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讀金庸 (電子書)

六神磊磊讀金庸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六神磊磊
圖書標籤:
  • 金庸
  • 武俠
  • 小說
  • 文學
  • 電子書
  • 六神磊磊
  • 讀書
  • 評論
  • 文化
  • 經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東邪與西毒,你以為是兩個人?其實東邪代錶自由,西毒是欲望,彼此互相纏繞。
  ◎光明二使、四大法王、教主張無忌,全是一流經理人,但明教怎麼還是倒?
  ◎俠客島上的太玄經,頂尖高手都練不起來,為什麼石破天能練成?竟因他不識字。
  ◎工作多年,你齣現「丘處機現象」嗎?武功練到一定程度,再也發展不上去瞭?
 
  六神磊磊,本名王曉磊,曾在新華社任職資深時政記者8年,
  2013年開設「六神磊磊讀金庸」公眾號,文章閱讀數均超過10萬次,
  被中國權威數據機構「新榜」,評選為年度最具影響力自媒體之一。
    
  六神磊磊曾說,自己的本業就是讀金庸,
  從國中第一次接觸《神鵰俠侶》開始,加起來至少看過二、三十遍。
    
  他說,金庸小說總共12部,但總結隻有兩句話,
  第一句是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這話很好懂,是郭靖口裡說齣來的,講的是傢國。
 
  武穆書中教誨,襄陽城頭烽煙,蝴蝶榖中烈火,屠龍刀裡遺篇,
  講的都是傢國。隻要是人,都有傢國情懷。
  但隻有這兩個字,還不能讓金庸小說成為一流文學。
 
  金庸小說的第二句話,叫作: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這是《倚天屠龍記》裡明教的歌。這句話,講的是悲憫。
  有悲憫情懷的,纔是真正第一流的文學。
  可以說,傢國奠定瞭金庸小說的底色,悲憫決定瞭金庸小說的高度。
 
  金庸憐那些底層弱者,亂世中命賤如草,承平時亦被踐踏,
  像遇上金兵被害的葉三姐,襄陽城郊被李莫愁殺死的農婦,
  長颱關被阿紫割舌的店小二,被濛古兵破城的撒馬爾罕的人民。
 
  他也憐那些逃避現實的中間派,像是《笑傲江湖》裡的麯洋、劉正風、定靜師太。
  這些人對現實心灰意懶,看不到齣路,隻想逃避。
  金庸就為他們精心編織瞭綠竹巷、桃花島、百花榖,作為夢想中的樂土。
  但江湖哪來樂土,蝴蝶榖、梅莊、琅嬛玉洞,都毀滅或荒蕪瞭。
 
  他還憐那些被扭麯瞭的靈魂,
  有被復仇扭麯的,比如林平之。
  有被愛情扭麯的,比如遊坦之、阿紫、何紅藥。
  有被權力扭麯瞭的,比如任我行、東方不敗、洪教主。
  隻不過金庸拒絕讓他們做天生妖魔,他筆下更多的是一個個扭麯的原因。
 
  儘管金庸憐世人,卻從不汙衊和嘲弄愛情。
  他嘲弄楊蓮亭,嘲弄東方不敗,卻不曾嘲弄他們的愛情。
  哪怕是歐陽剋、葉二娘,作惡多端,但金庸對他們的愛情也報以瞭溫厚。
 
  世人讀金庸,往往沉醉在高深的武功和緊張刺激的情節中,
  從無堅不摧的北冥神功、六脈神劍,到佛係的太極拳、九陽真經;
  從楊過、小龍女的生死相許,到韋小寶的七個老婆都不是真心愛他;
  行俠仗義不再是處世定律,愛恨情仇隻剩下柴米油鹽?
  
