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著奧運看世界:從雅典北京到倫敦 (電子書)

追著奧運看世界:從雅典北京到倫敦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詹鈞智
图书标签:
  • 奧運
  • 體育
  • 歷史
  • 文化
  • 旅行
  • 國際關係
  • 北京奧運
  • 倫敦奧運
  • 雅典奧運
  • 電子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雅典、北京、倫敦三屆奧運精彩側寫,
親身參與全世界最偉大的運動賽事,美、體魄、和平、夢想的堅持與實現!

  ◎作者連續三屆親臨奧運現場的敘事報導,轉播運動美學的顛峰活力。
  ◎收錄逾200張全彩照片,傳達不同主辦國風格迴異的賽事特色與奧運風情。
  ◎三大主題40個小附錄,讓你成為奧運知識小達人。


  走進奧運,便能看見世界萬花筒!

  雅典的奧林匹克主體育場、北京的鳥巢、倫敦的倫敦碗……,奧運不只是四年一度全世界最大的運動賽事,也是商業、行銷、媒體、文化、科技、環保、夢想等重要人類活動的展現平台!更闡述促進世界和平的卓越、友誼、尊重的奧林匹克精神!

  誰說奧運只是運動咖的事,跟著熱血奧運迷阿智,帶你飽覽浪漫雅典、好客北京與優雅倫敦三屆奧運現場之精彩萬象。2004年阿智以志工身分參加雅典奧運,之後2008年北京奧運及2012年倫敦奧運,以背包客身分獨闖異鄉,飽覽世界級的運動大賽、豐富自我生命經驗,更有緣結識全世界的奧運迷,收集來自各地的友誼。這些都是在電視上看不到的,提供讀者規劃觀賞奧運行程的最佳指南!

  三屆奧運,12年的時間,阿智將青春歲月無怨無悔的奉獻給奧運與運動事業,目的即在闡揚「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拿第一,而是奮鬥的過程,其精髓不是為了獲勝,而是使自己或全體人類變得更快、更高、更強」的運動家精神,在2016里約奧運即將展開之際,本書無疑是帶領讀者進入奧運殿堂的最佳寶典!

  全書彩色印刷、200餘幀現場攝影,身歷其境的回到奧運主辦地,飽覽不同主辦國文化差異下的奧運風情,與周邊的活動生態;另有三大主題40個小附錄,輔助解釋奧運簡史、中國參加現代奧運簡史、奧運徽章交換文化,讓你成為奧運知識小達人,準備好迎接2016的新奧運!
 
