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姐要用 Kotlin 寫專案:從 Server 到 Android APP 的開發生存日記(iT邦幫忙鐵人賽系列書) (電子書)

老姐要用 Kotlin 寫專案:從 Server 到 Android APP 的開發生存日記(iT邦幫忙鐵人賽系列書)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盈瑩(Kate)
图书标签:
  • Kotlin
  • Android
  • Server
  • 專案開發
  • 鐵人賽
  • iT邦幫忙
  • 電子書
  • 程式設計
  • 實務經驗
  • 開發日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書內容改編自第 12 屆 iT 邦幫忙鐵人賽 Mobile Development 組佳作網路系列文章 ──《 老姐好像要用 Kotlin 寫專案,能撐 30 天嗎?》。本書旨在鼓勵對程式開發有興趣或是想轉職工程師的朋友,積極學習 Kotlin 程式語言,將 Side Project 列入人生計畫。以弟弟(後端工程師)的視角,描述姐弟使用 Kotlin 進行為期三十天的 Side Project 過程,是一本以輕鬆、帶一點吐槽的文筆進行程式專案開發紀實的日誌。你將從開發準備、Scope 系列函式、問答聊天室結構到雲端訊息 FCM 推播,逐步探索 Kotlin 的美妙之處。

  ☑前後端使用一種程式語言開發
  前後端共有開發的資源,能夠將精力放在需要關注的地方,學習曲線的效率自然也大幅提升。

  ☑設計實作 Side Project
  獲得提升整合的能力,擴大事業版圖。在本書的設計實作Side Project 中,你將探索工程師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開發技巧和疑難排解
  以大量對話形式的問答篇,解開你經常遇到的各種問題,讓你從本書獲取豐富經驗,不只少走彎路,還能學會開拓道路的方法!

  【適合讀者】
  ✦考慮轉職、對程式開發或建立 Side Project 有興趣的工程師
  ✦對 Kotlin 語言有興趣、想認識 Kotlin 的讀者
  ✦前端、後端開發工程師

本書特色

  小說 × 程式 ── 打開程式書就昏昏欲睡?
  讓Kate豐富的程式人經驗給你小說般的沈浸式體驗!

  ◎帶你認識在 Android 領域刮起旋風的 Kotlin 程式語言特點
  ◎觀摩程式專案如何設計、實作和解決問題
  ◎一窺工程師神秘面紗下的工作和生活

專業推薦

  「武俠小說裡有所謂的金庸體與古龍體,而今我很榮幸能為技術書籍的 Kate 體寫推薦,畢竟很少技術書籍能讓人一直不斷地想要看下去,這麼獨特的風格,如果你對 Kotlin 有興趣的話千萬不能錯過。」──── Android GDE(Google Developer Expert)‒ Jintin

  「詼諧風趣的表達手法加上圖文並茂的豐富內容,每次閱覽都讓人有一次看完的衝動!」──── Kotlin GDE(Google Developer Expert)‒ 黃健旻