  那些金庸想說但沒直說的,都在六神磊磊的解讀裡。
    
名人推薦
 
  臺灣師範大學教授、武俠小說研究者/林保淳
  長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陳韻竹
亂世江湖的哲學沉思:一部關於曆史、權謀與人性的深度解讀 書名:《風雲際會:冷眼看宋明遺風》 作者: 陸沉 書籍簡介: 《風雲際會:冷眼看宋明遺風》並非一部傳統意義上的曆史編年史,也非聚焦於某一位帝王將相的功過是非。它是一部以高度凝練的筆觸,深入剖析瞭宋代中後期至明代初期,華夏文明在內憂外患之中所展現齣的復雜人性與製度睏境的哲學散文集。本書通過對那個時代政治生態、士大夫階層心態、以及民間思潮變遷的細緻梳理,力求揭示隱藏在曆史錶象之下的深層驅動力。 本書的敘事視角是“局外人的清醒”。作者陸沉,並非試圖為古人翻案或定罪,而是以一種近乎冷峻的旁觀者姿態,去解構那些被浪漫化或妖魔化的曆史事件。他關注的重點,在於“選擇”的代價——精英階層在道德睏境與生存壓力之間所做的艱難抉擇,以及這些選擇如何塑造瞭數百年後的社會結構。 第一部分:士大夫的睏境與“文治”的邊界 本書開篇即聚焦於宋代理學的興盛及其對政治實踐的影響。作者認為,宋代文官政治的成功,本質上是一種對權力的精妙約束,但這種約束也同時孕育瞭其自身的脆弱性。 一、士人心態的內捲化: 陸沉詳盡分析瞭從範仲淹到王安石變法期間,士大夫群體內部的價值衝突。他指齣,當“道德理想”成為衡量一切政治行為的唯一標準時,實務操作的彈性空間便被極大地壓縮。對於“完人”的追求,最終導緻瞭政治清洗的循環。例如,對“清議”的推崇,如何異化為黨爭的工具,使得為國為民的初衷,逐漸被維護群體純潔性的內在驅動力所取代。書中對“颱諫製度”的剖析尤為深刻,探討瞭諫官的職責如何從糾偏演變為權力鬥爭的先鋒。 二、技術官僚的悲劇: 另一重要章節探討瞭以瀋括為代錶的技術型官員的處境。他們精通水利、天文、軍事技術,然而在宋代重文輕武、重德望輕實乾的政治氛圍中,其專業能力往往難以轉化為真正的決策影響力。陸沉認為,這是“文治”走嚮僵化的一種體現——社會推崇道德敘事,而對冷靜的工程學思維持有一種本能的不信任感。 第二部分:邊疆的代價與精神的退守 本書的第二捲,將目光投嚮瞭北宋與南宋麵對北方遊牧民族時的戰略選擇與精神反應。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軍事史,而是對“安全”的哲學定義。 一、從“共生”到“恥辱”的心理轉變: 陸沉細緻描繪瞭宋朝廷在麵對遼、金時的外交策略變遷。他認為,“歲幣”並非單純的賄賂,而是宋代精英階層在評估自身軍事潛力後,為維持內部穩定而做齣的“成本最小化”決策。然而,這種決策在精神層麵卻留下瞭無法磨滅的印記,促使士大夫們將注意力從外部風險轉嚮內部的道德完善,形成瞭一種“精神上的內嚮收縮”。 二、靖康之變後的文化斷裂: 靖康之恥後,南宋的建立伴隨著對中原文化的“繼承”與“重塑”。作者探討瞭南渡文人如何處理失土的創傷。他們一方麵必須重建文化自信,另一方麵又要直麵自身無力收復故土的現實。這種矛盾催生瞭部分文人轉嚮更私密、更注重個體情感的文學錶達,即在宏大敘事之外尋求精神庇護所。 第三部分:明初的集權與“人治”的迴歸 隨著敘事轉嚮明代,本書關注的焦點是硃元璋如何從一個底層崛起,並係統性地重塑瞭權力結構。陸沉將明初的政治看作是對宋代文官製的一種強力反動。 一、丞相廢除的深層邏輯: 作者深入分析瞭鬍惟庸案後,硃元璋廢除丞相製度的政治邏輯。這不僅僅是對權臣的清除,更是對“權力製衡”理念的徹底否定。陸沉認為,硃元璋追求的是一種“透明化的絕對控製”,他傾嚮於依靠密探係統和皇帝個人的超強意誌來治理龐大的帝國,這在短期內有效提高瞭行政效率,但也為後世君主樹立瞭一個極具破壞性的典範——即“人治”的無限擴張。 二、士紳階層的異化: 明代科舉製度的恢復與強化,塑造瞭一種新的士紳階層。與宋代士大夫的批判精神相比,明初的士人更注重實用性、對皇權的順從以及在地方上維持宗族利益。書中對“鄉紳”在國傢治理體係中的角色進行瞭批判性審視,他們既是朝廷的基層代理人,也是地方利益的最終維護者,這種雙重身份造成瞭治理上的張力。 結語:曆史的周期性與現代的鏡像 《風雲際會》的結尾部分,陸沉將目光從曆史中抽離齣來,探討瞭宋明兩朝的經驗教訓對現代社會的啓示。他總結道,無論是宋代的“道德審判”還是明代的“絕對集權”,其核心都關乎“如何平衡效率與公正,以及如何在製度的剛性與人性的復雜性之間找到動態的平衡點”。 本書以其嚴謹的史料考據、冷峻的哲學思辨和絕不迎閤的敘事風格,為讀者提供瞭一麵審視曆史、反思當下的獨特鏡子。它不提供廉價的答案,而是引導讀者深入思考: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裏,什麼是真正恒定不變的權力本質和人性幽暗?這部作品,是獻給所有不滿足於錶麵敘事,渴望探究曆史深層肌理的思考者的深度讀物。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六神磊磊
 
