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奴財務自由之路:35歲躺平樂活並不難,尋常上班族也可以辦到! (電子書)

薪水奴財務自由之路:35歲躺平樂活並不難,尋常上班族也可以辦到!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股素人(何宗岳)
图书标签:
  • 财务自由
  • 理财
  • 投资
  • 躺平
  • 早退休
  • 上班族
  • 个人成长
  • 电子书
  • 生活方式
  • 35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大學畢業生可以在十年之內達成財務自由?
  現在的不景氣完全不會影響你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
 
  一個月收入28000元的社會新鮮人,利用年化報酬率5%的工具投資,也可以在10年內達成財務自由?同時不受景氣、個人競爭力及投資能力的影響?
  
  只要你不要畫錯重點,認為高薪、高投資報酬率是財務自由的關鍵,以上目標是一定有機會達成的。因為財務自由的關鍵因素是節約。這操之在己。
 
  如果你認為每月存下70%的收入是非常人所能為,那本書也將告訴稍稍儲蓄率提升至30%(目前國人平均的儲蓄率是24%左右),並採用5%左右年化報酬率的投資工具(大盤是7%),45歲左右財務自由,其實是一般人就可以達成的。
 
  本書作者在讀完歐美及日本,有關財務自由的著作後發現,達成財務自由的關鍵在節約,其稍微像樣的投資報酬率(什麼叫像樣:5%)。
 
  以前述極端案例為例,如果一個月收入28000的年輕人,住家中,在家附近上班,他每月存款70%(花費8400元),這代表他工作一年,可以存23萬5000元,大約是3年的開銷,工作十年,若是報酬率為5%,可以存大約300萬4000元,大約是29年的開銷。
 
  在他工作十年後,將資金投入年化報酬率5%的投資工具(是什麼工具,作者有提出建議,當然報酬遠高於5%),那投資報酬平均每月可以得到12500元。超過開銷,你的錢永遠也用不完。
 
  以上內容很誇張,但是有人做得到。(其實如果你和父母同住,其實也不是那麼的難。)而且重點在於告訴你,財務自由的主角是節約。收入低,投報率不高,都不是無法克服的。
 
  以下是幾乎任何人都可以達到的情況,台灣民眾的儲蓄率大約是24%,設法提升到30%,收入及投報率不變。那在工作23年內(大約45歲),就可以存到433萬。之後每年的投資報酬,可以產生每月18000元的收入,你可以不工作,或至少生活壓力大降。
 
  如果你一生的平均月薪是38000,而你願意把儲蓄率提升到35%,而你又願意採用投報率8、9%的投資工具(如0050之類無腦工具),那麼你在45歲可以擁有千萬的資產。一生每個月可以有近7萬的資金可以花用。
 
  這樣是很難的事情嗎?
 
  哈哈!你可能會說,那不買房子嗎?在國外,這不是很大的問題,那些宣揚財務自由的大師很喜歡住拖車,到處玩耍。他們不需要房子。而華人多半奉行有土斯有財,沒有一棟房子,是無法接受的。
 
  好,繼續前面的例子,你在45歲時貸款買了房子,那時你不工作就可以每月擁有7萬元的投資收入,可以用以支應房貸。當然,有了房貸,你就必須持續工作,以維持生活品質。不過一筆7萬元的被動收入,會讓你的心踏實許多。
 
  本書告訴你達成財務自由的所有方法,如何輕鬆達成儲蓄率30%,如何提升投資報酬率。如果你想做,一定可以做到。
 
  你可以做一個酸民,嘲笑說啊,要會投胎,有個有房子的好父母才辦的到⋯⋯你也可以依據書中的做法,開始稍微多存一點錢,多花一些精力在投資上,換取更堅實的財務基礎。這一切取之於你。
 
