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速更進階!魔術方塊技巧大全:世界高手帶你邁向速解10秒領域 (電子書)

極速更進階!魔術方塊技巧大全:世界高手帶你邁向速解10秒領域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陸嘉宏
图书标签:
  • 魔術方塊
  • 速解
  • 技巧
  • 教程
  • 進階
  • 電子書
  • 益智
  • 解謎
  • 競技
  • 方塊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無論是新手或10秒高手,都能功力大增的必讀攻略!

  本書將盲解最高級的技巧3-style融入基礎技巧,
  讓初學者能夠容易上手,解開第一個魔術方塊!
  速解則是介紹了世界上最多高手使用的Fridrich Method(CFOP),
  更集結了許多快速革新,甚至更簡單的技巧。
  也帶領讀者用更有效輕鬆的三循環法來挑戰盲解。
  只要循序漸進,先學會再逐漸理解轉化,
  自然而然就能成為真正的高手!

  台灣唯一拿下四階五階盲解的魔方達人陸嘉宏,
  聯手多次刷新台灣速解紀錄的快手達人朱哲廷,
  毫不藏私分享最有效的公式與技術!
 
玩转世界的节奏:从入门到精通的魔方速解艺术 本书并非关于《極速更進階!魔術方塊技巧大全:世界高手帶你邁向速解10秒領域》的任何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专注于魔方世界核心理念、历史演变、以及速拧技巧基础构建的深度指南,旨在为所有热衷于三阶魔方(3x3x3)的爱好者提供一个全面且坚实的基础平台,无论你是刚刚接触魔方的新手,还是寻求系统性提升的中级玩家,都能从中找到明确的进阶路径。 第一部分:魔方的哲学与结构——超越表象的理解 在追求速度之前,我们必须深刻理解这个由26个小块构成的奇妙物体。本书的开篇将带领读者进入魔方的“内部世界”。我们将详细拆解三阶魔方的物理结构,从中心轴、转动原理到层与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起扎实的机械认知。 魔方几何与运动学基础: 深入探讨魔方转动的数学模型,理解“面转动”如何转化为空间中特定块的重新定位。这将帮助你避免死记硬背公式,而是真正理解每一步操作背后的逻辑。 符号系统的建立与精通: 标准的Fischer-Yau(或称CFOP)符号系统是全球魔方界通用的语言。本书将用详尽的图示和实例,教会读者如何准确、快速地识别和执行R、U、L、F、B、D等基本转动,以及它们的反向操作(')和双层转动(2)。掌握精确的符号表达是后续所有学习的基石。 魔方历史的沉思: 从鲁比克教授的发明到全球竞赛的兴起,魔方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益智玩具。我们将回顾魔方在文化、教育和竞技领域的发展轨迹,激发读者对这项智力挑战的持久热情。 第二部分:奠定速度的基石——CFOP方法的系统解析 现代速拧领域的主流方法——层先法(CFOP,即Cross, F2L, OLL, PLL)是速度的代名词。本书将按照这个逻辑顺序,细致入微地拆解每个阶段的核心技术。需要强调的是,本书侧重于原理的传授与基础方法的扎实练习,而非那些顶尖高手才需掌握的复杂、超速算法集合。 1. 跨层(Cross)的效率构建: 跨层是决定第一阶段速度的关键。我们强调的不是“如何做”一个十字,而是“如何以最优解”完成它。 预先规划与观察力训练: 讲解如何在Scramble(打乱状态)阶段,预先规划出最佳的四步或五步的底面十字解法。这是从“摸索”到“计划”的质变。 底部转动优化: 学习如何将十字的步骤尽量集中在底层(D层)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顶层和中层的干扰,为后续F2L的顺畅衔接打下基础。 2. F2L(First Two Layers)的直觉与模块化: F2L是CFOP中耗时最久、技巧最丰富的一环。本书将彻底摒弃对冗长公式的依赖,转而培养玩家的“空间直觉”。 基础对和情景分析: 系统讲解“角块与棱块的配对”的八种基本形态(例如,角块在顶层,棱块在顶层;角块在底层,棱块在顶层等)。通过大量图示,让玩家理解如何通过简单的几次转动将“未配对”的状态转化为“已配对”的状态。 “空槽”与“插入”的概念: 强调识别“空槽”(即未被占用的F2L位置)的重要性,并训练玩家在不打乱已完成的配对的前提下,快速找到最佳的插入路径。 利用侧面观察: 讲解如何通过观察侧面颜色,而非仅依赖顶面颜色,来判断当前配对块的位置和方向,从而减少不必要的U层转动。 3. OLL(Orientation of the Last Layer)基础: OLL的目标是使顶层所有块的颜色朝上。对于初学者和中级玩家,我们聚焦于最实用且最容易记忆的子集。 两步法(Two-Look OLL)的精细打磨: 详细拆解两步OLL,即“先完成十字,再翻转角块”的过程。 十字构建的识别: 识别顶面黄色的四种基础形状(点、小L、直线、十字),并提供对应的快速成形公式。 角块朝向的统一: 针对性地介绍最常用的角块翻转公式,确保玩家能够以最少的公式量覆盖80%以上的OLL情况。 4. PLL(Permutation of the Last Layer)的完整掌握: PLL是最后一步,目标是将顶层块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上。本书将提供一套结构化的PLL学习路线图。 基于对称性的记忆法: 将21种PLL情况按照其旋转轴(如对换相邻棱块、对换对角块等)进行分类,利用逻辑关联而非死记硬背来掌握公式。 关键公式的细节分析: 对最核心、最常出现的公式(如Aa, E, H, Z等)进行动作分解,强调手指技巧(Fingertricks)对执行速度的影响。 第三部分:优化与训练——超越公式的极限 速解不仅仅是公式的堆砌,更是对自身操作习惯的不断优化。本部分致力于提升玩家的“效率肌肉记忆”。 手指技巧(Fingertricks)的革命: 深入探讨如何使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来执行转动。例如,如何使用食指的推拉来替代大部分的U转动,以及如何流畅地完成“M”层(中层)转动。 计时与记录: 介绍有效的计时工具和方法,强调“分段计时”的重要性——即分别记录Cross、F2L、OLL、PLL的时间,以精准定位自己的薄弱环节。 “盲拧”思维的萌芽: 介绍盲拧的基本概念和观察阶段的训练方法,为那些希望挑战更深层次魔方技能的玩家提供方向指引。 结语:持之以恒的艺术 本书强调,速度的提升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它需要精确的练习、系统的反馈以及对每一次失误的深刻反思。我们提供的不是通往10秒的捷径,而是构建一个足以支撑你未来无限突破的坚固平台。掌握了这些基础和理念,你将能够带着清晰的头脑,在魔方的世界中稳步前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陸嘉宏


