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幻象:自由主義之夢與國際現實 (電子書)

大幻象:自由主義之夢與國際現實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約翰.米爾斯海默
图书标签:
  • 自由主义
  • 国际关系
  • 政治哲学
  • 幻灭
  • 现实主义
  • 全球化
  • 国际政治经济学
  • 地缘政治
  • 权力
  • 理想主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權力、國族,才是理解國際政治的王道!
追求自由與平等的夢想,只會帶來無窮的戰爭。

全球最知名、也最有爭議的國際關係學者,
從人性論出發,全面批判「自由主義霸權外交」的荒謬與禍害。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推薦:「米爾斯海默的思想永遠是一針見血!」

  ★《金融時報》2018年度政治類好書:「《大幻象》呈現了一種灰暗的世界觀,但也許普丁與川普會欣賞。」

  個人,而非國家,才是人類政治社會的主體,也是政府服務的主要對象。在進入20世紀之後,這樣的自由主義思想經常被認為是一種超越各種意識形態之上的「普世價值」。以保障、促進每個人不可剝奪的天賦權利為依歸的民主政府,也被公認為最理想的政府體制。

  與此同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以推廣自由主義為外交政策之號召,經常帶頭對抗侵犯公民權利的威權主義國家。蘇聯解體後,國際社會的「單極體系」形成,歷任的美國總統都以宣揚自由主義為己任。小布希總統在伊拉克戰爭前的宣示──「美國的國防利益,和美國的自由信念,都指著同一個方向,就是把自由與和平帶給伊拉克……推進自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使命,也是我們國家的使命。」──是最傳神的代表。

  然而,美國這種看似出立意良善的政策,被本書作者、芝加哥大學政治系教授米爾斯海默譏為一種「自由主義霸權」政策。而這三十年來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曠日廢時的戰爭、大中東地區的烽火連天,普丁不顧國際制裁悍然入侵烏克蘭,乃至於美國政府對他國人民的無端殺戮、對內部人民隱私與言論自由的侵犯,都是這種錯誤政策的後果。

  米爾斯海默指出,美國外交精英的錯誤正在於忽略了現實主義與國族主義這兩大思想才是國際社會運作的根本,也是各個主權國家行為的最終依據。自由主義者對於普世的個人權利有盲目的幻想,更錯誤地貶低了民族認同、國家生存、與主權尊嚴在指導國家行為上的至高重要性,以致於經常採行不切實際、損人不利己的外交政策。

  ★俄國入侵烏克蘭,為什麼是美國的錯?
  ★中國的崛起,對美國的霸權有什麼意義?
  ★如果美國放棄自由主義霸權政策,對臺灣的影響是什麼?

  米爾斯海默的思想一向以豐富詳細的史實為出發、以嚴謹的邏輯推理為工具,一步步推導出清晰易懂、難以辯駁的結論,但其基於殘酷的權力計算之現實主義思維,亦讓一般讀者乃至充滿理性的知識分子與決策精英難以接受。其成名作《大國政治的悲劇》於2001年出版時,即已斷言僅管冷戰已經結束,大國必然擴張,國家衝突在所難免,全球化與歐盟整合帶來的樂觀情緒難以持久。2014年他又在《國家利益》雜誌上發表〈向台灣說再見〉(Say Goodbye to Taiwan)一文,引發臺灣讀者的巨大震撼。

  2022年烏克蘭戰爭的爆發,使米爾斯海默再度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不同於西方主流媒體對俄羅斯的譴責,米爾斯海默甘冒大不諱地指出,是西方盟國忽略了現實主義政治的邏輯、北約再三侵犯了俄羅斯生存所需的空間,才導致普丁不得不反擊。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論自然遭到自由派人士的大力撻伐,但米氏仍不改其志。他在芝加哥大學所做的主題演講〈為什麼烏克蘭是西方的錯?〉(Why is Ukraine the West's Fault?)的Youtube影片獲得將近2000萬人次的閱覽、1.5萬篇的留言,堪稱政治學界的奇蹟。

