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終老前,還能為心愛的牠做什麼 末期寵物的心情安寧照護指南 (電子書)

寵物終老前,還能為心愛的牠做什麼 末期寵物的心情安寧照護指南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張婉柔
图书标签:
  • 宠物
  • 临终关怀
  • 宠物安乐死
  • 宠物健康
  • 宠物护理
  • 动物福利
  • 宠物情感
  • 末期照护
  • 悲伤疗愈
  •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心情安寧、照顧者的自我照顧、離世溝通,
獸醫師+動物溝通師的跨領域支持最前線。


◆專文推薦
獸醫師、智遇動物醫院院長 蔡文智
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 蘇絢慧
大悲學苑社區安寧靈性關懷教師 德嘉法師
繪本畫家、灰灰友善動物協會負責人 李瑾倫
暢銷書作家 柚子甜
正向思維藝術 犬隻行為師 許朝訓

◆掛名推薦
汎亞動物醫院院長 張詠舜獸醫師
長青動物醫院院長 林長青獸醫師
極光動物醫院 蔡仙瑩獸醫師
愛達司動物醫院院長 陳稚文獸醫師
品澤動物醫院院長 蔣若涵(蔣安怡)獸醫師
享家寵物到府善終服務創辦人 李明翰獸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 周昕韻諮商心理師
法拉狗訓練工作室 Ming 
流浪動物花園協會創辦人 Rose
癒光之境身心靈中心創辦人  丁宥允
演員 林辰唏

 //

當「動物溝通」遇上「安寧」,稱為「心情安寧照護」,
為傷心的人與動物,銜接起從生到死之間那段難以談論與碰觸的道路,
把失落的重新安放,把破碎的溫柔黏貼。

寵物進入我們的生命裡,成為孩子、夥伴、最親密的朋友。
猶如兩個背包客,在探索、歷險的旅途中於列車上相遇,
共乘期間一起欣賞窗外美好的風景,分享彼此的生命經歷。

不知不覺中,歲月靜悄悄就過去了,
身為飼主,我們多半是那個送行的人。
無論與寵物同行的路有多長,驪歌總是會有響起的那一天。

然而,「善終」不是死時那一刻才發生,
是一場從「末期確診」開始,就該進行的,溫柔的告別。

台灣首位具有獸醫師背景的溝通師張婉柔,
以醫學背景出發,綜合多年諮詢案例、臨床經驗與安寧領域的知識,
依循末期病人的生理變化、心理靈性需求,
擬定身心靈的整體性照護。

