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炒概念股:轟動韓國股界的神祕Youtuber操盤手,用3特徵+4檢查點教你剖析13種概念股,轉職當沖之神天天賺百萬! (電子書)

我只炒概念股:轟動韓國股界的神祕Youtuber操盤手,用3特徵+4檢查點教你剖析13種概念股,轉職當沖之神天天賺百萬!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生存理財(생존재테크 生存財 TECH)
图书标签:
  • 概念股
  • 股票
  • 投资
  • 短线
  • 日内交易
  • 韩国股市
  • 技术分析
  • Youtuber
  • 理财
  •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全韓國股市都震驚了!十年磨一劍的奇蹟操盤手!
轟動韓國股界的華麗成績單,迅速引爆熱議!
他只炒概念股,專門做短線買賣,聽起來就是高風險的代名詞,
然而,他卻能做到:每天、每月、每週、每個標的,帳面都無虧損!
這種天方夜譚有可能嗎?
本書他將大方分享,他用十年血淚經驗累積出的十三種概念股必勝戰法!
★內附:十三種概念股一覽 + 台股相關主題概念股搜尋平台介紹★
 
  2020年,正值全球股市因新冠肺炎而屢受重挫的時刻,
  韓國有位神祕的Youtuber,在影片中公開展示自己的投資成績單,
  驚人的完美績效,立刻引來大批網友圍觀找碴,
  但這些網友的質疑之聲,卻很快的轉變為讚嘆與佩服……
  本書就是這位身經百戰的神祕操盤手,為廣大在股海中迷茫的投資人所寫。
 
  ◎不想當上班族,想提早財富自由……我該怎麼做?
  每天上班看人臉色,錢少事多還可能離家遠,
  你是否常常在想……能不能靠股市,提早達成財富自由?
  想靠投資股票穩穩賺,是要學做超短線,看掛單風向來做超短線交易?
  還是學做長期投資,放著慢慢等比較安全?
  作者告訴你,其實都不是!
  最安全、又能賺進穩定收入的方法,其實就是「炒短線概念股」!
  他本人能夠打造出超華麗的零虧損交易紀錄,正是用短線概念股做出的成果。
  長期投資如果抱股抱到一半,股票突然出現利空因素而慘跌,這時你就不知該續抱還是認賠;
  看掛單風向做超短線,除了手續費貴以外,
  如果風向突變,就可能把你一個月賺的錢都吐出來。
  相比之下,短線概念股在進場前會先看清趨勢,確定上漲機率高才買進,短線賺一波就出場,
  比起前兩種投資方式,勝率更高,又能持續賺進收入,是最讓他安心的投資方式!
 
  ◎靠炒股穩穩賺,真的有可能嗎?
  聽到這個答案,想必很多人都會半信半疑。
  畢竟,大部分的投資人在股市殺進殺出,就是圖一點小小的收入,
  不求大賺,只要能貼補收支就好了,
  然而,對大部分人來說,卻連這樣的願望也是難以達成,
  因為我們很難控制自己的慾望,有時賺了一點就想跑,有時又會貪心想多吃一點,結果放到股價開始跌以後,又捨不得果斷認賠,反而開始抱股痴痴等待它漲回去……
  作者告訴你,想要透過股票穩定增加資產,你該注意兩件事:
 
  1. 找出一套能夠簡單運用、實踐性高的操作法。
  複雜、無法實踐或困難的獲利模式是不切實際的。無論哪一種厲害的獲利模式,只要投資人無法模仿來操作,那麼那就只會是特定個人的投資方法,無法成為共享投資法。投資人運用的方式,必須要簡單、易於操作,才能經常實踐,並導出穩定的成果。
 
  2.在非理性的市場中,冷靜的找出機會。
  如果市場總是合理的話,那麼我們就沒必要炒股,因為不會有機會,很難獲得市場超額報酬。既然如此,那還不如根據市場報酬率,投資有基準指標的基金或金融商品就好。
  