  本名王曉磊。知名自媒體人,作傢。
 
  曾任新華社重慶分社記者,長期從事時政、政法報導。2013年開設專欄「六神磊磊讀金庸」,文章廣受歡迎。在金庸小說已然被眾多讀者反覆解讀、詮釋的情況下,六神磊磊的金庸解讀仍然脫穎而齣,以其犀利、獨到的視角獨樹一幟。
 
  著有《翻牆讀金庸:從武俠裡笑看現實江湖》(高寶齣版)、《翻牆讀唐詩》(新經典文化齣版)。

圖書目錄

推薦序  我讀《六神磊磊讀金庸》/林保淳
序言  不再心中一蕩,誰來憐我世人
 
第壹章  關於《射鵰英雄傳》及《神鵰俠侶》
1. 從偉大武功到偉大公公
2. 華山論劍和傢族政治
3. 全真派搞創新
4. 丘處機的武功為何練不上去
5. 馬鈺的尷尬
6. 細品五絕
7. 黃藥師的演員型人格
8. 黃蓉的自卑
9. 楊康的落後
10. 大黃蓉的一天有多難
11. 江南七怪的一件感人小事
12. 李萍——笨小孩之母
13. 郭襄:不愛我,卻又不放生我
14. 想像中的婚禮
15. 寫壞瞭的金輪法王
16. 郭芙究竟哪裡惹人嫌
17. 郭芙到底喜歡誰
18. 一篇精采的主管緻詞
19. 趙誌敬之鍋
20. 襄陽飯局
21. 武林大會是怎麼辦難看的
 
第貳章  關於《倚天屠龍記》
1. 明教潛流
2. 張三豐的孤獨
3. 你的風陵渡,我的鐵羅漢
4. 武當七俠的派係鬥爭
5. 俞蓮舟的魔頭潛力
6. 硃九真和殷素素——生於豪門的兩種活法
7. 俞蓮舟和殷素素——不動聲色的友誼
8. 趙敏請客的本事
9. 趙敏郡主要條船
10. 如果誓言有用
11. 「同舟四女」細論
12. 滅絕師太的小卡片
13. 範遙的麵目
14. 元大都街頭的幾個庸眾
15. 《九陰真經》和屠龍刀
16. 李四摧這個小白臉
 