即使沒有進行動物溝通,
也能從本書個案中理解牠們面對死亡的態度、真正在意的是什麼。
進一步照顧到牠的心,進行更細緻的陪伴與準備。

為因愛而生的痛找出口,讓悲傷被承接,使悲傷的人開始懂得溫柔對待自己。
於死亡能從容以對,於生命能化作感謝,成為滋養寵物與自己的養分。

在踏上靈魂下一個階段前,
替孩子們帶上充滿愛與祝福的行囊,
當再見的那一刻到來,達到生死兩相安的圓滿善終。

讓牠們安心回到光跟愛中。
在那裡無病、無痛,只有寧靜,沒有痛苦。
生命的温柔告别:陪伴毛茸茸家人的最后旅程 图书名称:《星光下的絮语:宠物生命终章的情感梳理与实践》 书籍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专注于宠物疾病的医疗技术,也不是一本教导如何进行安乐死选择的手册。它是一部献给所有深爱着自己毛茸茸伴侣,正站在或即将面对生命最后阶段的饲主们的心灵指南与情感陪伴手册。我们深知,当宠物进入生命倒计时,饲主内心深处的焦虑、不舍与无力感是何其沉重。本书的目的,是帮助您将这份沉重的爱,转化为有质量、充满尊严且充满回忆的告别旅程。 第一部分:理解与接纳——预见与准备的艺术 生命的终点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对于深情的饲主来说,接受这一点异常艰难。本部分将引导读者正视“失去”的必然性,并从心理层面为即将到来的变化做好铺垫。 预先的哀伤:预警期的心理调适。 我们探讨了“预先性哀伤”(Anticipatory Grief)的普遍性,这种情绪在宠物被诊断出不治之症或身体机能明显衰退时就开始萌芽。如何平衡对未来的恐惧与珍惜当下的决心?我们将提供具体的日常练习,帮助您逐步适应这种“失去前的失去”。 环境的微调:舒适度优先的生活重塑。 随着宠物年迈或病情加重,它们对环境的需求会发生巨大变化。本章详细阐述了如何打造一个“无障碍”且“感官友好”的居家环境。这包括对地面摩擦力的改善、光线和温度的精确控制,以及为行动不便的伙伴设置的专属休息区。我们重点讨论如何通过微小的环境调整,最大限度地提升宠物日常生活的舒适度和安全感,减少它们因环境不适而产生的焦虑。 “不再治疗”的选择哲学。 当治愈已成奢望,照护的重心必须从“延长生命”转向“提升生活质量”。本书将剖析如何与兽医进行有效的沟通,清晰表达您对宠物舒适度的关注,而不是仅仅关注医学指标。我们讨论在何时应当勇敢地放手,停止那些可能带来痛苦却收益甚微的医疗干预,将资源和精力集中在体验的优化上。 第二部分:日常的温柔实践——提升“活在当下”的质量 这段时期,每一天都弥足珍贵。本书提供了大量实用的、以宠物感知为中心的照护技巧,确保它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依然能感受到被充分的爱与尊重。 感官的重燃与维护。 随着视力、听力甚至嗅觉的衰退,宠物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发生了变化。本章介绍如何通过温和的触觉、熟悉的味道和有节奏的声音来维持与宠物的连接。我们提供如何进行“温和的抚触交流”,即使是深度衰弱的动物,也能通过特定的按摩手法感受到安慰和安全感。 饮食的最后仪式。 很多时候,食欲是衡量宠物生命质量的关键指标。当常规食物不再适口,如何准备既能满足其营养需求又能带来极大满足感的“最后的美食”?本书分享了如何在家中制作易于消化、气味诱人的特制餐点,以及如何将喂食变成一种充满爱意的互动,而非一项例行公事。 记录与创造永恒的回忆。 失去是必然的,但回忆是永恒的。本部分指导饲主以富有创意且不给宠物带来压力的形式记录下最后的时光。这包括“无声的摄影日记”技巧,如何采集它们的脚印或毛发样本,以及如何通过文字或艺术形式,记录下那些只有您和它才懂的“专属密码”和生活细节。我们强调记录的重点在于情感的捕捉,而非完美的画面。 第三部分:沟通的桥梁——理解无声的语言 宠物无法用言语表达痛苦或满足。本部分专注于提升饲主对宠物“非语言信号”的敏感度,帮助您更准确地解读它们在最后阶段的需求和情绪状态。 疼痛与不适的微妙信号。 即使在姑息治疗中,疼痛管理也是重中之重。本书细致地描绘了各种动物(犬、猫为主)在不同程度疼痛下可能表现出的细微动作变化、呼吸模式的改变,以及姿态上的抗拒。这有助于饲主及时与兽医沟通,调整镇痛方案,确保宠物的舒适度。 情感的“共振”与安抚。 研究表明,人类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宠物。我们探讨了如何通过调整自己的呼吸、心率和肢体语言,向宠物传递平静与力量。重点在于学习如何在您自己感到悲伤时,依然能为它们构建一个稳定、充满安全感的“情感气场”。 对话的艺术——给未说出口的道谢与道别。 尽管它们听不懂人类的语言,但它们能感知语调中的爱意。本书鼓励饲主在独处时,对宠物进行“有意识的对话”——表达感谢它们带来的快乐,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并温柔地预告即将到来的分离,让爱意在空气中流淌。 第四部分:告别与重塑——哀伤的过渡与自我的疗愈 生命中的重要角色谢幕后,留下的空缺需要被温柔地填补。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聚焦于告别仪式和饲主自身的心理重建。 个性化的告别仪式。 告别不仅仅是火化或安葬。我们提供了如何根据宠物的性格和你们共同的回忆,设计一场有意义的、私密的告别仪式。这可能是一次特别的野外旅行的“精神回顾”,或是一场纪念它们最爱玩具的聚会。仪式的意义在于为情感画上一个明确的句点。 面对“宠物失踪”后的生活。 寂静的家中、空置的食盆,这些具象的物品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本书提供了应对初期“空巢期”的实用建议,比如逐步清理物品,或保留少数象征性的纪念品,而非将所有痕迹立即清除,以避免创伤性刺激。 将爱延续的途径。 最终,如何带着这份沉淀后的爱继续前行?我们探讨了将对宠物的爱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行动,例如参与动物保护工作、成为临终关怀志愿者,或是仅仅以更温柔、更有耐心的方式对待身边的人与事。这不是鼓励“立刻”迎接新生命,而是关于如何将逝去爱侣的遗产——无条件的爱,融入自己余生的价值观中。 《星光下的絮语》旨在成为您在生命中最艰难旅程中的一位沉静、有力的同伴,帮助您把最后的时光,过成一场充满尊严、感恩与不朽回忆的温柔告别。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婉柔
台灣首位獸醫師背景的溝通師,育有一隻三花貓