探索人类文明的宏伟画卷:从古希腊的荣光到现代科技的奇迹 一册穿越时空的百科全书,一场跨越地域的深度文化考察。 本书并非聚焦于单一的体育盛事,而是以一种宏大且深邃的视角,带领读者深入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多元脉络。我们试图揭示,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看似独立的文化、政治和科技革新,实则如何相互渗透、彼此塑造,共同构筑了我们今日所见的世界格局。 第一部分:文明的摇篮与智慧的遗产 本卷从人类文明的曙光开始,审视美索不达米亚的泥板文字与古埃及的尼罗河神谕,剖析早期农业革命对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影响。我们将重点考察苏美尔的城邦政治如何孕育了最早的法律体系,以及汉谟拉比法典对后世司法观念的深远启示。 随后,我们将把目光投向东方的古老国度。在黄河流域,探讨甲骨文的演变如何记录了早期王权与祭祀的紧密联系。接着,我们深入解析轴心时代(Axial Age)的哲学觉醒: 古印度的吠陀与奥义书:揭示婆罗门教如何构建其严密的社会等级制度,以及佛教思想如何超越种姓藩篱,成为一种普世的道德哲学。我们不谈体育竞赛,而是分析这些宗教思想如何影响了南亚次大陆长达千年的社会形态。 先秦诸子的争鸣:重点分析儒家思想中“礼”与“仁”的辩证关系,以及道家对自然秩序的尊重如何体现了早期中国知识分子对治理之道的反思。这些思想的流传,对东亚的政治伦理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第二部分:帝国的兴衰与地理的制约 本部分着重于大型政治实体的形成、扩张与瓦解,分析地理环境在塑造帝国特性中的关键作用。 罗马的工程学与法制精神:我们不讨论罗马竞技场的娱乐形式,而是深入研究罗马法的系统化过程,探讨其私法、公法体系如何成为西方法律的基石。同时,分析罗马水渠和道路系统的修建背后所蕴含的军事后勤与资源调配的精密计算,这代表了古典时代工程技术的巅峰。 拜占庭的缓冲地带:探讨拜占庭帝国在东西方文明交汇处所扮演的角色,其保存的希腊罗马典籍和其独特的东正教艺术风格,如何在漫长的中世纪中,为后来的文艺复兴保留了火种。 伊斯兰黄金时代的知识汇集:重点分析从巴格达到科尔多瓦的知识中心如何系统性地翻译、吸收并发展了古希腊的数学、医学和天文学成果。探讨代数学(Algebra)的诞生及其对全球科学进步的推动作用,关注其对零的概念的推广,而非任何形式的竞争活动。 第三部分:启蒙、革命与全球化序幕 从黑暗中世纪走出的欧洲,迎来了科学方法的建立和对传统权威的挑战。 文艺复兴的文化转向:分析人文主义如何将焦点从神转向人本身,重新发掘古典艺术与文学的价值。我们深入研究透视法在绘画中的应用,这不仅仅是艺术技巧的革新,更是世界观从平面转向立体的象征。 地理大发现背后的经济动力:我们分析重商主义的兴起,以及航海技术(如更精确的航海仪器和造船技术)如何打破了地理的隔阂,开辟了新的贸易路线。探讨白银如何从美洲流向亚洲,重塑全球的财富分配格局,而非单纯描述航海家的探险经历。 启蒙运动与政治哲学:重点剖析洛克、卢梭和孟德斯鸠等思想家如何构建了社会契约论和三权分立的理论基础。这些理念如何为随后的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武器,从而奠定了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框架。 第四部分:工业革命与现代性的塑造 工业革命不仅是生产力的飞跃,更是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彻底重塑。 蒸汽机与社会阶层的变迁:探讨煤炭和钢铁的广泛应用如何催生了工厂制度,导致了城市化的急剧加速。分析工人阶级(Proletariat)的形成及其与资本家(Bourgeoisie)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这直接影响了后世的社会运动和福利制度的构建。 电力的黎明与通信革命:聚焦于法拉第、爱迪生和特斯拉在电磁学领域的突破,以及电力如何改变了夜间的生活和工厂的运作模式。深入分析电报和电话的发明如何极大地压缩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空间,为全球信息网络的早期形态奠定了基础。 现代民族国家的巩固与意识形态的碰撞:本章分析十九世纪欧洲列强如何通过技术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殖民体系,以及由此引发的民族主义浪潮。探讨各种意识形态(如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保守主义)如何在工业化带来的巨大社会张力中寻求平衡或爆发冲突。 第五部分:技术迭代与二十世纪的全球格局 二十世纪是技术加速发展与全球冲突交织的时代。 物理学的革命与原子能的意义:我们探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如何彻底颠覆了牛顿以来的经典物理观,揭示了宇宙更深层次的规律。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无论其应用如何复杂,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是人类智力的一次高峰。 信息时代的萌芽:分析晶体管的发明、计算机的诞生以及早期互联网(ARPANET)的结构设计。探讨图灵机理论如何为现代计算奠定了逻辑基础,以及这些技术如何开始重构人类处理信息、存储知识的方式。 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与挑战: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组织(如国际联盟和后来的联合国)的建立尝试,以及它们在维护和平、推动国际合作方面所采取的法律和外交机制。探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认同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张力。 本书旨在提供一幅广阔而精密的地图,标注出人类智慧、制度创新和物质技术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路口相互作用,最终导向我们今天的复杂世界。这是一次对人类持续探索精神的致敬。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詹鈞智(阿智)


  1976年生
  新竹市人

  高中,被強迫參加校運會,意外發現自己是飛毛腿
  大學,加入台大田徑代表隊
  國立台灣大學 化學工程系畢
  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研究所畢