第參章  關於《書劍恩仇錄》
1. 張召重的轉型
2. 金庸最偏愛的女性
 
第肆章  關於《雪山飛狐》及《飛狐外傳》
1. 丐幫的墮落
2. 程靈素之嘆
3. 鬍斐的鬍子
 
第伍章  關於《連城訣》及《俠客行》
1. 笨人石破天
2. 島上悖論
3. 梅芳姑之問
 
第陸章  關於《天龍八部》
1. 蕭峰的真正結局
2. 爾等凡人,皆不能驕傲
3. 慕容復的沒朋友
4. 《天龍八部》裡的五個前浪
5. 康敏這女人
6. 透視阿紫
7. 阿紫的心態
8. 《天龍八部》裡的一段陰謀論
9. 星宿派的反思
10. 曼陀山莊的形式主義
11. 少林寺的名額
12. 王語嫣改迴錶哥身邊有無必要
13. 金庸小說裡的五個大詩人
14. 鳩摩智的原型
 
第柒章  關於《笑傲江湖》
1. 華山派的群弟子
2. 《笑傲江湖》裡的一群瞎子
3. 五嶽劍派不亡,誰亡
4. 五嶽亡於天門道長
5. 華山派的歷史課
6. 令狐衝的底線
7. 嶽不群啟示錄
8. 東方不敗這個大吃貨
9. 嚮問天的十分鐘
10. 職場上,什麼人上臺都一樣
11. 定靜師太的退隱之夢
12. 美好結局都是騙人的
13. 普通人莫大
14. 令狐衝和莫大先生
15. 嵩山暗戰
16. 五嶽迷思
17. 更無一人謀嵩山
18. 臨時演員是靠不住的
19. 林平之為什麼那麼恨令狐衝
20. 楊蓮亭的功與過
21. 為什麼留著餘孽任盈盈
22. 最接近友誼的喜歡
23. 方證大師和定閒師太
24. 一隻胳膊的拒絕
25. 為什麼刪掉小師妹的一首詩
26. 黑木崖叫我去恆山
27. 做官當學上官雲
28. 《易筋經》怎麼不傳給師弟
29. 有多少小酒店破產
30. 桃榖六仙:易怒體質和易哄體質
 
第捌章  關於《鹿鼎記》
1. 《鹿鼎記》和《紅樓夢》
2. 推翻愛情
3. 宮裡的刺客
4. 康親王送禮
5. 誇人要誇到位
6. 補鍋匠陸高軒
7. 一群冰糖葫蘆小販的集體死亡
8. 金庸會議學
9. 如何快速識別草包鄭剋塽
10. 少林寺的心態
11. 總舵主來瞭
12. 建寧公主的一句臺詞
13. 退休之難
14. 壞人越來越少,江湖越來越壞
15. 俠客消亡年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9596003
  • EISBN:9786269580491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9.4MB

圖書試讀

推薦序
 
我讀《六神磊磊讀金庸》
臺灣師範大學教授、武俠小說研究者/林保淳
 
  毫無疑問的,金庸是中國武俠小說有史以來最引人矚目的巨星,金庸武俠小說也是有史以來擁有最多讀者的小說。
 
  當暗黑的天空中,無數的星子在各照一隅、閃爍著微光的時候,突然冒齣一顆熠耀的巨星,觀星的人們,除瞭贊嘆、躍呼之外,還會用怎樣的眼光去看它呢?
 
  我突然想到硃光潛所說的,「看古鬆」的三個不同態度,木商是實用的,植物學傢是科學的,畫傢是美感的,概括而言,就是求真、求善與求美。其實,在我看來,看古鬆的態度,遠遠不止這三種。至少,莊子所說的「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反而是我覺得更貼近一般人性的。世間許許多多的事物,固然可以求真、求善、求美,其實擺脫開一切定義的束縛,自由自在,當下即是,讓浮想可以連翩而起,遊魚可以銜鉤而齣,隨事生發,不拘一格,非真非善非美,又何嘗不可以獨樂而樂眾?
 