國際溝通師羅西娜(Rosina Maria Arquati )認證弟子
國際動物安寧緩和醫療協會(IAAHPC)臨床獸醫會員
臺灣大學獸醫系學士 D.V.M., NTU
國家考試合格獸醫師

世界國際健康管理學會 花精講師
大悲學苑 安寧靈性照顧專業人員
臼井靈氣 導師級療癒師
《巴赫花精情緒療癒聖經》譯者

從看診到溝通,15年來都跟末期寵物和飼主站在同一邊。

曾是在診間陪飼主掉淚的獸醫,明白生命末期的無助與挫折非藥物可解;現在以溝通傳達寵物的心聲,讓飼主對於生死大事感到安心,也講授心情安寧的實做法,協助照顧者度過臨終陪伴最煎熬的過程。認為寵物與飼主的身心福祉同等重要。

身為溝通師,聽過很多離世寵物與飼主的遺憾,了解彼此的心緊緊相繫,更加深想要推廣心情安寧與哀傷關懷的動力。心中的願景是讓失落的傷得到疼惜與撫慰,讓生死過程淬煉出的是愛與勇氣。

FB社團:張婉柔動物溝通( 哈哈哈小姐的動物星球)
官方網站:https://veronicatalktopets.weebly.com

繪者簡介

鄭嘉文
畫畫,是我對這個世界表達愛的方式,也是一種自我療癒,如果能因此也療癒到別人,帶給這世界一點點什麼,那就太棒了。

FB粉專:文先生繪話郎
IG:mrwen_painting

图书目录


自      序、末期寵物的心情安寧照護
推薦序1、寵物終老前,還能為心愛的牠做什麼 |蔡文智(獸醫師、智遇動物醫院院長)
推薦序2、那些關於我們心愛寵物的善終大事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
推薦序3、夢裡,我總是焦慮悲傷的尋找一隻狗 |德嘉法師(大悲學苑社區安寧靈性關懷教師)
推薦序4、從「我在」到「我不在」 |李瑾倫(繪本畫家、灰灰友善動物協會負責人)
推薦序5、毛小孩的離別學分 |柚子甜(暢銷書作家)
推薦序6、願因愛而生的痛,都能痊癒與昇華 |許朝訓(犬隻行為師、正向思維藝術創辦人 )

