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寫作,靜靜療癒:用文字和內心深度對話,練習看清自我感受,轉念讓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電子書)

好好寫作,靜靜療癒:用文字和內心深度對話,練習看清自我感受,轉念讓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劉主編
图书标签:
  • 写作
  • 疗愈
  • 自我探索
  • 情绪管理
  • 心理成长
  • 内观
  • 正念
  • 生活方式
  • 电子书
  • 深度对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成年人的世界叫醒你的不是鬧鐘,是壓力……
浮躁、焦慮、易怒、情緒化、拖延、不自信、沒有生活目標,
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困擾讓生活更加幸福呢?
我們需要的是一套系統化的自我療癒方法。
打開這本書,讓我們一起了解如何藉由重塑寫作思維,
來「喚醒」那些本就該屬於我們的幸福!
 
  ★什麼樣的寫作是寫作療癒?
  能讓人安靜的寫作;緩解壓力的寫作;擺脫孤獨與迷茫的寫作;獲得信心的寫作。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寫作療癒」是非常強大的自我紓壓解方,當你覺得心情悶悶的時候,「寫作」這面照妖鏡可以照出生活中各種不健康的狀態,我們可以藉著寫作來看見自己的感受,書寫出內心的觀點,所以千萬不要浪費了當下的悲傷,誠實地把所有的感受寫出來,好好地為自己進行一場心靈保養。
 
  ★什麼樣的人適合讀這本書?
  對寫作感興趣的人、希望藉由寫作為自己紓壓的人,以及對寫作療癒、敘事療法和心理療癒感興趣的人。
 
  這本寫作療癒入門書避開了複雜的寫作療癒理論,採用小故事的形式,告訴讀者如何利用寫作解決心理問題。內容共分為七章,分別介紹了寫作療癒是什麼,寫作療癒有哪些關鍵詞,寫作療癒的常用方法,以及如何透過寫作改善自我認知、緩解壓力、對抗壞情緒和發現更美的人生風景。從第二章開始,每一節的結尾會有「寫作OK繃」欄目,結合了心理學理論來概括該節的「要點」。在書後的「寫作魔法盒」中,還提供了100個寫作療癒錦囊,供讀者練習。
 
  ★其實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住著一位心理醫生
  無論EQ再高,只要是「人」就一定會有產生負能量的時候,而在所有紓壓、釋放負能量的方法當中,「寫作」可說是一種CP值最高的療癒方法。
 
  根據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詹姆斯.潘尼貝克(James W. Pennebaker)教授與同事的研究顯示,在感受到憂鬱、憤怒、失望等負面情緒的時候,以文字的形式將其書寫出來會對於情緒有所幫助。只要透過寫作,這段期間所壓抑的情緒就會獲得了釋放,內心也會因而感到清靜,效果就如同經由心理醫生的協助,進行了一場深度心靈療癒一般。
 
  ★感謝文字的不離不棄,總是讓人得到最直接的療癒
  在藉由「寫作」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每一個親手書寫出來的文字,都會實實在在地療癒我們的心,童叟無欺、絕不背叛。將內心的感受寫得有多赤裸,療癒的回饋力道就有多直接。
 
  當我們在進行「寫作療癒」的時候,正因為是自己在和自己的內心對話,所以完全不用害怕自己的脆弱被任何人看見,可以不需要有任何的偽裝,能夠最直接地把自己內心的需求寫下來,而且寫出來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能實質地起到釋放壞情緒的作用。要說這世界上最適合自己一個人進行的心理諮商,「寫作療癒」真可說當之無愧。
 
