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覺醒:開啟心的聖域,邁向揚升 (電子書)

從心覺醒:開啟心的聖域,邁向揚升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隆瓦洛.默基瑟德
图书标签:
  • 心靈成長
  • 自我覺醒
  • 揚升
  • 冥想
  • 內在平靜
  • 靈性
  • 個人成長
  • 心靈探索
  • 正念
  • 能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從心覺醒

  一探生命實相的神祕通道

  「心的神聖空間」是一個沒有時間性的意識空間……
  在那兒,你將跟隨心的振動頻率,找到覺醒的明確路徑。

  李欣頻:「2012是看見真相的關鍵時刻,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等這本《從心覺醒》。」

  有一種心靈科技,
  能由內而外改善空氣污染、撲滅森林大火,還能讓長年不良於行的人正常行走。
  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這種力量……

  作者在偶然之中,參與了R-2空氣清淨機的實驗。他在白雪皚皚的洛磯山脈之顛、澳洲東海岸與英國沼澤區,見證數個城市瞬間被淨化,並運用梅爾卡巴靜心成功祈雨、撲滅了森林大火。這些經歷,讓作者感受到心靈科技竟然能改善外在環境,因而發現許久以前,人類並非透過頭腦來溝通及感受,而是經由心的神聖空間來傳遞訊息,走向覺醒。

  此後,他的生命發生一連串奇妙的變化,好似有股不知名的力量領著他到處探險,一步步探索進入心的方法:他意外結識能「看見」內在螢幕的盲人瑪麗安,初次接觸心的神聖空間;在靜心中進入了心的神祕空間,見到許多陌生人的照片,卻在現實中遇見影中人,學習心的智慧……他漸漸憶起這被人遺忘已久的智慧,貫通心的能量場、梅爾卡巴光體與R-2機的共同連結,歸納出進入心的靜心法,開始用全新的內在視野看待生命、活出這份智慧。

  閱讀本書,彷彿親身經歷一場靈性的神奇之旅。想要從心覺醒,書中有完整的進入步驟,以及進入心的兩種靜心法加上三個練習。讀者可跟著實際操練,一同探索這古老的創造力源頭。如此一來,生命便能進入更高的意識空間、尋獲內在的喜悅之源,在與神合一的神聖空間中邁向揚升。

  進入心的神聖空間,探尋從心生活的智慧,由內而外創造一個新世界。
  唯一專屬靜心法

作者簡介

德隆瓦洛.默基瑟德(Drunvalo Melchizedek)

  畢業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主修藝術、副修物理與數學。畢業後追求靈性課程,先後師承七十多位各宗教及信仰體系的靈性導師,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向全球原住民宣導靈性訊息,同時也散播各地原住民願意對外分享的資訊;曾於世界各地開設工作坊、研討會,演講神聖幾何、人類能量場、靈性、冥思及從心生活等資訊。

  三十多年來,透過生命之花課程及梅爾卡巴靜心,德隆瓦洛帶給全世界廣闊視野,他在生命力及能量的治療工作已幫助了成千上萬的人。二○一一年,榮獲《沃金斯評論》(Watkins Review)評選為百大精神人物,排名第三十六名。

  除本書外,德隆瓦洛先前曾出版過三本書,分別是《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第二冊》及《地球大拙火》,分別以二十九種語言出版,在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發行。現為國際網路雜誌《瑪特靈魂》(Spirit of Ma’at, www.spiritofmaat.com)總編輯,每年點閱人數超過一百萬人次。

  目前定居於亞利桑納州,全心投入創立的新學校School of Remembering的教師培訓課程。關於作者的進一步資訊,請點閱以下網址:www.spiritofmaat.comwww.drunvalo.net