  金庸的武俠小說,漫談、討論、研究的人,已經是多到不可勝數瞭,連我都曾湊上一腳,寫瞭本《解構金庸》。像我這樣的「老學究」,是比較中規中矩,而不免固滯僵化的,「談」金庸,其實是「論」金庸,凡有議題,非得追本溯源,窮其脈絡、枝葉,然後再縱橫鉤稽,非得說齣個「大有學問」似的道理不可,長篇大論,知識性強,但趣味性寡,有時連自己看瞭都不免有點厭煩。當然,這也不能不說是一種「觀星」之道,可是,如果非得用這種高頭講章來討論金庸小說,恐怕也是把金庸小說看窄、看隘、看未透瞭。
 
  我至今還不知道六神磊磊是何許人,也未曾通過音問,但是早已在互聯網中久聞其大名,也看過幾篇頗能讓我拍案叫絕的金庸小說評論。我當初挺疑惑這「六神磊磊」的名字是從何而來的。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金庸修訂版《天龍八部》中第一迴「青衫磊落長劍行」,他這麼喜歡談金庸,名字又有個「磊」字,理所當然與此句相關吧?儘管「磊落」、「磊磊」還是有些區別的。從網路資料看,他是八○後的,「青衫」二字,也算是名副其實;而談武論俠說金庸,又豈不是「長劍」揮指、快意縱橫?
 
  可是,「六神」我就絞盡腦汁也想不個意義來。是心、肝、脾、肺、腎、膽的「六神」?還是青龍、白虎、硃雀、玄武、螣蛇、勾陳的神話「六神」?
 
  我第一個能想到的是「六神無主」這個成語。
 
  「六神無主」本是用來形容心煩慮亂、無所適從的,偏嚮於負麵的意義。我從網路資料上看到,原來他和我一樣,擁有特別讓蚊子青睞的體質,所以每逢夏天,都必須塗抹花露水與強敵蚊子頑抗到底。我是有過慘痛的被叮咬得「六神無主」的經驗的,花露水就像全真教的七星陣,遇上小龍女的「左右手互搏」,還是得敗下陣來,更何況,我施展齣「左右手互搏」的招式,劈劈啪啪響不停,最終隻換來滿手臂的紅腫,想來他也和我一樣,會「六神無主」起來吧?
 
  我是寧可作如是想的。六神磊磊既然可以用「別解」讀金庸小說,我又何嘗不能用「別解」詮釋他的名字?
 
  說起「別解」,學問可就大瞭,簡單來說,就是「誤讀」,我管你作者的原意是不是如此,隻要我能說得理直氣壯、頭頭是道,讓人不禁莞爾、不禁贊嘆、不禁欷歔,更不禁順著我的思路去浮想連翩,又有什麼不可以?
 
  我就是要用「六神無主」的「別解」,來「誤讀」一下六神磊磊的評說金庸小說。「六神」者,就是人的心氣神意,可以用「六腑」概括,法通六脈,少商、少澤、太沖、關沖、中沖、商陽,心凝氣結,隨指屈伸,揮文舞字,豈不自有華彩?最妙的則是「無主」。「無主」者,如行雲、如流水,隨意生發,不名一格,不拘一套,指東打西、說南道北,得魚可以忘筌,得意可以忘象,何等自在,何等瀟灑,又何等愜己而愜人?
 
  在我看來,六神磊磊的讀金庸,就是這等讀法的,就像「獨孤九劍」施展開來一般,無招無式,無適無莫,劍來破劍,刀來破刀,抉幽探隱,深中肯綮,說金庸所未說,見金庸所未見,可以譏評社會,可以探討人性,可以論企業經營,又可以析人間百態。從小處著眼,由大處發揮,以巧手發妙文,以新解啟靈思,正如金聖嘆批《水滸》,有《水滸》此奇書,正不可不有金聖嘆此奇人。
 
  寫奇書不容易,自當可列入「纔子」之流,撰妙文,怕也是戛戛乎其難的,亦不可不謂為「奇人」。在我看來,奇人評說奇書,至少必須有三個條件:一是對奇書透徹瞭解,錶裡周遭無不到,全體大用無不明;二是對當代社會的諸多現象,有細膩而深入的觀察,可以引闢連類,隨處提點;三是文字洗煉、機趣橫生,令人娓娓愛讀。
 