  作者透過經驗,了解到市場中的不理性會是什麼樣的模式。他觀察過熱且泡沫瀰漫的暴漲股票,抓緊上漲時機,趁熱炒短線賺一筆;對於因為利空因素而被過度賣出的暴跌股票,他也會趁亂買進,並在市場回歸理性時,以正常的價格賣出後獲利。
 
  ◎大方分享十三種概念股的作法,讓你成為概念股高手!
  作者根據長年的觀察告訴你:
  從古到今,只要有股市,肯定就有眾人追捧的主題概念股,
  這些股票的性質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沒有太大變化。
  主題概念股上漲時,往往會因為期待和狂熱而暴漲,
  下跌時則會像沒有翅膀的自由落體一樣失速墜落,
  即使曾經上漲很多,大部分也都會回到原位。
  你必須知道這一點,再來觀察股市中的概念股走向。
  作者歸納出十三種概念股,包括:
  疾病/病毒概念股、遊戲/影音娛樂概念股、國家政策概念股等多種類型,
  統整出這些股票的動向,它們會因為什麼而漲、因為什麼而跌,
  是想炒概念股的讀者必須掌握的概念股寶典!
  此外,他還要告訴你,概念股的三大特徵和四個檢查點,
  讓你炒股時更有信心,再也不怕買了就跌、賣了又漲!
 
  ◎概念股現在夯不夯?看看是否具備這三大特徵就知道!
  想追概念股,但不知道買下去到底有沒有賺頭?
  作者告訴你,先檢視一下是否具備以下三大特徵,就知道股價會不會漲。
 
  ★群體性
  和熱門話題有關的,通常並非只有一檔股票,而是有許多相關股票,能夠依據關聯性,評判出一等股、二等股、三等股……的等級,且主題延續的時間越長,主題內形成的次級主題也就會越多樣,而且這些次級主題還會有多面相擴散的傾向。
 
  ★新鮮感
  所謂新鮮感,是指能夠喚起最近市場氛圍,且相對突出的話題。舉例來說,在 2020 年底到 2021 年初,蘋果汽車的相關概念股相當新鮮,由於跨國企業「蘋果」說要開始生產未來汽車,蘋果汽車的相關概念股便紛紛出現且急劇上漲。這個話題為什麼新鮮,是因為這是過去沒出現過的話題。
 
  ★持續性
  話題性強烈的個股可能會在一天內強烈上漲,並不會消失,接著休息幾天後,再次反彈的機率很高。也就是說,熱門話題的燃料將繼續供應。
 
  範例1 矛盾主題概念股
  以不同勢力之間的矛盾情緒為上漲動力的概念股。紛爭矛盾越大,話題的燃料越多,股價就越暴漲,包括企業內部的經營權紛爭、或者因國際間的矛盾而上升的中美貿易紛爭相關概念股、韓日矛盾相關概念股。
 
  範例2 外圍數值主題概念股
  指受到外部數值增加,導致相關主題概念股上漲的情況,例如:隨著新冠肺炎確診者、比特幣行情、特斯拉股價的增長,賦予相關概念股推動的燃料,因而暴漲,而且與話題相關的日程臨近時,也同樣具有延續的特性(選舉主題、發表日程等)。
 
