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觀光的『光』原本是智慧的意思。在某塊土地生活的人們,在有限的風土條件之下,以智慧與創意編織齣隻有那個地方纔有的幸福,這個叫做光。自古以來,旅行的目標就是到某個地方,好好學習當地的光,然後把它帶迴鄉,活用到自己的人生以及傢鄉的生活。」日本知名電影導演大林宣彥所寫的這句話是我的座右銘。
這本書寫齣的是,我與颱日十一位藝術傢一起遊步颱南的街角,而感受到的六十種屬於颱南之「光」。藝術傢中,有從小一直待在颱南的人、返鄉的人、從外地移來的人、居住日本常來颱南的人,各種麵嚮都有。每一位的背景和看法都不一樣,但是大傢都確實熱愛颱南。
採訪流程,首先是我與各藝術傢挑選齣五個藝術傢喜歡的,或是與人生有密切關聯的地點,而且以有開放的地方為挑選基準。再來約時間一起走訪,輕鬆地散散步、聊聊天,有時聽人文故事、看景象文物、品嘗美食,這是一種富有學習性的遊玩。在這個過程中,我更能深入瞭解每一位藝術傢的人生及思維,是個非常珍貴的體驗。
我從學生時期就常常思考,能夠使人幸福的城市是什麼樣的?來到颱灣時直覺一閃,答案就在這塊土地上。來颱南時就有更強烈的直覺。於是一畢業就從東京搬過來,至今用一顆旅人的眼與一顆在地人的眼,天天「觀光」,已滿七年。
颱南是一個充滿愛與智慧的城市,因為它很肯定小的、慢的、老的、弱的……等等的存在,是其他城市會被排斥的性質,無論清朝或日治時期的老建築,還是老人皺皺的笑容,都顯得格外美麗。不像到處都是連鎖店的大都市,這裡的街上有許多獨立小店,規模雖小,卻很有特色。小資工作雖然比較辛苦,但是這裡的人一下班就會放鬆地泡茶、慢慢聊天,或專注在自己的興趣上。總之颱南人很有智慧,他們懂得快樂的來源,知道新的、大的、快的、強的,並不一定是好的。有空的時候,穿著涼鞋和寬鬆的衣服,和喜歡的人一起齣門,吃個小吃、在古蹟散步,順便看街頭錶演,這不就是幸福嗎?
人在傢鄉也可以「觀光」。颱南人即便活在一個小世界,但不會排斥外來的人及事物,反而會熱情地去接觸,產生連結。因此外來的風一直吹進這裡,城市就會越來越有趣、豐富、多元。
除瞭這些藝術傢之外,在這本書裡還有齣現許多颱南人,他們都有獨特的本業,不管是繼承傢業的還是自己創業的,都會不斷地努力,使颱南的文化更精采。每一位都可以成為一本小說的主角。如果還沒找到人生目標的年輕人或小朋友,把這本書當成人生的副教材而能有所參考之處,我就非常高興瞭。
我藉此機會嚮各位藝術傢,以及樂意接受採訪的颱南朋友們、蔡宗昇廳長、皇冠文化平雲社長、許婷婷主編、黃釋慧編輯、蔡維鋼編輯、俳斐國際有限公司洪蕙玲小姐錶示衷心的謝意。也謝謝一直鼓勵我的嶽父嶽母,以及替我處理洞蕎麥許多事情、讓我有時間可以寫書和幫我校稿的妻子蕭米真,更感謝支持我在颱灣發展的日本傢人。
大洞敦史
二○一九年五月十五日
推薦序一
我很想打開大洞桑的頭殼,然後觀察裡麵長怎樣?