  這三個條件,六神磊磊基本上都是充分具備的,對金庸的小說,他大概早已是滾瓜爛熟的瞭,無論是人物、情節、器物,都能如數傢珍,就是再不起眼的如飯局、婚禮、字條、鬍子……信手一拈,就可以文思泉湧、妙論連篇。他對當前社會人情的觀察,更無疑是隻眼獨具的,無論從金庸小說的任何大小段落,都可以往社會現狀作聯結,「華山論劍」可以透顯傢族政治、全真派可以引帶企業創新、五嶽劍派閤併可以鉤串臨時演員、《笑傲江湖》可以窺看職場、甚至連東方不敗這「吃貨」,都可以窺探齣世態之炎涼,雖是指桑,卻根本就是在罵槐,當代社會的光怪陸離,一一具現在金庸的小說之中。更難得的是,不引經據典、不長篇大論,文字暢達幽默,觸處成趣,而又啟人神思。具此「三寶」,無怪能每經發文,就有數十萬讀者的贊嘆瞭。
 
  我常以為,讀我的《解構金庸》,是可以增長武俠、文化「知識」的,但「知識」雖重要,卻嫌其沉重呆闆,儒生論道,喋喋不休,厭聽者眾,寶愛者寡;而《六神磊磊讀金庸》則可以啟人靈智,發人新思,娓娓道來,又是別樣一個天地,別樣一個光景,又別具一番機趣。
 
  明太祖曾評說高明的《琵琶記》,認為如「山珍海味,富貴傢所不可無」,我則反之,《六神磊磊讀金庸》是一般喜歡武俠、鍾愛金庸的讀者,書案上所不可不擺的書。
 
壬寅五月林保淳序於木柵說劍齋
 
作者序
 
不再心中一蕩,誰來憐我世人
 
  金庸小說,有兩句綱領性的、靈魂的話。第一句叫作: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這話很好懂,是郭靖口裡說齣來的,講的是傢國。武穆書(按:《武穆遺書》,齣自《射鵰英雄傳》)中教誨,襄陽城頭烽煙,蝴蝶榖中烈火,屠龍刀裡遺篇,這都是傢國。中國人多半有點傢國情懷,販夫走卒、引車賣漿者都有。但是隻有這兩個字,還不是最一流的文學。
 
  金庸小說的第二句話,叫作:憐我世人,憂患實多。這是《倚天屠龍記》裡明教的歌。這一句話,講的是悲憫。有悲憫的,纔是真正第一流的文學。
 
  可以說,「傢國」奠定瞭金庸小說的底色,「悲憫」決定瞭金庸小說的高度。
 
  金庸的書,常常憐世人。而且越到後期越是這樣,無人不冤,有情皆孽,人人可憫。筆下的一切人物,一切個體,都是憐的對象。
 
  他憐那些底層弱者,亂世中命賤如草,承平時亦被踐踏,像遇上瞭金兵被害的葉三姐,襄陽城郊被李莫愁殺死的農婦,長颱關被阿紫割舌的店小二,被濛古兵破城的撒馬爾罕(按:中亞地區的歷史名城,現為烏茲別剋第二大城市)人民。
 
  他憐的世人包括各族,漢、迴、契丹、濛古、女真、高昌……雁門關下被交替「打草穀」(按:指到敵方領地搶奪倉物、錢財)的漢人和契丹人,他都憐。他讓失去瞭至親的契丹民眾露齣胸口狼頭,仰天悲嘯。
 
  因為「憐我世人」,所以金庸小說骨子裡厭惡徵服,反感侵略戰爭。他藉丘處機的詩說:天蒼蒼兮臨下土,鬍為不救萬靈苦!他還藉郭靖之口對鐵木真說:「殺得人多未必是英雄。」甚至他還一廂情願的讓鐵木真糾結至死,去世前還喃喃自語:「英雄,英雄……」
 
  他還藉段譽的口,吟誦李白反戰的詩:
 
  烽火然不息,徵戰無已時。
  野戰格鬥死,敗馬號鳴嚮天悲。
  烏鳶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
  士卒塗草莽,將軍空爾為。
  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他還特意把最光輝的臺詞,留給瞭大俠士喬峰:
 
  你可曾見過邊關之上、宋遼相互仇殺的慘狀?可曾見過宋人遼人妻離子散、傢破人亡的情景?宋遼之間好容易罷兵數十年,倘若刀兵再起……你可知將有多少宋人慘遭橫死?多少遼人死於非命?
 
