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th愛分享~是機關卡片,也是紙盒相本 (電子書)

Ruth愛分享~是機關卡片,也是紙盒相本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Ruth愛分享
图书标签:
  • Ruth愛分享
  • 機關卡片
  • 紙盒相本
  • 電子書
  • DIY
  • 手作
  • 創意
  • 生活
  • 分享
  • 紀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萌心大噴發!一次學會!
[6個驚喜立體紙盒+14種機關創意卡片]

  暗藏在卡片裡的小心機,發揮創意巧思再進階,跳脫平面框架,
  實景拍攝超詳解步驟,零基礎,利用簡單素材,就能輕鬆完成
  互動式立體紙盒X機關卡片的手作書

  Ruth愛分享的創意機關卡
  爆炸卡、禮物盒、旅行箱、相片簿、瀑布卡、雙拉卡、百葉窗卡片、popup 愛心立體卡片……
  將一般平面卡片加入小創意,變化出令人「嘖嘖」驚喜的機關卡片。 

  超詳解的步驟拍攝,搭配文字教學並附錄所有尺寸表,即使是初學者也立即上手,做出屬於自己風格的機關卡片、手作相本薄和立體盒。

  「親愛的!我把機關卡片變成可以收納相片、小物的漂亮紙盒了」

  ♥3大細節做出獨特風格的卡片!
  1.選擇適合的卡片紙張與習慣用的工具,例如:刀片、長尺、壓紋筆、繪圖工具等.........。
  2.從最喜歡的卡片開始,難易度不是重點,喜歡想做出成品的慾望才是最重要的事。
  3.精準尺寸表非常重要,等學會作法,就可以自行縮小、放大,展現自己獨特風格喔!

  ♥立體結構+平面設計,打造創意新禮盒,初學者也能輕鬆完成梳妝盒!
  傳遞溫暖與心意的卡片,利用一點小技巧,結合平面與立體的新結構,即成了一份令人驚喜的禮物盒,送的人用心,收的人很開心。包含收藏功能的好心意。

本書特色

  14款饒富創意的手工立體卡、機關盒、相本簿!
  動動腦、動動手,完成度百分百!

  1.紙張就能做出千奇百怪的造型紙盒與卡片。

  嚴選14款最受歡迎的紙盒造型,從爆炸卡禮物盒到珍愛手提箱,完整步驟拍攝與圖解技巧,一次學會作者多年精心彙整,不藏私的手工製作。

  2.零基礎,會畫線稿就可以。附贈全書教學機關、紙盒尺寸表。
  詳細圖文解說,掌握裁切基本技巧,即使零基礎也能輕鬆上手。

  3.使用美編紙的運用與搭配,提升自己設計感的領域。
  買了一堆好看的美編紙,包裝紙,用在立體造型盒、手提箱,百葉窗、雙拉卡,雙層盒……等,即好玩又能創造不同風味的紙盒繽紛世界。

  4.掌握裁切技巧與工具實用技術。
  收錄立體紙盒組合訣竅,善用手邊隨手可得的工具,就能省時又省力的完成哦!