  現任
  浪斯邦尼運動教室 負責人
  中華民國國際體育運動志工交流協會 理事長

  曾任電子公司品保工程師,擔任奧運志工回國後,轉行從事運動行銷工作,負責台北國際馬拉松志工招募、台北101國際登高賽專案;於2006年創立浪斯邦尼運動教室,希望能透過運動,讓台灣更好。

  相關經歷:
  雅典奧運語言義工,著有《奧運不買票》一書
  北京奧運、倫敦奧運――親身前往觀摩賽事與周邊活動
  里約奧運志工
  國際奧林匹克學院青年營――中華台北代表
  台北聽障奧運――志工經理
  中華奧會國際體育事務 工作小組成員

  在單車環島流行之前就曾環島,在路跑熱之前就跑馬拉松,阿智的人生,因運動而更美好!

  felixchan0616@gmail.com
  演講邀約:奧林匹克精神與文化、體育志工招募管理、夢想實現
 

图书目录

推薦序1 實踐奧林匹克精神的逐夢青年/林鴻道
推薦序2 白日夢 不是夢,敢夢 築夢 圓夢/林廷芳 .
推薦序3 適時圓夢,人生更正/葉公鼎
推薦序4 阿智,好樣的!又要去奧運/顏章聖
序 跟著奧運去旅行
銘謝

奧運首部曲:2004雅典奧運
緣起 我的奧運夢──意外走上志工路
夢想啟程──飛抵雅典
8月 7 日 領取奧運志工服
我的志工室友── Alice
8月 9 日 志工訓練── No Volunteer No Games
8月10日 開幕預演
8月11日 向棒球場館報到
8月13日 開幕日
8月14日 奧運比賽初體驗── 不用門票的自行車公路賽
8月15日 我的第二位室友Dennis與射箭賽
志工上班第一天,棒球預賽一
8月16日 志工上班第二天,棒球預賽二
8月17日 忙碌的一天── 獨木舟激流/棒球預賽三/桌球
8月18日 奧運羽球賽
棒球預賽四── 中華VS古巴
8月20日 棒球預賽五── 中華VS義大利
8月21日 棒球預賽六── 中華VS日本
奧運籃球賽── 姚明與吉諾布利
8月22日 棒球預賽最終戰
原汁原味── 正港的馬拉松 奧運馬拉松賽
8月23日 奧運田徑賽
8月24日 賦歸
8月25日 告別雅典
BOX
古代奧運的緣起與興衰
現代奧運的興起與現代奧運之父
現代奧運五環的意義
奧林匹克格言──更高、更快、更強
運動是一種美的表現,是所有運動員的夢想
聖火(Olympic Flame)與聖火傳遞(Olympic Torch Relay)
古代奧運的比賽項目
現代奧運的比賽項目
休戰協議(Olympic Truce)

奧運二部曲:2008北京奧運
從雅典到北京
8月 6 日 北京奧運買票去
8月 7 日 轉個彎,買到票
地壇公園迎聖火
8月 8 日 開幕日
8月 9 日 北京奧運自行車公路賽
努力找票去
奧運之友──浙江小王
北京奧運拳擊賽
8月10日 五棵松奧運園區7
奧運文化場── 可口可樂芳草地展區
黃牛 倒票 交易
8月12日 北京奧運網球賽
8月13日 意外買到的女籃門票
8月14日 告別杭州小王
8月15日 北京奧運選手村
鳥巢我來了── 北京奧運田徑賽
8月16日 棒球中古之戰&奧林匹克博覽會
8月17日 北京奧運排球賽
8月18日 棒球中韓之戰
劉翔退賽
8月20日 不登長城非好漢
8月21日 跆拳道&手球
8月22日 因雨延期的賽事&免費奧運特展
8月23日 男女山地自行車賽
8月24日 馬拉松賽與閉幕日
8月25日 歸途
BOX
清末民初的參賽狀況
「中國」國名與會籍之爭
「中華民國奧委會」名稱遭刁難
「中華民國」被拒,「台灣」舉牌出場抗議
「中華民國」最後一次奧運
洛桑協議── 以「中華台北」重返奧運
中華台北奧會模式── 規範與適用範圍
奧會模式── 保障我國國際活動空間