審訂者簡介

林玲如

  成大外文系畢,在行銷與藝術等不同領域間來去。因緣際會接觸各種靈性課程多年,時至2012這特殊的一年,又循著生命之花的軌跡與奇妙的因緣,在美國瑟多娜這神奇的地方,接受德隆瓦洛親身教導;出發前以為只是學習梅爾卡巴靜心,回來後卻發現生命完全翻轉。深刻體會到生命意識的提升其實很簡單,除了「愛」與「感謝」,就是要拋開頭腦二元的思維,讓自己的意識活在「心」裡。

譯者簡介

林知美

  美國伊利諾大學會計碩士。曾從事會計師工作並擔任多家外商公司高階主管。多年來亦積極於個人靈性開發與成長,除跟隨聖嚴法師學佛外,也參與許多新世紀靈性工作坊之學習。曾擔任過聖嚴法師、丹津.巴默、麥可.羅區及安東尼.莫珍等靈性大師之口譯。目前除工作坊口譯及帶領心靈成長團體外,也開始靈性書籍之翻譯工作。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從心覺醒:開啟心的聖域,邁向揚升》的电子书的详细图书简介,内容将完全围绕该书的潜在主题展开,旨在深入阐述其核心理念和可能涉及的各个层面,确保内容详实且自然流畅。 --- 图书简介:《從心覺醒:開啟心的聖域,邁向揚升》 洞察心灵的深处,重塑存在的蓝图 《從心覺醒:開啟心的聖域,邁向揚升》并非仅仅是一本关于个人成长的指南,它更像是一份邀请函,邀请读者深入探索人类经验中最核心、最隐秘的疆域——我们的“心”。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世界里,我们常常感到迷失、焦虑,与真实的自我渐行渐远。这本书的出现,旨在提供一条清晰、可操作的路径,帮助现代人重新连接内在的智慧,发现并激活我们灵魂深处的“圣域”,从而实现生命质的飞跃,迈向更高维度的存在状态。 第一部分:觉醒的呼唤——辨识心灵的迷雾 本书的开篇致力于唤醒读者对“觉醒”这一概念的深刻理解。它首先探讨了我们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集体无意识陷阱”——那些由社会规范、恐惧和未处理的情感创伤所构筑的无形枷锁。 1. 现代人的心灵困境: 详细分析了“心智的噪音”如何阻碍我们接收内在的指引。这部分内容将细致描绘表层意识的局限性,包括过度依赖逻辑分析、对未来的焦虑以及对过去的执念,这些都是阻碍我们进入“圣域”的首要障碍。 2. 能量体与情感印记的解构: 深入浅出地介绍我们身体与情绪能量场的结构。读者将学习如何识别那些潜藏在身体细胞记忆中的旧有“情感印记”——那些祖传的、或者过往经历中留下的未被清理的能量负担。认识到这些印记,是启动自我净化的第一步。 3. 什么是“心的圣域”? 这本书对“心的圣域”(The Sanctuary of the Heart)进行了独特的定义。它不是一个地理位置,而是指一种纯粹的、不受外界干扰的内在空间,是高频振动、无条件之爱和绝对临在的汇聚点。理解圣域的本质,就是理解我们本自具足的完整性。 第二部分:开启圣域之门——心轮的深度激活 核心内容聚焦于如何系统性地、有意识地打开通往内心圣域的大门。这部分内容强调,真正的转变源于对“心”的深度接纳与疗愈。 1. 疗愈阴影与重塑内在叙事: 引导读者勇敢地面对那些被压抑的“阴影面”。通过一系列内观练习,读者将被引导去“看见”并“拥抱”那些曾被认为是缺陷的部分。本书认为,只有当所有面向都被接纳时,心的能量才能真正流动起来。这涉及如何重写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内在叙事,用慈悲取代批判。 2. 激活第四脉轮:宽恕与连接的艺术: 详细阐述了“心轮”(Anahata Chakra)在扬升过程中的枢纽作用。内容包括如何通过深度呼吸、声音疗愈以及特定的冥想技术,来清理心轮的阻塞,释放陈旧的负面连接,从而实现与更高自我和宇宙能量的有效对接。 3. 临在的实践:锚定当下: “圣域”只存在于当下。本书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临在锚定法”,帮助读者将意识从时间的线性流动中抽离出来,稳固地停留于此时此刻。这些练习结合了身体感知与精神专注,旨在将“觉知”转化为一种习惯性的生命状态。 第三部分:迈向扬升——生命的频率校准 一旦“心的圣域”被开启并稳固,个体的生命频率便开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本书的最后部分探讨了这种内在转变如何在外在世界中显化,即“扬升”的过程。 1. 高频振动的显化法则: 深入讲解了振动频率如何直接影响我们所吸引的人、事、物。这部分内容超越了传统的“吸引力法则”,强调内在的纯净性是创造外部现实的基石。读者将学习如何通过维持高频状态(爱、感恩、喜悦)来吸引与其频率匹配的生命体验。 2. 直觉的重塑与内在向导的聆听: 扬升伴随着直觉能力的显著提升。本书提供了区分“心智声音”和“灵魂直觉”的方法。内容涵盖了如何建立与更高自我(Higher Self)或内在向导的清晰沟通渠道,使决策不再依赖外部权威,而是源于内在的确定性。 3. 整合与共创:服务于万有的爱: 真正的扬升并非孤立的个体成就,而是与万有(All That Is)的和谐共振。最后几章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将这份内在的宁静与力量,服务于更大的集体福祉。这包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圣域”的视角去处理冲突、建立关系,成为一个“活着的典范”(Living Embodiment),通过自身的存在状态去影响和提升周围的环境。 总结:超越认知,回归本源 《從心覺醒:開啟心的聖域,邁向揚升》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从内向外的转化蓝图。它挑战了我们对“成功”和“幸福”的传统定义,引导我们认识到,生命最伟大的成就,在于我们能够多么全然、无条件地去“存在”。这本书承诺的不是快速的解决方案,而是一次深刻的、彻底的生命重塑——从被动的体验者,转变为积极的、充满爱与智慧的生命共创者。它邀请所有准备好卸下重负、回归本源光芒的灵魂,踏上这场回归内心的神圣旅程。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薦序--心的力量 Lucia
推薦序--憶起千古前的誓約 田安琪
推薦序--美好人生,從心開始 洪啟嵩
推薦序--進入「心的神聖空間」的指南 彭芷雯
自 序--隱藏在心內的聖域
前 言--從心生活

