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的事都做得到的時間駕馭術:人生時間盒、時間收據、人生兌換券……20種時間管理法寶,讓你分秒不浪費,拒當時間貧民【1書+1駕馭時間筆記本】 (電子書)

想做的事都做得到的時間駕馭術:人生時間盒、時間收據、人生兌換券……20種時間管理法寶,讓你分秒不浪費,拒當時間貧民【1書+1駕馭時間筆記本】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朴大輝
图书标签:
  • 时间管理
  • 效率提升
  • 自我提升
  • 人生规划
  • 目标设定
  • 习惯养成
  • 电子书
  • 时间规划
  • 个人成长
  • 工具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多數人的時間管理,
只做到表面,總是效果不彰、被進度追著跑,
其實,真正的時間管理,
不在「管理」,而是「態度」!

  ★ 韓國超人氣時間管理專家,3週內成功幫一名國中生從第13名變成第1名
  ★ 韓國網路書店Yes24時間管理類TOP100逾10週,讀者評分9.8超高評價
  ★ 隨書附「駕馭時間筆記本」,收錄20種時間管理法寶

  ◎ 時間管理,為什麼會越管越忙亂?
  時間的概念很模糊,看不見、摸不著,
  多數人只知道一天有24小時,時間無法倒回。

  其實,時間跟生命沒有兩樣,對每個人的價值也都不一樣,
  如果不懂得時間對你而言代表什麼,學再多管理時間的方法,也只會越管越忙亂。

  ◎ 核心不在「管理」,而是「自我」與「態度」
  韓國超人氣演講家、時間管理專家朴大輝,輔導超過15,000名學員,
  3週內成功幫一名國中生從第13名變成第1名。

  他發現,「時間管理」之所以對多數人而言那麼困難,
  是因為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時間管理其實是種「自我管理」,
  如果不能養成珍惜時間的態度,即使再怎麼管理時間,還是只能原地踏步。

  ◎運用4階段 20種時間管理法寶,想做的事都做得到
  朴大輝主張,若想妥善運用時間,必須把焦點鎖定在自己身上,
  也就是先管理好自己,就能管理好時間,
  因此,他提出「4階段時間駕馭術」和20種時間管理法寶,
  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技巧與工具可以使用,
  幫你建立正確對待時間的態度,具體算出屬於你的時間價值──

  .描繪內心的「目標」:填寫「夢想熱氣球」、「人生兌換券」……釐清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制定有效的「計畫」:利用「習慣追蹤器」、「小步伐擊破」……擬出具體又有效的計畫
  .確實「執行」:善用「每日的16個時間箱」、「Say NO!流程圖」……不怕半途而廢
  .客觀「回饋」再出發:透過「每天5分鐘回饋」、「每日確認清單」……通往達標方向

  本書還有更多時間駕馭術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幫你了解時間對你的價值,重新檢視自我對事情的輕重緩急,
  拒當時間貧民,任何想做的事都能做得到,讓成就充滿每一天,過上不後悔的人生!

  ◆特別附:駕馭時間筆記本
  筆記本收錄20種時間管理法寶,包括:
  人生時間盒、時間收據、夢想熱氣球……
  供讀者寫下人生目標與製作時間管理計畫。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需求活用各種時間圖表,
  逐步熟練4階段時間駕馭術,改善時間管理能力,
  讓自己的進步足跡清晰可見!

