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紀錄》是茅盾的一部散文集,
其中有雜文,也有追悼懷念之文。
除《風景談》之外,其餘各篇都是作者在香港戰後
回到「大後方」的兩年半內所寫。
這兩年裡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動,世界的民主潮流洶湧澎湃,而國內的情形卻不容樂觀,這嚴重影響了文化工作者的文藝創作。茅盾的文章即反映了當時的文藝創作環境及文藝創作者的創作狀態。同時,也對幾位已經去世的優秀的文化工作者,如鄒韜奮、胡愈之等表達了深切懷念和無比欽佩之情。
◤風景談
他們在山坡下,被另一群所迎住。這裡正燃起熊熊的野火,多少曾調朱弄粉的手兒,已經將金黃的小米飯,翠綠的油菜,準備齊全。這時候,太陽已經下山,卻將它的餘暉幻成了滿天的彩霞,河水喧譁得更響了,跌在石上的便噴出了雪白的泡沫,人們把沾著黃土的腳伸在水裡,任它沖刷,或者掬起水來,洗一把臉。在背山面水這樣一個所在,靜穆的自然和彌滿著生命力的人,就織成了美妙的圖畫。
在這裡,藍天明月,禿頂的山,單調的黃土,淺瀨的水,似乎都是最恰當不過的背景,無可更換。自然是偉大的,人類是偉大的,然而充滿了崇高精神的人類的活動,乃是偉大中之尤其偉大者!
◤談排隊靜候之類
如果要找一個大家字典上意義與價值相同的「時間」,我以為這幾年來我們是用血的代價找得了一個了:這便是「空間換取時間」一語中的時間。雖然在極少數人的字典上,甚至連這一個「時間」也另有新解的。至於最近這「時間」竟也像摸黑起早者被嗤為不值錢,或是會不會弄到那些摸黑起早者的下場,那就請讀者們去想一想罷,事有不忍言者,亦有未許詳言者!嗚呼,時間!
◤悼念胡愈之兄
今天我們哀悼已故的好友,我特別想到年青的一代。我每逢看見潔白而熱情的青年們,我總是又歡喜,卻又有點悲哀。歡喜,因為我看見了民族的光明的前途,覺得二十年來為了民族的自由解放而犧牲了性命的數以百計的朋友們不是白犧牲了的;但又有點悲哀,則因我們的父輩把火炬交給了我們這一代,而我們這一代還未曾完成使命,不得不讓年青的一代在他們應該是無憂無慮的一生的黃金時代也就負起了沉重的十字架;而且橫在他們前面的考驗又何其繁重而複雜!現在這一時代,誘惑比前強得多,威脅比前猛得多,欺騙也比以前巧妙得多了,透過這一切考驗而能卓然挺立不屈,需要多麼堅強的意志和魄力!我每每覺得像愈之這樣的人,他本身就是極大一股感召力——給年青一代以鼓勵,以勇氣,以模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