第一章 闖入未知的領域
科學界叛徒找到解決空氣污染的新方法
親眼目睹空氣污染瞬間被改善
改善鳳凰城的重度空氣污染
人能透過靜心來淨化空氣
遇見心中的內在世界

第二章 在黑暗中看見
全盲瑪莉安能看見
中國的超靈力小孩
可以用手和腳來看東西的英姬
能讓花苞瞬間綻放、硬幣穿瓶而入的孩子
超靈力在莫斯科--連希拉蕊也前去一探究竟
保加利亞的超靈力孩子

第三章 向原始部落學習
澳洲原住民長老的支持
來自毛利人的祈禱威力
光體讓原住民預言失準
跨越天涯的靈魂使者--來自哥倫比亞的女士
與馬合而為一
帶領他人進入心的神聖空間

第四章 心的神聖空間
心之祕室與心臟的腦
研究並教導「從心生活」的智慧
回到心的神聖空間的簡單方法
我在心之祕室的親身經歷
憶起回家之路
神聖空間體驗包羅萬象,獨一無二
無法進入的原因:創傷、恐懼與執著

第五章 結合天地的合一呼吸
合一呼吸
和神聖母親連結
和神聖父親連結
三位一體的重現
帶領合一呼吸的體驗
它是那麼簡單

第六章 離開頭腦,進入心的方法
靈魂可以在身體裡移動
第一個練習--在身體周圍移動
第二個練習--進入心
第三個練習--頭部的「嗡」和心的「啊」
進入心的神聖空間的兩種方法
進入心的男性方法
進入心的女性方法

