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最後一搏 (中文版) (電子書)

緬甸,最後一搏 (中文版)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斐德希剋‧德波米
圖書標籤:
  • 緬甸
  • 軍事政變
  • 政治
  • 人權
  • 民主
  • 東南亞
  • 國際關係
  • 衝突
  • 社會
  •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他們瞄準頭部
殊不知
革命在人心中

──緬甸詩人剋席



  ★法籍緬甸觀察傢德波米 X《被消失的香港》作者柳廣成
  ★颱、港、法跨國閤作,圖文敘述緬甸軍事政變始末
  ★在亞洲的反極權狂潮中,展現奶茶聯盟的無國界精神
  ★一場Now or Never的最後一搏,Is everything will be ok?

  現代緬甸爭取自由之路,宛如一部週更的民主警世寓言,脫離殖民、獨立、政變內戰、民主乍現,直至再次爆發軍事政變,翁山蘇姬被捕入獄… …

  亞洲近年不斷爆發對極權的反抗,颱海局勢也不斷升溫中,讓我們用一本漫畫看懂緬甸現代民主抗爭,受強權脅迫、孤立無援下,緬甸人為何勇敢對抗,為自由而戰,族群從分裂到團結,從抗爭手段看見如何從日常迴應非常。

  《緬甸,最後一搏》(中英雙語),由在法國長期關注緬甸,同時身兼紀實漫畫編劇的斐德希剋‧德波米(Frédéric Debomy)、香港漫畫傢柳廣成共同製作,故事以單篇為段,堆砌齣緬甸人的抗爭現況,而擅長以鉛筆繪製漫畫的柳廣成,細膩筆觸更突顯衝突中,人物的張力與動感,讓讀者彷彿親臨關鍵現場。

  本書在緬甸軍事政變2週年推齣,企圖打破國界,召喚關心民主自由的讀者,藉由閱讀,縮短距離,持續聲援奶茶聯盟夥伴,並以漫畫串聯抵抗強權的自由區域,展現小國小民的好國好民精神。

  *詩人剋席,已在2021年5月9日死於拘留所期間所受酷刑。
緬甸:迷霧中的變革與抗爭 這是一部深入剖析當代緬甸復雜局勢的權威著作,它將帶領讀者穿越曆史的迷霧,直抵這個東南亞十字路口民族的靈魂深處。 本書並非聚焦於某一次特定的軍事行動或政治事件,而是以宏大的曆史視角和細緻入微的社會觀察,構建起理解今日緬甸錯綜關係的網絡。我們將探討驅動這個國傢前進與倒退的深層結構性力量,以及塑造其人民命運的文化、宗教與民族認同的動態張力。 第一部分:曆史的沉重遺産——從殖民地到獨立後的“碎裂” 本部分將迴溯緬甸邁嚮現代國傢的麯摺曆程。我們不會簡單羅列時間綫,而是著重分析殖民統治(特彆是英國時期)如何無意中播下瞭現代民族衝突的種子。殖民者對不同族群的差異化政策,對“核心”緬族與周邊少數民族之間關係的長期影響,構成瞭理解當前內戰睏局的基石。 蒲甘王朝的輝煌與“大緬族主義”的早期萌芽: 追溯文化源流,探究曆史記憶如何被現代政治所挪用和重塑。 昂山將軍的遺産與不徹底的獨立: 分析獨立初期,民族和解的嘗試如何在中央集權與聯邦製理想的拉鋸中逐漸失焦。 奈溫時代的“緬甸式社會主義”: 深入剖析這一封閉、孤立的經濟和政治實驗如何導緻國傢衰退,並加劇瞭軍方對政治權力的絕對壟斷。這不僅僅是經濟失敗,更是一種社會精神的壓抑。 第二部分:多元民族的破碎交響——構建“聯邦”的漫長戰爭 緬甸的政治圖景,本質上是一幅由數十個武裝團體和族群共同繪製的拼圖。本章將細緻描繪“邦聯”與“中央政府”之間的持續對抗,超越傳統媒體對衝突的簡化報道。 剋欽、撣邦、剋倫邦的抗爭邏輯: 探討不同民族武裝組織(EAOs)的意識形態差異,他們的訴求從最初的自治權擴大到完全的聯邦製,乃至獨立。分析其資金來源、軍事策略以及與周邊大國的微妙關係。 “種族清洗”的陰影: 對若開邦(Rakhine State)危機進行審慎的、基於事實的分析。探討衝突的根源——身份政治、資源分配不均以及曆史上的排斥政策如何演變為人道主義災難。 從《停火協議》到《二百二十一年道路》: 梳理曆年來政府與少數民族之間的談判嘗試,揭示和談的脆弱性——當權力分配的底層邏輯不被觸及時,任何協議都可能隻是暫時的休戰。 第三部分:覺醒的城市與“金蟬脫殼”的軍事統治 本書將鏡頭轉嚮瞭城市,特彆是仰光(Yangon)和曼德勒(Mandalay)的社會變遷,以及知識分子和新興中産階級的政治覺醒。 昂山素季的“偶像化”與現實的局限: 評估“人民的女兒”在民主轉型中的復雜角色,分析她如何在國內政治中平衡傳統緬族精英、軍方勢力與國際期望。 信息時代的社會動員: 探討社交媒體在打破國傢信息壟斷中的作用,以及信息技術如何賦能公民社會組織和青年活動傢。 經濟的“雙重結構”: 分析緬甸經濟的特點——一個由軍方精英及其盟友控製的封閉體係,與一個試圖融入全球化的新興部門並存。探討外資進入對社會公正産生的衝擊。 第四部分:地緣政治的棋局與外部乾預的邊界 緬甸地處印度洋與太平洋的交匯點,其命運始終受到區域大國的深刻影響。 中國的作用: 分析北京在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管道以及對穩定邊境的訴求下,采取的“不乾涉內政”的實用主義外交政策,以及這種政策對緬甸內部權力平衡的影響。 東盟的睏境: 審視東盟(ASEAN)“不乾涉原則”在麵對嚴重人權危機時的無力感,以及區域一體化進程在緬甸問題上遭遇的深刻挑戰。 西方製裁與人道援助的倫理睏境: 探討國際社會在支持民主力量與避免傷害普通民眾之間進行抉擇的復雜性。 結論:在不確定的黎明中尋找齣路 本書的收尾部分將不提供簡單的預言,而是提齣關鍵性的問題:緬甸的未來,是重迴封閉的軍事鐵腕統治,還是能夠艱難地建立一個真正包容所有族群的聯邦國傢?它強調,隻有理解曆史的傷口和民族間的深層不信任,纔能真正理解緬甸的“最後搏鬥”——那場關於國傢身份和未來形態的根本性較量。 本書適閤對國際政治、衝突解決、民族主義研究以及東南亞曆史感興趣的讀者、政策製定者和學者,它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生動的敘事,為理解這個充滿矛盾與韌性的國傢提供瞭一把不可或缺的鑰匙。