推薦人
 
  台股老先覺 杜金龍 
  布林通道投資人 股市阿水 
  台股籌碼專家 阿斯匹靈
  投資達人 股權奶爸IF 
  專職交易者 權證小哥
好的,这里为您撰写一份不包含特定书籍内容的图书简介,内容将围绕概念股投资、技术分析、心理建设及实战策略展开,力求详实、专业且富有洞察力。 --- 揭秘市场新浪潮:驾驭概念股的精准航道与致富哲学 在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中,概念股如同璀璨的流星,总能吸引无数追逐财富的目光。它们代表着科技的前沿、政策的风口,以及社会思潮的转变。然而,概念的火热往往伴随着剧烈的波动与难以预测的风险。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中,精准识别那些真正具备价值支撑的“明日之星”,而非昙花一现的“空中楼阁”?本书旨在提供一套系统、严谨且极具实操性的框架,助您构建概念股投资的“护城河”。 第一部分:概念的深度解码——从宏观趋势到微观识别 市场上的“概念”层出不穷,从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到新能源、元宇宙,每一个名词都可能孕育出下一个十倍牛股。然而,大多数投资者在面对一个新概念时,往往陷入盲目追捧或彻底忽视的极端。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剖析概念股产生的底层逻辑: 1. 概念的生命周期与驱动力分析: 我们首先探讨概念股的内在驱动力。一个概念从萌芽到爆发,再到成熟,其背后的技术突破、政策导向、市场接受度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书中将详细拆解不同类型概念(如技术革命型、政策扶持型、周期轮回型)的特征,帮助投资者在概念爆发的不同阶段找到最佳的切入点和退出时机。我们强调,真正的投资机会往往出现在概念被市场广泛认知之前。 2. 核心技术的穿透式考察: 概念的生命线在于其背后的技术是否具备“颠覆性”或“不可替代性”。本书提供了一套非技术人员也能理解的“技术穿透力检查清单”。这份清单将引导投资者关注:核心专利壁垒、商业化落地的可行性、以及技术路径的竞争优势。我们不会陷入复杂的算法细节,而是聚焦于这些技术如何转化为可量化的市场价值,以及竞争对手是否已在绕道而行。 3. 产业链的地位与“含金量”评估: 一个概念的成功需要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支撑。本书重点分析如何在产业链中识别那些“卡脖子”的关键环节的参与者。是处于原材料供应端,还是核心零部件制造端,抑或是应用服务层?不同环节的利润率、议价能力和成长潜力截然不同。我们提供具体的评估模型,区分“蹭概念”的公司和“定义概念”的真龙头。 第二部分:从“看故事”到“看数字”——量化分析的实战工具箱 概念炒作的风险在于过度依赖叙事,而忽略了基本面的支撑。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一套严谨的量化筛选体系,将感性的“概念”转化为理性的“数字”。 1. 营收与利润的“概念渗透率”分析: 概念股的初期,营收和利润可能微乎其微,但我们必须看到增长的潜力。书中教授如何计算“概念渗透率”——即当前营收中,有多少比例确实来源于该概念业务的贡献。这有助于区分那些主业稳定但试图搭乘顺风车的公司,与那些全身心投入新赛道的创新者。我们还将探讨在不同成长阶段,应侧重于营收增速还是毛利率的改善。 2. 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向的交叉验证: 概念股的短期爆发往往由资金驱动。本书提供了追踪“聪明钱”的几种有效方法,包括大宗交易的异动分析、机构席位的历史偏好、以及特定概念板块的资金净流入强度。我们强调,技术指标(如RSI、MACD)必须结合资金流向进行综合判断,避免陷入单纯的技术指标陷阱。 3. 估值的动态重塑:PE/PS的周期性校准: 传统估值方法在高速成长的概念股面前常常失效。我们提出了“未来增长折现模型”的简化应用,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行业竞争格局和技术迭代速度,为高成长的概念股设定一个动态可接受的估值区间。重点是如何识别泡沫的临界点——即市场预期开始修正的信号。 第三部分:心理博弈与风险控制——保持清醒的“冲浪者”心态 在概念股的剧烈波动中,投资者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的人性弱点:贪婪与恐惧。 1. 克服“错失恐惧症”(FOMO): 概念爆发的初期,股价往往以“直线拉升”的形式出现,极易引发追高行为。本书剖析了导致FOMO的认知偏差,并提供了“分批建仓、设定减亏点”的纪律性操作流程。我们强调,投资是一种概率游戏,拒绝追高是保护本金的第一道防线。 2. 盈利后的“贪婪管理”: 当概念股大幅上涨后,如何锁定利润而不踏空?本书提出“阶梯式减仓法”,将卖出视为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点。例如,根据股价阶段性突破阻力位、或概念热度开始降温的信号,有计划地兑现部分利润,确保即使后续回调,主要盈利基础也已安全上岸。 3. 概念退潮期的应对策略: 所有概念终将回归理性,或被下一个热点取代。当一个概念股开始持续走弱,且市场对其未来增长的预期开始动摇时,投资者必须有勇气及时止损。书中详细列出了“概念退潮”的八大警示信号,并提供了应对策略:是彻底离场,还是将其转变为中长期的价值观察对象。 结语:通往专业投资者的蜕变之路 驾驭概念股并非赌博,而是一门结合了前瞻性洞察、严谨量化分析与强大心理自制力的综合艺术。本书提供的框架,旨在将您从一个被市场情绪裹挟的参与者,转变为一个能主动布局、清晰判断的策略执行者。掌握这些工具和思维模式,您将能够在资本市场的风浪中,稳健前行,捕捉时代赋予的财富机遇。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生存理財(생존재테크 生存財 TECH)
 