  《大幻想:自由主義之夢與國際政治現實》是一部深入淺出的新經典,以大量的史實、俯拾即是的名言金句與清晰的邏輯,建構起國族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理論巨廈,一方面力陳自由主義外交邏輯的錯誤,也對近三十年來美國外交政策的愚昧提出嚴厲批判。鑑於米氏在學術界崇高的地位,本書是任何關心美國外交政策與世界政治局勢之讀者所不能錯過。

專文推薦

  張登及(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張國城(臺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聯合推薦

  李忠謙(風傳媒國際中心主任)、陳方隅(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郭崇倫(聯合報副總編輯)、黃介正(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葉耀元(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賴怡忠(遠景基金會執行長)

  《金融時報》2018年度政治類好書:「米爾斯海默是頂尖的國際關係學者與現實主義者的大師,他主張美國想要依照自己的理想來改造世界的努力踢到了鐵板,導致美國年連的征戰不休,以及全球的不穩定。《大幻象》呈現了一種灰暗的世界觀,顛覆了許多人對國際關係的理解,但也許普丁與川普會欣賞它。」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米爾斯海默的思想永遠都是一針見血,當然也包括這本書,在書中他指出,美國太多的自由派外交菁英沒有意識到國族主義與認同政治根深蒂固的影響力。從最近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他對的比較多,美國外交政策圈錯的比較多。」

  史蒂芬•華特(Stephen Walt,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教授,《以善意鋪成的地獄》作者):「自由主義國家有許多寶貴的優點,但是誠如《大幻象》以難以反駁的清晰與嚴謹所指出的,他們試圖宣揚理想的努力注定要失敗。不管你是滿腔熱血的自由主義者,還是鐵桿的現實主義者,都應該拜讀這本鉅著。」

  羅柏‧卡普蘭(Robert D. Kaplan,《地理的復仇》《季風亞洲》《歐洲暗影》作者):「《大幻象》是國際關係學界的顛峰之作,理想主義者與現實主義者兩派人士都應該仔細拜讀。即使你不同意作者的觀點,他舉出的豐富的例證與清晰的推理也能淬煉打磨你的思考能力。」

  克里斯多福‧雷恩(Christopher Layne,德州農工大學國際關係名譽教授):「米爾斯海默的《大幻象》是一本對政策制訂極有意義的學術作品,它是一位頂尖學者累積多年的對國際關係理論與美國外交政策的鑽研的豐碩成果。」

  《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大幻象》以簡明易懂的文字闡述顛撲不破的道理,政治決策者、學者與一般大眾都應該詳讀這本書……米爾斯海默非常有說服力地批判了美國以自由主義霸權為中心的外交政策。」

  《美國保守主義者》(American Conservative):「一個民族國家想要重塑、改造另一個民族國家內部的政治社會結構,這種想法米爾斯海默認為實在太蠢了……米爾斯海默不用華麗繁複的詞彙,只用最清晰易懂的語言闡述他的觀念,一步步推論出他的主張,並反駁對立的主張。」
 