  輔仁大學資工系畢業
  仍持續精益求精,於2017年獲頒十年成就獎。
  至目前(2019年6月)共刷新25次WCA官方台灣紀錄。
  於2016~2017年保有全盲解項目台灣紀錄(共五種)。
  2017年台錦賽拿下四階五階盲解平均成績(全數成功無失誤),
  當時全世界僅19人完成,至目前也是台灣唯一達成此成就。
  歷年台灣錦標賽共獲10項冠軍及1項亞軍,
  2018年亞洲錦標賽五階盲解季軍。
  另著有《魔術方塊破寫祕笈:入門版》、《速解高手!20秒解開魔術方塊》。

朱哲廷

  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畢業

  超過十年經歷魔術方塊玩家。
  於2010及2011年兩次刷新WCA官方三階速解亞洲紀錄。(當時世界排名第二)
  2008至2019年於WCA官方比賽刷新8次三階速解臺灣紀錄、1次刷新單手速解臺灣紀錄。
  歷年WCA官方比賽8次臺灣冠軍。
 

图书目录

Chapter 1 基本解法
認識方塊
代號表
第一面與第一層
基本第二層
基本第三層
 
Chapter 2 速解法
速解概念
F2L(First Two Layers)
OLL(Orientation of Last Layer)
PLL(Permutation of Last Layer)
 
Chapter 3 速解更進階
Cross技巧與進階應用
F2L進階技巧
LS技術 (Last Slot Method)
OLLCP與預判PLL
PLL快速觀察與對齊
 
Chapter 4 盲解與記憶
盲解基本介紹
盲解角塊
盲解邊塊
記憶與聯想
setting方法整理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3617365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40.7MB

图书试读

作者序

  大家好,過去我曾經出版過《魔術方愧破解祕笈:入門版》與《速解高手!20秒解開魔術方塊》,可能有讀者曾經讀過。

  首先,很高興這次能夠跟朱哲廷合作。雖然我也已經能夠有十秒內的成績,不過他在速解上的成就仍然是我無法相比的,也曾是台灣最接近世界紀錄的人,我相信這次一定能為讀者們帶來很棒的內容。

  隨著時代不斷在改變,科技的日新月異,魔術方塊的技術上也有非常大的演變,不論解法技巧或是方塊的結構。當時出版的內容中,大多數都已經有了改革與創新,這些部分是著作這本書的契機。