  他是深藏民間的股票高手,用令人難以置信的實績,平息各種疑慮和爭議。但過去的他也曾因為股票投資接連失敗,荒廢10年的時間,每天過著只賺便當錢的艱苦投資生活。
 
  在他堅持不停的努力下,終於取得穩定獲利的方法。這個方法讓他從一開始賺進幾百萬韓元,到現在每個月輕鬆取得超過1億韓元的超高獲利。而作者毫不藏私的將全部方法與交易過程,寫進了本書中。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2020年,作者在YouTube上公開自己的買賣情況和帳戶,在網上引起巨大的轟動。從帳面上來看,每月、每週、每天、每個項目幾乎無虧損的紀錄,雖引發了各種懷疑和爭議,但也因為作者的真誠、坦率,以及謙遜之心,擄獲許多的擁護和支持。
 
  在成為專業股票投資人後,他積極向大眾分享自己的實戰模型,教導大家如何在無法預測的股市中存活下來,且更進一步實現財務自由。關於更多的作者資訊可掃書內QR-Code,觀看影片。
 
譯者簡介
 
張鑫莉
 
  韓國國立首爾大學韓國歷史學系畢業,現為專職譯者。

图书目录

前言 在市場不理性時,冷靜發掘獲利機會
 
第一部 想學會炒概念股,你要掌握TOP5 系統學習法
01 我靠TOP5系統學習法,成功翻身實況紀錄大公開
02 用TOP5 系統學習法,找出個人專屬的獲利密碼
03 TOP1交易日誌:穩定獲利的基礎
04 TOP2話題整理:選股的最強武器
05 TOP3小額測試:避免慘賠的快速成長方法
06 TOP4統計:股票學習的重點
07 TOP5習慣矯正:減少雷同交易的科學方法
 
第二部 炒概念股的熱身準備:短線交易和日程交易
08 學習是獲利的唯一途徑
09 破除短線交易=危險,長期投資=安全的迷思
10 選擇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
11 適合上班族的日程交易
12 日程交易的九個特點
13 委託窗買賣的局限性
 
第三部 詳解十三種概念股,這樣炒就對了
14 先掌握主題概念股的趨勢,再進場炒股
15 概念股1:和跨國企業、大企業相關的主題
16 概念股2:矛盾主題
17 概念股3:利益替代主題
18 概念股4:疾病/病毒主題
19 概念股5:國家政策主題
20 概念股6:政治主題
21概念股7:外圍數值主題
22概念股8:預期新上市主題
23概念股9:遊戲、電影、音樂主題
24概念股10:臨床預期/學會日程主題
25概念股11:業績相關主題
26 概念股12:收購主題
27 概念股13:問題解決、季節性、未來指向的主題
28 強檔概念股的三個特徵
29 人多的地方,不一定要搶著進場
30 真正的熱門話題,等確認上漲後再進場也不遲
 