  ★28則故事、28個人生難題,藉由寫作找出突破困境的契機
  失眠的小玉、罵自己的張瑛、回憶過去的欣然、被重病困擾的曉蓓、睡不著覺的宛如、半吊子小姐珊妮、沒有安全感的維鑫、孤島上的小玲、疲憊的小鞏、罵自己的雪菲、鑽牛角尖的如夢、噩夢纏身的娟子、總是感到孤獨的如新、沒有方向和目標的木木、家強的「間歇性暴怒症」、總是為他人著想的方圓、有重度拖延症的湘琪、害怕真相的大泳、悲觀厭世的宗樸、難受就去寫作的永慧、永遠活在抱怨中的小雲、沒有信心的小蘭、以淚洗面的寶亭、不開心的成亦、被催婚的小尼、錯過買房時機的陳思、抓住一切機會寫作的宇飛、有酒有故事的瓊花
 
本書特色
 
  ★用文字療癒內心,以寫作啟動幸福!4種寫作方法+28個寫作故事+100個寫作錦囊,開啟你的寫作療癒之旅!
  ★用書寫與心靈對話,用文字重塑自我,以寫作陪伴自己終身成長!
  ★在不找心理諮商的情況下,藉由書寫聆聽內心的聲音,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好好和自己和解,深入發覺潛藏於心靈深處的需求。
 