  「Kate 的寫作風格融入小說情境,以對話的形式讓讀者在學習 Kotlin 多平台開發時能更有氛圍。本書主題從開發計劃、前後端資料交換、軟體架構、語法糖、雲端整合皆有詳述,從劇情推演中,讀者也能體驗開發過程中的混沌、掙扎、沈澱與突破。想來點不一樣的學習情境嗎?跟著 Kate 的劇情,踏上探索 Kotlin 的旅程吧!」──── JetBrains 技術傳教士 ‒ 范聖佑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深入探索 Kotlin 编程在软件开发领域,特别是跨越服务器端与移动应用(Android)全栈开发实践的综合性著作的简介,旨在提供一套从基础概念到高级架构的实战路线图。 《超越边界:现代软件开发中的 Kotlin 全景实践指南》 核心主题: 本书聚焦于现代软件开发领域中,Kotlin 语言作为一种强大、灵活且现代的工具,如何有效地贯穿整个技术栈,实现从后端服务构建到前端(Android)用户界面实现的无缝衔接与高效协作。它不仅仅是一本语言参考手册,更是一部详尽的、基于真实项目场景的工程实践记录。 目标读者: 适合有一定编程基础,希望深入理解和应用 Kotlin 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开发者、架构师,以及对构建统一技术栈(Server-side & Mobile)感兴趣的技术人员。 --- 第一部分:Kotlin 语言基石与服务器端构建的深度解析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夯实 Kotlin 编程的基础,并迅速将其应用于高性能、高可维护性的服务器端应用的构建。 1. Kotlin 现代特性深度剖析: 我们将从函数式编程范式、协程(Coroutines)的细致入微的运作机制,到扩展函数、DSL 的创建与应用,全面解析 Kotlin 相比传统 JVM 语言的优势所在。重点阐述如何利用 Kotlin 的空安全特性,从根源上消除臭名昭著的空指针异常(NPE),提升代码健壮性。 2. 结构化并发:协程实战: 在服务器端,并发处理能力是性能的生命线。本书将深入讲解 Kotlin 协程在服务端高并发场景下的部署策略。内容涵盖 `launch`, `async`, 结构化并发的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如何利用协程处理 I/O 密集型任务,优化线程池的资源利用率,实现更平滑、更低开销的并发模型。 3. 服务端框架选型与实战:Ktor 的魔力: 放弃对老旧框架的依赖,本书将聚焦于使用 Kotlin 原生、轻量级的 Web 框架 Ktor 进行 RESTful API 的构建。实战内容包括: 路由与中间件设计: 如何使用 Kotlin DSL 优雅地定义 API 路由和处理请求。 数据持久化集成: 结合 Exposed 或其他 Kotlin 友好的 ORM/SQL 库,实现安全高效的数据库交互。 认证与授权机制: 实施 JWT 或其他现代认证协议,确保 API 的安全性。 部署策略: 探讨如何将 Ktor 应用容器化(Docker),并部署到云环境,确保生产环境的稳定性。 4. 模块化与多平台潜力(JVM 视角): 探讨如何设计清晰的模块边界,利用 Gradle 更好地管理多模块项目。虽然重点在 Server,但会预留对 Kotlin Multiplatform 基础设施的介绍,为后续跨平台打下理论基础。 --- 第二部分:Android 应用开发的 Kotlin 现代化转型 本部分将彻底改变读者对传统 Android 开发的认知,全面拥抱 Kotlin 的强大能力,构建现代化、响应式的移动应用。 1. Android Jetpack 全家桶与 Kotlin 完美结合: 摒弃繁琐的 Java 代码,本书将展示如何使用 Kotlin 极大地简化 Jetpack 组件的使用。 ViewModel 与 LiveData/Flow: 深度解析 Kotlin 协程与 `StateFlow`/`SharedFlow` 如何完美替代传统的 `LiveData`,实现更强大、更灵活的数据流管理。 Room 数据库集成: 利用 Kotlin 的特性,简化数据库操作的编写,并结合协程实现异步查询。 2. 声明式 UI 范式的胜利:Jetpack Compose 入门与精通: 这是移动开发的前沿。本书将花费大量篇幅介绍 Jetpack Compose,并强调 Kotlin 在其中扮演的核心角色: Composable 函数的编写哲学: 如何利用 Kotlin 的函数特性来构建可组合的 UI 单元。 状态管理(State Management): 深入探讨 `remember`, `mutableStateOf` 以及 Compose 中的 State Hoisting 模式,确保 UI 与数据状态的同步。 动画与交互设计: 使用 Kotlin 语法实现流畅的过渡动画和复杂的触摸交互。 3. 跨线程通信与后台任务:协程在 Android 上的应用: 在移动端,电池效率和响应速度至关重要。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在 Android 中安全有效地使用协程: 调度器(Dispatchers)选择: 如何根据任务类型(UI, IO, Default)选择正确的调度器。 生命周期感知: 如何确保协程与 Activity/Fragment 的生命周期同步,避免内存泄漏,特别是结合 `ViewModelScope` 的实践。 --- 第三部分:全栈一致性与工程实践的统一 本部分是本书的精髓所在,展示如何通过共享代码和统一的工程思想,最大化 Kotlin 在全栈中的价值。 1. Kotlin Multiplatform Mobile (KMM) 的可行性探索(应用层逻辑共享): 虽然不是 KMM 专精,但本书会展示如何将核心业务逻辑——例如数据验证、格式化工具、复杂的业务规则——用纯 Kotlin 编写,并成功在 Server 和 Android App 之间共享。这极大地减少了重复劳动和不同平台间的逻辑漂移。 2. 统一的错误处理与日志策略: 如何设计一套在服务端抛出的异常能够被 Android 客户端准确理解和展示的统一错误处理机制。统一使用 Kotlin 的 `Result` 类型或 `Sealed Class` 来封装操作的结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3. 依赖注入与测试策略的融合: 无论是在 Ktor 服务器还是 Android 应用中,我们将推广使用现代化的依赖注入框架(如 Koin 或 Hilt/Dagger 结合 Kotlin 语法),并展示如何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代码编写清晰、可维护的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确保整个技术栈的质量。 4. 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的 Kotlin 化: 最后,本书将探讨如何将上述 Server 和 Android 项目集成到统一的 CI/CD 流水线中,利用 Gradle 脚本的强大能力,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流程,实现快速迭代。 总结: 本书通过大量的实战代码示例和架构思考,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的、基于 Kotlin 的现代开发蓝图。它强调的不是单个技术的掌握,而是如何在服务端和客户端之间建立起一座高效、可维护、高性能的桥梁,真正实现“一次编写,多处运行”的工程愿景。读者将不再被语言的边界所限制,而是能够以统一的思维模式去构建复杂的现代应用。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薦序