本書特色       
              
  指出關鍵因素
 
  大家都想財務自由,但是都搞錯了達成財務自由的關鍵因素。
 
  一般人認為要財務自由就要在職場上成功或是善於投資,但是這兩者都有運氣的成分,不全操之於己。於是財務自由變的遙不可及。
 
  不過財務自由的真正關鍵因素在節約。而每個人對自己要花多少,存多少,有較高的自控能力,同時基本上並不會妨礙你在職場上的、投資上能力的精進。
 
  所以,你只要多省一分錢,就多往財務自由的方向多前進一步,要走多快,則看你的價值觀。
 
  不過你清楚的認知達成財務自由的關鍵,就知道如何由正確的方向著手。你一樣的努力工作,一樣的學習投資的知識,但同時你要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這樣你就朝財務自由的的方向前進了。
 
  方法明確可行
 
  提出基金投資的「3 選 2 買 3 賣法則」、投資ETF的「3 選 3 買 2 賣法則」。36種有助於將儲蓄率提升至3成的方法等,可以確實幫你達成財務自由的工具及方法。
 
  許多投資專家教投資人定期定額投資基金,但是作者認為定期定額在市場下跌時,可以降低成本,但是在市場上漲時,則會提升成本,這怎會是好方法,因此他提出了新的方法。
 
  「3選法則(1)(2)(3)」是決定買何種基金,「3買法則(4)(5)(6)」是決定何時買基金,是目前坊間唯一的「參考價評估法」,「2賣法則(7)(8)」是決定何時賣基金。
 
  全書提出的方法及建議,皆明確而可行
 
  完整的相關資訊
 
  作者35歲感到不足,而放棄工作,出國留學。理工背景的他,對知識的追求嚴謹而細膩。因此對本書主題的相關資訊,都有細部的考究。
 
  例如許多基金的公布的報酬率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數據。作者發現有些沒有計入配息,有些假設配息直接再投入,前者明顯低估,後者則多數人辦不到。因此作者建議計算基本的累積報酬率時應以以下方法為之:
 