  5.製作過程全程拍照,圖文大公開,秘訣完全不私藏。
  卡片機關與立體盒如何發展成卡片相簿的步驟超完整,加上優雅配色祕訣,打造令人驚豔的紙藝作品,注目度百分百。

聯合推薦

  葉子紙業/我思文創/和雅菲一起做卡片/紙享pop up/
  躍然紙上popo-up with Paper/蠟筆哥哥Bro Rabbi/鬆餅姐姐說故事/
  童話夢想家彥如姐姐/人氣部落客Yoyo食旅生活/卡若琳立體成形藝術
好的,这是为您构思的一份图书简介,该简介描述了一本与《Ruth愛分享~是機關卡片,也是紙盒相本 (電子書)》内容完全无关的书籍。 --- 《星尘的回响:探寻宇宙的起源与未来》 作者: 李明哲 出版社: 瀚宇文化 装帧: 精装(附赠高清宇宙星图海报) 定价: 480 元 ISBN: 978-986-5432-10-9 内容简介: 我们生活在一个广阔无垠的宇宙之中,从微小的原子到跨越星系的宏伟结构,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奥秘。人类对“我们从何而来,又将往何处去”的追问从未停止。《星尘的回响:探寻宇宙的起源与未来》,正是这样一部集科学深度、哲学思辨与视觉震撼于一体的宇宙学巨著。它并非一本晦涩难懂的专业教材,而是为所有对星空怀有好奇心的读者精心打造的深度探索之旅。 本书作者李明哲博士,是享誉国际的理论物理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他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卓越的科普能力,将当前宇宙学最前沿的理论和最令人振奋的发现,化作清晰流畅、引人入胜的文字。 全书共分为四大篇章,层层递进,带领读者从我们熟悉的地球家园出发,逐步揭开宇宙宏大叙事的面纱。 --- 第一篇:创世之初的低语——从大爆炸到元素周期 本篇聚焦于宇宙的“诞生”与“早期演化”。我们不再满足于“大爆炸”这个简单词汇的表述,而是深入探究引发这一切的奇点状态。 1. 奇点与暴胀: 详细解析了暴胀理论如何解决了早期宇宙的视界问题和磁单极子问题。作者利用生动的类比,解释了在时间零点后极短瞬间内,宇宙如何以指数级速度膨胀,为后续结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读者将了解到,我们今天所观测到的均匀背景辐射,正是那个极端早期瞬间留下的“余温”。 2. 早期等离子体与光子的释放: 描述了宇宙“黑暗时代”来临前,物质与辐射紧密耦合的状态。我们剖析了电子、质子和光子在高温下交织的图景,直到宇宙冷却到足以形成中性原子,光子得以自由传播——这就是我们今天观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书中详尽对比了普朗克卫星和WMAP等观测项目对CMB的精细测量数据,并解读了其中微小温度起伏的物理意义,它们是未来星系团的“种子”。 3. 元素的炼金术: 溯源我们身体中所有元素的起源。从太初核合成中仅仅产生的氢和氦,到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再到超新星爆发时极端高能环境下瞬间生成的重元素(如金、铀等)。本章强调了一个核心观点:我们每个人,都是“星尘”的集合体,生命所需的物质基础,皆由恒星的生死循环所铸就。 --- 第二篇:星海的画卷——星系、暗物质与宇宙网 随着宇宙的演化,物质开始聚集,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壮丽的星系图景。本篇深入探讨了物质如何组织起来,以及那些看不见的“幽灵”——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影响。 1. 星系的诞生与演化: 详细描述了从最初的气体云塌缩,到矮星系合并、形成旋涡星系、椭圆星系乃至不规则星系的复杂过程。书中引用了哈勃深空场、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的最新红外观测数据,展示了早期宇宙中那些“早熟”星系的惊人景象。