京奧志願者
加油道具
奧運吉祥物
舞動的北京

奧運三部曲:2012倫敦奧運
第三次逐夢 北京到倫敦
7月25日 啟程
7月26日 聖火日.
7月27日 開幕日
7月28日 桌球賽
7月29日 網球聖地溫布敦── 奧運網球賽
7月30日 奧林匹克公園
7月31日 跳水賽
8月 1 日 擊劍與舉重賽
8月 2 日 倫敦奧運地標之一── Orbit軌道塔
8月 3 日 田徑日.
8月 4 日 沙灘排球/競走
8月 5 日 籃球日
8月 6 日 休兵日──大英博物館與看戲去
8月 7 日 划船與角力
8月 8 日 跆拳道預賽
8月 9 日 跆拳道複賽/倫敦最終日
BOX
奧運徽章交換起源
徽章活動興起
可口可樂與奧運徽章
各類型徽章
取得徽章的管道
徽章交換場所
交換徽章對於奧林匹克運動會之意義
徽章交換禮節

展望2016里約奧運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3583752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1.6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

實踐奧林匹克精神的逐夢青年


  真正擔任奧運會志工是需要積蓄、體力與過人勇氣的,透過本書分享滿滿的精彩小故事,絕對會讓你有衝動想要步上跟阿智一樣的夢――參與奧運會的殿堂。

  阿智,與其說他是壯遊歷屆奧運會的志工,其實他更是一位實踐奧林匹克精神的逐夢青年,能夠這樣持續追逐奧林匹克活動,證明他絕對有著無比的興趣與熱忱。他在2004年自費前往雅典奧運會擔任志工,2008年北京奧運會則以背包客的身分參與;2009年代表台灣參加國際奧林匹克學院青年營與國際青年交流;期間他也不斷充實自己,隨後獲網羅擔任2009年台北聽障奧運志工經理;2010年獲薦受訓成為中華奧會國際體育事務工作小組成員之一,陸續協助支援橄欖球、舉重、籃球等代表隊出國參賽;2012年在倫敦第三次參與奧運會。一連串積極參與國際體育事務,背後都只因為一個簡單的初衷――奧運夢。

  如今阿智無私的將可貴的體驗賽事經歷與奧林匹克知識彙整成一部身歷其境的奧運會饗宴,化為圖文分享給讀者,滿足無法以教練或選手身份一窺奧運會殿堂的大家,平實的傳承背後更深一層的奧林匹克精神及其理念,要玩的精彩,收穫才會是滿滿的,期間他也付出更多心力去作功課,讓他的奧運會之行總是精采豐富,驚奇不斷!

  本人自從2013年接任中華奧會主席以來,不斷積極推廣奧林匹克教育活動,這次阿智出版奧運會相關的書籍,希望能讓一般民眾更加了解奧運會,大家為2016里約奧運會中華健兒加油打氣之際,同時也讓我們學阿智動起來,放眼未來,相約2020年東京奧運會見吧!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主席  林鴻道

作者序

跟著奧運去旅行


  「發什麼呆,別作白日夢了!」

  從小,我成長在一個不鼓勵「作夢」的教育環境,老師長輩總是告誡我,別胡思亂想,認真上課,好好念書,考上好大學,將來就會有成就,有成就的人生就會快樂。我是個很聽話的小孩,也一直努力扮演好這樣的角色。

  長大後,書念多了,見識也廣了,慢慢開始有些自己對人生的想法,偶而,會不自覺地作起白日夢來──我要環遊世界、要出國念書、要寫本小說⋯⋯,不過經常夢的畫面都還沒清晰,四周就會潑來三桶冷水──「錢哪夠呀!」「不可能有時間啦!」「年輕人現階段還是努力賺錢工作,別作夢了!」

  常聽人說,想要在四、五十歲時,就賺到足夠的錢,可以提早退休,然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也算是抱著這樣想法的信徒之一,人來世上走這麼一趟,不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嗎?但回過頭想,足夠的錢是多少?退休後想做的事又是什麼?忙著賺錢之時,似乎也常忘了問自己這最基本的兩個問題。

  於是,我決定不聽話了。

  我列了一張表,一張夢想的表,開始幻想:我事業的目標在哪?我理想的居家環境是怎樣?我希望我的身材如何?我這輩子需要賺多少錢?我想去哪裡旅行?是否有什麼收藏可以帶來樂趣?可以為這社會貢獻什麼?

