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來,從背包客到滾輪族,作者以自助旅行方式深入中國大陸,從不同角度探索繁華都市、偏鄉古鎮、大山大水...,有發自內心深處的讚嘆;有嘆為觀止的美景;有驚心動魄的經驗;有齒頰留香的美食;有物美價廉的小吃...。絕對是本帶著心去旅遊的遊記!
三十多年來,從背包客到滾輪族,作者以自助旅行方式深入中國大陸,從不同角度探索繁華都市、偏鄉古鎮、大山大水...,有發自內心深處的讚嘆;有嘆為觀止的美景;有驚心動魄的經驗;有齒頰留香的美食;有物美價廉的小吃...。絕對是本帶著心去旅遊的遊記!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系、國立高雄師大教育研究所
經歷:
國立嘉義高工輔導室主任、國立嘉義大學兼任講師、嘉義市社區大學講師、救國團義務張老師、民生報特約記者,人間福報特約記者
著作:
江南佛寺(1996.9維屏出版社出版)
縱情山水(1998.8嘉義市文化中心出版)
GUIDE 北海道(1999.6 TO’GO旅遊情報出版 ※2001.8改版)
北歐仲夏夜之路( TO’GO旅遊情報出版 2002)
嘉義風情畫(2002.9維屏出版社出版)
阿里山森呼吸之旅( TO’GO旅遊情報出版 2003.4)
從地圖消失—社團新村的故事(100.10.10)
浪淘沙—眷村、老照片、老故事(2013.1.4)
浪淘沙—不忍青史盡成灰(2015.9.3)
眷戀老食光(2015.10.文化部化資產局出版)
出發吧.小旅行;背包上肩.Go !Go!亞洲(108.5.1如是文化)
我們都要好好說再見—關於安樂死的生死議題(110.10.10方集出版社)
目次
不到長城非好漢
穿街走巷逛胡同
英法聯軍之恥
到老舍茶館開開眼
北京古觀象台
忘不了豌豆黃
盧溝橋的石獅
周口店瞻仰老祖宗——北京人
天津狗不理包子
楊貴妃錯了嗎?
保定的牛肉罩餅
五一長假——人龍大挪移
東戴河的候鳥老人
孔子吃蠍子?
山東酒文化
大明湖尬戲
菏澤牡丹勝洛陽!
濰坊昆蟲大餐
即將消失的地坑院
國旗都到哪去了?!
輝騰錫勒草原羊雜湯
誰說女子不如男——王昭君
歷史的傷痕
麻雀變鳳凰——長江刀魚
揚州紅樓宴
梁紅玉的抗金菜
淮安茶饊
黃橋燒餅
盱眙品嚐小龍蝦
白蛇難道千年都不悔?——斷橋
胡慶餘堂
棠樾牌坊群的沉重
千古謎團——屯溪花山謎窟
中華八卦村——呈坎
意外的邂逅——渼陂古村
高幹搭乘的崑崙號遊船
日本投降了
對日抗戰蘇聯幫過中華民國
重慶第一個抗戰遺址
重慶六.五隧道慘案
成都寬窄巷子找樂子
隆昌石牌坊怎能不嘔?!
繁華落盡雲頂寨
騎馬訪四姑娘山
夢幻黃龍
到若爾蓋去吧
魅力花湖
黃河九曲第一彎
卓克基土司官寨
丹巴美女都去哪了?
女兒國——瀘沽湖
「中國第一奇村」蜂岩洞村
郎德上寨
革家寨(革要加人字旁)
苗家姊妹節采風
「蔡倫村」香紙溝
變調的西江苗寨
無緣的超短裙苗
遇龍河漂流
風雪上龍脊梯田
作客三江瑤家
期待更多林巧稚
我在土樓過年
「四菜一湯」
在朱熹家鄉喝尤溪紅
土筍凍不是筍
永泰泡湯樂
被忽略的土堡
惠安女
炭精繪畫的落寞
到霍童古鎮看線獅
不就是一口井嗎?——民之所欲
白鬍子老人
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
當孫悟空遇見鐵扇公主——火焰山
好吃的饢坑肉
沙漠鬼城
巴音布魯克草原那達慕大會
阿爾泰山旅遊明珠——喀納斯湖
賽里木湖教唱高山青
魔鬼城驚魂
天山神秘大峽谷
青藏公路最震撼的風景
西藏「天湖」——納木措
物美價廉的青稞酒
挑戰黃河源頭
前進長江源頭
戲說日月山
瀋陽大清花餃子
怪坡
小心!北極村黑店多
附錄
陪父母返鄉探親
母親最後的返鄉路
說到這本《跟著賴桑遊大陸 (電子書)》,我真的很好奇它跟市面上那些大陸旅遊指南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畢竟,台灣人對大陸的認識,有時候總會停留在教科書上學到的那些刻板印象,或是媒體偶爾報導出來的片段訊息。賴桑既然是「遊」大陸,而不是「觀」大陸,我想他一定有更深入的體驗。我比較在意的是,書中會不會探討一些比較敏感的社會議題,當然不是說要寫成嚴肅的論文,而是以一個台灣旅人的視角,去觀察和記錄那些微妙的差異和共鳴。例如,大陸年輕人的生活壓力、他們對於科技的依賴程度,或者是在不同城市間,那種微妙的階級感是如何體現的。電子書的形式也讓我思考,它是不是在多媒體呈現上有獨到之處?會不會內嵌一些短片或者作者親自錄製的語音導覽?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閱讀體驗絕對會大加分。畢竟光是文字有時候很難完全傳達現場的氛圍,聲音和影像的輔助,能讓讀者彷彿身歷其境。如果賴桑的文筆夠犀利,又能捕捉到那些稍縱即逝的瞬間,那麼這本書就不是一本普通的旅遊指南,而是一部精彩的文化田野觀察報告了,這對我來說,價值就非常高了。