讚譽推薦

  JoJo|Podcast《啾團》主持人
  思葒|自媒體社群事業顧問
  陳安如|陳安如作文國文班負責人
  陳沛孺|閱讀塗鴉實驗室
  蘇書平|先行智庫執行長    

  「不僅是以終為始設定目標,或是重塑你對時間的看法,這本書結合多種管理概念與生活案例使讀者易於吸收,善用各種表格與工具帶你盤點生活,跟著這本書走,你就能一步步踏實地往目標邁進!」──陳沛孺,閱讀塗鴉實驗室

 
掌控时间,活出丰盛:告别低效,重塑人生节奏 你是否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 计划赶不上变化,待办事项永远堆积如山,眼看着重要的目标一再搁浅? 想要抓住生活的主导权,却总是在时间的洪流中随波逐流? 本书旨在为你揭示一套颠覆传统的时间管理思维,它不只是教你如何“挤时间”,更是引导你如何深度理解时间本身的价值与流动方式,从而构建一个与你人生目标完美契合的“时间操作系统”。 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部关于如何高效能生活、实现个人价值的行动指南。 时间管理的真正核心,不在于把每一分钟都塞满,而在于确保你花在“对的事情”上的时间足够多。 第一部分:重塑时间观——理解你真正拥有的 我们首先要打破对时间的固有认知。时间不是一个无限的、可以随意消耗的资源,它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能量流。 1. 时间的“隐性成本”: 很多人只关注完成任务本身所花费的时间,却忽略了任务背后的“隐性成本”——决策疲劳、切换任务的损耗、以及因拖延带来的焦虑感。 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些时间杀手,教你如何量化它们的损失,并设计防御机制。 2. 区分“忙碌”与“高效”: “忙”不等于“有产出”。 我们将引入“价值密度”的概念,帮助你评估你当前活动中,有多少比例是在为你的核心目标贡献实质价值。 如果你的日程表被低价值的、重复性的事务占据,那么无论你有多努力,都只能是“原地打转”。 3. 锚定人生愿景,定义时间的主轴: 没有清晰的终点,任何路线图都是无效的。 本部分强调目标校准的重要性。 我们将引导你清晰地描绘出五年、一年乃至下个季度的“非做不可”的核心目标。 这些目标将成为你评估所有时间分配决策的“基准线”。 第二部分:构建你的时间安全网——防守性时间策略 高效能人士首先是时间漏洞的堵塞者。 在主动出击前,必须先建立起坚固的防守体系,确保重要的事情不会被突发事件侵蚀。 1. 识别并隔离“时间窃贼”: 从外部干扰(如不必要的会议、无休止的邮件回复)到内部干扰(如完美主义导致的过度优化、信息焦虑),我们将系统性地梳理出你的个人时间窃贼清单。 重点在于制定明确的“边界”,学会礼貌而坚定地拒绝那些不符合你优先级的请求。 2. 深度工作环境的科学搭建: 探讨如何利用物理环境和数字工具来最小化认知负荷。 这包括对通知系统的彻底改革,建立“批处理”机制来处理碎片信息,以及创造“心流启动仪式”,让你能在最短时间内进入专注状态。 3. 应对不可预见的缓冲策略: 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将日程表排得密不透风是注定失败的。 本部分将介绍“时间冗余设计”的艺术,如何在计划中预留出应对突发事件、意外延迟和自身疲劳的空间,从而让你的节奏更具韧性。 第三部分:主动出击——优化你的行动效率与精力管理 当你的时间安全网构建完成后,就可以将精力投入到高杠杆、高回报的行动中去。 1. 任务的“价值阶梯”排序法: 超越简单的“重要/紧急”矩阵。 我们提出一个“影响-投入比”模型,将任务分为:高影响力快速胜利、高影响力长期投入、低影响力维护性工作。 重点是将你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段,完全奉献给“高影响力长期投入”的任务。 2. 能量管理优于时间管理: 时间是恒定的,但你的精力是波动的。 本章将引入生理节律和认知周期的概念,教你如何根据“高能时段”和“恢复时段”来安排你的工作内容。 为什么有些任务必须在上午完成? 为什么下午适合进行创造性而非分析性的工作? 答案在于你的生物钟。 3. 流程的自动化与最小化: 对于那些必须完成但价值不高的重复性工作,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现有技术(无需复杂的编程)进行流程的简化和自动化。 目标是让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占据你心智资源和时间资源的比例降到最低。 第四部分:回顾、调整与飞轮效应——让时间管理成为习惯 时间管理不是一次性的设置,而是一个持续优化的循环过程。 1. 建立有效的反馈回路: 如何进行“周度审查”? 这种审查不是为了评判你是否“做得好”,而是为了诊断你“计划哪里出错了”。 识别出哪些时间分配与你的目标发生了偏差,并分析偏差背后的系统性原因。 2. 应对“时间债务”的清理机制: 拖延积累的“时间债务”会像利滚利一样消耗你的未来时间。 我们将提供一套“债务清偿计划”,帮助你系统性地偿还那些长期被搁置的关键任务,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危机。 3. 时间投资的复利效应: 将时间视为一种可以进行“投资”的资产。 投入时间学习一项新技能,或是优化一个工作流程,其回报远超于将其用于处理日常琐事。 本部分强调“为未来省时间”的策略性时间部署,确保今天的努力能为明天的轻松打下基础。 通过掌握这套系统化的方法,你将不再是被时间追赶的“时间贫民”,而是成为主动配置资源、实现人生蓝图的“时间驾驭者”。 这本书将帮助你把时间从一个令人焦虑的压力源,转变为实现你所有雄心壮志的最强大盟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朴大輝(박대휘)