Part1陪伴寵物走最後一哩路,你需要知道的事 

1-1
生命面前的大無畏者
寵物的生命觀
1-2
「該讓牠知道自己的生命正邁向終點嗎?」
 病情告知
1-3
「你要多吃才有體力!」
照顧寵物的心理需求,跟吃多少一樣重要
1-4
此生,我最在意是你
離開前,最在意的也是你
1-5
「家裡怎麼安排,會讓你覺得舒服?」
打造舒適的居家環境
1-6
「我怎麼跟你互動,能讓你比較開心?」
理解寵物的心理需求
1-7
「 讓我為你說一個愛的故事!」
不只是四道
1-8
「你想要安樂死或自然死?」
關於死亡,難以開口的詢問
瀕死徵兆及階段表現:四大分解理論
1-9
聽聽寵物怎麼說:
「我希望能夠照顧到他們的感受,然後再上路」

PART2作為照顧者,你需要的自我觀照:照顧自己的身體層面與心靈層面

讓身體獲得休息,陪伴才能細水長流
關懷自己的心,你可以這樣做的 5 件事

PART3離世後的常見疑問

3-1
「你會生我的氣嗎?」
3-2
「死亡來得太突然,還有什麼我能為你做的嗎?」 
3-3
「哭泣、想念,會讓你走不了嗎?」
3-4
留意家中其他的寵物
3-5
「不要離開或請你趕快回來,好嗎 ?」
3-6
「假如有來世,回來繼續當我的孩子,好嗎 ?」
3-7
「失去你之後,我該如何自處 ?」
悲傷的情緒樣貌
如何與失落後的悲傷相處

結 語、你的心跳就是我的心跳,在心裡,我與你沒有分離
致 謝
附 錄1、喘息照護資源
附 錄2、從臨終到牠離開之後,給末期寵物飼主的指引之樹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086061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1.0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1、寵物終老前,還能為心愛的牠做什麼?
蔡文智(獸醫師、智遇動物醫院院長)

我想每個獸醫師都會期待擁有「和動物溝通」的超能力吧!這個領域其實不一定像電影般帶有神奇色彩,它可以是一種透過「學習」得到的能力。我認識動物溝通,是從張醫師的溝通開始,想要體會動物心中的純粹美好,請打開這本書,開啟你和動物連結的序幕吧!

認識婉柔的時間,從台大獸醫系學生時代開始算起,應該有一個世紀了!哈!應該是說,張醫師從台大獸醫系畢業,踏入杏林從醫,出國進修,轉至我和老婆開的智遇動物醫院工作,到擔任流浪動物花園顧問獸醫師,再變成幾乎是專業的舞者,最後深根「寵物溝通」,發願走入「末期寵物的心情安寧照顧」。這一連串不算短的生命課題,和張醫師感性又不屈不撓的個性結合,舞出一段令人驚嘆的世紀劇曲,我也在其中見證許多靈性的奇蹟故事。  

身為從醫人士,我想大家最不想面對的就是「死亡」議題。但是張醫師從自身經驗出發,結合當獸醫時得到的感觸,在化身寵物溝通者的時期,深度理解此一層次的重要性和目前業界的缺乏,並發願前往這個十分重要、但又令人畏懼的領域,讓我很是敬佩。

這本書談的範圍既廣也深,並且適合當作工具書來使用,讓大家了解動物臨終面臨的狀況與需求,用真實的感人故事作為主軸,串聯起專業資訊;而張醫師感性細膩的文筆處理,就像她的語氣和風格,有種關心滿滿的氛圍,讓讀者就像親身與她一起經歷溝通的過程。

記得!準備好面紙是很重要的。書中談到「照顧孩子」、「陪伴孩子」、「與孩子溝通」、「父母的責任」、「如何放手」、「調整自我的角色定位」、「平衡家庭」、「正念」、「覺察」、「生命臨終的處理與心態的穩定」等觀點,相信你能在書中找到面對生命議題的價值觀和解方。

我身為獸醫又是管理者的院長身分,看過非常多動物的生老病死和各種生命故事。理性上,除了要解決不一定能打敗的難纏疾病;感性上,也需要緩解毛孩與家屬們的心理壓力。但目前社會上的趨勢,有兩點讓我比較感慨:第一是部分臨終動物的家長,用「贖罪券」的態度去進行醫療,雖然醫療做很多,但並不是為了孩子而做,而部分獸醫師也樂於配合;第二是很多獸醫的發展之路,是往專科或儀器升級方向,雖然診療時能給予高強度的專業,卻沒有同時提升診療時的溝通溫度。

