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最強商業邏輯養成:7堂管理學入門課,洞悉商業世界的運作真相 (電子書)

管理學,最強商業邏輯養成:7堂管理學入門課,洞悉商業世界的運作真相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三谷宏治
图书标签:
  • 管理学
  • 商业逻辑
  • 商业思维
  • 入门
  • 电子书
  • 商业分析
  • 职场技能
  • 思维模型
  • 决策力
  • 商业世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本書,就能掌握「商業隱藏邏輯」
  7堂超實戰入門課,理解商業原理和賺錢方法

  出身BCG、埃森哲的三谷宏治教授,
  最理解商業實務和產業痛點,
  省卻繁複理論、為一般讀者寫的管理學。

  買賣商品、公司營運、賺錢賠錢、招人裁員……商業社會裡看來種種紛繁複雜、彼此毫無關聯的現象,背後有一套隱藏的「商業邏輯」,是商業邏輯讓公司運轉起來,使員工各就各位,將產品推出,讓獲利流入。

  身處其中,無論管理者、員工、消費者、投資人……,都得了解、進而駕馭這套邏輯。解析商業邏輯的「管理學」及MBA課程也應運而生。可惜的是,MBA課程繁多,商業理論艱深複雜,不是人人讀得起、看得懂、會應用。

  《管理學,最強商業邏輯養成》正是寫給沒有商學背景、卻想理解商業邏輯、跟上商業發展動態讀者的專書。出身BCG、埃森哲的資深企業顧問三谷宏治教授,自逾三十年經驗中汲取理論精華,並由實戰角度重新分解,濃縮出商業模式的「目標族群」、「價值主張」、「能力」、「獲利模式」四大核心要素,省卻繁複理論,搭配經典實例,快速解構商業世界的運作邏輯。

  你可以跟著三谷宏治教授這樣學:

  ◆先確定「目標族群」(你的產品是賣給誰?)
  釐清產品是誰在用、誰掏錢付帳、影響他們買單的人是網紅還是專家。有目標族群,是一項產品存在的基礎。
  例如:福特T型車賣給中產階級、凱迪拉克賣給有錢年長者、任天堂紅白機則是專賣高標準玩家

  ◆再提出「價值主張」(你的產品好在哪裡?憑什麼讓客戶買單?)
  商品要為目標族群提供某種專屬價值,還要比競爭者提供的價值來得高,例如更便宜或更方便。
  例如:蘋果帶來精良設計和感性、友都八喜家電的物流比別家快

  ◆再培養「能力」(你發展出哪些別人抄不來的能力?)
  具備為目標族群提供價值的能力,包含「經營資源」(人力、物力、財力、資訊、智慧財產等)搭配「營運」(流程和組織管理)。
  例如:豐田汽車員工有能力現場決定產量,使庫存降到最低;西南航空僅10 分鐘過站,能排最多航班

  ◆最終打造「獲利模式」(你靠什麼賺到錢? )
  環繞著前三項核心要素,打造出讓錢流進來的獲利模式,可能是廣告、募資、刮鬍刀、免費增值、訂閱等。
  例如:吉列刮鬍刀不靠本體而是替換刀片賺錢、谷歌搜尋免費但廣告付費

  ◆實戰練習
  透過經典的咖啡和咖啡館案例,導入商業基礎知識和邏輯。包括星巴克贏在氛圍、羅多倫拼翻桌率、藍瓶標榜手沖、7-11賣便利、雀巢膠囊咖啡賣整合服務。

  ◆補修基本學分
  企業文化、共通語言、AI、個體經濟學、策略管理史等五大必修商業決策學分。

  《管理學,最強商業邏輯養成》以最精簡的7堂課,解析4大核心要素× 49個關鍵概念 × 22道練習題,讓讀者看懂隨處可見的商業行為背後的理由,理解推動趨勢的力量,進而建立洞悉商業世界的本事。

本書特色

  1.讓你看穿商業邏輯的超實戰管理學入門書

  建立商業邏輯、掌握商業法則是所有工作者創造自我價值的有效途徑。透過本書,非商學上班族,能打穩根基;曾讀過的人也能跟上最新發展;針對經營者,不怕落入困難的理論和紙上談兵,更能判斷重點、解決問題。

  2. 最務實!產學兼修的三谷宏治教授特別開班,只談工作用得上的內容
  由三谷宏治教授的實戰觀點重新梳理與設計內容,以商業模式框架精鍊出目標族群、價值主張、能力、獲利模式四大要素,省卻過往依功能區分、多頭馬車的學術型理論,能以最短時間提綱挈領學習。