  僅僅是速解方法中,基本CFOP的方法就已經有了很多的新發現,能更簡單或是更快速的公式之類。而本書中我們也會為大家帶來更進一步的技巧,很多新的觀念是在這幾年才被選手們逐漸提出。這些新的想法並非是背更多或單純的轉速加快,而是很多在我們還原的過程中,本身就存在的小細節,只是我們一直沒有去發掘出來。而雖然這本書是以十秒為目標,但是我能非常確信這些內容對於十秒以內的選手,也可以從中獲得非常大的幫助進而更上一層樓。

  另外、基本的新手教程中,則是將3-style(目前盲解最高級的技巧)的一小部分融入到內容中,使得新手能夠更容易學會。而原本已經會其他方法的人也不用擔心,知識是無盡的,能多理解一種技術對我們只會有幫助不會有壞處。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掌握了這些技術真的能夠達成在十秒解出魔術方塊嗎?

  其實我不喜歡過於誇大的宣傳,比方說:只要一個月就能達到十秒的成績之類,這種說法不切實際。至於這本書的內容能不能達成呢,就看各位努力的程度了。這邊讓我想起,曾經看過一段話,是這樣說的:「當你們覺得這個技巧太難,學不會或懶得學,這就是為什麼會輸給別人的原因;而別人比我們強的理由也是因為他們願意接受,不怕困難,肯下工夫努力練習。」
這段話也讓我受益良多,就在此送給各位讀者們了。

  有參加過官方比賽的人都會有WCA(世界魔術方塊協會)id,由於我是2007年第一次參加官方正式比賽,所以我的WCA-id是2007開頭,十年後的2017的台灣錦標賽,主辦單位特別頒發給我十年成就獎,讓我又是感動又是驚訝。雖然已經得過很多的紀錄與冠軍,但是沒有一個獎項能讓我如此開心,因為這讓我理解到,除了書本的內容以外,我能帶給讀者最大的禮物是,當你們來參賽時仍然能在賽場上看到我。
 
陸嘉宏

作者序

  「我應該要怎麼做才能再進步呢?」

  這是近年來在魔術方塊網路社群中最常被提出的問題。回顧了從以前到現在玩方塊的過程,發現其實我也和網路上提問的玩家們一模一樣,不斷地在問這個問題。

  跟大家簡單分享我的學習過程,最初我可以60秒解出魔術方塊的時候,我問了教我方塊的哥哥上面這個問題,他告訴我:「學F2L技術。」、當我進步到40秒的時候我再問了一次,他說:「把OLL、PLL背完而且要熟練。」,但當我到達20秒的瓶頸想突破時,卻得到了意外的回答:「我不知道,我會的你都會了。」當時的我感到有點茫然,覺得沒有了練習的方向。

  不過我沒有放棄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所以加入了當時臺灣魔術方塊人氣最高的PTT-Rubiks討論版,打算問臺灣的高手們這個問題。透過參與討論版聚會學習新技巧、努力練習熟悉新轉法、參加WCA比賽練習臨場表現,慢慢地能夠在15秒內,甚至10秒內解出一顆魔術方塊,也很幸運地拿過兩次三階單次亞洲紀錄。

  從2007年到現在十多年過去了,隨著大量新公式被玩家們發現以及方塊結構的進步,許多早期的公式已經不是最佳選項、指法變得更多元、各種為了順利銜接速解各階段的技術也趨於成熟,而魔術方塊社群在網路上討論的比例,相較起過去也大幅成長。

  對於玩家們在網路上提出關於進步的問題,常有許多熱心的高手們給予意見,偶爾我也會依據玩家們個別的情況給出建議。有趣的是,當回覆踴躍時會發現CFOP各階段都有人給予建議,而且方向和練習順序又不盡相同,這時提問的玩家反而有不曉得該從哪裡開始練習的困擾。會有這個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網路社群的回覆通常篇幅比較短,很難完整解釋一個方法、概念或相關細節,提問的玩家常常只學到片段的技巧。

  很幸運的,這次有機會能與陸嘉宏合作一起撰寫這本書,能夠將這十多年在魔術方塊速解方面所學習到的知識與技巧,以比較完整、系統性的方式帶給大家,希望能使讀者們在速解進步的路上走得更順利。另外在參與討論的過程中,除了使書中公式更加完備以外,他深厚的盲解功力也幫助我瞭解部分公式的原理、記憶的方法,甚至提供我練習的方向,對我來說其實就是現階段想進步所獲得的解答。

  回到最初的問題,如果有人拿著魔術方塊問我「我應該要怎麼做才能再進步呢?」

  我想我會回答:「看這本書!」。

  但如果不僅僅是魔術方塊,而是其他所有知識、技能領域呢?經由我玩魔術方塊的經驗,我的答案會是:「學習在每個階段不斷的去問這個問題,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朱哲廷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