  ((期末淨值+配息)/期初淨值-1)*100%
 
  跟著作者了解如何達成財務自由,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摆脱“为钱工作”的循环:探寻个人财务的自主与掌控 在这个快速变动的时代,许多人都在追逐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财务自由。我们辛勤工作,年复一年地将时间、精力投入到一份固定的薪水中,期望通过积蓄和投资最终能摆脱“为钱工作”的枷锁。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往往充满迷茫、焦虑,甚至不切实际的期望。本书并非一本速成的“致富秘籍”,而是一份详尽的行动指南,旨在帮助那些在职场中打拼的普通人,理解并重塑他们与金钱的关系,最终迈向一个更加自主和从容的生活状态。 本书的重点在于构建一个可持续、可执行的财务框架,它立足于现实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成本,而非空中楼阁般的幻想。我们深知,大多数读者都不是高净值人士,他们需要的是在日常开支中找到空间,通过科学的规划,让每一分钱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第一部分:认清现实——你的“财务现状”全景扫描 在谈论“自由”之前,我们必须诚实地面对“现状”。许多人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只停留在模糊的印象上,缺乏清晰的数据支撑。本部分将引导读者进行一次彻底的自我体检。 1. 揭开薪水的真相:你的时间价值是多少? 我们不会仅仅计算税后的月收入,而是将收入与投入的时间(包括通勤、加班、处理工作压力所耗费的隐性时间)进行换算,让读者直观感受到自己出售的时间的真实价值。这有助于校准对“努力工作”的认知,并为后续的时间分配提供基础。 2. 消费行为的深层剖析:从“需求”到“欲望”的边界 本书提供了细致的记账与预算方法论,但重点不在于“抠门”,而在于“觉知”。我们将分析常见的消费陷阱,例如“地位性消费”、“安慰性消费”,并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理解你花出去的每一笔钱,都意味着你放弃了未来用这笔钱去投资或享受其他事物的可能性。我们提供了一套实用的“三桶金”预算分配模型,确保日常开销、应急储备和长期投资三者均衡。 3. 债务的智慧管理:好债与坏债的区分 并非所有债务都是洪水猛兽。本部分深入探讨了如何区分那些可能带来长期回报的“良性债务”(如教育投资、低利率房贷)与消耗现金流的“恶性债务”(如高息信用卡、分期消费)。我们将提供一套快速“去杠杆”的策略,确保在积累财富的初期,不会被利息吞噬宝贵的本金。 第二部分:构建你的“抗风险”堡垒——防御性财务规划 财务自由的基石是稳定,而非高风险的爆发式增长。本部分聚焦于建立一个稳固的财务防御系统,确保任何突发事件都不会将你推回起点。 1. 应急基金的科学配置:从“存钱”到“可动用资产” 应急基金是抵御失业、疾病或意外的生命线。我们不再采用笼统的“存六个月生活费”的建议,而是根据个体职业稳定性、家庭结构和保险覆盖情况,量身定制一个动态调整的应急储备量。同时,探讨如何将应急基金存放在既安全又能保持流动性的工具中,避免其价值被通货膨胀侵蚀。 2. 保险的逻辑:以最小成本覆盖最大风险 保险常常被复杂化和过度推销。本书提倡回归保险的本质——风险转移。我们将教授读者如何阅读保险条款,识别“保障范围”与“理财收益”的差异。重点讲解在不同人生阶段,应优先配置的险种(如定期寿险、重疾险、医疗险),确保在发生灾难性事件时,家庭的财务结构不会崩溃。 3. 资产配置的“钝感力”培养 市场波动是常态。本书旨在培养读者在面对市场涨跌时的心理素质——即“钝感力”。我们将介绍核心/卫星投资策略,建议将大部分资金配置于低成本、分散化的市场指数工具上,并阐述为何对于普通工薪阶层而言,试图“跑赢市场”往往是徒劳且昂贵的时间浪费。 第三部分:财富的加速度——从“储蓄者”到“投资者”的蜕变 仅仅依靠微薄的工资储蓄,很难实现财务目标。本部分是实现财务加速的关键,它教导如何让金钱为你工作。 1. 投资入门的“非专业”路径 对于没有时间研究K线图和财报的上班族,最好的投资策略往往是最简单有效的。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定投(DCA)策略,系统性地投资于全球资产配置的低费率指数基金(ETFs)。我们将用最直白的语言解释复利的神奇力量,并提供具体的操作步骤,包括如何选择券商、开设账户、设置自动定投计划。 2. 房地产投资的心态调整与机会捕捉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房产是最大的一笔资产。本书不鼓吹“炒房”,而是提供一种更审慎的视角:将房产视为居住价值与投资价值的结合体。我们将分析不同城市和区域的房产价值驱动因素,讨论在当前环境下,何时应该加速偿还房贷,何时应该将多余资金投入到金融市场,从而实现资产配置的最优化。 3. 提升“赚钱能力”:投资于人力资本 最可靠的投资,永远是你自己。本部分强调了“提升收入”与“控制支出”同等重要。我们探讨了如何系统性地评估和提升你在职场的议价能力(例如技能升级、跨领域学习、外部项目的探索),并提供如何将工作收入的增长,系统性地导入投资组合的流程。这是一种双向驱动的财富增长模式。 第四部分:定义你的“乐活”——构建财务自由后的生活蓝图 财务自由并非一个固定的数字,而是一个能让你过上理想生活的临界点。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帮助读者将抽象的财务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生活体验。 1. 计算你的“年度自由开支” 我们将指导读者设定一个“退休生活愿景”,量化出你理想生活中每年需要的花费,并据此倒推出你需要积累的“退休金总额”(即财务自由的里程碑)。这一计算过程剔除了不必要的恐惧和过度保守,聚焦于“足够”。 2. 工作的重新定义:从“不得不做”到“选择去做” 财务自由后,工作的性质会发生根本性转变。它可能不再是收入来源,而变成一种价值实现的方式。本部分探讨了如何逐步过渡到兼职、顾问角色,或者投身于完全兴趣驱动的项目,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弹性切换。 3. 心理韧性与财富心态的维护 财富积累的过程也是一场心理修炼。我们将讨论如何应对“财富焦虑”和“比较心理”,以及如何在财务状况改善后,保持对生活的感恩和对未来的审慎态度。真正的自由,是内心的平静与财务的稳健的统一。 本书旨在为每一位辛勤付出的上班族,提供一套脚踏实地的工具和清晰的思维模式。它让你明白,实现财务上的喘息空间,并非遥不可及的神话,而是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持续的执行,任何人都可以掌握的技能。它是一份关于如何掌控自己人生的行动手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股素人(何宗岳)
 