  3. 文字精簡+圖解,案例豐富、內容充實易起共鳴
  以最精簡扼要文字輔以圖表,好讀好懂,搭配各產業(汽車、電商、電玩、手機、成衣、航空、健身房、消費者生成媒體等)最經典企業案例,讀起來超有感。

  4. 沉浸式學習,彷彿親歷課堂
  書中附有練習及解答,彷彿與教授一起思考、應答般,深具臨場感與啟發性。

專業推薦

  吳相勳/元智大學終身教育部主任、管理才能發展與研究中心主任
  邱奕嘉/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兼EMBA執行長
  黃瑞祥/「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FB粉絲團版主、鯤鵬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
  劉恭甫/創新管理實戰研究中心執行長
  (依姓氏筆畫排列)

  「本書精確地掌握了學習管理學的痛點,我在兩天內讀完一次,更加堅定相信無論是大學管理或企業訓練主管的教授方式,照著本書架構重新梳理與設計,將能大幅提升學習者的管理知能。」──吳相勳(元智大學終身教育部主任、管理才能發展與研究中心主任)
 
  「本書是每一位新世代職場人士必備的商業管理實戰工具書。本書具備三個重點:實戰、管理架構、解決問題,這也是成為優秀主管的三項能力,讓你能善於活用實戰的管理架構,解決職場的管理問題。」──劉恭甫(創新管理實戰研究中心執行長)

  「管理學是終身學習的科學,正確做法是依據目的與問題來補強不擅長的領域。當你困於事業經營議題時,不妨參考書中的第一性原理來重新思考;相信你也能和我一樣,從本書獲得必要的知識與啟發。」──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

  「目前全球商管學院與MBA,最主流的教學方式正是個案教學。本書沒有迴避進入門檻偏高的內容,並盡可能在不使用過多專有名詞與概念的情況下,用最具故事性的方式帶入。不管你是社會人或學生,如果還不確定是否該投資大量金錢攻讀MBA,那麼本書將是很好的試金石。」──黃瑞祥(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FB粉絲團版主、鯤鵬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洞悉商业世界脉搏:七堂精炼的组织运作与领导力构建指南 本书旨在为渴望深入理解现代商业运作核心逻辑的读者,提供一套系统而实用的管理学基础框架。我们不探讨具体的行业案例或瞬息万变的商业热点,而是聚焦于那些穿越时间考验、构成任何成功组织基石的底层原理与思维模式。本书将带领您踏上一段结构化的学习旅程,通过七个关键模块的深入剖析,构建起对“管理”这一复杂艺术的清晰认知。 第一堂课:管理的本质与组织生命周期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首先厘清“管理”的真正含义,剥离其被赋予的诸多光环与迷思。管理不仅仅是发号施令,更是一种资源的优化配置、目标的有效对齐以及不确定性下的风险管控。我们将探讨组织的生命周期理论——从萌芽、成长、成熟到衰退的自然规律。理解这个周期,能帮助管理者预见不同阶段组织面临的核心挑战,并据此调整其管理策略。例如,初创期的组织需要的是敏捷与试错,而成熟期的企业则需要的是流程的固化与效率的提升。我们将深入分析彼得·德鲁克关于“目标管理”(MBO)的基石思想,强调设定清晰、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强和有时限(SMART)目标的极端重要性,这是驱动任何组织前进的内在燃料。 第二堂课:战略思维的构建与执行路径 战略是组织的罗盘,决定了企业将驶向何方以及如何抵达彼岸。本课将聚焦于战略思维的形成过程,而非罗列特定的战略模型。我们将从外部环境的宏观扫描(如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趋势的考察)入手,逐步深入到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的评估。重点将放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的核心概念上: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化。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关注战略的“执行”。许多优秀的战略因执行不力而功亏一篑。因此,本章会详细阐述如何将宏大的战略蓝图转化为可操作的部门目标和个人绩效指标,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沟通机制和反馈回路,确保战略意图不被层级间的“信息失真”所稀释。 第三堂课:组织结构的设计与效能优化 一个高效的组织,必然拥有一个与之匹配的结构。本章将系统介绍不同类型的组织架构,包括职能型、事业部型、矩阵型结构及其各自的优缺点。我们将探讨组织设计的核心权衡:是追求专业化(深度),还是追求敏捷性(广度)?当企业规模扩大时,权力的集中与分散如何平衡?我们将详细解析“权责分离”与“授权”的艺术,探讨授权不仅是给予权限,更是一种风险的转移与能力的培养。组织结构并非一成不变的蓝图,而是需要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进行持续迭代和优化的动态系统。 第四堂课:人力资源的战略整合与人才梯队建设 人是组织最宝贵的资产,也是最难管理的变量。本课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人力资本战略”的高度。我们将探讨如何设计一套公平、透明且具有激励性的绩效评估体系,超越简单的KPI考核,纳入360度反馈、行为锚定评估等多元化工具。更关键的是,本章深入探讨“人才梯队”的构建。这包括前瞻性地识别未来领导岗位所需的技能集,并通过有计划的轮岗、导师制度(Mentorship)和继任者培养方案,确保关键职位的平稳过渡。我们也将讨论如何在组织内植入“持续学习”的文化,将培训和发展视为一种投资而非成本。 第五堂课:运营管理:流程的标准化与持续改进 任何产品或服务的稳定交付,都依赖于健壮的运营体系。本章侧重于流程管理的基础。我们将介绍流程的“端到端”视角,即如何从客户需求开始,串联起所有内部活动,识别瓶颈和冗余环节。流程优化的经典工具,如精益生产(Lean Thinking)的核心原则——消除浪费(等待、过度加工、库存、不必要的移动)——将被详细解析,并展示如何将其应用于知识工作和行政流程中。持续改进(Kaizen)的理念,强调“日拱一卒”的微小进步累积效应,是保持组织长期竞争力的关键。 第六课:财务基础与决策的量化支撑 管理决策必须建立在清晰的财务理解之上。本章并非旨在培养专业的会计师,而是要让管理者具备“读懂数字”的能力。我们将聚焦于三大核心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相互关系和信息解读。重点将放在“成本控制”、“预算编制”以及“投资回报率(ROI)”的计算和应用上。管理者需要学会区分“沉没成本”与“未来成本”,从而做出理性、不受过去决策干扰的商业选择。 第七课:领导力、沟通与变革管理 管理是关于“做正确的事”,而领导力是关于“做正确的事的人”。本章将探索领导力的不同维度:魅力型、交易型、变革型领导力。我们将深入探讨情境领导理论,即优秀的领导者需要根据下属的能力成熟度动态调整其领导风格。沟通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建立信任和理解的过程;我们将分析有效倾听、非暴力沟通的基本技巧。最后,本章将以变革管理作为收尾,因为管理活动本质上就是一场持续的变革。我们将介绍变革管理的阶段模型,强调在推行重大变革时,如何有效处理员工的抵触情绪,并确保变革的成果能够固化下来,而非昙花一现。 通过这七堂课的学习,读者将构建起一个坚实的管理学知识矩阵,能够跳出日常琐碎的事务,从更高维度洞察组织运作的深层逻辑,从而有效地指导实践,推动个人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三谷宏治 
 