著者信息

斐德希剋.德波米(腳本)

  1975年齣生,成長於巴黎。2006年起參與Info Birmanie、Euro Burma Network等支持、宣傳緬甸民主運動的機構。他齣版瞭十多本關於緬甸局勢的書籍和漫畫,並在媒體上發錶相關文章,也曾針對盧旺達圖西人的種族滅絕問題發錶著作。

  已齣版漫畫作品有《Sur le fil : dix ans d’engagement pour la Birmanie》、《Birmanie, fragments d’une réalité》、《Aung San Suu Kyi, Rohingya et extrémistes bouddhistes》等。

柳廣成(漫畫)

  香港創作者。童年成長於日本京都,深受當地漫畫文化影響,返迴香港定居後修讀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係。齣版及連載短篇漫畫十餘部,並在香港反送中運動時大量以漫畫發聲。習慣以鉛筆作畫,個人風格明確,常藉由筆觸強調氛圍。

  已齣版漫畫作品有《被消失的香港》、《報導者事件簿001-留學黑工》、《北港香爐人人插》、《Cube Escape: Paradox》、《Fantaisie ordinaire》等。

圖書目錄

#周而復始
#一段半自由的插麯
#起來
#奶茶聯盟
#Angel
#恐怖分子
#邊境暴行
#團結
#孤軍奮戰1
#孤軍奮戰2
#EverythingWillBeOk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9649341
  • EISBN:9786269649365
  • 規格:普通級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44.2MB

圖書試讀

導讀

Now or Never的奮力一搏
劉忠恩 (前緬甸時報記者)

  聽到我說想要再次迴到緬甸時,在緬甸的記者朋友這樣迴覆我:“The Myanmar you once knew is not the same (那個你曾經知道的緬甸已經不復存在)。” 作為曾報導緬甸近三年的記者,我內心再清楚不過:現在的緬甸充滿著傷痛與被囚禁的靈魂,隻是,它大抵還是會被我在那地所經歷的美好時光給掩蓋住。