  美國 Memphis 大學機械碩士。機械技師及冷凍空調技師高考及格。正職為冷凍空調工程設計與節能改善工作,有8項專利及11本冷凍空調著作。 
 
  1998年進入股市,只憑感覺買賣股票,3年不到就虧損套牢600多萬元而黯然退場。2008年,悟出「買股的3個15準則」與「3個先決條件」的原型理念後,重返股市,從此不再虧損。 
 
  2014年起,與卡小孜合著《薪水奴財務自由之路》等6本理財書籍、另有時評分析《數據會說話?做伙來找碴!》及保險分析《買對保險了嗎?》各1本不同領域的著作。 ★終身學習理念:廣泛精讀、邏輯思考、比較分析、檢討改善」。 
 
  何宗岳 Facebook:6 次電視財經台錄影及30餘篇理財、保險與時評文章... 
 
卡小孜 
 
  7年級生。台灣大學日文系畢業,日本國立筑波大學碩士。 
 
  閒暇時替股素人整理股市理財資料。2013年,將股素人的投資原型理念改良成股票收租法,2015年再創「定存股買前檢查表」。 
 
  2014年起,與股素人合著《股票收租法,我4年賺100%》、《我用4張表,存股賺1倍》、《收租股總覽1》、《理科阿伯的存股術(原名:收租股總覽II)》、《拒當下流老人的退休理財計劃》 及《薪水奴財務自由之路》等6本理財書籍。 
 
  平時忙於照顧2位小孩,無暇看股市行情,存股理財只是「每年2次」的股市打零工活動而已。 
 
  自小孩上學之後,重回職場,當個「財務自由」的平凡上班族。 

图书目录

前言:「一步一腳印,儲蓄為投資本」……… ……………………………
Chapter 1 躺平族:FIRE了!
01 存了一億圓,所以我辭職了!…………………………………
02 躺平族時代的來臨………………………………………………
03 「FIRE運動」的興起……………………………………………
04 「4%法則」vs.「25×法則」………………………………………
05 美國「FIRE族」的致富之道……………………………………
06 「FIRE運動」台灣行不行?……………………………………
Chapter 2 儉約生活三步曲:斷捨錢坑、改變習慣、儲存3成薪
01 「儉約生活」理念:Save Money、Save Earth!…………………
02 Step1:斷捨錢坑…………………………………………
03 Step2:改變習慣  ………………………………………
04 Step3:儲存3成薪……………………………………
05 什麼都漲,就是薪水沒漲?……………………………………
Chapter 3 財務自由:7分儉約行為+3分投資方法
01 薪水奴:一輩子賺多少錢?存多少錢?………………………
02 史上最強の節約達人:儲蓄比投資更重要……………………
03 理財第一步:量入為出、儲蓄優先、賺10存3…………………
04 勞工理財的起手式:勞退自提6%………………………………
05 投資目標:本金會增值、獲利夠開銷…………………………
Chapter 4 投資前先了解投資的工具與方式
01 常用的投資理財工具……………………………………………
02 保險是錢坑,並非保險兼投資的理財工具……………………
03 投資 vs. 投機 vs. 賭博…………………………………………
04 殖利率 vs. 累積報酬率 vs. 年化報酬率 vs. 平均報酬率   …
Chapter 5 基金投資的「3選3買2賣法則」
01   基金:買入前應先了解其風險性………………………………
02 基金績效排名的迷思……………………………………………
03 小資玩基金:單筆投資 vs. 定期定額…………………………
04 基金績效:「定期定額」優於「單筆投資」? ………………
05 基金「3選3買2賣法則」之操作實務 …………………………
Chapter 6 ETF投資的「3選3買2賣法則」
01 ETF不是低風險的投資萬靈丹…………………………………
02 元大台灣50(0050)報酬率有2種,何者為真?……………
03 ETF「3選3買2賣法則」之操作實務…………………………
04 ETF績效:「定期定額」優於「單筆投資」? ………………
05 高股息ETF之PK戰:1次/年 vs. 6次/年………………………
Chapter 7 收租型ETF:30檔成分股DIY
01 收租型ETF」的邏輯觀與222法則……………………………
02 14檔10年官方安穩配息股 ……………………………………
03 16檔10年殖利率≧6%收租股…………………………………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197042
  • EISBN:978626719710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有
  • 檔案大小:51.2MB