  東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進入外商顧問公司服務。之後19年半,在波士頓顧問公司(BCG)和全球最大科技管理顧問公司「埃森哲」(Accenture)擔任商業策略顧問。2003到2006年擔任埃森哲策略部門總監。期間修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MBA學位,曾在歐洲工作1年半。
 
  與工作並行,從28歲起從事社會教育,32歲在GLOBIS大學教授「經營策略」。從2006年轉向教育界,專注為孩子、家長和老師開設課程和講座,每年授課逾萬人次。
 
  目前除任KIT虎之門研究生院(金澤工業大學)教授外,也身兼早稻田大學商學院、女子營養大學客座教授,也是放課後NPO After School、NPO法人3keys的理事,以及永平寺故鄉大使。
 
  著作甚豐。2013年出版《經營戰略全史》榮獲兩項商業圖書獎。他是三個女兒的父親,也是小學家長教師會(PTA)主席。
 
  www.mitani3.com 
 
譯者簡介
 
張嘉芬
 
  日本法政大學日本文學碩士,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認證中日文專業會議口譯,現為專職日文譯者,擅長不動產、餐飲、長照、經營管理等領域之口筆譯。譯稿指教:ccfjp@hotmail.com 

图书目录

推薦序∥本書架構將能大幅提升學習者的管理知能/吳相勳
推薦序∥用簡單的方式,理解經營管理的第一性原理/劉奕酉
推薦序∥管理學的本質是「故事」/黃瑞祥
推薦序∥新世代管理者必備的商業管理實戰工具書/劉恭甫
前言 基礎管理學的入門書

序章 概論:管理學全貌與本書的學習方法
01越後屋的創業故事
02 匯集六大領域×兩個層級的管理學
03事業經營的核心,是理解和建構商業模式
04試以商業模式的觀點,剖析越後屋
05本書學習管理學的方法
06目標族群不明確,事業會鬼打牆