這些現象由很多因素造成,也包含醫療的保護性和溝通上的不對等關係,希望這些狀況在張醫師推廣寵物溝通、飼主溝通與末期善終的理念後,能慢慢因心靈的提升而改善。

時至今日,我也還會擔心院內的醫師夥伴們,能否扛住疾病和生命議題並妥善處理。其實基本的「動物溝通」、「安寧陪伴」與「臨終關懷」,是每位動物從業人員(尤其是獸醫師)應該要具備的,我也期待能再將張醫師的寵物安寧教育推廣到每一個角落!


推薦序2、那些關於我們心愛寵物的善終大事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

我的生命中,經歷了許多次和毛孩子生離死別的經驗,其中有兩隻喵孩子是從出生後不久,即來到我身邊,由我親自照顧、呵護、疼愛直至牠們終老,完成牠們的這一生。

牠們在身邊陪伴我將近15年的時間。15年的歲月,足以證明牠們見證我的生命從幼稚到成熟的蛻變歷程,甚至比我的任何一位親友都要更親密、了解、參與我生活中每一天的大小事。

我還記得從牠們正式進入老年期(8歲開始),我就不斷地預習牠們正在進行的老化和死亡的可能性。由於過去我曾擔任安寧病房的臨床社工師,對於生死離別的體悟感觸頗深,因此,每一天我都練習著感謝牠們在我身邊,不斷地對牠們說「我好愛你」,並且試著和牠們溝通:「請讓我陪你到最後一刻,請讓我在你身邊時再離開我,我想好好和你告別,雖然不捨也很心痛,但我希望是我送你走。」

我總是提醒自己和喵孩子要活在當下。即使我的工作非常忙碌,也有不少煩心的事,但只要和牠們在一起,我就能盡量活在當下,感受和牠們相依偎、相親相愛的暖心和情感的撫慰。

因為,我深深的明白,有一天死亡所帶來的離別時刻會到來,以任何一種形式出現。而我希望盡量保有意識,在準備那一天的來臨。但即使是如此,牠們離去的那一刻,我仍然悲傷的肝腸寸斷,未有任何省略,因為那是我用生命所愛的孩子。

我想,任何一位身為寵物家長的人,都需要看這本書。本書的作者張婉柔,擁有陪伴末期寵物與照護者的豐富經驗,深深了解喪失寵物的心是多麼心碎和心痛。她從一名救命的獸醫,成為替寵物家長和其摯愛的寵物進行心靈溝通的動物溝通師,為了了悟生死大事,她還親自走進安寧療護,學習關於生命的善終之道。

一路走來,我為她永不放棄的意志而感動。她想結合生命所學習過的課題,以她善解人意、體貼及敏睿的心靈,為寵物善終的陪伴貢獻一份心意。她深知對於寵物家長來說,那是我們心上難以放下的牽掛,看見心愛的寵物受痛受苦,那一份痛苦就同樣地發生在我們身上。

因此,在這麼艱難的歷程中,若有足夠的指引和溫暖的陪伴,能讓我們知道如何減少遺憾、如何給予適切的關照、如何做下重大決定,以及如何關懷自己在告別之後的悲慟修復,相信這是非常重要且可貴的資源及幫助。

誠摯的推薦給你——正在面對寵物終老的你、想要讓生死兩相安的你、想要讓善終完滿你和寵物情緣的你。若心中正在呼喚需要一份力量來陪伴你面對,那麼這本書的出現,正是為了回應你。


推薦序3、夢裡,我總是焦慮悲傷的尋找一隻狗
德嘉法師(大悲學苑社區安寧靈性關懷教師)

某日我在菜市場看到一團髒髒黑黑會蠕動的小肉團,歪著頭張著呆萌的眼睛與我四眼相對,定神一看,哇!是一隻醜醜的流浪小奶娃。這麼小的奶娃沒有找食物的能力,如果遇不到願意飼養牠的人肯定是沒辦法活命的,於是我帶著驚喜又不安的心情帶牠回家。