  我把想到的事項列成一張大表,釘在書桌前,有事沒事就看著它思考,有新項目要增加嗎?哪些項目現在就可以執行呢?作白日夢,突然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因為常想,發現有些夢是屬於年輕時代的夢,若等到老了、有錢、有閒可以去完成時,感覺卻完全不對了。但換另個角度看,錢與時間又是青年人實現夢想的最大敵人,這確實是很難取捨與下決定的。

  不過倒是逐漸發展出一個想法:其實很多夢想是可以先規劃與準備的,然後放著等待適當時機去執行。有些夢想難度很高,可能要走1000步才能到達,那我現在開始走,一天走一步,大約要走兩年半;有時可能比較忙,要兩天才能走一步,即使這樣,四年應該也能到;若運氣好一些,搭上順風車,一天就前進百步,搞不好不用一年就完成。不管是走一年、兩年半、四年,好像都要比等20年後退休再來去做要來得快,而且這樣一步一步去接近夢想的滿足感,也為忙碌生活的自己帶來一些獎勵;及早規劃出達成夢想的路徑與步驟,成了值得投資的一件事。

  「發什麼呆,別作白日夢了!」

  「不行,如果我不先把夢想準備好,萬一哪天遇到神燈巨人要幫我實現三個願望,我卻講不出來,那不就糗了!」

  人因夢想而偉大,雖說夢想的代價有時十分悲慘,但「沒有夢想」的人生,可能更會是一場遺憾吧!

  接下來是我進行了12年的奧運夢,跟大家分享!

  開始有奧運旅行的念頭,是在2008年從北京奧運回來之後,2004年的雅典奧運志工行,圓了我的奧運夢,也讓我的人生走上另一條完全不同的路;2008年的北京奧運,是奧運經驗累積的起點,是我的第二趟奧運旅行;2012年的倫敦奧運,第三次的奧運行,確立了我四年一循環的奧運人生。

  在奧運年1976年出生,當年的蒙特婁奧運會,台灣代表隊因不能以中華民國之國旗國號入境參賽憤而退賽(當時奧運組委會要求中華民國須改名台灣,但不被我國政府所接受)。雖然從小就喜歡運動,喜歡看體育賽事,但在28歲之前,奧運對於我一直是很遙遠的,雖是夢想,卻覺得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中國北京,於2001年爭取到2008年奧運的主辦權(近期的奧運舉辦城市,會提前在七年前於國際奧會全體委員大會中票選決定)。兩岸的逐漸開放,民間交流日漸頻繁,前往大陸城市的距離不用再乘上政治係數;加上大學畢業、退伍後,出了社會,經濟獨立,相較於剛出生時的蒙特婁奧運、四歲時1980年的莫斯科、八歲時1984年的洛杉磯、12歲1988年的漢城(現稱首爾)、16歲1992年的巴塞隆納、20歲1996年的亞特蘭大、24歲2000年的雪梨、28歲2004年的雅典,在32歲時的2008年北京奧運,似乎是個實現奧運夢想的最好機會。

  從小到大,每個時期我們總是有著一些夢想。新年新願、生日許願,不停地在想著適合可行的願望,卻也經常許了就忘;或者每年都在許相同的願,幻想哪天有錢有閒時,夢想會自然成真。

  但何謂「夢想」呢?從字面上解釋,應該就是「作夢都在想要去做的事」,既然是這麼想達成的事情,不就應該好好面對,仔細計畫評估一下,而不是一年拖過一年?

