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存款比想像中更少:面對通貨膨脹,你的財產正在不斷貶值 (電子書)

你的存款比想像中更少:面對通貨膨脹,你的財產正在不斷貶值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韋維
图书标签:
  • 理财
  • 投资
  • 通货膨胀
  • 财富管理
  • 个人财务
  • 储蓄
  • 经济学
  • 资产配置
  • 财务规划
  •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薪水越高的人越有錢(X)
錯誤消費,經理也可能比基層員工窮(O)

用現在的物價衡量幾十年後的支出(X)
經過通貨膨脹,過去的積蓄不斷貶值(O)

隨著原物料上漲,物價一路飆升,
小時候買一份蛋堡的錢,現在甚至買不了一杯紅茶冰!
更別提現在收入與支出幾乎打平的生活,還要考慮買房、買車、結婚與教養子女的費用、保險、看病……
你能想像自己在30、40年後,只剩下支出而沒有收入的日子嗎?

不懂理財,財務自由不一定,破產危機卻是肯定!

◤提前做好預算編制卻事與願違時,該怎麼辦?◢
【心理帳戶法】
只允許自己從專門的收入帳戶中提領出來消費,而把儲蓄帳戶、股票帳戶、基金帳戶和退休帳戶全部列為開銷「禁地」。

【「自我享受優先」策略】
先從收入中提取10%~15%進行儲蓄,然後迫使自己靠剩下的收入維持生活。既然已經進行了儲蓄,剩下的收入當然可以完全按自己的意願自由開銷。

◤投資理財有竅門,別傻傻地盲目跟風!◢
【購買房產】
從「收租報酬率」和「房價十年圖」中判別房價合理性。
沒人買的時候便宜,多人買的時候貴。
只買大城市的房產:經濟發展較慢的地區,沒有租客撐起市場。
付五成頭期款,還款期不要超過7年。

【國際基金和股票】
▍股票市場崩潰超過50%,要開始每月累積。
所有國際股票市場,一般都是7年為一週期,即高峰—低谷—高峰。
在低谷時不要焦慮,每月定期定額,3~5年收穫,一般都可以賺1~2倍。
▍當市場旺盛時,它已經差不多接近高峰,可以追入,但是是短線作為,三個月至半年要放。
市場一旦崩潰,第一天可以掉30%,幾天後掉50%,若不在高峰時錯過時機放掉,便可能被套牢。

【債券與銀行存款利息】
當銀行的利息達到5%以上的時候,客戶們可以什麼都不做,因為利息5%以上已經是房產合理的收租報酬率。
當利息有長期下降的趨勢時,購買債券如果能達到5%~7%的利息,也是一個既穩定又不冒風險的方式。

◤別把「沒錢」當藉口,每個人都有專屬自己的理財規畫!◢
【月薪只有三萬元,也能妥善分配財務】
受薪族理財方程式=50%穩守+25%穩攻(低風險投資)+25%強攻(高風險投資)

【該如何拿捏投資比例?善用「80」法則!】
用80減去現在的年齡再乘以100%,即為投資到風險資產上的比例。

[本書特色]
有些人年輕時肆意揮霍,未曾考量過幾十年後的經濟狀況,以至於退休後的生活孤立無援;有些人雖然認真工作、省吃儉用,卻始終存不了錢;有些人有買房買車的打算,但不知道如何跨出第一步。本書針對不同薪資水準、不同年齡層的上班族,制定出一套最完善的理財方法,使讀者在面對各種經濟難題和危機時,都能遊刃有餘地化解。