第四部 炒概念股,高手這樣分析企業和線圖
31 基本分析──看財務報表的理由
32 技術分析──看線圖的理由
33 從K線看市場投資人的想法和意願
34 小心!別盲信支撐線與壓力線
35 買股時,買進「這種長相」的均線較安全
36 成交量是股價的影子
37 短線交易,最好買在上升趨勢
38 想抓回檔點,要在「確認再度上漲」後再買
 
第五部 概念股番外篇:高手的炒股眉角
39 市場不好時,別以為只有自己倒楣
40 暴跌S&P500交易實戰案例
41 原油ETF交易實戰案例
42 熊市重跌績優股,看三種訊號搶賺一波
43 短期暴跌的技術性反彈這樣抓
44 下跌趨勢中,長紅K線可能是回檔買點訊號
45 想瞄準併購股炒短線,先算算交換比率
46 美股市同調買賣法
47 美股市同調買賣實戰案例
48 高手教你用這兩種思路設停損基準
49 停損實務Q&A ,幫你進一步釐清觀念
50 確定停損後,下一步更要小心
51 三招治好贏錢都小賺、一賠就血虧的老症頭
52 專職操盤的心緒控管實例
53 心緒控管實務Q&A,讓你在股市站穩腳跟
 
最後想對你們說的話
特別附錄:線上授課筆記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079522
  • EISBN:9786267079614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00.8MB

图书试读

前言
 
在市場不理性時,冷靜發掘獲利機會
 
  2020年,由於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來襲,股市經歷了暴跌,之後在急劇反彈的過程中,有一群還未正確了解市場屬性的所謂「股市新手們」群起蜂擁進場,另外還有一些雖然有股票經驗,但仍未站穩腳跟,依舊在迷霧中徘徊的投資者們。
 
  這本書就是為了帶給你們一線希望而出版的,如果能讀懂這本書的背後含意,我相信一定會為你的投資人生帶來重要轉變。
 
  「透過股票真的能穩定增加資產嗎?」我相信很多投資者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因為很多人都抱持強烈慾望,期待能透過股票大幅增加資產,所以我認為更容易有這樣的疑問。特別是在股價不上
 
  漲、盤整或下跌的時候,會深陷在這種疑問的漩渦中。此時強烈的不安感會襲擊全身,自信心想當然也會跟著降低。
 
  「我先說結論,答案是肯定有,而且當然可以。」我先肯定市場上存有各種不同的獲利模式,但想將這些方法和實際獲利做聯結的話,必須有幾個先決條件。
  
  「首先核心必須簡單,而且是可以實踐的。」 複雜、無法實踐或困難的獲利模式是不切實際的,因為根據模式的不同,結果會有如天壤之別,那真的是千差萬別,而且無論哪一種厲害的獲利模式,只要投資者無法模仿來操作,那麼就只能算是特定個人的投資方法,無法成為共享投資法。
  
  決定出版書籍後,我的腦海裡一直縈繞著兩種想法。到底是要像市面上出版的大部分股票書一樣,明明對初學者來說實際上沒有多大幫助,但不知是為了給予一些心靈慰藉,還是為了湊足書的頁數,而列出一堆理論線圖或輔助指標;還是要像電影《駭客任務》中的尼歐( Neo)一樣選擇吃紅藥丸,寫出雖然會經歷混亂和痛苦,但給大家現實真相的股票故事,這讓我苦惱許久。
 
  而最終我選擇了紅藥丸,因為除了那些沒有任何股票經驗的人,還有一群雖然有經驗,但仍然深陷其中,盲目徘徊在失敗裡的人,我想寫出一本能引起這一群人共鳴,並且能給他們實質性幫助的書。
  
  經濟學有這樣一句話: 「市場是合理的。」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因為市場是合理的,換句話說所有情報都已經反映在價格上,要提高市場的超額報酬率是非常困難的,即使偶爾達到超過市場的超額報酬,那也只是承擔風險的幸運結果而已。」
  