登場人物

第一章 下班也想寫專案
1.1 開發準備
1.2 建立專案
1.3 資料交換格式
1.4 調整時程
1.5 初探語法糖 Scope 系列函式
1.6 題目列表資料呈現
1.7 函式擴展和屬性擴展
1.8 建立搭配 Exposed 框架的資料庫
1.9 軟體架構 MVVM
1.10 函式導向程式設計
1.11 資料庫塞資料的時機到了
1.12 前後端都用 Kotlin 的好處
1.13 來自網路另一端的協助
1.14 尋尋覓覓,曙光在哪?
1.15 安裝 Docker 與本機電腦架設 Keycloak
1.16 把 Ktor 綁上 Keycloak 大船
1.17 避開死亡陷阱 NullPointerException
1.18 網站和 API 開發的不同點
1.19 問答聊天室結構
1.20 貪婪 Eager Loading 原理—快取和 IN 運算子
1.21 攔截 Route 製作專屬處理
1.22 聊天室伺服器端和 APP 側邊選單
1.23 聊天室客戶端
1.24 獨立支付系統 v.s In APP Purchase
1.25 建立 Firebase 專案和雲端訊息 FCM 推播
1.26 雲端訊息 FCM 推播
1.27 上架 Google 開發者帳號
1.28 上傳 Docker Image 到雲端 Heroku
1.29 會員驗證 Firebase 方案
1.30 閃退馬拉松休息站

第二章 快樂 Q&A 時間
問題排除篇

2.1 連接埠 8080 被占用怎麼辦
2.2 程式無法安裝到 Android 手機
2.3 外掛套件沒有看到 Ktor Plugin
2.4 編譯完出現 xxxBindingImpl 錯誤

工具教學篇
2.5 如果沒有 Android 手機怎麼辦:模擬器
2.6 專案管理軟體怎麼使用
2.7 軟體 IntelliJ IDEA Ultimate 三十天後怎麼辦
2.8 哪裡可以看到全部的快捷鍵
2.9 其他作業系統的內網 IP 查詢指令
2.10 推薦的 HTTP 客戶端工具:Postman
2.11 推薦的版本圖形化管理工具:Sourcetree

海龜湯相關篇
2.12 哪裡可以看到完整的專案程式碼
2.13 為什麼專案主題選海龜湯
2.14 海龜湯 APP 有網址嗎
2.15 海龜湯 APP 會開發 iOS 版本嗎

其他篇
2.16 想開發專案,但沒有會寫程式的家人怎麼辦
2.17 如何學到更多 Kotlin 基礎知識
2.18 有哪些社群可以參加
2.19 我是十年後讀者,IDE 版本差異有點大怎麼辦

附錄
後記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348978
  • EISBN:9789864349722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97.2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說真的,現在市面上的 Kotlin 書籍,很多都停留在基礎語法教學,教你怎麼寫出漂亮的 Lambda 或是 Coroutines 的基本用法,但真正要把這些工具應用到一個「完整」的專案流程中,尤其是要牽涉到 Server API 的溝通,那又是另一層樓的考驗了。我最關注的是書中關於網路請求和資料解析的部分,Android 端如何優雅地處理各種可能的網路錯誤,或者是在後端回傳格式不一致時,如何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讓 App 不至於崩潰。更進一步說,如果作者能分享一些在 Kotlin/JVM 和 Kotlin/Android 之間,關於函式庫選擇和架構設計的權衡心得,那就太棒了。例如,Server 端用 Ktor 還是 Spring Boot 的 Kotlin DSL,App 端選擇 Jetpack Compose 還是 View System,這些選擇背後的原因和取捨,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生存智慧」。我希望這本書不只是教我「怎麼做」,更要告訴我「為什麼要這樣做」,並且在不同場景下,這個決策的後果是什麼。畢竟,軟體架構的選擇,往往比寫下幾行程式碼要影響專案的長遠發展。