  那麼多人愛講天道、王道、霸道,金庸一個寫武俠的反而好講人道。
 
  他內裡相信所謂「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他是法國文豪大仲馬(Alexandre Dumas)的軀殼,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領袖雨果(Victor Marie Hugo)的靈魂。
 
  他憐世人,還包括那些企圖逃遁的中間派,如劉正風、麯洋、梅莊四友……
 
  這些人對現實心灰意懶,看不到齣路,想選擇逃避,希冀能夠金盆洗手、「笑傲江湖」。金庸也憐他們。他對他們懷抱著好感和同情,為他們精心編織瞭綠竹巷、桃花島、百花榖,作為夢想中的樂土。他還想像瞭《碧霄吟》這樣的麯子,形容他們「洋洋然頗有青天一碧、萬裏無雲的氣象」。
 
  事實上,諳熟世事如金庸,當然知道武俠江湖裡無樂土,歸隱不是齣路,田園終將毀滅。所以像蝴蝶榖、梅莊、琅嬛玉洞,就都毀滅或者荒蕪瞭。可是他又心存不忍,又要寫蝴蝶榖的新生,寫梅莊也搬進瞭新客人,就是新婚的令狐衝和任盈盈。那是他留給自己的一點童真和善意。
 
  他憐的世人,還包括那些扭麯瞭的靈魂,就算再可痛、可恨,也總是可憫、可嘆。
 
  有被復仇扭麯瞭的,比如林平之。有被愛情扭麯瞭的,比如遊坦之、阿紫、何紅藥。有被權力扭麯瞭的,比如任我行、東方不敗、洪教主。金庸拒絕讓他們做天生妖魔,他筆下更多的是一個個有扭麯的原因、有反思的價值、有滑落軌跡的個體。
 
  他當然也懲罰,也審判。但他的懲罰往往是伴著安魂麯的,他的審判往往是帶著慨嘆的。
 
  他當然也寫平麵人物,也給人物打簡單的善惡二維標籤,但他更樂意燭照人性,洞察幽微。甚至你看嶽不群、左冷禪這種野心傢最後的猙獰錶演,也會有一絲「奈何做賊」的惋惜,有一絲「我最憐君中宵舞」的味道。
 
  而且,因為憐世人,他不會汙衊和嘲弄愛情。金庸寫兩性關係,那麼保守,往往隻會「心中一蕩」,但他不嘲弄愛情。他嘲弄楊蓮亭,嘲弄東方不敗,卻也不曾嘲弄他們的愛情。哪怕是歐陽剋、葉二娘,作惡多端,但金庸對他們的愛情也報以瞭溫厚。
 
  現在我們寫作的圈子,時興刁鑽和刻薄,我們已經不熟悉因為寬厚而偉大瞭。
 
  眼下金庸揮手走瞭,辭別瞭凡間的光明頂,去瞭天界的坐忘峰,收走瞭郭襄的眼淚,揮散瞭華山的煙雲。真的想問問他:綠竹巷和蝴蝶榖在哪裡?獨孤九劍究竟怎麼練成?風清揚真能生存得下去?笑傲江湖的事,到底有沒有?
 
  不再「心中一蕩」,誰來憐我世人?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六神磊磊讀金庸》(電子書)聽說已經在颱灣的讀書圈裡傳開一陣子瞭,但說真的,我對電子書的接受度還是有點保守啦。畢竟,捧著一本紙本書,翻頁聞到那股淡淡的油墨香,對我這種老派的讀者來說,那纔是閱讀的儀式感嘛!不過,身邊幾個追劇追到金庸的武俠迷朋友都大力推薦,說作者的解讀角度非常獨特,不是那種老生常談的武功招式分析,而是從現代社會的視角去看待那些江湖恩怨,把金庸筆下的人物「拉迴人間」,讓他們像是我們身邊的同事、鄰居一樣真實。我特別好奇的是,這種「接地氣」的解讀,能不能讓那些已經讀過好幾次原著的人,還能找到新的趣味點。畢竟,讀武俠小說,除瞭看熱鬧之外,更重要的是那份俠義精神和人生哲理的體會,如果能從六神磊磊的文章裡看到一些過去沒注意到的細節,那倒是值得花時間去摸索一下這個電子書的介麵操作瞭。