图书试读

前言 
                           
「一步一腳印,儲蓄為投資之本」 
 
  「Your Money or Your Life」是 1992 年於美國首次出版,並有 20 餘種譯文版 的全球性暢銷書(作者曾應邀到多國演講);2016 年 12 月,日本出版的「1 億円貯 まったので、会社を辞めました」(存了一億圓,所以我辭職了),是當時在日本 暢銷逾 100 萬本的日文書,這兩本算是上班族的理財(非投資)勵志書籍,其共通 點是「不談投資獲利,而是談如何過低物慾、高儲蓄率的辛苦生活」,這種好像 是上一代人的儉約生活方式,已脫離現實的投資獲利需求,當年的台灣出版社, 可能認為這是沒有市場的冷門書,所以,當時在台灣沒有發行中譯本。 
 
  近 2 年來,財經媒體報導常出現的 2 個名詞是「財務自由」與「少年股神」, 快速致富是許多投資者的目標,以「Financial Freedom」上網搜尋,除了查到一本 書名「Financial Freedom」的暢銷書(台灣中譯本為「財務自由」),尚有許多的網 路文章,描述許多在 30 歲左右就達到「財務自由、提早退休(FIRE)」的成功實例, 再往前追溯,FIRE(Financial Independent Retire Early)運動的始祖,就是名為「Your Money or Your Life」的這本暢銷全球的書籍。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FIRE 運動雖然是以在 40 歲以前達到「財務自由、提早 退休」為目標,但是,卻認為投資應由「儉約生活」做起,再加上適當的副業與 投資,來增加被動收入,這與台灣財經媒體報導的「少年股神」、「財務自由」, 是靠著「權證」、「期貨」、「當沖」等投資工具與方式,而獲利千萬元的內容大相 逕庭,相差甚遠! 
 
  自從 2021 年 12 月金管會將「當沖證交稅減半政策再延長至 2024 年」之後, 財經雜誌、媒體陸續出現了不少「少年股神」,在短期間內賺百萬元、千萬元的 報導,「當沖」確實是缺資本又可能短期致富的投機工具,然而,把投機當投資 工具者,不會只賭一次而已,必然是愈玩愈大,投機玩久了,難免遇上大賠的時 候,第一次賺 10 萬元、第二次賺 20 萬元、...第 N 次賠千萬元,就血本無歸了。 
 
  上網搜尋「少年股神」,可看到不少財經媒體報導的「少年股神」短期投資 獲利的實績,但是,也看到一位署名「眠月」的 24 歲少年股神,在「Dcard 社群 平台股票板」上,PO 文「一次當沖輸掉大學 4 年存下的所有積蓄」,自述玩當沖, 曾經日賺 5 萬、10 萬元,最後卻將 50 多萬元的積蓄全部虧空,只剩下 113 元的親身經歷;另一則最近的相關新聞報導是:「台中 29 歲男深夜失足墜樓,疑似投 資失利...」,不知昔日的少年股神依然安在否?。 
 
  不同於上一本以退休理財為主題的拙作「拒當下流老人的退休理財計劃」, 本書是基於「用對投資工具、獲利事半功倍」的理念,探討常見的 10 種投資工 具中,哪些是適合以「本金會增值、獲利夠開銷」為目標的上班族之通用投資工 具。 
 
  「投資」就是為了「致富」,但是,讓某人致富的投資工具與方式,並不見 得適用於其他人,專業投資者的投資工具與方法,均需要每日/每時地注意股市行 情的變化,隨時準備獲利了結或停損賣出,尤其是「當沖」,其輸贏多僅在±2%之 內,故絕對不適用於上班族,唯一可確定的是,愈快速獲利的投資工具,必然是 伴隨著較高的風險! 
 