  作為演講家和自我開發專家,他為韓國一萬五千多人講課和指導,並得出一個結論──所有成功的核心在於「時間管理」。此後7年間,他專注於研究時間管理,他在讀碩士的期間,曾投入一個學期的時間,寫了2篇SCI級論文,其中一篇被列入IEEE,使他能在奧地利理工大學發表論文。

  他曾在3週內將一名初中生從全校第13名變成第1名,並在9個月之內讓9級公試生合格。此外,他還開發了包括時間收據、Listo、早鳥21天計畫、週間完全計畫、人生兌換券、無窮作戰等技巧,現任Rich of Time的代表。

  為了幸福,生活中需要從容;為了生活的從容,需要時間上的自由。這本書旨在讓大家掌握有效的時間管理知識,過上如富翁般有餘裕又富足的生活。

譯者簡介

楊筑鈞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畢業,旅居韓國逾六年,喜歡透過語言與文字探索不同的文化,譯有書籍《韓國人不想讓你知道的事》、《首爾大學一開課就秒殺的邏輯寫作課》,以及韓劇《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金裝律師》、《一起吃晚餐嗎?》等。

 

图书目录

作者序 時間管理的關鍵是「態度」
 
第1章 你究竟擁有多少時間?
01. 「時間管理」是有可能的嗎?
02. 時間是有盡頭的
03. 一天真的是24小時嗎?
04. 你的一小時值多少錢?
05. 「9:01」不是「9:00」
06. 整理好空間才有更多時間
07. 你的時間掌握在誰的手中?
 
第2章 釐清思緒,定下「目標」
08. 先把目標寫在紙上
09. 從「做.成.食.得」尋找自我
10. 價值觀會改變選擇
11. 享受過程的「人生兌換券」使用法
12. 在目標裡灌注生命的方法
13. 尋找你的偶像
14. 記事本是最棒的祕書
 
第3章 不誇大,只擬定有效的「計畫」
15. 意志會在與自己的約定中成長
16. 不會失敗的目標達成法
17. 在生活中運用「小步伐」
18. 先解決最不想做的事
19. 徹底執行80%的計畫
20. 尋找大型時間箱
21. 肯定與否定的適當平衡
 
第4章 排除萬難,確切「執行」
22. 利用計時器增加專注的時間
23. 馴服你的思想、感情與意志
24. 學會對事情說「不」
25. 了解頭腦使用說明書
26. 讓自己充滿能量的身體充電法
27. 鍛鍊你的自制力
28. 馴服「瞬間滿足的猴子」
 