  於是,面對「參與奧運」這個夢想,我決定任命自己擔任這個專案的負責人。在2003年後半年,當時認為五年後的北京奧運是個很好的圓夢機會,因為奧運會四年才辦一次,或許可以先來研究一下隔年雅典奧運的運作,了解如何參與奧運。

  當時想到可以參與奧運的方式如下:

  一、當國手:入選國手,出國比賽,能用這樣的方式參與奧運,當然是既風光又走路有風!但奧運項目林林總總二十幾個,哪一項比較有機會?哪一類過去台灣比較有競爭力?這是能否當選國手並被送往奧運參賽需考量的因素。過去學生時期曾經是田徑選手,雖拿過校運會金牌,但離全國冠軍,還不只是十步之遙,況且奧運會也不是拿到該項目的國內第一名,就一定可取得參賽資格,若沒有達到各項目訂定的參賽標準,沒有競爭力,國家也是不會派選手去的;至於田徑外的奧運其它運動項目,若是現在才開始接觸,應該是太晚了!看來要以當國手這條路去參加奧運,或許早點投胎、下輩子機會還大些。

  二、擔任代表團一員:中華台北奧運代表團,除了參賽選手之外,還有一些官員、教練、防護員、隨隊行政人員等,因代表團的人數國際奧會有明確的配額規定,有多少參賽選手,可以配多少教練與支援人員。於是這些成員絕對都是一時之選,想以這樣的身分參與奧運,當然在該職位上都得累積了十足的經驗,再加點運氣,才可獲選成為代表隊一員,一般人要走這條路,沒點專業實力與人脈關係,是不容易的。

  三、考察團:每屆奧運會,政府相關單位都會籌組考察團,親自到奧運現場去觀摩學習。考察團的成員,大多是負責相關業務的長官或公務員,加上一些大專院校體育相關科系院長、所長、主任等級的教授,或各單項協會理事長、秘書長等,以我一介平民,要想加入考察團,似乎也是條看不到入口的路。

  四、加油團:旅行社規劃的奧運加油團,是花錢就可圓奧運夢的選項之一,可惜的是,旅行團規劃的行程較受限,通常會穿插安排當地旅遊與奧運比賽行程,且價格較高,適合僅想體驗奧運又懶得自行安排的觀光客,對於想深入並沉浸在奧運氛圍中的體育迷來說,跟著去可能會有些失望。

  身為奧運夢想專案負責人,在啟動專案計畫,進行初步評估後,發現參與奧運,好像不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幸運的是,拜科技進步之賜,2000年雪梨奧運後,全球網際網路的發展與普及,讓2004年雅典奧運相關訊息,透過官方網站的設立而流通,一般民眾自行安排一趟奧運主題的旅行,變成一件可行的事。

  五、來趟奧運自助行:透過網路查詢比賽場次與購票方式,買好門票,搞定機票與住宿,一趟屬於自己的奧運圓夢之旅,其實並不是那樣的難,當然奧運期間可能遇上費用較高的機票與住宿,若想省錢,最好是能提早準備。至於門票,更是要密切注意各階段的售票時間,以及想辦法透過各種不同管道購得,讓奧運期間可欣賞更多的賽事。在仔細研究2004年雅典奧運官方網站上各項奧運資訊時,思考著四年後的北京奧運該如何準備,意外地發現了參與奧運的第六條路──Volunteer奧運志工。

  六、志工:奧運志工,過去可能從來沒想過能以這樣的身分參與奧運!大型運動賽會徵召志工由來已久,2000年雪梨奧運的志工團隊更是大獲好評,但過去志工招募因通訊傳遞不易,主要還是由本地人擔任,即使需要找國際志工,也是透過特殊管道私下招募,一般外國人要接觸到志工招募的訊息,是不容易的。但隨著網路世代的來臨,奧運志

  工的招募,通常在開幕前兩年就透過網路平台向國內外有興趣的人招手,上網登錄資料並提出申請,需經重重的篩選與受訓,才能獲選為正式的志工。因奧運選手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語言服務的需求,主辦國之國內志工通常做不來,於是大會需要尋求具備語言專長之國際志工來協助。但因國際志工大多不住在主辦國,報名後是否能被錄取,

  其實運氣占了很重要的因素,當然要報名才有機會,能以志工的身分成為奧運會的一份子,這比單純當觀眾去看比賽,更值得讓人回味。

  2003年底,我意外看到這奧運志工招募的訊息,忍不住地填了資料,傳送了出去,當時心裡是想──要看奧運,到雅典是有點遠,下屆北京近多了,但反正報名不用錢,就先試試看,萬一被錄取了再說!