揭秘财富的隐秘侵蚀:通胀阴影下的生存指南 (本书不包含《你的存款比想像中更少:面對通貨膨脹,你的財產正在不斷貶值》的内容) 在这本深刻洞察当代经济现实的著作中,作者以严谨的分析和生动的案例,带领读者穿越宏观经济的迷雾,直面一个日益严峻的挑战:我们辛勤积累的财富,正在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悄然蚕食。 本书聚焦于通货膨胀的复杂机制、历史教训以及在不确定性时代如何构建真正的财务韧性。 第一部分:无声的税收——通货膨胀的真实面貌 我们通常将通货膨胀理解为物价的普遍上涨,但本书深入剖析了它更深层次的本质——购买力的系统性衰减。这不是简单的价格波动,而是货币价值的内在贬值。 1. 通胀的“隐形”驱动力: 作者首先拆解了现代货币体系的构造,探讨了中央银行的政策选择如何直接影响了我们钱包里的钞票的实际价值。书中详细分析了量化宽松(QE)、负利率政策以及财政赤字货币化等现代金融工具,并追溯了历史上几次重大恶性通胀事件的根源,从魏玛共和国的纸币泛滥到当代全球供应链冲击引发的成本推升型通胀。重点在于,本书强调区分“好”通胀(温和、有助于经济增长)和“坏”通胀(失控、破坏储蓄)。 2. 误导性的指标解读: 本书批判性地审视了官方公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作者认为,CPI往往低估了特定生活必需品(如教育、医疗和住房)的真实成本增长速度。通过对不同资产类别的细致对比,读者将理解为什么即使官方数据“温和”,个人感受到的生活压力却在不断增大。例如,书中对比了过去二十年里,劳动收入增长率与核心资产价格(如优质房产和稀缺艺术品)增长率之间的巨大鸿沟。 3. 心理账户与延迟满足的陷阱: 通货膨胀不仅影响物质财富,也扭曲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当人们预期未来价格更高时,会产生“现在就买”的冲动,这反过来又加剧了通胀螺旋。本书探讨了行为金融学如何解释这种集体性的非理性决策,并指导读者如何建立对抗这种“即时满足”诱惑的心理防火墙。 第二部分:被动投资的脆弱性——储蓄与固定收益的迷思 在低利率和高通胀并存的环境下,传统的“储蓄至上”的理财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书详细剖析了为什么将资金简单地存入银行或购买传统固定收益产品,实际上是一种对财富的主动放弃。 1. 储蓄账户的“负回报”陷阱: 作者用清晰的数学模型展示了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如何长期处于负值区间。这意味着,即使银行支付给你利息,你的钱在未来能购买的东西却变少了。本书提供了一系列历史情景分析,展示了在过去十年中,将资金存入主流银行账户的个人错失了多少实际财富增值。 2. 债券市场的结构性风险: 本书对债券投资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在利率周期转向的背景下,长期债券面临的久期风险。尤其是在通胀预期升高的时期,债券的票面利率无法跟上价格上涨的速度,使得固定收益资产的吸引力大幅下降。这里侧重于解释通胀如何侵蚀债券的本金价值,而不是仅仅关注信用风险。 3. 年金与保险产品的再评估: 许多人将年金和长期保险视为对抗不确定性的工具,但本书提醒读者,如果这些产品没有明确的通胀挂钩条款(Inflation-linked provisions),它们提供的固定给付额度将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微不足道。这部分内容着重于如何审视合同条款中关于“未来购买力”的承诺。 第三部分:构建抗通胀的资产组合——防御与进攻策略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多维度的资产配置框架,旨在帮助读者不仅能抵御财富贬值,还能在经济波动中寻求真正的增值机会。 1. 真实资产的战略配置: 真实资产(Real Assets)被认为是抵抗通胀的基石。书中不仅讨论了传统的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和实物黄金,还拓展到更具流动性和多样性的领域: 硬资产的细分: 分析了农田、林地、基础设施股权等低相关性资产的吸引力。 贵金属的现代角色: 探讨了白银和铂族金属作为工业金属与货币价值双重属性的对冲作用,而非仅仅是避险工具。 2. 股权投资的选择标准: 并非所有股票都能有效对抗通胀。本书强调了“定价能力”(Pricing Power)的重要性。成功的抗通胀企业通常是那些能够将其增加的成本顺利转嫁给消费者的公司,例如: 拥有强大品牌溢价的消费品公司。 处于垄断或寡头垄断地位的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 拥有不可替代的知识产权的技术领导者。 书中提供了一套量化指标来评估一家公司的“定价韧性评分”。 3. 应对未来:另类投资与技术前沿: 为了捕捉超额回报,本书探索了在通胀高企时期可能表现优异的另类投资领域: 通胀挂钩债券(TIPS)的深入应用: 讲解了如何根据对未来通胀预期的不同,调整TIPS的久期配置。 供应链与能源安全投资: 论述了在全球化逆转趋势下,投资于本土化、能源自给自足相关的企业和技术(如先进制造、储能技术)的战略价值。 结语:从受害者到掌控者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读者从被动的通胀“受害者”转变为主动的财富“掌控者”。它超越了简单的“买什么”的建议,提供了一种更深层的思维模式转变:认识到货币的稀缺性正在被重塑,而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拥有稀缺且具有内在价值的资产。通过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审慎规划,读者将能够为自己的财务未来建立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著者信息