宏观叙事与微观权力:一部关于现代性、国家与冲突的深度剖析 第一部分:现代性的双重回响——进步的承诺与结构性的困境 本书深入探讨了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政治思想如何试图构建一个基于理性、个人自由与普遍道德的全球秩序。作者首先描摹了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核心意识形态的兴起,它不仅是经济生产方式的哲学辩护,更是对中世纪等级制度的彻底颠覆。这种叙事强调了契约精神、有限政府以及通过市场和法律实现的人类福祉。 然而,作者并未止步于对自由主义辉煌成就的颂扬。通过对19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建构过程的细致考察,书籍揭示了“自由”的边界如何被权力逻辑不断重塑。民族主义的兴起,看似是人民主权的体现,实则往往成为内部整合与外部扩张的驱动力。国家机器在追求其“最高公共利益”的名义下,如何系统性地压制了少数族群的权利,并将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投射到国际关系中,构成了后续冲突的深层结构性原因。 书中特别关注了技术进步与道德相对主义之间的悖论。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飞跃,一方面极大地改善了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它也催生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异化和对资源永续性的隐忧。作者追溯了从马克思到韦伯的批判理论,指出技术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的胜利,正在侵蚀价值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使得社会决策日益脱离道德考量,转而服从于效率与控制的需求。这种内在的张力,构成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前夜的文化与思想背景。 第二部分:世界大战的断裂与国际体系的重构 本书的第二部分聚焦于20世纪上半叶的全球性灾难,并分析了这些灾难如何永久性地改变了国际政治的运作逻辑。作者对一战的爆发进行了细致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驳斥了单纯归咎于外交误判的传统观点,强调了帝国主义竞争、军备竞赛的内在逻辑以及民族主义情绪的“群体心理学”效应。一战被视为现代性承诺的首次大规模崩溃,它暴露了国家间缺乏有效约束的无政府状态的致命危险。 紧接着,本书深入探讨了战间期的理论争论。凡尔赛体系的脆弱性不仅在于其惩罚性的条款,更在于它未能成功地将新兴的、非西方的世界秩序纳入其框架之内。国际联盟的失败,被视为集体安全机制在面对主权绝对化倾向时的早期挫折。作者详细分析了美国孤立主义的根源,以及欧洲列强在面对法西斯主义崛起时的战略犹豫与道义困境。 进入二战部分,叙述的焦点转向了意识形态冲突的白热化。法西斯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运动,更是一种反启蒙的文化哲学,它成功地利用了现代社会对身份认同的焦虑感。作者通过对比美国罗斯福政府的“民主生产机器”与轴心国的“种族优越论”,描绘了不同政治经济模式在全面战争中的表现。这部分批判性地审视了盟军在战争期间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非常规手段,探讨了“为了自由而牺牲自由”的道德困境。 第三部分:冷战的对峙与全球秩序的二元化 二战结束后,国际体系进入了以美苏两极对峙为特征的冷战时期。本书认为,冷战并非简单的地缘政治对抗,而是两种关于“人类如何组织社会”的替代性愿景之间的结构性冲突。自由民主资本主义与国家主导的社会主义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意识形态、技术和军事的全面竞赛。 作者详尽分析了冷战初期两大阵营的内部巩固过程。在美国一侧,对“内部颠覆”的恐惧催生了麦卡锡主义等政治清洗运动,这种对异议的压制,与国家宣扬的自由理想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去殖民化浪潮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成为美苏争夺影响力的主要舞台,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代理人战争,这些冲突的地区根源往往被两大阵营的意识形态框架所扭曲和利用。 在分析美苏关系时,本书侧重于核威慑理论的形成及其对人类生存的深远影响。核武器的出现使得大规模冲突的成本达到了临界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有限战争”的规范,同时也使得双方必须依赖复杂的沟通机制(如热线和军控谈判)来管理危机。作者探讨了“相互保证毁灭”(MAD)逻辑下,和平是如何通过恐惧而非信任来维系的,这标志着传统权力平衡理论的重大修正。 第四部分:后冷战的幻灭与碎片化的全球治理 冷战的结束,本应是自由主义理论家所预言的“历史的终结”,即西方价值观的全面胜利。然而,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对这一乐观前景提出了深刻的质疑。苏联解体后的世界,并未立即导向一个更加和平、更加自由的全球化时代,反而呈现出权力真空、身份政治的复苏以及全球治理危机的复杂图景。 作者考察了全球化在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加速发展,但这种经济上的深度整合并未带来政治上的同步协调。资本的流动性增强,使得国家对经济的传统调控能力被削弱,加剧了国家内部的贫富分化和社会断裂。这种经济上的“去领土化”与政治上的“主权固化”之间的矛盾,为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抬头提供了土壤。 最后,本书将视角转向了非国家行为体(Non-state Actors)的崛起及其对传统安全概念的挑战。恐怖主义的扩散、跨国犯罪的复杂化,以及新兴大国在国际法和规范上的不同立场,使得建立统一的全球安全框架变得越发困难。作者总结道,现代性所允诺的理性秩序,在面对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冲突欲望和权力结构本身的惯性时,依然脆弱不堪。理解当代世界的挑战,需要我们超越单一的意识形态滤镜,深入剖析权力、叙事与结构性限制之间的持续互动。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