療癒推薦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葉曄∣手寫藝術家
  鄧善庭|諮商心理師、發瘋心理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沉浸式阅读体验:精选心灵探索与成长类图书导读 主题精选: 本导读精选了三本在深度自我探索、情绪管理与生活重建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它们将引领读者穿越迷雾,抵达内心平静的彼岸。这些书籍均以其深刻的洞察力、严谨的逻辑结构和极具人文关怀的笔触,赢得了全球读者的广泛赞誉。 --- 第一部:《内在的秩序:重塑心智蓝图的心理学实践》 作者简介: 艾琳·维斯特伍德(Erin Westwood),当代认知行为科学(CBS)领域的领军人物,牛津大学哲学与心理学双博士,专注于人类心智模式的固化与松动机制研究。她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心理治疗及高压职业人群的心态调整。 内容提要: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自我帮助指南,而是一部系统阐述“心智操作系统”的深度手册。维斯特伍德博士挑战了传统心理学中对“潜意识”的浪漫化描绘,转而聚焦于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微观决策路径”如何构建起宏大的自我认知框架。 第一部分:心智的“默认设置”与盲点。 维斯特伍德首先剖析了人类大脑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倾向于采用的“节能模式”——即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式。书中详细列举了十种最常见、却最具破坏性的认知捷径(Cognitive Shortcuts),例如“灾难化预设”、“非黑即白谬误”以及“情感合理化倾向”。作者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清晰展示了这些默认设置如何像防火墙一样,阻止我们接触到真实的需求和感受。读者将首次以如此清晰的结构,识别自己思维运作的底层逻辑。 第二部分:解码情绪的代码。 本书的核心创新点在于提出“情绪的语法”理论。作者认为,情绪并非单纯的反应,而是我们对外界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结果。她引入了“触发-诠释-反应-固化”的四段模型,教导读者如何介入“诠释”环节。书中提供了一套名为“时间切片观察法”的工具,旨在帮助读者将强烈的、即时的情绪体验,拉回到一个客观的、可分析的时间轴上。这使得愤怒、焦虑等情绪不再是洪水猛兽,而是可以被拆解、分析其内在“逻辑错误”的文本。 第三部分:重构叙事与心智重塑。 最终,本书引导读者进行叙事的重写。维斯特伍德强调,我们活在自己讲述的故事里。她提供的实践步骤,侧重于“微小行为的累积效应”。这包括如何通过“五分钟承诺法”来打破拖延的循环,以及如何运用“反向脚本演练”来预演成功的应对方式。书中对“坚持”的定义进行了颠覆性的阐释,认为真正的坚持源于对自身“核心价值”的清晰对齐,而非单纯的意志力。 阅读价值: 对于那些感觉自己“努力了,但总在原地打转”的读者来说,《内在的秩序》提供了一张精确的内部地图,让自我提升不再是盲目的尝试,而是有章可循的系统工程。 --- 第二部:《时间之外的对话:跨越代际创伤与连接的艺术》 作者简介: 玛丽亚·桑德斯(Maria Saunders),家族治疗与依恋理论专家,其工作坊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她深耕于“隐形遗产”——即祖辈未解决的冲突如何以情绪和行为模式的形式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内容提要: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的痛苦是独一无二的,但桑德斯博士指出,许多深植于心的焦虑和恐惧,其实是未被言说的家族历史所投下的阴影。本书是一次对家族故事和未竟对话的深度挖掘。 核心概念:隐形遗产(The Invisible Inheritance)。 作者以精湛的案例分析,揭示了“代际创伤”并非宿命,而是一种未被处理的信息包袱。例如,祖父辈的饥荒经历可能在后代身上体现为对资源过度的囤积欲或对稳定性的病态依恋。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超越了简单的“原生家庭影响论”,深入探讨了信息如何在细胞记忆和无意识行为中传递。 结构解析: 1. 绘制你的“情感系谱图”: 桑德斯提供了一套实用的工具,引导读者超越简单的家谱记录,绘制出家族中关键事件(如迁徙、重大失落、未愈合的争执)对情绪光谱的影响。 2. “未完成的告别”与代偿行为: 书中细致区分了“哀伤的延迟”与“创伤的重复”。许多人通过不自觉地重复祖辈的错误模式(如逃避承诺、过度牺牲),试图在潜意识中“完成”祖辈未竟的使命。 3. 打破循环的语言: 本书强调了“命名”的力量。当我们将那些模糊不清的痛苦具象化,并赋予其一个“家族故事的标签”时,我们便能将那份沉重的“遗产”转化为可以审视和选择的“信息”。作者提供了大量的“修复性对话模板”,帮助读者与过去的自己、与缺席的亲人进行内在的和解。 阅读价值: 《时间之外的对话》为那些感觉自己被无形力量牵引、难以找到“自我”定位的读者提供了一把钥匙。它教导我们,理解历史不是为了谴责,而是为了有意识地选择,不再让过去的未解之谜,定义我们的未来。 --- 第三部:《极简生活的美学:从物品到心境的断舍离实证》 作者简介: 远藤隆志(Takashi Endo),日本著名生活哲学家与“物学”研究者。他将断舍离(Danshari)从简单的整理术提升到了哲学高度,强调人与物质之间关系的“平衡性”与“效用性”。 内容提要: 不同于市面上众多侧重于收纳技巧的指南,远藤隆志的这本著作,旨在探索“拥有”的哲学本质,并最终实现心灵的“轻盈感”。 核心理念:效用与情感的边界。 隆志提出,物品的价值不应由其价格或稀有度决定,而应由其在当前生命阶段所能提供的“有效助力”决定。本书的第一部分,是对现代消费主义陷阱的深刻剖析,指出我们常常将“可能需要的物品”误认为“必需品”。 实践维度: 1. “十年物品体检”: 作者倡导读者对家中所有物品进行一次彻底的“效用诊断”。这不仅包括物品本身的使用频率,更包括其在视觉空间中对心境产生的负面干扰。 2. “留存的勇气”与“告别的敬意”: 隆志认为,扔东西是一种能量的释放,但释放前必须给予物品应有的尊重。书中详细指导了如何进行“有意识的告别仪式”,确保情感的顺利过渡,避免因告别而产生新的焦虑。 3. 心境的极简: 最终,极简主义的目标是实现精神上的“空杯”状态。作者强调,当外部环境的干扰物减少后,大脑便有空间去处理更深层次的问题。书中提供了数个“感官降噪练习”,帮助读者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重新听清自己内心微弱的声音。 阅读价值: 对于那些在物质世界中感到疲惫、渴望回归本质的现代人来说,《极简生活的美学》提供了一种优雅而深刻的清理方案。它教导我们,真正的富有,在于对所拥有之物的完全掌控感,而非拥有量。 --- 总结: 这三部作品:《内在的秩序》、《时间之外的对话》与《极简生活的美学》,虽然探讨的主题路径各异——分别聚焦于认知结构、家族历史和物质环境——但它们共同指向一个终极目标:构建一个由自我意识清晰导航的人生。 它们提供的不是廉价的安慰,而是严谨的方法论和深度的哲学思辨,是献给所有渴望在复杂世界中寻得内在安宁的求知者的宝贵资源。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劉主編(劉楊)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碩士,清華大學-MIT國際MBA,「糖豆學院」創辦者,有書原副總裁,有書寫作課主理人,著有《高效寫作》、《學會寫作:365個創意寫作練習,讓你愛上寫作》、《從0到估值1000萬:創業者的5項修煉》等書。
 