  就在我幾乎遺忘了這件事的四個月後,接到了一通來自雅典的電話,在確認我身分後,劈頭就問我機票訂了沒?在雅典是否有安全住宿的地方,她想要確認我是否真能在奧運期間到雅典去服務當志工!我被這一連串的問題給問傻了,在還沒收到錄取通知前,我又怎麼會去訂機票跟住宿呢?但對方電話中表明,若沒收到我已經預定了機票與住宿的資料,她們是沒辦法給我錄取通知的。於是,在留下通訊電話與傳真後,雅典奧運籌委會給了我一些時間準備,若能在期限內回傳她們需要的資料,似乎就能擔任奧運的志工;這意外的通知,打亂了我原先的圓夢計畫,但這個機會,或許可以提早四年完成奧運夢。

  立刻上網查機票、找住宿,台北雅典來回機票約四萬元上下,還算可以接受;倒是住宿飯店在奧運期間迎接大批的觀光客全面漲價,搜尋了許多飯店,最便宜的一晚也要100歐元起跳,因志工服務至少需要十天,加上報到與受訓,前後大約需停留20天,這樣下來住宿費就要台幣約八萬元,這夢想的代價已經超過我當時的預算,正想是不是算了,等四年後北京奧運再圓夢時,竟在網路BBS版上,找到一位網友釋出的奧運期間便宜住宿!就這樣湊齊了證明,也收到了籌委會寄來的報到通知,人生首次的奧運旅行,就這樣意外地以奧運志工的身分實現了。

  四年後的北京,再次申請奧運志工,但沒被入選,當時正處在創業初期的忙碌,心裡一直掙扎著是否該再前往奧運。報名了一堂談奧運美學的講座,老師一段拿水杯的故事,提點我累積的力量,讓我決定放下一切,勇敢追求第二個奧運夢。20天的奧運行,在北京當個觀光客與奧運迷,感受這中國人第一次舉辦的奧運,收穫豐富,滿載而歸,台灣的事業卻因多日疏於照顧而付出慘痛代價,花了大半年才調整回來,追逐夢想的過程,其實常是得付出代價的。再四年後的倫敦奧運,是十年前遊學時的舊地重遊,也是人生第三次的奧運之旅。第一次是巧遇,第二次算是有緣,第三次就可稱是朋友了。

  不同的主辦國,呈現的奧運會也很不一樣,雅典、北京、倫敦,各有各的個性:希臘的浪漫(許多場館工程延宕)、中國的用心與好客(像個很會準備考試的模範生)、英國的紳士與優雅(注重人與環境及永續),讓每次的奧運旅行,都封存為一段空前絕後的獨特回憶。奧運會是夢想,奧林匹克精神是一種人生哲學,若每四年就跟著奧運去旅行,透過運動,了解文化,認識差異,讓這世界更美好,我想這樣的人生,肯定是令人回味與美妙的。

  2016年,四十不惑之年,也是另一個奧運年,這回在地球上幾乎是距離台灣最遠的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我已經準備好,邀請大家跟著阿智,來趟奧運旅行吧!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實說,我對體育新聞的專注度不高,常常看到一半就開始放空,只記得幾次經典的關鍵進球或衝線時刻。然而,這本書如果能成功地將體育賽事的激情,巧妙地融入到對「城市」的描繪中,那對我這種半吊子體育迷來說,簡直是救贖。我猜測,作者一定很擅長將宏大的歷史背景,用一種非常貼近生活、甚至有點像散文詩的筆觸來描寫。例如,描述雅典的陽光如何映照在帕那辛奈克斯體育場的白色大理石上,那種光影的變化,可能比任何一場馬拉松的成績記錄都更讓人難忘。又或者,在倫敦奧運期間,泰晤士河畔的氣氛,是不是因為這場盛會而多了幾分躁動與期待?這種文學性的書寫,往往能穿透那些冰冷的數據和獎牌榜,直達人心最柔軟的部分。我期待它能像一部精緻的歐洲電影,畫面感極強,配樂悠揚,讓人看完後,不只覺得「了解」了奧運,而是「感受」了那段時間裡世界的脈動。