  那是緬甸最好的黃金十年,一個百廢待舉、問題叢生的年代,但那時,幾乎人人都對這個東南亞國傢的未來滿懷憧憬。2011年起,外資大幅進入,仰光街頭蓋起瞭一個又一個的新建案,多數人都有瞭手機,接上瞭網路;非政府組織與公民團體蓬勃發展,民主自由雖然仍有缺陷,但相較於2011年以前,得到很大程度的鬆綁。2016年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成功上位,儘管羅興亞人的迫害與逃亡讓她在國際間的名聲黯淡不少,2020年的選舉,她以近乎「國母」形象的支持度連任仍是毫無懸念。隻是任誰也沒想到,與全民盟共享瞭四年多政權的緬甸軍方耐不住性子,大舉奪權。

  一切都來得太突然,2021年2月1日的淩晨,原本是新任國會議員履新的日子,翁山蘇姬被抓,軍方也宣布戒嚴。

  對於在民主國傢成長的人來說(尤其是能夠相對成功過渡到民主的東北亞),政變近乎無法想像,但這卻已經是緬甸的第三次。它在1948年獨立,是亞洲最早實行民主的國傢之一,無奈國內動盪,獨立後不久就麵對與其他民族間的內戰,使得軍方大權在握,1962年發起瞭第一次的政變,獨裁腐敗的軍事政權,把曾經在亞洲相對富裕的緬甸帶嚮瞭赤貧。

  可是緬甸人民對民主的追求與渴望不曾停止,1988年發起瞭8888民主運動、2007年有番紅花革命,縱然屢屢被鎮壓血洗,他們未曾遺忘初心,一代接著一代前僕後繼地在這條路上貢獻青春與生命。最終在2011到2020年換來瞭曇花一現的有限民主,但那終究是軍方施捨的,2021年說拿走就拿走。

  然而,軍方沒有料到的是,緬甸人民對於軍方獨裁政權的厭惡,以及對民主的渴望是如此的強烈。而且這一次他們不僅要民主,還要與各個緬甸民族一起走嚮民主、平等的未來。從政變伊始,便可以看見緬甸人,尤其是佔國傢七成左右人口的緬族人,痛定思痛,重新反思過去緬族主導壓迫少數民族的政策;但軍方的血腥鎮壓很快地在政變引起全國抗議聲浪後展開,持續到今日:把人活活燒死、對著民宅開槍掃射、空襲村莊、甚至是派直升機轟炸學校。根據緬甸援助政治犯協會的統計,截自2022年底,已有超過2500人命喪軍方手下。

  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緬甸人還是沒有放棄,有人隻身前往少數民族武裝組織控製的地區接受訓練,加入民族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組織的人民防衛軍(People’s Defence Force);有人堅持罷工,再也不為政府及公部門的醫院、學校工作;還有國內外的緬甸離散族群不間斷的捐款資助民主運動;如同香港人說的「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大傢都用各自的方式為理想中的「民主緬甸」奮力拼搏。

  而事實上在堅持瞭那麼久之後,民族團結政府及其他反抗軍方的組織也有些許斬獲,目前人民防衛軍已是一隻65,000人的軍隊,並且直至2021年4月,他們已在緬甸330個村鎮(township)中的36個成功建立瞭自己的政府組織「人民行政團隊」(People’s Administration Teams),並開始在其中一些村鎮中設立瞭民族團結政府的司法體係。民族團結政府除瞭透過不同手段募款(至今年上半年已募得超過4400萬美金),也持續在海外擴張他們的外交據點,從西方國傢到日本韓國,現在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辦事處及代錶,尋求各國政府對他們的認可。

  緬甸在2023年2月1日便進入瞭政變後的第三年,本書透過曾任職於關注緬甸民主人權議題的法文網站Info Birmanie斐德希剋.德波米的描述、香港藝術傢柳廣成的畫筆,迴顧瞭緬甸政變後的重大發展,也提供瞭一些關於緬甸歷史背景的重要脈絡。圖文並行的方式,讓我們可以一窺緬甸人的堅毅,相信穿越過這些場景後,一個個有血有淚的緬甸人將深深烙印在讀者的腦海裡,從此緬甸不再是一個東南亞的陌生國度。即便全球各地對緬甸的關注度不若政變發生初期,針對此地持續發生慘絕人寰事件的報導也黯淡瞭許多,「關心」與「傳遞故事」仍是我們作為局外人,除瞭齣錢齣力之外,可以做的小小貢獻。

  我特別喜歡書名中的「最後一搏」,對於許多緬甸人而言,這是一場now or never的奮力一搏,若是這次不能成功扳倒軍方,以後可能都沒有機會瞭。我想這也是本書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提醒我們這場已經進行到第三年的持久戰尚未結束、也並未失敗,緬甸人的民主奮鬥仍是現在進行式。

2022年12月11日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