藍橙
 
  劉主編寫作課學員,中國科學院心理學專業碩士,聚焦婚姻和親子方向研究。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什麼是寫作療癒


第一節 解鈴還須繫鈴人
一、失眠的小玉 2
二、找到負面情緒的根本癥結 3
三、透過寫作擺脫負面情緒 5

第二節 寫作療癒就是抱怨和吐苦水嗎
一、罵自己的張瑛 7
二、為什麼寫作起了「副作用」 8
三、怎樣寫才能讓自己得到療癒 9

第三節 從敘事療法到寫作療癒
一、回憶過去的欣然 10
二、為什麼「祥林嫂」們喜歡重複講述同一個故事 11
三、讓寫作成為自己的敘事療法 13

第四節 寫作可以解決所有的心理問題嗎
一、被重病困擾的曉蓓 15
二、為什麼曉蓓不能用寫作療癒自己 16

第二章
寫作療癒的四個關鍵字

第一節 書寫即療癒

一、睡不著覺的宛如 19
二、靠寫作尋找答案 20
三、寫作,讓一切水落石出 21
畫重點 不安的時候,就開始寫作 24
寫作療癒練習 1 寫下第一篇個人療癒日記 25

第二節 完成即療癒
一、半吊子小姐珊妮 26
二、完成是一種儀式 27
三、善始善終才是完美的計畫 28
畫重點 寫完就「好了」 31
寫作療癒練習 2 寫一寫你的特長或者興趣 32

第三節 正視即療癒
一、沒有安全感的維鑫 33
二、壓力只會越積越多 34
三、越逃避,越麻煩 37
畫重點 寫下來就不怕了 40
寫作療癒練習 3 來吧,我不再害怕 41

第四節 社群即療癒
一、孤島上的小玲 42
二、一次特別的分享會 43
三、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45
畫重點 一滴水在大海裡才不會乾涸 48
寫作療癒練習 4 其實這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49
療癒加油站 用寫作讓自己恢復平靜

第三章
寫作療癒的方法


第一節 用「我」的視角觀察問題
一、疲憊的小鞏 56
二、「我」的感受,是最真實的感受 58
三、「我」的問題,就是現在面臨的所有問題 59
畫重點 寫作療癒方法1——學會用「我」開頭 62
寫作療癒練習 5 寫出你所經歷的喜怒哀樂 63

第二節 用「你」的口氣和自己對話
一、罵自己的雪菲 64
二、「你」到底是怎麼回事 65
三、「你」對這個問題怎麼看 67
畫重點 寫作療癒方法2——學會把自己當成旁觀者 70
寫作療癒練習 6 最近你過得怎麼樣 71

第三節 自問自答,做自己的人生導師
一、鑽牛角尖的如夢 72
二、環環相扣的自我提問 73
三、勢如破竹的療癒問題清單 74
畫重點 寫作療癒方法3——自問自答,自我療癒 78
寫作療癒練習 7 製作一份「我的問題清單」 79

第四節 內心的「小孩」,可以一直陪你到老
一、噩夢纏身的娟子 80
二、用對話解開心結 81
三、去童年回憶裡找答案 82
畫重點 寫作療癒方法4——跟過去和解 85
寫作療癒練習 8 寫一篇以「我的媽媽」為題的命題作文 86
療癒加油站 如何正確地給自己做心理諮詢