  本書共分為七章,第一章「躺平族:FIRE 了!」,由一本日文書「1 億円貯 まったので、会社を辞めました。」(存了一億圓,所以我辭職了)談起,敘述一位 18 歲高中畢業生,從未做任何投資,僅靠儉約生活,在 51 歲時共存了一億日圓, 就辭職不幹了,偶爾當義工隨性過活;到底一位僅高中學歷,工作 33 年,是過 怎樣的儉約生活,而存下一億日圓,可能嗎?2021 年日本≧65 歲夫妻之存款中 位數為 1,588 萬日圓(≒365 萬元台幣)。 
 
  接著是探討被中共當局下令封鎖言論的「躺平族」,以及在 1990 年代末期興 起的「財務自由、提早退休」運動(FIRE 運動),存一億日圓、躺平族及 FIRE 運 動的共通點,並非投資理財,而是以力行儉約生活為第一優先,以「4%法則」為 生活準則,就可能在 40 歲前達到「被動收入高於生活支出」的境界,那麼,「FIRE 運動」在台灣行得通嗎? 
 
  第二章「儉約生活三步曲:斷捨錢坑、改變習慣、儲存 3 成薪」,參考美、 日達到「財務自由」的生活方式,歸納出 36 招的儉約生活方法,我們本身也是 「儉約生活族」,「儲存 3 成薪」是基本門檻,事實上,「FIRE 運動」成功者的儲 蓄率多高達六成以上,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在通膨率高於薪資成長率的年代,上 班族要如何自救? 
 
  第三章「財務自由:7 分儉約行為+3 分投資方法」,「上班 40 年,可存多少 錢?」,這是大多數薪水奴(上班族)的疑問,若以勞保局之勞工個人退休金試算表試算,30 歲起薪 3 萬元的勞工,工作 40 年在 65 歲退休時,總薪資大概是 2,420 萬元, 若以 20%的儲蓄率(2020 年台灣家庭之平均儲蓄率 24.5%)計算,40 年的存款總額 可達 885 萬元;若是起薪 4 萬元/月的上班族,工作 40 年約可存下 1,180 萬元。 
 
  本章談實務上如何一步一腳印,靠著「7 分儉約行為+3 分投資方法」,達到 「財務自由」的目標,我們不懂一夕致富的方法,僅依自己的「儲蓄、投資」經 歷,說明「財務自由」的方向,上班族不宜以成為「億萬富翁」為投資的終極目 標,而宜以「本金會增值、股利夠開銷」為目標,飼養金雞母、細水長流。 
 
  第四章「投資前先搞定投資的工具與方式」,是分析探討投資工具與風險,說明 「投資、投機與賭博」的差異;財經媒體之投資理財調查報告中,常見的投資工 具有 10 種:(1)銀行存款、(2)保險、(3)基金、(4)ETF、(5)股票、(6)不動產、(7)債 券、(8)外幣、(9)黃金及(10)期貨、權證、選擇權等(非資產型)衍生性金融商品等。 
 
  其中,常被認為投資工具的「保險」,其實是有風險性的錢坑;台灣的保險 滲透率,在 2019 年之前,曾蟬聯 12 年的「世界第一」,但是,台灣的人均 GDP 全球排行僅為第 37 名(2021 年),台灣近 3 年的九項家庭支出項目中,「保險」均 排名第 2(30 年前則是排名第 8),「保險」似乎真的買太多了。 
 
  第五章「基金 3 選 3 買 2 賣法則」,分析有 14 年投資基金經歷之上班族的基 金組合,從「單筆投資」轉為「定期定額」投資方式,其累積的投資績效也僅略 高於銀行定存利率而已。「定期定額」的績效真的優於「單筆投資」嗎?本章共 分析了 14 檔人氣基金,「定期定額」的勝率是「13 敗、1 和、1 勝」,想以「定期 定額」(傻瓜投資術)買基金的人,宜三思。 
 