那是一團軟趴趴的肉團,於是我叫牠:麻糬。

收養麻糬隔天,我抱著牠走到離道場約500公尺的地方運動,一個不留神的狀況下發現牠不見了,焦急的我喊著也到處問人,卻遍尋不著麻糬的蹤影。  

帶著滿懷的自責、不捨與擔心回到住處。哇!這奶娃竟然在箱子裡呼呼大睡。

我太驚訝了,還在喝奶、走幾步路就軟腳的毛小孩,如何長途跋涉回到這個牠只待過一晚的家?牠又為何認得路呢?看著牠在箱子裡睡得香甜又安心,我心裡暖呼呼的明白這份認定!

牠慢慢長成。雙眼皮的明亮大眼,深棕色的毛,背脊一排黑色捲毛像極了獅子王的氣勢,漂亮又絕對忠心愛家的米克斯,當然也有著愛吃又愛搗蛋的本質。我非常疼愛牠,牠帶給道場很大的樂趣與笑聲。

麻糬三歲那年,平日喜歡跑跳的牠變得無精打采,對食物也沒了興趣。費心準備牠最愛的食物,拜託牠「吃一口」、「只吃一口也好」,但麻糬也像為了安慰我一樣,勉強嗅嗅。我沒有養狗經驗,牠是我生命中的奇遇,到這裡我才警覺需要送醫,牠生病了! 

輾轉幾家動物醫院都沒有辦法醫好牠,經人介紹我把牠送到一家市區最昂貴、儀器最先進的醫院。我告訴醫生,不管花多少錢都沒有關係,請給牠最好的醫療。麻糬的病情時好時壞,每次去醫院看牠,要離開時牠總是低鳴,兩眼渴求的望著我,我知道牠想跟我回家。一隻從小活在大自然、以天地為床長大跑跳的狗,無法理解為何牠最愛的主人要離棄牠,把牠關在一個小小的鐵籠裡。

於是,我總是安慰牠:「麻糬乖,麻糬最乖了!麻糬要聽話,麻糬生病了,醫生叔叔是好人哦!等麻糬病好了,師父一定馬上帶你回去哦!」  

每次的探望每次的心痛。我數度跟名醫說:「你老實告訴我,牠還有希望嗎?如果沒有醫治的可能請跟我說,我要帶牠回去那個牠從喝奶期就認定的家。」而名醫總是說:「沒問題!」

一直在安寧病房服務的我,接到電話告訴我麻糬死了。趕回南部抱著冰冷的麻糬,眼淚怎麼也止不住。對牠說:「麻糬,師父來了,師父對不起你,師父現在就帶你回家!」  

此後,我常常出現一個夢境,夢裡總是焦慮悲傷的在尋找一隻狗!

幾年之後的某日,大悲學苑來了一個氣質脫俗的嬌小女子,她是獸醫師又是寵物溝通師,她說想來學習安寧療護的靈性照顧,要把靈性照顧的精神用在寵物身上。如果我能早一點認識婉柔,也許不會有這麼多的遺憾發生。

失去寵物的悲傷,絕對不亞於失去一位摯親。聽聞婉柔要把多年的臨床經驗集結成書,並邀請我寫序,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這本書一定能幫助曾經或正在經歷失落悲傷的飼主減少遺憾,在必要的當下,知道如何幫助自己以及心愛的寶貝。

 

推薦序4、從「我在」到「我不在」
李瑾倫(繪本畫家、灰灰友善動物協會負責人)