第四章
用寫作認清自己

第一節 為什麼越長大越孤單

一、總是感到孤獨的如新 93
二、渴望被關心 95
三、你真的了解自己嗎 96
畫重點 去認識那個最熟悉的陌生人 99
寫作療癒練習 9 以「我」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100

第二節 沒有目標的日子好可怕
一、沒有方向和目標的木木 101
二、茫然,是將錯就錯的根源 102
三、沒有什麼比寫作更能使自己看清自己 104
畫重點 有目標,人生才有希望 107
寫作療癒練習 10 「我的最愛」到底是什麼 108

第三節 為什麼越親密越傷人
一、家強的「間歇性暴怒症」 109
二、吵架只會讓事情更糟糕 110
三、了解自己比了解對方更重要 113
畫重點 為什麼你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115
寫作療癒練習 11 寫出你想對某人說的話 116

第四節 我是獨一無二的嗎
一、總是為他人著想的方圓 117
二、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永恆的難題 118
三、將目光投向自己,你也很值得自己付出 119
畫重點 「好人」一定有好報嗎 123
寫作療癒練習 12 你對「付出感」怎麼看 124
療癒加油站 沒有什麼比了解自己更重要

第五章
用寫作緩解壓力

第一節 克服拖延症的寫作

一、有重度拖延症的湘琪 132
二、拖延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糕 134
三、亂了陣腳,只因為沒有分清主次 135
畫重點 透過寫作找回初心 138
寫作療癒練習 13 給自己列一個三個月計畫 139

第二節 消除緊張感的寫作
一、害怕真相的大泳 140
二、寫作是他的「樹洞」 140
三、寫出來就不疼了 142
畫重點 真實情況也許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 145
寫作療癒練習 14 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挫折 146

第三節 釋放壓力的寫作
一、悲觀厭世的宗樸 147
二、沒有比文字更好的聽眾 148
三、神奇的寫作減壓術 150
畫重點 動嘴不如動筆 153
寫作療癒練習 15 我如何度過倒楣的一天 154

第四節 解決問題的寫作
一、難受就去寫作的永慧 155
二、用寫作尋找答案 156
三、寫作,讓一切水落石出 158
畫重點 不安的時候,就坐下來寫作 161
寫作療癒練習 16 把一直困擾你的問題寫出來 162
療癒加油站 開始寫吧,文字有神奇的療癒力量

第六章
用寫作對抗壞情緒

第一節 換一種方式吐槽

一、永遠活在抱怨中的小雲 169
二、抱怨是「精神鴉片」 170
三、用文字抱怨,我打賭你寫不滿500個字 172
畫重點 找到抱怨背後的癥結 175
寫作療癒練習 17 我轉念一想 176

第二節 即使其他事都失敗,至少這件事會成功
一、沒有信心的小蘭 177
二、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178
三、是過去的失敗讓你越來越不自信 179
畫重點 用寫作的成就感給自己打氣 182
寫作療癒練習 18 想做卻一直沒有做的事 183

第三節 感動是一種高級的能量
一、以淚洗面的寶亭 184
二、點滴生活,皆有感動 185
三、感慨—感動—感恩,情緒的能量升級 187
畫重點 用寫作去感知更高級的感情 189
寫作療癒練習 19 那一次,我被感動了 190

第四節 笑,是療癒一切的良藥
一、不開心的成亦 191
二、對抗壞情緒,拯救不開心 192
三、建一個儲蓄快樂的「開心銀行」 193
畫重點 讓自己的帳戶上總有「快樂餘額」 196
寫作療癒練習 20 一想到他(它),我就開心 197
療癒加油站 寫作療癒是調節情緒的好幫手

第七章
用寫作找回開心

第一節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發現更多樂趣

一、被催婚的小尼 204
二、用寫作轉移注意力 205
三、生活是最棒的寫作素材庫 206
畫重點 換個角度天地寬 211
寫作療癒練習 21 一件小事中的大道理 212