我们探讨了超大质量黑洞在星系中心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喷流反馈机制,调控宿主星系的恒星形成速率。 2. 暗物质的证据链: 暗物质构成了宇宙物质质量的绝大部分,但它从未与光发生相互作用。本章系统梳理了支持暗物质存在的关键证据:星系旋转曲线、引力透镜效应(包括微透镜和强透镜),以及星系团的动力学研究。作者坦诚地讨论了当前主流的候选粒子(如WIMPs)的实验进展与困境,并展望了下一代直接探测实验的可能性。 3. 宇宙网与结构形成: 宇宙中的物质并非均匀分布,而是形成了一种巨大的、类似海绵状的“宇宙网”结构,由长城、空洞和丝状结构组成。本书运用最新的N体模拟结果,可视化了暗物质晕如何引导普通物质聚集,构建出这种宏观尺度的网络结构。理解这种结构,是理解宇宙膨胀动力学的关键一步。 --- 第三篇:失控的膨胀——暗能量的悖论与时空的极限 如果说暗物质是宇宙的骨架,那么暗能量就是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反引力”力量。本篇将读者带入宇宙学最引人入胜的谜团。 1. 发现加速膨胀: 回顾了1998年观测小组如何通过Ia型超新星作为“标准烛光”,意外发现了宇宙的膨胀正在加速而非减速。这一发现彻底颠覆了半个世纪以来的宇宙学共识。 2. 暗能量的本质探索: 我们深入探讨了暗能量的两种主要模型:宇宙学常数(与真空能相关)和第五元素(Quintessence)。书中详尽对比了基于不同观测数据(如CMB、重子声学振荡BAO、星系红移巡天)对哈勃常数和物质密度参数的约束,试图描绘出暗能量随时间变化的精确“状态方程”。 3. 时空的几何学: 本章引入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关键概念——弗里德曼方程组,并解释了暗能量如何影响时空的曲率和演化轨迹。读者将了解到,我们所处的宇宙可能遵循着“开放”、“封闭”或“平坦”的几何形态,以及暗能量对这一终极命运的决定性影响。 --- 第四篇:未来的回响——我们终将走向何方? 宇宙学的终极问题,是关于其最终命运的预测。本篇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未来,探讨基于当前模型推导出的几种可能的宇宙终局。 1. 永恒的膨胀与热寂: 如果暗能量保持恒定(宇宙学常数),宇宙将持续加速膨胀。恒星燃尽,黑洞蒸发,最终宇宙将趋于一个温度无限接近绝对零度的均匀、稀疏状态——“热寂”(Heat Death)。本书详细描绘了在万亿年尺度上,恒星、行星乃至原子本身逐渐消亡的景象。 2. 大撕裂与大坍缩的理论可能性: 探讨了如果暗能量的密度随时间增强(如“幻影能量”),可能导致时空结构被撕裂的“大撕裂”(Big Rip)。反之,如果暗能量衰减或引力重新占据主导,宇宙可能重新收缩回一个奇点——“大坍缩”(Big Crunch)。尽管当前观测更倾向于热寂,但对这些替代模型的讨论,体现了科学探索的严谨性。 3. 搜寻地外生命与文明的终极意义: 在浩瀚的时空尺度下,人类文明的意义何在?本书最后一部分将视角拉回,讨论费米悖论的新解释,并展望未来(如戴森球、星际探测)的可能技术。它最终回归到哲学层面:理解宇宙的起源与终结,正是赋予我们当下存在的、最深刻的价值。 ---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对天文学、物理学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大专院校学生、科普爱好者。无需深厚的数学或物理背景,但愿意投入时间理解宏大概念的探索者。 本书特色: 前沿性与准确性并重: 整合了过去五年内所有重要的观测成果,包括最新的JWST和欧几里得太空望远镜数据分析。 叙事与可视化结合: 复杂的理论通过精美的插图、时间轴和概念模型进行阐释,增强阅读体验。 哲学思辨的融入: 不仅仅是科学的陈述,更是一场关于时间、空间、存在与虚无的深刻对话。 《星尘的回响》 邀您一同跳脱日常的束缚,在人类认知的边界上,重新审视我们脚下的世界与头顶的星空。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Ruth