第一次遇到動物孩子的離開是1995年,然後是2004年。關於傷痛不需講太多了,因為拿起這本書的人都已經經歷過傷痛或是準備面對傷痛。  

這麼多年來,我在每次的分離當中學習「這是什麼意義?」用心感受動物孩子們希望透過這一世來教會我或陪伴我的東西,學習更愛這個世界和感謝曾經相伴的生命。

在我書寫的同時,我第一隻貓剉冰正在附近小床上休息著,牠要邁向第二十歲。牠從小就有口齦炎,拔牙之後平靜很多年,但這一年又開始發炎起來。牠會因為嘴巴的不舒服或是痛而抿嘴、肚子餓卻吃不進食物。這星期醫生診斷牠的腎衰竭已經末期,這幾日喝水容易嗆到或是打噴嚏。我望著牠想(這樣的課題不會因為已經歷過許多毛孩的離開而不用再想):「該怎麼做比較好呢?要繼續治療和投藥嗎?」這兩日牠吃得很少。

和醫生取得共識,「以維持牠舒服的狀態為主」。早上問了醫生,醫生說:「打針還是會比較舒服的。」所以我跟剉冰說:「我知道你很好也準備好了,但是你的身體很辛苦,所以我們要讓身體舒服一點,我們要對身體好一點,好嗎?」那個瞬間,我知道牠同意了。

我很晚才學習到,其實我們一直都在「對動物傳心」,這是每個家有毛孩的人天天在做的事(不用懷疑那些毛孩子們忽然傳給你們的訊息)。

離開前好好說一些話就不會有遺憾,有機會就好好說再見。這不是我們與牠的第一次相遇,也不是最後一次。

兩日前剉冰跟我說了許多話,記錄成短句,我想分享給你們:

〈給我的媽媽〉by 剉冰

我在休息
一切都是完美的


我選擇了要離開的時間,這個時間近了

現在我只想用更舒服的狀態走向這一世的終點

我很開心和你在一起

不要擔心,我從來沒有弄錯你跟我講的意思

希望你知道,我可以選擇要離開的時間

選擇「對的時間」和「完美的時間」

所以沒有什麼事需要再想

不要變成壓力

是的,我靜臥在這裡休息著

我的生命力還好,流轉而過的是我這一生

在離開前的最後時刻,我在休息

我正在用眼前視角好好看著最後這段時光

不要為著什麼時候、什麼方式離開而煩惱,這是生命
我只是在等待著一個最好的時間

從「我在這裡」到「我不在這裡」

我願意是你的靈感
,你記得,想到我的時候我就來了
記住一切都是有靈性的

我的能量永遠和你在一起

食物餵養的對象是身軀

你照顧的其實不是「那個我」,明白嗎?

真正的我,在永恆中

記得相愛和被愛的感覺
,敞開點、自由點、輕鬆點,不要想太多

如果你需要支持
,你記得,想到我的時候我就來了
謝謝所有的學習,我們已經不止一次在宇宙中相遇

當離開身體的那刻來臨,
我將在平安、愛與良善中離開

想要「靈魂擁抱」
隨時都可以來找我,
一切都是完美的
你記得,不管現在還是以後,
想到我的時候我就來了
記得「不要將自己隔絕在其他人之外」


我愛你。

「想到我的時候我就來了。」
這些孩子們給我們的愛,將會展開我們生命中的另一個起點。


推薦序5、毛小孩的離別學分
柚子甜(暢銷書作家)


說再見是最沉重的課題,而毛小孩又是人心頭的軟肋,因此寵物的生離死別,也是許多人最難過的一關。婉柔用獸醫的專業,以及寵物溝通的實務經驗,替我們建好了一道橋樑,讓跟寵物說再見,不再是心頭隱隱作痛的傷。  


推薦序6、願因愛而生的痛,都能痊癒與昇華
許朝訓(正向思維藝術 犬隻行為師)