第二節 回憶,是帶著翅膀的天使
一、錯過買房時機的陳思 213
二、回憶,找到心靈的慰藉 214
三、寫作,積蓄從頭再來的力量 217
畫重點 只有珍惜過往,才能活在當下 219
寫作療癒練習 22 回憶童年 220

第三節 展開想像,賦予虛構的人物生命
一、抓住一切機會寫作的宇飛 221
二、寫故事,寫下的是對自己的期待 222
三、寫別人,代入的是自己的生活 223
畫重點 虛構一個跟自己有關的故事 227
寫作療癒練習 23 續寫宇飛沒有完成的故事 228

第四節 別人的故事裡,滿滿的都是自己的影子
一、有酒有故事的瓊花 229
二、故事接龍,隨心出發 229
三、設置情節,安排別人的人生 231
畫重點 用別人的故事,解決自己的問題 234
寫作療癒練習 24 續寫張敏的故事 235
療癒加油站 由外向內,再由內向外

寫作魔法盒
100個寫作療癒錦囊

後記
寫作療癒之旅,你自己就是那個擺渡人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296497
  • EISBN:9786263297234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1MB

图书试读

前言
 
何以解憂,唯有寫作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心理健康,但關於什麼是心理健康,沒有幾個人能說得清楚。
 
  有人說「開心快樂就是心理健康」,也有人說「沒有煩心事就是心理健康」,還有人說「積極向上就是心理健康」。這些說法好像都有失偏頗,沒有誰能一輩子不遇到煩心事,重要的是遇到煩心事後要能快速有效地從煩惱中走出來。真正的心理健康不是心理不生病,而是能像強健的身體一樣,有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在生病之後有快速恢復的能力。
 
  如何才能擁有強健的心理素質?換句話說,如何才能在問題面前保持心態平和,並能在出現問題之後快速復原呢?
 
  其實,寫作是一種維持心理健康的好辦法。我們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或者心情特別不好的時候,寫寫東西就能有效地舒緩情緒。
 
  透過寫作改變心理狀態的方法稱為寫作療癒,在國外也有人稱它為「療癒寫作」或「寫作禪」。療癒不一定是療癒疾病,很多人可能還遠沒有到生病的地步,它更像是對自身情緒和心理狀態的管理——透過寫作讓自己想得開一點兒、活得快樂一點兒、變得好一點兒、過得幸福一點兒。如果透過寫作能增加這四個「一點兒」,那寫作療癒的目的就達到了。
 
  寫作療癒的原理其實很簡單。首先,寫作就是一種傾訴。傾訴讓壓力得以排解,而且寫作是不需要聽眾的文字傾訴,它簡單易行,幾乎不需要依賴任何條件。其次,寫作是一種思維活動,思考會幫助你解決難題。很多人遇到想不通的問題時,邊寫邊想,最後就能找到答案,所以寫作療癒其實是解決問題後的釋然。最後,寫作是一種超脫,讓人從關注內在昇華轉移到關注外部世界,從而在一個更高的維度解決問題,並最終獲得內心的寧靜和幸福。
 
  以上這些原理都是心理學家要研究的問題,對普通人來說,想要讓寫作在自己身上起到療癒作用非常容易,只需要做到九個字,那就是「閉上嘴,現在就開始寫」。
 
  寫作並不難,別擔心自己寫不出來。最偉大的作家也不是想好了每一個字之後才開始動筆的。只有寫下第一句才會有第二句,寫完第一段才會有第二段,只要開始寫,你的大腦就會給你指引,讓你把內心深處的東西源源不斷地傾倒出來。
 
  透過寫作傾倒出來的可能有你的困惑、思考,也可能有你過去的回憶、壓抑,還可能有你心裡的煩躁、不安等。總之,不管倒出來什麼,都請你把這些東西歸歸類,把好的留下來,把壞的扔掉,把有問題的修理一下,把幸福甜蜜的封存起來,這樣你的心就整潔了,你也就得到了療癒。寫作療癒就是這麼簡單。
 