韋維,個性一點都不微微,做事風格鮮明。深信死存錢無法達到財富自由,獅子男,喜歡嘗試新東西跟冒險,故對於投資總是躍躍欲試,但絕不魯莽跟風。著有《韭菜投資學》。

韋秀英,專職作家。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理財規畫就是生涯規畫:制定富足一生的理財計畫
把理財作為一種基本的生活方式
不理財,讓生活壓力無限擴大
你拿什麼養活自己和家人
人生有風浪,理財是保障
30歲之前,為自己種下一粒「金子」
避免因離婚而付出昂貴的代價
節儉是財富和幸福的最佳來源
我們也會有老的那一天
如何少花錢又過體面日子
要做金錢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成為富翁,只須做對五件正確的事情

第二章 頂級理財師的殺手鐧:千萬富翁更是一種人生態度
學會用富人的方式去思考
為自己確立一個宏大的目標
自制力也能帶給你鉅額財富
每個人都要有正確的金錢觀
無法做出理性判斷時,相信直覺
理財路上,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停止抱怨,珍惜眷顧
百戰歸來靠讀書,經驗也可以學習
財富只是人生的一種工具而已
猶太人的財富觀:磨練「賺錢的本領」
學會做一個最懂得花錢的人
保險沒賠付之前永遠都是貴的

第三章 從700元到400萬元的距離:愛護小錢是變大錢的開始
愛護小錢是變大錢的開始
靠辛勤勞動,賺小錢的機會多如牛毛
財富來源於積少成多
工作之外靠理財:小投資,大報酬
世界第八奇蹟:複利比原子彈更可怕
掌握現金流量,記帳難不難
利用發票收據聰明記帳
不要記死帳,解析數字背後的資訊
自我束縛:強迫自己去做正確的事
預算發揮不了任何作用,那就放棄吧
良性循環讓你完全掌控自己的理財生活

第四章 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像投資自己那樣去理財
投資自己是最穩當的賺錢方法
誰讓我們虧了錢:不知不覺被錨定
投資市場上人人都是事後諸葛
關於股市,不要頻繁判斷短期行情
買保險是做人的道德,也是義務
投資理財「穩」字當頭
削減費用,獲得更加穩定的收入
你不能不知道的錯誤理財觀念
股市如戰場,你要記住的股市忠言
別再迷信「長期投資」了
女人要學會改變自己的投資心態
財商,成就女人的未來
控制自己,拒做「Buy」金女人
單身未婚的你是租房或是購房

第五章 留足你過冬的糧食:提供應對人生困境的解決方案
保證你找到任何工作的實用方法
辛勤工作會為你帶來好運
只要你努力,方法總比困難多
告訴你五種增加收入的方法
左口袋的錢和右口袋的錢不一樣
別讓信用卡「卡」住錢包
像裝修房子一樣配置資產
關於抵押貸款利息的稅額抵扣
轉移負擔的經典策略
羊群中也有大肥羊——不要盲目從眾
擺脫債務的5個步驟
婚姻中的女性要學會自我保護

第六章 理財是你自己事:人生有週期,理財有變化
人生不同時期的理財規畫
人一生中財務上的7個標準
剛出校門理財規劃4件事
要善於發現我們身邊的金子
將購房作為一種投資
人壽保險是非常重要的投資
30歲之前明白:理財5個基本法則
30歲之前領悟李嘉誠的12個理財忠告
男人理財一定要趁早
理財的男人:30而理、40而獲、50而享