  網路上可找到台積電、台塑等股票的建議價/合理價,但是,為何沒有任何基 金專家,可以告訴你任何一檔人氣基金的建議價/合理價?這就是投資基金的最 大盲點,基金專家可以告訴你如何挑選基金,卻說不出基金的合理買價。有人買 進人氣排名第 5 且獲獎連連的基金,卻套牢近 2 年,不知是否該認賠贖回?或是 持續「定期定額」買入?本章提出基金投資的「3 選 3 買 2 賣法則」,當你不知何 時買、何時賣基金時,可參考的此基金投資法則。 
 
  第六章「ETF 3 選 3 買 2 賣法則」,談的是約在 2021 年下半年起,投資人數 (受益人數)持續上升的 ETF,尤其是以「高股息」為名的 ETF,令上班族為之瘋 狂,造成一股「定期定額」買 ETF 的熱潮,最近(2022 年 5 月)出現首檔「雙月配息」(每年配息 6 次)的新 ETF(00907),上市一個月就吸引 12,000 位投資人,是否 沖昏了頭?要如何選擇 ETF? 
 
  此外,元大台灣 50(0050)公開說明書之報酬率有 2 種,何種為真?累積報酬 率與殖利率,孰重?4 檔資產規模逾 300 億元之 ETF(0050、0052、0056 及 006208) 大 PK,孰勝?高配息瘋,每年配息 6 次 OK 嗎?配息可能來自收益平準金是啥? 買 ETF「定期定額」比「單筆投資」划算嗎?股市指數由年初 18,600 點的高點開 始下跌至 10月的 12,600 點以來,股市愈跌,買 ETF 的人卻愈多,ETF 宛如成為 散戶資金的避風港,ETF 真的是低風險的投資萬靈丹嗎? 
 
  第七章「收租型 ETF:30檔成分股DIY」,是以常識邏輯思考,仿「高股息 ETF」 由 30 檔成份股組成的方式,以追求每年穩定股息收入為目標,將資產分別配置 在 14 檔安穩獲利的「官方安穩配息股」和 16檔連續「10年殖利率≧6%之收租股」, 少了市售 ETF 的管理費、經理費等費用,可有較高的殖利率;本章訂定「收租型ETF 222法則」,並提供30檔成份股之近10年的股利、股價、殖利率及配息率等資料,供以安穩獲利為目標的存股族參考。   
 
  相信大多數上班族的投資理財目的,不是為了短期致富(賭博、投機)而成為暴發戶,而是希望找出一種能夠細水長流、安穩累積資產之道;因此,引發了 我們寫此本與前 4 本理財書不同內容之投資理財書籍,遵守紀律與原則,每年僅需在1/1及7/1前後30天,買賣2次股票,小富即可安穩得。 
 
  本書內容沒有深奧難懂的理論,而是以邏輯思考,比較分析網路上的公開資 料,歸納出上班族的投資四原則:「1風險最小化、2報酬最穩化(非最大化)、3 費用最少化及4方法最簡化」,以基金及 ETF 作為比較基準,創出「收租型 ETF」, 希望本書對於想以「本金會增值、股利夠開銷」為投資目標的務實薪水奴(上班族),有所 助益。 
最後,以股神巴菲特的三句名言,作為本書的結語:
 
  (1)買進股票之後,要假設明日起,股市將休市 5 年。 (2)如果你在乎明天股市是否開盤,是「投機」,反之則是「投資」。 (3)買股票的最愚蠢理由(dumbest reason),是因為股價正在上漲中。 
 
  誠懇叮嚀:投資必有風險,務必量力為之,本書之觀點與做法僅供參考,讀 者需自負虧損風險之責!