评分

最近總覺得生活有點卡卡的,提不起勁,總覺得被困在日常的瑣碎裡頭,需要一點不一樣的視角來重新點燃對這個世界的熱情。這本書的名字《追著奧運看世界》聽起來就像一張通往未知驚喜的門票。我常常想,那些站在奧運舞台上的選手們,他們經歷的奮鬥、那種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光是想著就覺得熱血沸騰。但更吸引我的是「看世界」這個部分。奧運就像一個巨大的萬花筒,每隔幾年就旋轉一次,把不同文化、不同國家的人們聚集在同一個時空點上。我很好奇,當現代的奧運場館矗立在千年古城雅典的土地上,那種新舊交融的對話會是什麼樣子?又或者,在那個以工業革命聞名的倫敦,人們是怎麼看待這場全球性的體育盛宴的?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的不僅是賽事報導,而是更深層次的文化觀察,像是當地的食物、人們的口音、他們對「更快、更高、更強」的理解,這些才是構成一個國家靈魂的細節。如果能從這些細節裡,偷學到幾招應對生活的智慧,那就太超值了。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真是有夠吸睛!那種色彩的運用,光是擺在電子書架上,就已經讓人忍不住想點進去看個究竟。尤其是在那個數位時代,要找到一本能讓人停下指尖,專注去「看」的實體書感或電子書的設計,實在是越來越難得了。我猜測,作者在內容編排上,可能也花了不少心思在視覺呈現上,讓讀者在文字的間隙中,能感受到那種奔馳在世界各地的現場感。畢竟,奧運這種國際盛事,光是文字描述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一種氛圍,一種「身歷其境」的衝擊力。想像一下,從古老的雅典到現代的倫敦,這中間跨越的不只是地理距離,更是時間洪流中的文化對話。我個人對這種宏大敘事的旅遊文學非常感興趣,它不只是走馬看花,更像是透過一個敏銳的觀察者的眼睛,去解讀每一個城市如何因應奧運這場全球慶典而產生的化學變化。這種結合了體育史詩與城市變遷的觀察角度,絕對是值得我掏出零用錢(或是點擊購買鍵)的理由。我很期待能看到作者如何捕捉那些轉瞬即逝的歷史瞬間,並將之化為雋永的文字。

评分

最近在整理書櫃,發現好多書都是為了趕潮流或隨波逐流買的,讀起來總覺得少了點「紮實感」。這本《追著奧運看世界》聽起來就很有份量,它不像是一般快餐式的旅遊指南,倒更像是一趟長途的、有深度的文化探險。從雅典到北京再到倫敦,這三個城市本身就是極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雅典代表了古典文明的起點,北京是東方巨龍的崛起,而倫敦則象徵著現代國際都會的成熟與包容性。我特別好奇,作者是如何在描述這些不同「奧運主場」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帶出當代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微妙變化。畢竟,奧運從來都不只是運動會,它是一場國家形象的競賽,是一次外交的舞台。如果作者能捕捉到這種「場邊的角力」,而不是只聚焦在跑道上的直線競爭,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就遠遠超過了一本單純的遊記。我希望讀完後,能對這幾十年來的世界發展,有一種更清晰、更具體化的圖像記憶。

评分

身為一個在台灣土生土長,對國際大事始終保持著好奇心的讀者,我總覺得,要真正理解一個地方,光靠網路新聞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人帶路,用一種更感性的方式切入。這本書的切入點非常巧妙,它利用奧運這個四年一度的全球焦點,作為觀察世界的「望遠鏡」。我猜想,作者在追逐奧運的過程中,一定累積了非常多外人看不到的獨家體驗。譬如,在選手村裡聽到的各種語言的交談,在賽場外圍與當地民眾聊天的生活瑣事,這些「非正式」的交流,往往比官方的致詞來得更真實。我尤其想知道,在不同城市舉辦奧運時,主辦單位的籌備細節中,有哪些是展現了該城市獨特的「驕傲感」?這種驕傲感可能是文化上的,也可能是技術上的。如果書中能細細道來,那對我來說,就像是拿到了一份世界級的「田野調查筆記」。我希望能從中讀到那種,因為參與了一場盛會而產生的,對人類共同願景的樂觀與讚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