第七章 心的神聖空間靜心
靜心準備
合一呼吸
選擇進入心的方法
第一次探索心的神聖空間
回到心的神聖空間

第八章 梅爾卡巴和心的神聖空間
連結心的神聖空間和梅爾卡巴
天使的解釋

第九章 從心連結到頭腦,有意識地共同創造
圖特的建議
從心創造
從頭腦創造
邏輯並非必要
構築一個新世界的夢想--有意識的共同創造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1752914
  • EISBN:9789861757261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6.5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1

心的力量 ◎Lucia(歐林光愛關懷協會理事長)

  德隆瓦洛以先驅之姿,在心靈和物質世界之間不斷探索。他是如此特別,他的生活充滿來自非常人管道的啟示,藉由夢境、通靈、靜心意象、奇遇……不斷展開他的學習和對世界的服務。看他的書,就像奇幻小說一般引人入勝,除非你親身經驗,否則你的頭腦準會告訴你,那不是真的。然而我相信,它們不只是故事。

  在翻譯《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一、二冊時,我便想在完成這兩本資訊量非凡的書之後,一定要參加現場的工作坊。現在最新的工作坊便是與本書原文同名的「Living in the Heart」。過去的生命之花工作坊,大抵只能在影片中欣賞了。

  參加工作坊之前,我去造訪了瑟多納(天使之鄉),碰見一位令人感動的靈氣師父,他總是給出修剪成心形的石塊作為禮物,送給他遇見的每一個人,提醒大家大地之母的愛,也把愛送到每一個石塊所及的地方。

  課程的第一天晚上,大家聚在一起看德隆瓦洛的影片《新人類的誕生》。影片中詳細敘述高靈們調整地球光網的大計畫,就在他講到他們在最後一個調整點「穆莉亞島」的過程,說儀式完成時島上方出現奇妙的閃光,說時遲那時快,不折不扣同一個時間,屋頂上就開始隆隆作響,毫無徵兆的傾盆大雨潑灑而下,每一位同學都面面相覷,露出不可思議的目光。影片中,德隆瓦洛講故事的地方,就是我得到心形石塊的BOYNTON峽谷的能量點,而「穆莉亞島」的形狀,便恰巧是心形。

  一時之間,我的美國行程有了更大的意義。「只有在對的時候,事情才會發生。」當我們活在心的空間與神合一時,這會是我們的真理。

  心具有無窮的療癒力量,進入心的空間,我們便能與大地之母合一,與全體生命合一,與我們的「無意識我」合而為一;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進入高我的意識狀態,而整體人類才能展現高我的文明,發揮更完整的潛能,和神一起創造。

  這是二○一二之後將展現的奇蹟。祈願藉著書中引人入勝的故事和練習,讓每一個人更輕易地活在心中,享受這進化過程中所有恰好的安排。

推薦序2

憶起千古前的誓約 ◎田安琪(《我聽見天使》作者、光的課程教師 )

  之前和閨密碰面,我有感而發:「這兩年,常覺得自己現階段這個被大家認知的角色總有一天要過去,未來會做什麼還不知道,曾經以為是組織一個「生態村」……但不論如何,就是繼續為人們做些事情吧……」然後不由自主的開始掉淚。

  我有點難為情,覺得自己沒甚麼資格談這種大願,而且我也從不鼓勵學生們設定這種容易讓心神外馳的靈性目標。我稱這是「被高我騷擾的時刻」,事實上,自己最希望過的反而是平凡而享樂的日子。

  二○一一年,Uriel天使長曾透過Toni奶奶(光的課程傳訊者)說:「妳未來的任務妳現在並不想知道。」我哈哈大笑,覺得天使真了解我。

  就在那個會面之後,方智的編輯告訴我,《生命之花》作者德隆瓦洛的另一本書《從心覺醒》,除了要我協助錄製中文版的靜心CD外,希望我也寫一篇推薦序。

  我快馬加鞭地看著文稿,一路處於強波通電的狀態,許多過往所受的教導(包括大學與碩士所學習的「大氣物理」)、內在經驗與奧祕經驗(譬如在蒙眼的情況下「看見」前方的路況),就像拼圖碎片一樣逐漸找到彼此。而在拼圖就緒途中,一路伴隨著強烈的感召,我從來沒有在看一本書的過程裡處在這種被密集撼動的情況。