  雖然這句話也可以解釋為人類無法戰勝市場,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亦可以說沒有可以低估或高估的股票,或者也可以解釋為,你認為被忽略和低估的價格,其實已經包含所有的原因並且反映在價格上了。簡單來說,價格便宜時有便宜的理由,價格貴時有貴的理由。但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那麼投資就不可能有獲利和損失,因為已經全部都反映在價格上了,那麼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就沒有獲利的空間了。
    
  上述提及經濟學所說的「市場是合理的」這句話,我個人雖然同意部分,但有一部分我很難同意,我的看法是「市場是合理的,但只有在穩定的時候」。
  
  如果市場總是合理的話,那麼我們就沒必要做股票,因為不會有機會,就像前面提到的「很難獲得市場的超額報酬率」。假如是這樣,我們何必這麼辛苦做股票呢?不如根據市場報酬率,投資有基準指標的基金或金融商品,那才是明智的抉擇。
  
  不過,我堅信市場並非總是合理。以我的經驗,我非常了解不合理的市場屬性,所以我以非理性的方式,在過熱且泡沫瀰漫的暴漲股票中,以抓住泡沫為目標,瞄準短線機會;同時也利用因為利空因素而造成的非理性過激反應,撿起被大量拋售的股票,直到市場找回理性時,我再以正常的價格賣出後獲利。
  
  我認為股票投資者必須在非理性的市場找尋機會,當別人在非理性狂熱狀態下做出行動時,聰明的投資者應該借力使力,從中冷靜瞄準機會;而當別人因為非理性的恐懼而做出過激反應(急於拋售)時,聰明的投資者也同樣必須冷靜從中尋找機會。
  
  在韓國有無數的投資者,因此可以獲利的投資方法也不計其數,當然也會有比我用更好武器來戰鬥的投資者。
 
  「我是經歷過股市一切的人,我的經驗就是股市的縮影。」
  
  「我的法則可以適用於所有投資者。」
 
  我完全沒有上述這些想法,而且我認為高手們想必都是如此。在股市上,誰也不能100%斷言或傲慢,因為越是高手,越是知道驕傲會導致多麼可怕的結果,因此在股市面前,我時時刻刻努力保持謙虛。
  
  由於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立場也各不相同,所以我的經驗和買賣風格也有可能不適合你們,但我認為比起沒有任何想法或批評的全盤接受書中內容,更重要的是將內容吸收消化成自己的東西,因為這個過程比什麼都來得重要。
  
  這一點我必須再說得更清楚,因為我自己經歷了很多錯誤的試煉,過程中身心承受了無法形容的痛苦,經驗不足使我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因此我想在這裡和你們分享這一路走來所得到的經驗。
  
  我以最真誠的心,竭盡全力把所有經驗都分享給你們,如果覺得符合自己所需,我希望各位以本書提供的買賣方法為基礎,來建立自己的買賣方法和原則。
 
生存理財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實話,市面上講股票投資的書汗牛充棟,但大多不是過於學術理論,讓人讀了昏昏欲睡,就是太過偏激,鼓吹什麼「不當沖就等於沒賺錢」的極端思想。這本強調「轉職當沖之神天天賺百萬」的書名,雖然聽起來有點誇張,但它背後透露出的那種「短線操作、追求高效率獲利」的精神,倒是挺符合現在市場的節奏。我一直以來都對當沖操作抱持著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那太考驗心性和反應速度,但隨著投資標的越來越難掌握,或許真的需要學一些更靈活的戰術。書中提到的「3特徵」和「4檢查點」,讓我聯想到這可能是一種類似於軍事戰術的SOP(標準作業流程)。在概念股的汪洋大海裡,如果有一個清晰的篩選機制,能夠幫我們快速排除掉那些「看起來很美但實際上是地雷」的標的,那絕對是無價之寶。我希望這套方法不是那種只適用於特定市場或特定時間點的「獨門秘笈」,而是具有一定普適性的分析框架,這樣才能讓我真正有信心在盤中果斷出手,而不是在看到綠K線時手心冒汗。