第七章 改變讓你成為有錢人:儘早精通專家告訴你的理財方法
指望一夜暴富是很不實際的
蝴蝶效應:時刻校準自己的投資行為
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
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是一切理財的基礎,也是幸福生活的保障
用紀律控制自己的投資
悄然溜走的收益
收益和風險永遠是硬幣的兩個面
同一種投資工具,有不同的風險屬性
貨幣擁有時間價值
銀行是一個大超市

第八章 高薪水比不上會理財:別讓沒錢成為你的理財藉口
收入越高,就更需要理財
你理財,財理你
「我沒財可理」只是一種藉口
單身一族理財基礎三步走
做好今天,女人的未來才有保障
個人生命保障很重要——多參加健身運動、購買人身保險
上班族新鮮人如何做好自己的保險
受薪一族月薪30,000元的理財計畫
月入40,000元單身女性上班族如何買房
遠離「月光族」,讓財富從零開始累積
夾心族:人到中年須全面規劃保未來
月薪40,000的七年級生如何存錢購屋

图书序言

  • EISBN:9786267145012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7MB

图书试读

前言

  人在30多歲前是賺錢的年代,30歲後是理財的年代,這是李嘉誠說的。還有一個說法,一個人,如果30歲時有50萬元,不做別的只是穩健打理,到這個人退休時將有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這話你相信嗎?反正我相信。

  也許不同的人會看到不同的價值,但我最想告訴大家的是要對財富持有正見,在正確的理念指導下,讓正確的方法成為習慣,財富離我們不遠了。

  有一位年輕朋友,手上有20多萬元,平常都存活期,他自己也不管。去年春天,他和一個同事聊天時,同事告訴他,你拿出來買理財產品呀。他抱著不當一回事的態度去買了一款理財產品,一年3.45%的收益,竟賺了7,000多元,這讓他很意外,好像自己得了一個大便宜,實際上,這就是理財意識。

  記住財神爺索羅斯的名言:「理財永遠是一種思維方法,而不是簡單的技巧。」我們首先需要掌握的,僅僅是一種態度而已。

  很多人錢賺得不少,只是花得沒計畫。給大家一個很有效的公式,一般人都是「收入-開銷=結餘」,這樣很難留下錢,很多人都會說沒到下個月發薪水的日子,這個月的薪水已經花得差不多了,而一些收入高的人,也倚仗不同尋常的賺錢能力,對存錢不屑一顧,認為存錢還不是馬上要考慮的事。但事實上,輕鬆存下一點,就會對未來做出規畫。

  未雨綢繆的道理都懂,但大家還是敵不住花錢的痛快。

  當你肆意揮霍的時候,你是否想過自己30年後的生活?是牽著老伴的手在希臘愛琴海細數往日情懷?還是蝸居在小房子中,每天白粥配鹹菜?每個人都會慢慢變老,但沒有人希望今天的收入比昨天還要少;每個人都希望長壽,但是沒有人願意到老了還晚景淒涼。30歲的你,現在只須每個月投資1,000元,30年後,也就是當你60歲時,就可以換來600萬!或許,你會說:30歲,正值而立之年,你需要買房買車、籌備結婚等等,沒有辦法每個月存下1,000元。那麼,從現在開始,只要每個月用700元進行投資,並將這700元投資於一種或數種年報酬率在15%以上的投資工具,30年後就能備妥400萬的退休金。

  理財其實是一種個人或家庭的人生規畫,它的技術目的是透過善用錢財,盡量使個人及家庭的財務狀況處於最佳狀態,它的現實目的是為了實現個人和家庭的短、中、長期的生活目標和規畫,它的最高訴求是內心的平和滿足、人生的幸福。

  時間,可以創造奇蹟,從現在開始,跟隨頂級理財師規劃你的財富人生,我相信,不用30年,10年後,你就可以從容面對人生,笑傲於晚年生活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嘗試去圖書館找類似主題的書,發現很多作者的論點都是建立在「低利率時代已經結束」的前提下,這對習慣了低利環境的台灣人來說,衝擊是巨大的。過去,只要背點房貸、投資個穩健標的,時間久了資產自然增長。但現在,借錢的成本提高了,資產的實質報酬率卻被物價吃光。我期待這本書能很務實地處理這個「轉折點」的問題。它需要解釋清楚,我們現在面對的是暫時性的物價波動,還是進入了一個長期的「高通膨、低成長」的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新常態?如果後者屬實,那麼我們過去幾十年的財務規劃邏輯可能都需要全面重寫。這種宏觀的診斷,比單純的工具書更重要,因為它決定了我們接下來十年該往哪個方向努力,是偏向防禦型配置,還是該大膽尋求突破?