评分

我身邊的朋友多半是從颱灣電視颱的武俠劇入坑金庸的,像是那些早期的港劇,配樂一齣來,每個角色的形象就已經根深蒂固瞭。所以,當我看到有人用文字去「解構」這些經典形象時,心裡難免會有點抗拒。這就像是你很喜歡一位老牌影星,結果突然有人跳齣來說,其實他演得根本不是那麼迴事,他私下可能更像個小醜。我懷疑《六神磊磊讀金庸》會不會過度解讀,把原本詩意和浪漫的武俠世界,硬生生地套上太多現實主義的枷鎖?當然,文字的魅力就在於它可以創造多重解讀的空間,但對於我這種追求「江湖味」的讀者來說,如果少瞭那一點點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光剩下冷靜的分析,那閱讀的樂趣可能就會大打摺扣。我希望這本書能找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點,既能保持對原著的尊重,又能帶來足夠的個人觀點衝擊力。

评分

說到閱讀體驗,我最近剛看完另一本歷史類的電子書,坦白講,電子書的排版和字體調整功能確實有它的便利性,尤其是在通勤的時候,用平闆閱讀可以省下不少空間,不用擔心包包太重。但《六神磊磊讀金庸》這本書名,光是「六神磊磊」這個名字就帶有一種網路鄉民的詼諧感,這讓我不禁聯想到,這本書的行文風格是不是會比較偏嚮網路專欄那種比較活潑、甚至有點戲謔的語氣?我希望它讀起來不要像課本一樣枯燥乏味,畢竟金庸的小說是充滿生命力的文學作品,如果作者隻是單純地做「文本導讀」,那實在是太浪費瞭。我更期待的是,他能像一個很會說故事的資深讀友,在你耳邊娓娓道來,把蕭峰的悲壯、郭靖的憨厚,用一種全新的、或許帶點現代諷刺意味的方式重新詮釋一遍,讓讀者在莞爾之餘,也能深思「何為大俠」這個永恆的命題。

评分

現在大傢都很流行說「內容為王」,但對於一本需要深度閱讀的書來說,光有好的內容還不夠,閱讀的「動機」和「沉浸感」同樣重要。作為一本電子書,我猜想它的銷售策略應該是主打「隨時隨地都能讀一點」的輕便性。但我個人認為,要真正讀懂六神磊磊對金庸的細膩剖析,可能還是需要一個比較安靜、不受打擾的環境。或許,這本書的優勢就在於,它不需要像原著那樣花上好幾天的時間纔能啃完一本,而是像一份份精緻的「武俠小品」,讓你可以在午休的十分鐘、或是睡前刷手機的空檔,迅速獲得一份知識的滿足感。我希望它在電子書的呈現上,能用一些視覺元素來輔助那些比較複雜的人物關係或武學概念,讓讀者在快速吸收資訊的同時,不會覺得內容過於扁平化,而是能感受到作者試圖建構齣來的那個多層次的金庸宇宙。

评分

從行銷角度來看,這本電子書選擇在颱灣發行,的確是抓準瞭我們這塊土地上,對武俠文化有著深厚情感的群眾基礎。畢竟,金庸的作品陪伴瞭至少兩三代颱灣人的成長,他的影響力超越瞭純粹的小說範疇,已經滲透到我們的價值觀和價值判斷裡。因此,任何試圖重新詮釋金庸的人,壓力都會非常大,因為讀者群的「自帶濾鏡」是很厚的。我比較好奇的是,這位作者在撰寫這些評論時,是否也考慮到瞭颱灣讀者特有的文化背景?例如,我們對某些傳統價值觀的看法,可能與中國大陸的讀者略有不同。如果能透過他精妙的文字,激發我們重新審視一下自己從小被教導的「仁義禮智信」在江湖中的實際體現,那這本電子書的價值就提升到不隻是娛樂層麵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