第1章  目標族群:該鎖定誰?
06  目標族群不明確,事業會迷航
專欄 01 行銷重要的是STP,而非4P
07  將目標細分化:大眾、分眾、個體(福特、通用汽車)
08  複數的目標族群:真正的決策者是誰?(消費品、大學等)
09  場域事業的目標族群更複雜:家用遊樂器(任天堂)
10  勇於改變目標族群的企業(eBay、StoreKing)
第1章 小結

第2章  價值:價值主張為何?
11  沒有價值,顧客就不會上門。要積極自我創新!
12  價值可分為三大類(使用、交換、知覺)
專欄 02集行銷理論之大成――PLC策略
13  多樣的價值:QCDS、食品
14  挑戰改革核心價值的企業(蘋果)
15  以目標族群和價值來定位
第2章 小結

第3章  能力:如何提供價值?
16  培養誰都模仿不來的能力
17  能力是資源與營運的搭配組合
18  能力的基本策略:垂直還是水平?
19  營運①:核心流程是SCM和CRM
20  營運②:依功能和結構,決定企業組織
21  資源①:人的工作動機與技能才是根基
22  領導統御:從卡里斯馬型,發展到僕人式、協作式領導
23  企業、組織文化:阻卻、支撐革新
24  資源②:設備、門市與物流中心等
25  資源③:智慧財產的威力
26  能力創新會改變業界(ZARA、優衣庫)
第3章 小結

第4章  獲利模式:如何調度資金?
27  關於資金的三大問題與解決方案的進化
專欄 03牢記會計的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
28獲利模式的基礎:損益=營收-費用(固定費+變動費)
29提升營收的基礎:遍地開花、蹲點深耕,還是圍堵策略?
30刮鬍刀模式的誕生與真相
31廣告模式的誕生與威力(CBS、Yahoo!)
32免費增值模式是荊棘滿布的道路 (Cookpad)
33訂閱模式的威力(Netflix、Spotify、Adobe)
34改革獲利模式是一條破壞式自我創新的道路
第4章 小結

第5章  案例研究:咖啡和咖啡館
35  世界排名第二的飲料──咖啡問世
36 咖啡館最早為特定顧客服務
37 從勞依茲咖啡屋發展成勞依茲保險社
38 目標成為第三空間的星巴克
39  黃金地段、咖啡半價的羅多倫
40  用咖啡一較高下的藍瓶咖啡
41 五次挑戰市場才成功的SEVEN CAFÉ
42 憑咖啡膠囊大發利市的雀巢咖啡
第5章 小結

第6章  商業三大必修學分:事業目標、共通語言、資訊與人工智慧
43  事業目標:事業需要願景與成就目標
44  共通語言:讓事業高速運轉的基礎
專欄 04  儘管大家都很喜歡SWOT分析,但是……
45   資訊與人工智慧:進化與其真意
第6章 小結

第7章  經濟基礎知識:基礎個體經濟學與策略管理史
46  個體經濟學基本詞彙
47  策略管理理論的確立:至1970年代前
48  日本企業異軍突起與時基競爭策略:1970~1980年代
49  晚近的策略管理理論:2000年以後

課程尾聲
習題範例解答
索引(關鍵字)
索引(組織、公司)
索引(人物)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252239
  • EISBN:9786267252260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5.8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
 
用簡單的方式,理解經營管理的第一性原理
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劉奕酉
 
  作者三谷宏治開門見山地指出,這是一本為商務人士初學者所寫的管理學入門書。
 
  但對於資深的商務人士來說,我想本書內容也是做好經營管理的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提醒我們要不時審視最核心的關鍵要素與連動關係。比方說:
 
  ‧管理學的六大領域,包括經營策略、行銷、會計、財務、人力與組織、作業
  ‧事業經營的核心,是理解與建構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的四大要素,是目標族群、價值主張、能力與獲利模式
 
  管理學的六大領域和商業模式的四大要素,就建構出了經營管理的基礎範疇。
 
  為了更好地設定商業模式中的目標族群、價值主張,需要學習經營策略和行銷等理論;為了規畫與具備實踐的能力,需要學習人力與組織、作業管理等理論;為了打造獲利模式,必須深入學習會計學理論。對於有志於進入管理學領域,或是未來將成為經營階層的管理者來說,我想這本書勾勒出一幅「學以致用」的學習地圖。
 
  管理學是一門終身學習的科學,需要透過不斷實踐、反饋與再學習,方能與時俱進,更完善地應對事業經營上的各種難題。換句話說,想要一步到位掌握管理學的精髓,其實是一種迷思,正確的做法是依據目的與遭遇的問題來補強不擅長的領域、逐步強化經營管理的能力,作者在本書中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此外,書中提供了大量的商業模式圖來整理、說明實際案例與想法;比起學習更多的理論與方法,像這樣透過個案解析來理解會更有效。
 