  書中提到,一群人圍成一圈,一齊啟動梅爾卡巴,在帶領者微調波頻的情況下,這個散放出去的光頻,能夠改變大氣成份,讓混濁污染的空氣瞬間轉化,當然,也包括空間之中人們意識的轉化。德隆瓦洛提到他在英國工作坊的經驗:大家在戶外進入啟動梅爾卡巴的靜心中,轉瞬之間,圈子的頂上開出一個藍洞:濃重的空氣消失,清朗的天空現身,纖塵不染的藍天中,甚至在白晝出現了月亮與群星。德隆瓦洛說:「我們四周布滿了小動物,如松鼠、嚙齒類動物、狗……統統都圍繞著我們……一群又一群的鳥棲息在附近的樹枝上,溫柔吟唱。我微笑著,看著這些小動物一直試圖靠近我們這群卑微的人類……」看到這裡,淚水又成串成串地落下。

  本書深入淺出地教導如何把自己帶入「心的神聖空間」,在這個比宇宙初始的創造還古老的地方,我們會憶起自己這一生最希望活出和表達的。如前文所述,即使我尚未真正進行這個靜心,都在閱讀書稿時被喚醒了千古前的承諾。書的末尾並指出,當「心的神聖空間」與「梅爾卡巴光場」軸心重疊時,「心」與「腦」將共同創造。

  我很震驚,因為在最近有關「啟動梅爾卡巴」的演講中,我所提到的最後一個重點便是「共同創造」,雖然我們闡述的方式完全不同,但都不約而同地指向「合一」,這個人類揚升的終極狀態。

  接下來,我將會以《從心覺醒》為藍本來學習與分享,讓更多人有機會進入「心的神聖空間」,並且希望有一天,能像德隆瓦洛所說的一般,與大家在各處開出「藍洞」,和動物們並肩而坐,同步呼吸著清新美好的空氣。

推薦序3

美好人生,從心開始 ◎洪啟嵩(地球禪者)

  心有著無限的力量,它為我們帶來幸福,也替我們創造了苦痛。現在,我們溫柔地面對自己的心靈,仔細地了解它,發掘它的力量,並觀照它在生命歷程中的喜樂與哀傷。

  心是生命中痛苦與喜樂的根源,它就宛如大海一般,湧起了無數的心浪。

  佛陀曾經以十分有趣的說法來形容我們的心靈,祂說:

  心的去向,宛如疾風一樣,不可捉摸。
  心宛如流水,不斷的生滅而不止住。
  心如同燈焰一般,是因為眾緣相聚而有。
  這顆心如同閃電,會念念寂滅。
  心如同虛空,會被外來的客塵煩惱所污染。
  心如同獼猴,會貪染六欲。
  心如同狂象,會踐踏各種土舍,破壞一切的善根。
  心如同吞鉤之魚,在痛苦中生起歡樂的幻想。

  由於我們的心靈,是如此的豐富而複雜,帶給我們生命中一切的痛苦與歡樂,並創造了覺悟安詳與迷惘紛亂。大覺者佛陀鼓勵我們要自行修行禪觀,來降伏自己的心靈,來圓滿自己的智慧生命。

  能正確認知實相的是心,能錯誤了知現象的也是心,能使我們幸福快活的是心,能使我們傷心痛苦的也是心。心真是生命中最奇妙的資產與累贅,但同時當我們的心靈受到創傷時,能夠療治的也是心了。

  《心經》中說:「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也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我們心中沒有負面的情緒、負面的力量來拉扯自己,我們心中自然充滿光明喜悅、正直、智慧。