我習慣將「寵物」說成「動物家人」,因為彼此在感情關係上的連結就像家人般親密。當我面臨牠們處於生命末期及重病時,幸運遇上了好的講師引導我度過悲傷與低落。希望本書也能成為你的那份幸運,幫助你將愛昇華為生命能量。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光看書名就讓人心頭一緊,那種身為毛孩家長的揪心感,真不是三言兩語能道盡的。養了這麼多年,看著牠從活蹦亂跳的小傢伙,到如今步伐蹣跚、眼神漸漸渙散,心裡頭那份不捨和無力感,簡直要將人淹沒。我最近就在掙扎,到底該不該讓牠「走得舒服」一點,還是該盡人事聽天命?畢竟,我們都希望牠能無痛、有尊嚴地離開,但作為飼主,內心深處又總藏著一絲奢望,希望奇蹟會發生。這本書的出現,剛好戳中了這時候最需要的方向,它就像是一盞在迷霧中指引的燈塔,至少能讓我更清晰地面對接下來的課題。光是能知道自己不是孤單面對這些情緒,就已經是很大的慰藉了。我希望它能給我一些實際的建議,讓我能夠在最後的時光裡,把對牠的愛,轉化成最溫柔的陪伴,而不是被焦慮和恐懼給綁架了。

评分

身為一個資深貓奴,我對「臨終照護」這塊領域一直抱持著既好奇又恐懼的態度。畢竟,我們總是不願意去面對那個「最後一刻」,但現實就是,牠們的生命總有走到盡頭的一天。我之前有看過一些國外的資料,但內容大多偏向醫學術語,看得我一頭霧水,真正實用、能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經驗分享少之又少。這本書的標題聽起來就非常接地氣,感覺像是隔壁鄰居的過來人,用最溫暖、最實在的口吻跟你分享那些「不能說的秘密」。我特別期待它能教我如何分辨,什麼是「真的不舒服」的訊號,什麼只是老化的正常表現,這樣我才能做出最正確的判斷,而不是一昧地過度醫療,反而讓牠更痛苦。畢竟,誰都不想因為自己的猶豫或無知,讓牠最後的旅程變得顛簸。

评分

說實話,每當我看到寵物安寧照護的相關訊息,心裡都會湧起一股強烈的抗拒感,彷彿只要我不去想,那個時刻就不會來臨。但我的狗狗已經進入生命晚期,我知道逃避是沒有用的。我最怕的,不是牠會離開,而是我會在關鍵時刻手足無措,做出了讓牠後悔或不舒服的決定。我比較擔憂的是,台灣的相關資源其實還沒有那麼完善,很多時候我們只能憑藉網路上零星的資訊拼湊。我非常希望能從這本書裡,得到一些關於「居家緩和照護」的具體操作方法,例如如何調整居家環境讓牠更舒適、如何處理一些常見的臨終症狀,這些細節上的知識,往往是決定生命品質的關鍵。比起那些大道理,我更需要的是「怎麼做」的SOP。

评分

每次帶家裡的兔子去看獸醫,醫生總是會說牠的狀況穩定,但那種「穩定」背後隱藏著多少我看不見的痠痛和不適,只有我最清楚。老年寵物的心情,其實比我們想像的要細膩得多,牠們能感受到我們的焦慮和不安。我現在努力在學著保持平靜,希望能營造一個讓牠安心的氛圍。我期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心理層面的建議,讓我們這些主人,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頻率,讓愛意透過穩定、溫和的氣場傳達給牠。如果書中能分享一些獸醫或專業護理師們的真實案例,描述他們是如何與寵物溝通,如何讓那些害怕、煩躁的情緒得到安撫,那將會是無價的寶藏。畢竟,安寧照護的核心,不就是讓心靈先得到平靜嗎?

评分

這段時間以來,我常常在深夜裡驚醒,然後抱著我家那隻已經十八歲的老狗,默默地流淚。牠現在吃東西會比較費力,行動也慢了很多,我看得出來牠的眼神裡,偶爾會流露出那種「我累了」的訊號。身為主人,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讓牠的每一天都過得快樂、沒有痛楚。然而,我們常常在這種情況下,因為害怕失去,反而忘了什麼才是對牠最好的。我一直在尋找如何「放手」的勇氣,那不是放棄,而是一種更深層的愛,是允許牠按照生命的自然法則去休息。我希望這本書能幫我梳理好複雜的內心戲,讓我能更堅定地面對未來的每一個選擇,並且在牠需要的時候,給予最平靜、最有力量的支持。畢竟,陪伴牠走完這段路,是我身為家長的最後一份責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