评分

書名中提到「轉職當沖之神天天賺百萬」,雖然我對「百萬」這個數字抱持著理性的懷疑態度,畢竟那是極少數人的成就,但「轉職」這個詞彙觸動了我內心深處的渴望。這代表作者相信,透過他傳授的這套系統性方法,投資是可以變成一種全職的、專業的收入來源,而不是一個需要靠運氣的副業。對於我們這些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來說,如果能在下班後或利用零碎時間,將股市當作第二收入甚至未來的主要收入,那生活品質將會得到質的飛躍。這套方法的核心,我想應該是建立在對「概念」本質的深刻理解上。概念股的生命週期往往短暫而激烈,學會如何「順勢而為」,如何在概念發酵初期精準入場,並在市場熱度達到頂峰前全身而退,這才是「當沖之神」真正的秘訣吧。我期待書中能深入探討這種時間掌控的藝術,而不僅僅是技術分析層面的問題。

评分

閱讀市面上許多投資書籍時,最怕的就是那種「你知道這樣做是對的,但你就是做不到」的挫折感。概念股的操作尤其如此,它們的快速輪動常常讓人來不及消化訊息,一猶豫就錯失了最佳買入或賣出的時機。如果這本書真的能提供一套可以在幾秒鐘內完成判斷的「檢查點」,那麼它就超越了一般書籍的價值。想像一下,當市場突然冒出一個新的熱點,如果我能迅速套用書中的「4檢查點」去快速評估這個概念的可行性,並且確認它符合「3特徵」中的至少兩項,我就能果斷地將部分資金投入,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花費數小時研究新聞稿,等到研究完畢,股價已經腰斬了。這種「效率」和「精準度」的提升,才是身為一個想在股市長期生存下去的投資人最需要的。我希望書中能多舉一些韓國市場上成功或失敗的案例,用實際的K線圖去對照那「3特徵」和「4檢查點」,這樣驗證起來會更有說服力。

评分

我對於「神秘Youtuber操盤手」這個身份特別感興趣。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大家都在網路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投資心得,但真正能拿出成績、還能保持神秘感的人,背後一定有過人之處。這跟傳統的分析師或基金經理人很不一樣,他們通常需要面對面接受檢視,而網路上的操盤手,只需要用他們的績效說話。這本書能揭露這位操盤手的思考邏輯,讓我這個小散戶也能窺探到頂尖玩家的思維模式,我覺得非常難得。重點是,他專注於「概念股」,這恰恰是當前市場最熱門、波動最大的板塊。如果能學會如何像他一樣,從眾聲喧嘩中提煉出核心價值,並且知道在什麼階段該進、在什麼階段該退,避免被主力洗出場外,那對我未來操作科技股或生技股那種「題材先行」的標的,將有決定性的幫助。我期待看到的是一套「實戰導向」的分析,而不是空泛的理論說教。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真的是非常吸睛,一看到「我只炒概念股」跟「轟動韓國股界的神祕Youtuber操盤手」這些字眼,就忍不住想點進去看看。對於我這種長期在股市摸爬滾打,特別是對近期市場上那些熱門的「概念股」感到既好奇又有點手足無措的散戶來說,這簡直是沙漠中的綠洲。畢竟現在的盤面變化太快了,哪個題材紅了,資金就會像洪水一樣湧進去,然後說翻臉就翻臉,完全不留情面。我總覺得自己像是被牽著鼻子走,人家說什麼就跟著買,結果常常都是站在高處接了盤。這本書的作者,據說是在韓國股界掀起旋風的人物,能用「3特徵+4檢查點」這種看似科學、實則有系統的方法來拆解「13種概念股」,光是這個架構就讓人覺得很有邏輯性。我特別期待看到他怎麼定義和區分那些光怪陸離的概念,比如AI、元宇宙、新能源這些,到底哪些是真的有實質支撐,哪些只是市場炒作的曇花一現。如果真能透過這套方法學會精準抓出「對的」概念股,那對我來說不只是學到一招半式,簡直是脫胎換骨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