第5章 自我「回饋」,離目標更近
29. 每天5分鐘回饋
30. 撰寫21天的感謝日記
31. 結束一天的確認單
32. 以觀察者的身分來看「我」
33. 發揮冥想的力量
 
後記 「自我控制」是時間管理的答案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490963
  • EISBN:9786263490932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0.2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具有感染力,作者的笔触充满了真诚和同理心。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反而像是在与一位亦师亦友的智者对话。书中穿插的一些个人经历和案例分析,都非常贴近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和职场困境。我能清晰地在那些描述中看到自己过去的影子,这使得阅读体验变得极其沉浸和真实。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安排日程表,更重要的是它在重塑你的“内在操作系统”,让你从根本上改变对拖延症、完美主义以及“瞎忙”的认知。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远比单纯的技巧堆砌来得更深刻、更持久。它让我意识到,时间管理的核心,其实是自我管理和目标聚焦,而书中的诸多工具,都只是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载体。

评分

整体而言,这本书的结构编排非常流畅,从宏观的思维重塑到微观的工具应用,层层递进,逻辑闭环做得极其出色。它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束之高阁的工具书,而是那种需要时不时翻阅、并在实践中对照学习的“行动手册”。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松弛感”的强调,毕竟,时间管理的目的不应该是把生活变成一场永不停歇的冲刺赛,而是要在高效利用时间的同时,确保留出足够的空间给生活本身,给休息和创造力。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提供了一个平衡的视角,既能让你在职场上披荆斩棘,又能让你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避免了现代人常有的那种“被时间奴役”的焦虑感。它确实让我对如何“驾驭”时间这件事,有了全新的理解和实践路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色彩搭配和字体选择都给人一种既专业又充满活力的感觉,初次看到就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枯燥的时间管理指南,更像是一把开启高效人生的钥匙。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是个“时间贫民”,总是被各种任务追着跑,效率低下不说,心里压力还特别大。翻开这本书,我首先被它清晰的逻辑结构所折服。作者似乎非常懂得我们这些时间管理苦手的心态,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复杂的理论,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引导我们审视自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那种感觉就像是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你在迷雾中摸索,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有方向感。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很难用言语完全表达出来,它不是那种让你立刻变得超人,而是让你逐步建立起对时间掌控的信心。特别是它在开篇部分对“时间观”的探讨,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忙碌”的定义,这一点对我触动非常大,也为后续章节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评分

坦白说,我曾经对“时间收据”这种概念感到十分困惑,觉得这听起来有些玄乎,像是某种心灵鸡汤的包装。但在深入阅读相关章节后,我才明白它背后蕴含的深刻哲学意义——那就是对“隐形时间消耗”的量化和问责。作者非常巧妙地将抽象的时间流逝具象化,通过记录和分析,让我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那些我从未察觉的“时间黑洞”是如何吞噬我的精力的。这个过程是略微痛苦的,因为它要求你直面自己的“时间惰性”,但随之而来的洞察力和自我纠正能力,是无价的。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术”,更是“道”——让你从根本上理解时间之为物体的本质,进而采取更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它。

评分

我个人对这类书籍通常抱持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因为市面上太多同质化的“时间杀手”指南了,大多是换汤不换药的理论堆砌。然而,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提供的那种“可操作性极强”的工具箱。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各种方法时,那种步骤化、模块化的呈现方式。不像有些书,读起来像在听讲座,这本书更像是在进行一次亲身实践的训练营。我尝试着将书中提到的某个概念应用到我日常的工作流程中,立刻感受到了效率的提升,那种感觉就像是找到了一把能完美契合自己锁孔的钥匙,咔哒一声,障碍就迎刃而解了。这种即时反馈带来的成就感,是推动我继续深入学习后面章节的最大动力。而且,它并没有强迫你全盘接受所有方法,而是鼓励读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的改造,这种人性化的引导,让我在执行过程中充满了掌控感,而不是被书本牵着鼻子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