  曾任職廣告相關產業10年,因踏入婚姻而離開職場擔任全職媽媽。

  2015年開創Ruth愛分享粉絲頁,喜歡將平時所學所聞的日常手作,製作成簡單教學分享給大家。

  是個熱衷開發研究各類手作更熱愛分享的媽咪,手作對我來說就像一日三餐,所以沒有手作的日子就像麵包配白開水一樣淡然無趣,手作可以說是我日常生活的元氣糧食喔!

  現在平日除了不織布小物、隨手繪圖、卡片創意製作、正在積極取得袖珍黏土教師證照,期待自己有更多更多有趣的事物分享給大家。

图书目录

作者的話~於卡片機關&相片美編  4
推薦序~滿足感爆棚!  5
工具介紹  6

part 1、盒子主體
爆炸卡禮物盒  12
珍愛手提箱  18
記憶旅行箱  26
珍珠手提箱  32
立體玫瑰園置物盒  42
迷你梳妝台相簿盒  54

part 2、卡片機關
經文摺  72
雙腳釘連環相本  76
風鈴相本  78
立體造型扣拉卡  80
對話框拉卡  84
手繪夾式小卡  88
扭轉雙層盒  92
瀑布卡  96
雙拉卡  100
拼貼拍立得  104
Pop Up!訊息小禮物  112
Pop Up!立體愛心  116
斜拉百葉窗  118
賽璐璐收納袋  124

part 3、盒子主體尺寸表
爆炸卡禮物盒  128
珍愛手提箱  130
記憶旅行箱  132
珍珠手提箱  134
立體玫瑰園置物盒  136
迷你梳妝台相簿盒  138

part 4、卡片機關尺寸表
對話框拉卡  144
扭轉雙層盒  145
瀑布卡  146
雙拉卡  149
拼貼拍立得  151
Pop Up!訊息小禮物  154
popup立體愛心  155
斜拉百葉窗  156
賽璐璐收納袋  157

貼心小叮嚀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2077672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76.3MB

图书试读



關於卡片機關與相片美編這件事


  一開始接觸卡片時,當值爆炸卡正夯的時期,我踏入了卡片研究這條大坑,不論是立體卡片還是卡片機關或著是相關摺紙藝術,只要紙&卡片2個字就能深深吸引我。

  從欣賞國內外網路上的作品開始,到忍不住搜尋相關教學,最後不斷暴增自己手做工具,甚至專研起各式各樣紙張類型與磅數,已經可以說是到達走火入魔的階段了。但當我自學一段時候後,我發現學習已經無法滿足我內心的癢癢,是的,我想創作!想做出屬於自己想法的作品,所以我開始日日夜夜滿腦子天花亂墜、天馬行空,無所不想。

  由於科技日月發達,雖然現在人人愛拍照,卻都將照片永遠鎖在3C相簿裡,也許裡頭就是有那麼一些特別珍貴的回憶。如果遺忘,那該有多可惜啊!所以若能將照片結合在卡片創作上,做為一份珍藏或是一份禮物~那是多麼棒的一件事情啊!於是我開始將自己摸索學習到的機關卡片元素,融合在我的生活中,利用卡片結合相片,不僅能滿足創作的慾望,更是將作品昇華到可以作為珍藏回憶的禮物。

  本書就是將我所學與創意精選最得意的一本作品集,收錄了大家最常使用的卡片機關與最受歡迎的簡易爆炸卡作法。你不再需要一一搜尋網路教學,你可以把它當成一本機關工具書,也可以當成一本相片美編書,利用實境拍攝與文字敘述帶領大家進入我的卡片相本世界。你準備好珍藏回憶了嗎?

用户评价

评分

现在的电子书资源爆炸,很多免费的教学影片在网路上唾手可得,所以一本收费的电子书,如果内容上没有非常核心的竞争力,真的很难吸引人购买。我猜这本书的价值一定在于它提供了“系统性”和“独家性”的整理。例如,她会不会将不同类型的机关(推拉式、翻转式、弹出式)进行归类,并针对每一种机关的“难度系数”和“适用场景”做详细的分析?对我这种喜欢系统学习的人来说,这种结构化的整理比零散的网路片段要高效得多。另外,既然是“电子书”,我更期待它能有超链接或者嵌入式的影片资源。想象一下,如果文字介绍一个复杂的折叠步骤,旁边直接点开一个短短的动态示范影片,那学习效率简直是质的飞跃!如果这本书只是一堆静态图片和文字的简单PDF,那它在数位时代的竞争力就比较弱了。我希望Ruth能充分利用电子媒介的优势,让学习过程变得更直观、更有效率。