评分哎呀,這本《跟著賴桑遊大陸 (電子書)》聽說評價不錯,但說真的,我還沒機會親自拜讀。不過光看書名,我就忍不住開始想像裡面的內容了。賴桑這個名字在台灣旅遊界算是有點名氣的,他總是有一些特別的角度去看待世界,不只是走馬看花那種。我猜想這本書應該不只介紹了大陸的那些名勝古蹟,搞不好還會挖掘一些在地人才知道的私房景點,或是美食地圖吧?畢竟現在的旅遊書,如果只是把網路上的資訊整理一下,那真的沒什麼吸引力。我期待看到一些比較有深度的文化觀察,像是不同地域的生活習慣、歷史演變對當地人的影響等等。而且電子書的便利性也讓人很方便,隨時隨地都能翻閱,對於像我這種通勤族來說,簡直是救星。希望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能讓閱讀體驗更佳,畢竟看書嘛,視覺的享受也很重要。我對賴桑的敘事風格還蠻好奇的,他是不是會用那種很親切、像朋友聊天一樣的方式來分享他的見聞呢?如果真是如此,那這本書的閱讀門檻就會很低,大家都能輕鬆享受一趟心靈上的大陸之旅了。總之,光是憑藉著對作者的信任感和對旅遊的好奇心,我已經把這本書列入我的待讀清單了。
评分對於《跟著賴桑遊大陸 (電子書)》的好奇,主要源自於對「賴桑」這個品牌的信賴感。你知道,現在市面上旅遊書這麼多,很多都是流水帳式的記錄,讀完就忘了。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的不只是「去哪裡」的資訊,而是「為什麼要去那裡」的動機和「在那裡能獲得什麼樣的啟發」。我期望賴桑能夠深入探討一些主題性的旅行,比如說,他是不是專程去尋訪了某個歷史事件在當地留下的痕跡?或是追蹤了某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如果能有這樣的主題深度,那麼即使是電子書,它也會有長久的收藏價值。另外,電子書的閱讀介面設計,如果能配合作者的文字風格來調整,例如在描述古老建築時,使用帶有水墨風格的字體或背景,那將會大大提升沉浸感。我對此抱持著相當高的期望,畢竟,一趟好的旅行,帶回來的應該是思維上的拓展,而不僅僅是幾張打卡照。
评分聽聞這本《跟著賴桑遊大陸 (電子書)》頗受好評,我作為一個平時對兩岸交流議題有點關注的人,自然會對這類作品產生興趣。我猜測,賴桑在撰寫時,應該是下了不少功夫去平衡「台灣視角」與「大陸現實」之間的落差。畢竟,我們在台灣看對岸,訊息是經過篩選的,而親身走一遭,見到的可能完全是另一回事。我希望能看到他如何誠實地面對那些在台灣媒體上比較少被提及的面向,不管是進步得讓人咋舌的城市建設,還是某些依然存在的傳統枷鎖。電子書這個載體,也讓我聯想到內容的即時更新性。大陸的變化實在太快了,今天的景象可能幾個月後就變了樣。如果這本書能夠定期提供內容的更新,那就太棒了,這比拿著一本印刷出來的書去旅行要實用得多。而且,我特別期待賴桑在美食的描述上,能不能超越一般旅遊書那種「XX菜系很有名」的籠統介紹,而是深入到某個小巷弄裡,一位老奶奶傳承下來的獨門絕活,那種溫度和故事性,才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评分坦白說,我對大陸的了解,很多時候是透過影視作品和網路資訊拼湊出來的,感覺上總少了點什麼。這本《跟著賴桑遊大陸 (電子書)》對我來說,或許就是一個填補知識空缺的絕佳機會。我特別想知道,賴桑是如何克服語言、文化和資訊傳播上的隔閡,去真正「融入」當地的生活片刻的。是他在和當地人交流時,有沒有遇到什麼有趣或出乎意料的對話?那些生活化的細節,往往才是最能體現一個社會真實樣貌的。我尤其注重「人」的故事,而不是冰冷的景點介紹。如果書中能多分享一些他與當地居民的互動,那我就會覺得這趟「旅行」是真正有血有肉的。而且,身為電子書,我希望它的搜尋功能可以做得非常強大,如果我想立刻查閱某一地的小吃攻略,或是某個博物館的開放時間,能迅速定位,那就太貼心了。總而言之,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一本既能提供實用資訊,又能引人深思的深度旅遊文學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