  心是萬法的根源,心、時間與空間,建構了宇宙萬象。我們制定了各種計量單位,到頭來反而執此為實,為時間與空間所困無法脫出,因此生、老、病、死、存、滅與往返運動,就成了我們生命中的重大問題,也讓我們無法獲得絕對的自由。

  在《華嚴經》所描寫的實相世界中,超越了我們慣有的時間與空間思維,而有所謂的「芥子納須彌」,也就是一個極微小的空間能夠含容無限大的空間;「互含互攝」的境界,則顯示大小無限重疊映現的境界,就好像在虛空中有多重向度的空間存在,但又不破壞現前的三度空間一樣。勉強比擬,就像我們身處在前、後、左、右、上、下都是鏡子的鏡屋內,結果映現出無窮無盡的影像,但又不壞物體不二的本性。

  在時間上,華嚴世界有所謂的「化長劫為短劫,化短劫為長劫」,時間可以無盡濃縮,也可以無限延長。在時間中自由出入,倒轉、中止而毫無滯礙。如果說我們的現有世界只是無限機率中的一種可能,那麼華嚴世界就是無限的或然,而不會破壞現有的可能。

  心的力量如此強大,影響著我們自身與外境,呼風喚雨亦非難事。數十年前,我曾有一次奇特的經驗。由於長期修學禪定,身心非常專注統一。有一天,我看著天空,心想:「該打雷了吧!」於是轟隆一聲,一道巨雷劈了下來。是巧合嗎?我心想。「那麼,再來一次吧!」又一道雷打下來。當我知道自己心念力量強大到足以影響大自然時,不禁戒慎恐懼──在未達到圓滿的智慧與慈悲之前,擁有強大的力量,是多麼危險的事!

  我在拙著《佛教神通學大觀》中,詳細剖析了各種超能力、靈通與神通的異同,修學神通的方法,以及神通的限制與戒律,幫助大家在開啟生命特別的能力之前,能充分了解所面臨的未來。心的力量是如此巨大不可思議,心的萬象是如此多變令人眩惑,或許《金剛經》所言「見一切諸相非相」,了知萬相虛幻無可執取,正可作為心靈修鍊之途的永恆燈明。

  本書作者投入畢生心力,希望能喚起更多人重視內心神聖之地,字裡行間顯現他與讀者分享所經歷之境的熱情,透過集體心念的祈禱,幫助世間淨化。祝福一切有緣的朋友,能從心的回觀中,體悟實相的空之智慧,開啟幸福圓滿的人生!

推薦序4

進入「心的神聖空間」的指南 ◎彭芷雯(《一個人的聖境之旅》作者)

  認識德隆瓦洛是一次美麗的邂逅。二○○九年九月,我第一次到澳洲為中國團體翻譯喇哈夏的工作坊,在課程結束後的市集裡,遇見了在陽光下熠熠發光的水晶玻璃神聖幾何吊飾。老闆說,他就是按照《生命之花的靈性法則》做出這美麗的水晶藝術品的。當我再次到澳洲翻譯、再次看到這玄奇的神聖幾何時,便毫不遲疑地買下吊飾以及他所有的原文著作。

  從此,我就一頭栽進了德隆瓦洛的奇幻世界,甚至飛越太平洋、單槍匹馬到美國瑟多納去上他親授的「地∕天工作坊」(詳情請看我的著作《一個人的聖境之旅》)。

  德隆瓦洛總像個孩子般不停學習,並在這條道路上分享他的親身經歷,因此從他的書中也可看到「演進」的脈絡,雖然他的每一本書都很精采,也都互相關聯,但就像電腦軟體不斷的更新版本,我覺得最「好用」的方法,就是這本《從心覺醒》。