评分

我最近真的对那种“一物多用”的设计特别感兴趣,而“机关卡片”和“纸盒相本”的结合,正符合这种趋势。我常常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里东西太多了,如果一个物品可以兼具展示、收纳和互动的功能,那它的“使用价值”和“情感价值”都会大大提升。我很好奇,这本书里提到的“纸盒相本”是否只是一个普通的盒子,还是说,这个盒子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可以展开的机关?如果是后者,那简直是太有巧思了。我希望作者能分享一些关于“耐用性”和“收藏性”的考量。因为如果是相本,它承载的往往是珍贵的回忆,如果结构设计得不够稳固,用几次就坏了,那真的会很可惜。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选择承重力好的材料,以及如何加固关键连接点的“秘密武器”。毕竟,分享的爱,如果能持久保存,那才是最美好的延续。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这个东西值得我花时间去郑重其事地制作并珍藏”的感觉。

评分

光看书名,我就在想,Ruth分享的“爱”到底是什么形式的爱?是送给亲朋好友的心意,还是对生活本身的热情?“机关卡片”的设计本身就充满了惊喜和互动的乐趣,这不就是一种把情感“藏起来”再“展现出来”的过程吗?我希望这本书能超越单纯的制作技巧,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用手作品来表达情感”的哲学思考。比如说,如果我要送给毕业的孩子,应该用什么样的机关来表达祝福和不舍?如果是一个纪念日,又该如何利用纸盒相本的结构来回顾点滴?如果这本书能附带一些情感表达的文案范例或者设计思路的启发,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心意传达指南”。我非常好奇,她是如何平衡“结构美感”和“情感承载力”的,毕竟太复杂的机关可能会让相本的主角失焦,而设计得太简单又显得敷衍。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平衡点,我很期待作者能在这方面给出她的独到见解。

评分

说真的,现在的市面上关于手作DIY的书籍多到让人眼花缭乱,很多都是国外引进的,版式设计虽然漂亮,但总觉得少了点在地化的亲切感。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明了“机关卡片”和“纸盒相本”,这种明确的主题定位我就觉得很加分。我个人对那种需要大量精密计算的立体结构不太擅长,总担心做出来会“歪七扭八”,所以如果作者能提供一些非常适合初学者的、容错率比较高的制作方法,那就太棒了。我最怕那种只给成品图,然后步骤超级简略的教学,根本让人无从下手。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她会分享哪些常用的纸张、胶水、工具的“私房推荐”,毕竟选对材料是成功的一半。而且,如果是“电子书”的形式,我希望它的排版是可以在平板上流畅阅读的,如果图片不够高清或者缩放功能不实用,那阅读体验会大打折扣。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一步引导我,而不是丢给我一堆看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摸不着头脑的复杂指令。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有“妈妈的味道”了,那种手工的质感,一看就知道作者在制作过程中花了不少心思。虽然我还没有翻开来看具体的内容,但光是这个名字——“Ruth愛分享”,就让人感觉很亲切,好像邻家阿姨要跟你分享她的独家秘诀一样。我猜里面应该会介绍很多关于生活美学或者手作的入门技巧,毕竟现在大家都很讲究生活品质,能自己动手做点东西,成就感是无可取代的。我最近正好在学用卡片做一些小装饰,希望能从这本书里找到一些新的灵感,特别是关于如何把平凡的纸张变得更有设计感。希望Ruth阿姨能不吝分享她的好点子,让我的手作品也能提升一个档次,不然每次做完都感觉差点意思,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惊艳”的感觉。我特别期待看到她是如何把“机关卡片”和“纸盒相本”这两种看似不相干的东西结合起来的,这听起来就很有创意,绝对不是那种了无新意的标准教程,肯定有她的独到之处。我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步骤图,更希望有作者的心路历程,为什么会想到这种组合,背后的故事才能让作品更有温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