评分

我特別關注這本書的作者背景。如果作者本身就是一個在金融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經歷過數次經濟危機的實戰派人士,那他的見解會比純粹的學術理論家更接地氣。在台灣,讀者非常看重「實戰經驗」的驗證。我希望能從他的文字中,感受到那種「我親身經歷過,所以知道痛在哪裡」的共鳴。畢竟,通膨帶來的痛苦是真實的,它侵蝕的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你對未來的安全感,是你週末想帶家人去吃頓好料的權利。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套「在極端不確定性下,如何保持心理韌性」的應對之道,而不只是冰冷的數據分析,那它對讀者的價值,將遠遠超過它的售價。我希望它能成為一本陪伴我們度過這段艱困經濟時期的「心靈指南」兼「財務手冊」。

评分

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心裡就忍不住「嘖」了一聲,感覺就像是被人狠狠地潑了一盆冷水,但偏偏這盆水還是帶點刺的。最近物價漲得太兇,每天出門買個便當都要精打細算,更別提房租、保險那些固定開銷,感覺薪水永遠追不上開支的速度。我身邊的朋友大家都在抱怨,以前覺得存點錢,將來總有個保障,現在看來,那點「保障」可能連通貨膨脹的影子都抓不住。這本書的標題直接點出了大家最焦慮的核心問題,那種「你的努力可能都是白費」的無力感,真的非常寫實。雖然我還沒翻開內頁,光是這個標題就讓人不得不正視現實,思考一下自己手上的現金到底還值多少,是不是該找點更積極的理財方式,不然真的要被時代的洪流沖走了。這種直接、不加修飾的警示,比那些拐彎抹角、把事情說得天花亂墜的理財書更有震撼力,至少它讓你先把心態調整到「備戰狀態」,而不是沉浸在自欺欺人的小確幸裡。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如果光看排版和用色,給人一種非常嚴肅、甚至有點學術研究報告的感覺,不是那種花花綠綠、試圖用口號吸引眼球的理財書,這點我很欣賞。它給我的感覺是,作者是真正想跟你好好聊聊這個嚴肅議題,而不是來推銷快速致富的秘訣。在台灣,大家對金融資訊的接受度很高,但真正能把複雜的經濟學概念,用一般人能懂的方式解釋出來的作者並不多見。我猜測這本書應該會著重在宏觀經濟的分析,例如央行的政策動向、全球供應鏈重組對我們日常消費能力的影響,而不是單純教你怎麼買哪支股票。如果是這樣,那它的價值就不只在於個人理財,更在於幫助讀者建立一個更全面的世界觀,理解為什麼「錢越來越薄」不是單一事件,而是一個結構性的轉變。這對於需要長期規劃家庭財務的父母輩來說,絕對是必讀的入門磚。

评分

坦白說,市面上關於「抗通膨」的書多到爆炸,大部分都圍繞在黃金、不動產或特定高股息ETF。我有點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比較「非主流」的視角,畢竟主流方法大家都在用,但在通膨時期,往往主流的資產也會連帶受到擠壓。我希望作者能更深入地探討,在薪資成長停滯的台灣社會,普通上班族除了犧牲生活品質、極端節流之外,還能有什麼實質上可行的「對抗」策略。例如,是否可以從職業技能的提升、副業的開發,或是針對特定服務型消費的替代方案等角度來切入?畢竟,理財不只是資產配置,更包含了收入來源的多樣性。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跳脫傳統投資框架的思維,那它就真的能脫穎而出,成為一本真正有深度的財經讀物,而不僅僅是另一本「如何選債券」的說明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