  德隆瓦洛相信,如果人們可以透過心的共同語言來溝通,將能直接看見彼此,我們以為與生俱來的孤獨與分離感、以及許多表相的誤會與虛假都將消失,我們將能夠有意識的共同創造。從心的神聖空間、而非運用頭腦這個二元工具來創造時,因為心只知道「合一」,只會根據原來的意圖如實創造,就不會同時創造出它的黑暗反面。德隆瓦洛也在書中一再提醒:要懷著輕鬆好玩的心情,像個孩子帶著開放的眼睛與感知,才能進入心的神聖空間;若是執著於結果與期待,頭腦很容易太「努力」了,反而無法真正進入心中。

  「心的神聖空間」是個沒有時間性的意識空間,在那裡,一切都是可能的。這就如同《零極限》中所說的「回到零的狀態」,也是量子物理學中提到的量子場域。在這本書中,我又再次看到許多古老智慧的共通之處,只是所用的語彙不同。

  誠如德隆瓦洛在前言中所說:「這是一本憶起之書。其實書中所談的這個神聖空間一直在你的心內,從未離開。」本書是進入「心的神聖空間」的指南,當你隨著書中指引進入心的神聖空間,那份憶起的狂喜將充盈你的生命、改變你的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从语言风格上来看,作者的文字功力令人赞叹。她的表达既有哲学的深度,又不失诗意的优美。读起来,常常会有一些句子像打动人心的音乐一样,在脑海中回荡很久。比如她描述“放下二元对立”的那一段,用了一种非常生动的比喻,将“对”与“错”、“光”与“影”的关系阐述得清晰而富有慈悲心。我发现自己不再急于在每次思考中寻找一个绝对的答案,而是开始欣赏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这种语言上的引导,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仅仅是传授信息,更是在重塑读者的思维模式,让人感到一种心智上的舒展和释放。

评分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自己好像完成了一次漫长的内在旅程。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她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说教,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引导读者一步步深入探索自己内心的复杂层面。开篇时,那种轻柔的引导,像是在为心灵的“大扫除”做准备,很多我一直忽略的、压抑的情绪和观念,都被不动声色地揭示了出来。随着章节的深入,我发现作者对“觉醒”的阐述,并不是那种突如其来的顿悟,而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自我整合过程。她提供的视角非常全面,涵盖了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处到宇宙宏观层面的连接感。这种层层递进的结构,让知识的吸收变得自然而深刻,而不是强行灌输。

评分

坦率地说,这本书对那些寻求快速解决方案的人可能不太友好,因为它要求读者投入时间和耐心。它更像是一份精细的地图,而不是一辆快速抵达目的地的跑车。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参照系”。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惑或感到迷失时,我总能回想起书中的某个章节或某个核心观点,从而迅速校准自己的方向。它帮助我建立起了一套内在的导航系统,让我不再过度依赖外界的评价或环境的变动来定义自己的价值和状态。这是一种深层次的赋权,让我真正开始相信,内在的指引才是最可靠的力量源泉。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地方,在于它对“圣域”概念的重新定义。在很多灵性书籍中,“圣域”往往被描绘成一个遥不可及的彼岸,需要通过极端的苦修才能达到。然而,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内在的领地”,是每个人都可以即刻回归的本源之地。这种接地气的阐述,瞬间打消了我心中原有的畏难情绪。我开始尝试将书中的一些练习融入到我的日常冥想中,比如关注呼吸间的那个“空隙”,或是观察自己对外界刺激的第一反应。惊喜的是,这些看似微小的调整,竟然带来了巨大的内在稳定感。它让我明白,扬升并非逃离现实,而是更深地扎根于此,同时保持与高我连接的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柔和的米白色调,搭配烫金的标题文字,散发出一种宁静而又神圣的气息。特别是封面上那抽象的、如同光芒散射的图案,让人在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一种超越日常的能量感。拿到手里的时候,纸张的触感也很不错,那种略带纹理的质感,让人在阅读时仿佛与书本本身产生了某种连接。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排版上下的功夫,字体的选择非常考究,既保证了易读性,又在视觉上营造出一种古典与现代融合的韵味。内页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得整本书看起来非常清爽,即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实体感和设计感,完全符合它所蕴含的主题深度,让阅读体验从拿起书本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