大」上提齣的一個政綱口號,並非僅僅錶明過去五年一係列政治運動的階段性結束,而是在無法更替年號的二十一世紀以另一種頗具歷史唯物主義色彩的修辭,宣示告別鄧小平時代的改革開放路線,為他過去五年完成的一場柔性政變做自我加冕。果然,2018年農曆新年,中共中央就公布瞭一個龐大的修憲草案,並在隨後3月的人大會議上通過。去除瞭國傢主席連任不得超過兩屆這一最後的限製,習近平就此成為中國的「終身總統」,一位超級政治強人,也根本改變,或者更準確地說,鞏固瞭鄧時代後期中共體製內逐漸壯大的民族主義發展和威權主義傾嚮。

  這本文集,正是對這一權力集中過程的持續跟蹤,從話語分析、監察體製、地方性運動以及與鄧小平體製、與毛主義關係等多個維度,在中共1949年建政後六十餘年的背景中,全麵、深入、歷史地剖析習近平體製的形成,揭示這個歷時五年的柔性政變過程。雖然是文集,卻因為筆者的方法論自覺和理論訓練,而自有其相互聯繫、相互支持的邏輯體係,也在嚴苛的政治氣氛下倖存下來,接受時間的考驗。

  當然,囿於評論平臺的媒體特性,每一篇文章事後看來總是匆忙寫就,留下不少疏漏。文章來源以端傳媒為主,還選擇瞭發錶在德國之聲和BBC中文網上的部分評論。因是之故,在此,要特別感謝端傳媒主編張潔平,和先後幾位編輯鄒思聰、任其然、何錦源,還要感謝德國之聲和BBC中文網的主編李世濤和吳薇,沒有他們的督促、信任和勇氣,這些深度分析無論如何也是難以問世的。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