  全書分為八個章節,包含五面向:
  ‧建立管理學的全貌與關鍵知識點(緒論)
  ‧引導理解商業模式的四大要素(第1章到第4章)
  ‧透過咖啡與咖啡館的案例研究,理解商業模式的實際應用(第5章)
  ‧在商業模式之外,對於事業經營同等重要的三個重點(第6章)
  ‧經濟基礎知識的補充,可當成延伸閱讀參考(第7章)
 
  除了三井越後屋、咖啡與咖啡館等案例研究之外,在每個章節中的知識點,也都有對應的實際案例作為輔助說明,像是福特汽車、家用遊樂器產業、家電量販店等,讓讀者可以按圖索驥、依樣畫葫蘆地理解與學習管理學知識。
 
  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的四篇專欄,指出了實務與理論上的差異、如何解決學用落差的問題,也顯現出作者的實務經驗不俗。像是STP、4P與SWOT、PLC這些常聽到的行銷名詞,你真的理解在實務上如何運用嗎?你聽過ST-4P-P和TOWS這些實務做法嗎?讓我賣個關子,等待你自行閱讀與感受這些經驗談中的價值吧!
 
  對於不同職涯階段、不同工作階層的讀者來說,我想書中的內容有著不同的感受與提醒。
 
  當你困於商業模式、事業經營等議題之中時,不妨參考書中的第一性原理來重新思考;相信你也能和我一樣,從本書獲得必要的知識與啟發。
 
推薦序
 
管理學的本質是「故事」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FB粉絲團版主、鯤鵬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黃瑞祥
 
  管理學的書籍繁多,但大多號稱「入門」的管理書,事實上都不算入門,反而比較像是給有一定經驗者閱讀的學習心得。我們要先釐清,管理學是一門由經驗累積而成的學問。因此,對於從來沒有管理經驗的人來說,直接閱讀管理理論,就像是一個沒有喝過威士忌的人,要憑空想像品酒師說的「泥煤味」、「礦物味」一樣困難。如果用這個角度思考,那這世界上就不可能存在真正的管理入門書了。
 
  幸好,人雖然無法憑空構築抽象的理論,但人天生就喜歡聽故事。目前全球商管學院與MBA,最主流的教學方式正是個案教學(case study),也就是透過說故事來談管理學。我個人撰寫過幾篇管理學個案並發表在《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上,深知個案對於學習管理學的影響力,因此,對於這本《管理學,最強商業邏輯養成》(以下稱本書)的撰寫邏輯,相當認同。
 
  MBA使用的個案不會有過多的圖表和細部解說。這是因為個案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扮演了關鍵角色,可以透過大量的討論與問題,讓學生更容易進入故事。然而,對於自學者而言,在沒有指導者帶領的情況下,很多時候即使直接讀了個案,卻仍無法從中獲得知識與洞見。然而,本書則以大量的圖表與解釋框,嫁接了「故事」與「理論」,因此讀者便能以更加輕鬆的方式明白重點。
 
  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學問,例如像行銷可能是身為消費者的一般人平日也會接觸到的領域,但像會計、財務、產品策略、商業模式等隱藏在商品背後的範疇,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就特別難理解。本書並沒有迴避這些進入門檻偏高的內容,並盡可能在不使用過多專有名詞與概念的情況下,用最具故事性的方式帶入這些知識。例如,本書的第4章在討論獲利模式,並沒有花大量篇幅去講解損益表的原則與邏輯,而是以一張損益平衡表輕輕帶過,並用實例給出洞見:收入要大於費用才能獲利,同時,費用的組成方式會影響該企業努力的目標。
 
  管理學的本質,無非就是故事。我們透過對故事的歸納,從中抽取出各種概念與法則,再將其整合成知識。我認為管理學的學習,對所有人來說一律平等,對社會人不見得有利、對學生不見得不利。確實有一部分社會人的管理能力隨時間不斷提升,但更多人的管理思維跟還沒出社會時差不多,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多數人並沒有透過歸納故事而整合出知識。
 
  不管你是已經有職場經驗的社會人,又或者是沒有職場經驗的學生,如果還不確定是否該投資大量金錢攻讀MBA,那麼本書可能是很好的試金石,讓你能在故事中一方面探索管理學的美妙,一方面也更加探索自我。畢竟,我們都活在故事之中,每一個從故事中獲得的洞見,最終都將反饋到我們的人生。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