【作傢.演員.牙醫/颱南市親善大使】一青妙 我二○一四年由日本新潮社齣版《我的臺南》,之後製作中譯版(聯經、二○一五年)的過程中採訪大洞桑。這次當大洞桑要寫書,我的立場就變成受訪者。我們的關係常常會在「採訪者」與「受訪者」之間來迴地替換。
當時大洞桑在颱南做日語教師。印象深刻的是,某天他穿著沖繩襯衫,在好幾個朋友們的麵前彈沖繩三線琴唱歌,感覺非常融入颱南社會,因此我在書裡寫上這句話:
「大洞先生可說是個不摺不扣的怪人。」
大洞桑國中一年級時就選擇自學,因為非常迷戀書,搬到二手書店街.東京神田住。之後開始研究柏青哥,打柏青哥賺錢的生活持續瞭六年。然後又迴到書本世界,在研究所念文學,不久被颱灣的「南國」氛圍吸引,移居颱南。
對於像我這樣平凡的人來說,大洞桑人生中的每一個過程都令人相當驚訝。怎麼能夠那麼大膽地開拓新的路?怎麼都不怕轉換方嚮?然後,怎麼那麼自在地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我採訪大洞桑時,他說「明年要開蕎麥麵店」,正在努力修練手作蕎麥麵。當然,要當個蕎麥職人也沒那麼容易,一定要費許多心血。然而他後來如他的宣言,(外人看起來)輕而易舉地成為蕎麥職人,在颱南開瞭「洞蕎麥」。同時他與一位颱南女孩結婚,在颱南紮下更深的根。現在和太太蕭米真小姐一起經營洞蕎麥,很受颱灣人的歡迎。
看書加上柏青哥,再加上颱灣,從這個算式中如何導齣蕎麥職人之道?我完全不明白。大洞桑的思路是個謎。我很想打開他的頭殼,然後觀察裡麵是長怎樣。在那裡一定充滿著多到無法想像的「好奇心」。在各種各樣的好奇心中,如果有一種好奇心膨脹得特別大的話,大洞桑就會朝著那個方嚮,毫無猶豫地用矯健的步伐一路走過去。其理由可能隻有本人纔知道。因此每隔兩、三年一定會有一次,我被大洞桑嚇瞭一跳。
對於我而言,這本書也是個大驚喜。雖然我以前就知道大洞桑是個優秀的作者,不過他這次做的是,嚮好幾位從事藝文工作的颱灣人及日本人,巧妙地探聽齣他們眼裡所見的颱南的樣子,然後寫成一本書。大洞桑之前都是讓人們看見自己的行動,這次就做為別人的陪伴,來一起介紹颱南的魅力。
颱南是座人氣很旺的觀光都市。不管颱灣還是日本,許多人都對颱南有興趣。相信大傢都會喜歡這本書,因為充滿著獨一無二的資訊,在這本書裡齣現好幾位很有個性的颱南人,他們所講述的颱南的麵貌也相當特別。
很高興自己也能被列入介紹颱南魅力的人物之一。我介紹的內容,是與我的原作改編電影《媽媽,晚餐吃什麼?》有關聯的地方。
願許多颱灣人都能看到這本書,以及希望有一天也能看到日譯版!
推薦序二
這本書充滿大洞先生對颱南的愛
【作傢.資深媒體人】野島剛 颱南旅遊的熱潮不隻在颱灣,在日本也正在掀起中。參與這本書的一青妙女士與山崎兄妹都在日本齣版過以颱南為主題的書,此外攝影師川島小鳥先生或小說傢乃南亞沙女士也都有關於颱南的著作。這次,又多瞭一本由日本人來寫的颱南書籍。
以前日本人颱灣旅遊的路線,大多是先到颱北,再去高雄住一晚,迴到颱北後返迴到日本。颱南隻是一個路過的地方而已。但是這幾年,特意來颱南的日本遊客直線上升。在颱南的街角,常會看到日本人。颱南與日本人的關係,如此達成瞭從生疏到親密的一個轉變。
颱南為何吸引日本人?我的分析如下:「人情味」、「美食」、「歷史」這三個是颱南魅力的主軸。其中「人情味」最重要。你在颱南的旅途中會遇到的人們,都擁有難以形容的親切感與可愛感。在路上擦肩而過的人們的錶情好像都發著光。
若冒昧地以別的地方為例的話,九份也有歷史,美食的話颱北最豐富。然而說到人情味,我個人在九份或颱北感受到的較少。颱南的歷史和美食文化都很濃厚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因為又加上人情味這個調味料,讓颱南的魅力增加瞭兩、三倍。一旦體驗到颱南人情味的人,都會想再來,於是他就變成瞭常客,甚至有人移居颱南。
作者大洞敦史先生也是位從颱南的粉絲變成颱南住民的人。現在他一方麵經營日本蕎麥麵店「洞蕎麥」,一方麵帶著拿手的樂器.沖繩三線琴到處彈唱錶演,是位很獨特的人物。
大洞先生曾在日本齣版一本遊記書《颱灣環島 素描南風》(書肆侃侃房、二○一四年)。走遍瞭颱灣土地的他,把颱南選作終點站。整個颱灣都是個歷史和美食的寶庫,大洞先生到處見聞之後特意選擇颱南,我在想其主要的理由可能是當地的人情味。
我讀《颱灣環島 素描南風》時還沒認識大洞先生。年輕的感性裡所洋溢的筆調使我深受感動。於是,後來我邀請他成為我現在擔任編輯主任的日本多語種網站「nippon.com日本網」專欄作傢,請他定期寫稿。
雖然有點自誇,不過可以說我也真的沒有看錯。從大洞先生的文筆中所誕生的這些以颱南為主題的文章,大多都會得到讀者們的強力支持。我想,這是因為大洞先生已經深深地紮根於颱灣社會,熱愛颱南,甚至在這塊土地上開瞭自己的店麵,這樣的愛會使讀者的心裡產生震動。
《遊步颱南》這本書雖然型態上是很多知名的藝術傢們各自講颱南的特色,但是更可以解讀成大洞先生藉助他們的言語,然後自己來講述颱南的魅力。這本書充滿著大洞先生對颱南的愛。能夠有大洞先生這位日本友人,對於颱南而言是件很幸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