  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系教授,專研國際關係理論與美國外交政策,文章經常刊載於《紐約時報》、《新共和》、《大西洋月刊》等媒體上,並憑《大國政治的悲劇》中的「攻勢現實主義」補充了傳統現實主義理論,其思想受決策圈與學術界極高的重視,奠定其國際關係學界的大師地位。

  2007年,他與哈佛大學教授史蒂芬.華特(Stephen Walt)合著的《以色列遊說團體與美國外交政策》(The Israel Lobby and U.S. Foreign Policy)成為紐約時報最佳暢銷書,其中直言不諱的內容引發激烈爭論與猶太團體的抗議。2011年寫的《為什麼你的政府會說謊?揭開7種政治謊言背後的真相》(Why Leaders Lie: The Truth About Lying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曾在台灣出版。

  2013年底米爾斯海默應「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之邀來台灣參訪,並發表「在中國崛起陰影下的台灣」專題演講,首次完整的闡述他對中美與兩岸的看法。之後他又在《國家利益》雜誌上發表〈向台灣說再見〉(Say Goodbye to Taiwan)一文,引發關心臺灣安全的讀者之巨大震撼。

  2014年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舉世譁然。然而,米爾斯海默依據其一貫的現實主義立場,撰〈為什麼烏克蘭是西方的錯?〉一文,主張是美國缺乏對俄羅斯勢力範圍之尊重,一意孤行推動北約東擴,才導致普丁的反撲。該文因違反一般西方民主國家的主流民意而備受爭議,但米至今仍堅持其主張。

譯者簡介

盧靜


  過度自由,熱衷策略與敘事遊戲,關心一切事務的「為什麼」與「然後呢」。譯有《妖風》、《為何不平等至關重要》、《平等式資本主義的勝出》、《遊戲設計的藝術》、《西方的自殺》等。

  譯稿指教:rutkking@gmail.com。
 

图书目录

推薦序(一)張登及(臺大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
推薦序(二)張國城(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前言

第一章  無望的夢想
◎擁抱自由主義霸權的美
◎人性才是重點
◎政治自由主義
◎各章主旨

第二章  人性與政治
◎關鍵定義
◎美善人生與理性的極限
◎社會的本質
◎政治體制與權力
◎社會群體間的政治
◎生存與人世的境況

第三章  政治自由主義
◎政治自由主義
◎自由進步主義的勝出
◎效益主義
◎自由理想主義

第四章  自由主義偉蹟的裂痕
◎國族問題
◎國族才是主宰力量
◎誇大個人權利
◎威權主義的誘惑

第五章  輸出自由主義
◎自由主義霸權的理據
◎自由主義注定走向現實主義
◎社會工程的極限與國族主義
◎改行權宜自由主義?
◎現代國際體系的建立
◎世界政府能否成真?
◎無政府狀態不會停止

第六章  自由主義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自由軍國主義
◎自由主義讓外交更行艱難
◎自由主義與主權
◎不穩定與代價高昂的失敗
◎輸出自由主義有害國內的自由主義
◎極端現代主義式的意識形態

第七章  自由主義的和平理論
◎生存第一
◎民主和評論
◎經濟互相依賴理論
◎自由體制主義
◎我選擇現實主義的理由

第八章  為什麼我們需要自我克制?
◎輸出自由主義的不智
◎現實主義與自我克制
◎國族主義與自我克制
◎美國該往何處去?

註釋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234099
  • EISBN:9786267234112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5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