用户评价

评分

天呐,这书名就让人眼前一亮!“薪水奴財務自由之路:35歲躺平樂活並不難,尋常上班族也可以辦到!” 简直就是我的心声啊!我最近工作压力大到快要爆炸,每天都在想,难道我这一辈子就要这样无休止地“996”下去,直到身体垮掉吗?看着那些光鲜亮丽的理财大神,总觉得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他们用的那些名词、那些复杂的模型,听起来就像是外星语。我一个普普通通的销售,每天追着KPI跑,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钻研那些高深的投资理论?所以,看到“尋常上班族也可以辦到”这几个字,我的心一下子就被抓住了。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套真正接地气、不需要我辞职去学金融学的实操方案。最好是能告诉我,我每个月那点死工资,除了存起来吃利息,还能用什么更聪明的方式让它帮我工作。我希望看到的是那种,可以利用碎片时间,用最少的精力去维护,但收益却能稳步增长的“懒人投资法”。如果这本书真能帮我规划出一条通往35岁“躺平”的路,那简直就是我的救命稻草,我愿意立刻下单!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暗示了它可能针对的是那些对现有收入不满意,但又缺乏专业知识的上班族群体。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时间价值”的探讨。我们工薪族最大的成本不是钱,而是时间。如果一个投资方案要求我每天投入两小时去研究,那我的边际成本就太高了。我期待作者能分享一些利用科技手段和工具,实现“低干预”甚至“自动化”的理财系统。例如,哪些App可以帮你自动定投、自动复盘,哪些信息源是真正值得信赖的,而不是充斥着大量广告的“水文”。更重要的是,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平衡“乐活”和“理财”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概念的。理财是不是意味着要省吃俭用,放弃所有生活乐趣?如果作者能展示出,通过合理的规划,我们不仅可以实现财务目标,还能腾出更多时间去享受生活、培养爱好,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更是精神层面的解放。

评分

我最近刚开始尝试做一些基础的理财规划,但总是半途而废,主要原因是目标不明确,而且执行起来太枯燥了。每次打开理财App,看到那些复杂的图表和盈亏波动,我就忍不住想关掉,还是去刷短视频来得放松。因此,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种“趣味化”的学习路径,那就太成功了。比如,能不能把学习理财变成一个类似“闯关游戏”的过程?每完成一个阶段的任务,就能解锁一个新的财务自由等级?而且,我非常关注“35岁躺平”这个时间点。这个年龄正好是职业发展可能遇到瓶颈,同时身体开始走下坡路的敏感期。我需要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和里程碑,让我知道现在做的每一步,在未来特定时间点能带来什么具体的好处。如果这本书能帮我把一个宏大的“自由”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到我周末有空就能完成的“任务卡”,那我会非常买账。

评分

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可行性”和“心态建设”。很多理财书都会强调纪律性,但真正难的是如何在市场波动、生活变故面前保持心态的稳定。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收入来源单一,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心理按摩”和“风险管理”的实战策略,那就太贴心了。比如,当股市大跌时,我该如何告诉自己不要恐慌性抛售?当突发事件需要动用应急储备金时,我的计划应该如何快速调整?我希望作者能分享一些自己经历过的“踩坑”经历,而不是光说不练。这种真诚的分享,远比那些完美的成功案例更有说服力。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职业生涯后期的一个“减压阀”和“导航仪”,让我看到除了埋头苦干,还有一条更聪明、更自由的生活路径等着我。

评分

说实话,我对市面上那些鼓吹“一夜暴富”或者“三年财富自由”的书已经免疫了。它们大多是拿着成功人士的个案来贩卖焦虑,最后的结果就是让我更觉得自己是那个“笨蛋”。我更看重的是那种“细水长流”的理念,那种能真正融入日常生活的理财习惯的培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普通工薪阶层的困境——比如房贷、车贷、教育支出这些实实在在的大山,而不是空谈什么天使投资或者加密货币。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义“财务自由”的?对一个普通人来说,财务自由是不是意味着不需要再为房租或日常开销发愁,而不是一定要拥有几千万的净资产?如果能有一些关于如何与银行、保险公司打交道,如何合理避税的小窍门,那就太棒了。我需要的是一本像老朋友一样,掏心窝子地告诉我“你也能行,只要这样做”的指南,而不是高高在上地指点江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