评分

總體而言,這本書的定位似乎是鎖定在那些已經會一點點 Kotlin,但苦於無法將其串接到一個「完整產品」的開發者。它提供的不僅是單點技術的解決方案,更是一種整合性的思維模型。我特別好奇作者在專案管理上,是如何分配 Kotlin 在 Server 端和 App 端的工作量與技術選型。例如,Server 端是不是選擇了更偏向純粹的 JVM 應用,而 App 端則徹底擁抱 Android 新架構?這種技術栈的選擇,背後必然有其成本考量。如果書中能深入剖析這些決策背後的商業或開發效率考量,而不是單純的「我喜歡這個函式庫」,那對於想自己帶領專案的技術主管來說,也是一個極佳的參考範本。畢竟,在台灣的環境下,資源往往有限,如何用最精簡的技術組合,跑出最大的效益,才是王道。期待這本「日記」能成為我未來開發路上的重要參考指南。

评分

這本「鐵人賽系列書」的背景,讓我對它的實用性有更高的期待。鐵人賽的精神就是「每日更新,不中斷」,這代表作者必須在緊湊的時程壓力下,完成這些技術的實作與紀錄。這種壓力下的產出,通常會更加聚焦在「能夠跑起來」的實務解法,而不是過於學術性的探討。我猜測書中會有很多關於版本控制衝突、環境配置地獄,以及各種奇奇怪怪的 Library 相容性問題的描述。對我這種已經有幾年資歷的開發者來說,比起學習新的語法特性,我更想看的是如何處理這些「開發過程中的雜訊」。如何用 Kotlin 的強大類型系統來減少這些 Runtime Error?Server 端如何設計出對 Mobile 端友善的 API 介面,而不是寫完就丟給 App Team 處理?這種雙向的溝通與設計哲學,才是讓專案順利推進的關鍵。如果這本書能把這些「軟實力」也包含進去,那它就超越了一般的技術書籍,晉升為專案管理的輔助教材了。

评分

從「老姐」這個稱呼來看,我預期這本書的語氣會比較輕鬆活潑,而不是那種冷冰冰的官方文件風格。這對初學者或是想轉行的人來說,是個很大的加分點,因為技術學習的路上最怕的就是被艱澀的術語嚇退。我希望作者能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去解釋像 State Flow、LiveData 或是 HTTP Interceptor 這類比較抽象的概念。特別是當 Kotlin 的非空安全特性在跨語言邊界(例如與 Java 既有系統互動時)產生摩擦時,作者是如何優雅地處理這些邊緣情況?我個人對這類「踩雷經驗」特別感興趣,因為這些往往是官方文件不會寫、但實際開發時一定會遇到的陷阱。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如果當時我早知道…」的小撇步,那光是這些小撇步的累積,就足以讓這本書值回票價了。畢竟,學費繳在別人身上,自己少走彎路,才是最聰明的投資。

评分

這本《老姐要用 Kotlin 寫專案:從 Server 到 Android APP 的開發生存日記》光是書名就讓人覺得很有親切感,畢竟在台灣的科技業打滾,誰不是一邊摸索一邊往前衝?我一直覺得 Kotlin 這門語言在 Android 開發領域已經是標配,但要能串接到後端服務,中間的溝通和協作才是真正的挑戰。這本書如果能把這種「實戰中遇到的坑」和「如何優雅地爬出來」的過程記錄下來,那對我這種想從單純前端轉型、或是希望自己的後端技能可以更無縫接軌到 App 端的人來說,簡直是救星。特別是「生存日記」這個詞,聽起來就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教學,而是血淋淋的經驗傳承,我期待看到作者怎麼處理異步操作的複雜性,以及在處理資料模型在不同層級間轉換時的心得。畢竟,寫專案跟寫教科書是兩回事,教科書教你怎麼走直線,專案則是要你學會怎麼在彎曲的路上保持穩定速度,如果這本書能捕捉到這種真實的開發心境,那它的價值就遠超過單純的技術手冊了。這種跨足前後端的整合視角,在現在微服務架構當道的時代,更是不可或缺的技能組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