  本書一共講述了28個跟療癒有關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和我們一樣,都是這個社會中的普通人。不過有趣的是,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標籤,如「總是感到孤獨的如新」、「沒有安全感的維鑫」、「有重度拖延症的湘琪」、「不開心的成亦」等。他們或許恰好跟你面臨同樣的問題,或者跟某個階段的你很像,所以看他們的故事就好像在照鏡子——你可以透過文字看到自己的樣子。你一定也很好奇,他們的故事是如何發展的呢?他們又是怎麼借文字的力量來療癒自己的呢?
 
  這就是本書的祕密和樂趣所在。你可以把它當作一本故事集來讀,這是一本28個人故事的合集;你也可以把它當作日記來讀,這28個人一邊述說自己的遭遇,一邊寫日記;當然,你也可以把自己代入進去,把本書當成教科書來讀,想一想他們所用的那些方法能不能用到你自己身上,那些對他們有用的寫作模式能不能為你所用,幫你解決問題。
 
  從第二章開始,每個故事後面都附有一個寫作題目(寫作療癒練習),如果你願意,歡迎你趁熱打鐵,寫出自己的文章。其實只要開始動筆,你就超越了大部分讀者,也就真正開啟了自己的寫作療癒之旅。另外,在本書的最後,有一個「寫作魔法盒」,把書看完之後,你可以打開這個「魔法盒」,它將會帶給你很多驚喜。
 
  有人問,既然是寫作療癒,那寫作是一種藥嗎?不,它不是藥,所以如果你已經罹患了重度心理疾病,還是要去專業的醫院找醫生診療。寫作療癒更像是一種高品質的營養品——如果你一切安好,它能增強你的免疫力;如果你恰好比較虛弱,它能強身健體;如果你正處於亞健康狀態,它能增強你的機體活力。寫作療癒最大的特點是無毒、無害、無副作用。當然,它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免費,因為寫作幾乎是不用花錢的。學會寫作療癒的方法,其實就相當於學會了一種低成本的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現在,隨著觀念的進步,很多人把高品質的生活狀態理解為身心健康。身心健康包括兩方面:一是身體健康,二是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很好懂,簡單理解就是不生病、有活力;而心理健康是個新概念,簡單來說就是要保持心態平和,常懷喜樂之心。身體健康大家比較熟悉,實現的方法也比較多;心理健康大家剛剛開始關注,還缺乏深入的研究和行之有效的實現方法。而寫作療癒作用於心理,是一種維持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身心健康是幸福的保障,願你關注身體健康的同時也善待自己的內心,收穫幸福人生。
  何以解憂?唯有寫作!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疗愈”这个词有点抗拒,总觉得它带着点矫揉造作的味道,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是那种让你喝下速效鸡汤就立马觉得一切都好的书,而是实实在在地教你如何用一种更健康的方式去处理那些卡在你心里的结。作者的笔触非常朴实,没有太多复杂的理论,更多的是基于个人经验和对人性细致入微的观察。我特别欣赏它关于“转念”的探讨,不是简单地让你“想开点”,而是教你如何找到那个转折点,看清让你不舒服的根源,然后才能自然而然地做出调整。这种深度的对谈,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指导手册,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度心理咨询。对于那些感觉生活有点一成不变,或者总是在重复性情绪里打转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出口。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我习以为常的思维定式,并尝试用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它们。

评分

坦白说,市面上关于个人成长的书汗牛充栋,很多都是大同小异,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写作”这个工具的实用性发挥到了极致。它不像那种纯粹的文学创作指导,它更关注的是工具背后的“人”。每一次提笔,都像是在为自己的内心做一次“维护保养”。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展示的那些案例或片段,它们非常真实,没有美化,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和挣扎感。这让我倍感亲切,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些复杂的情绪。它不是教你如何变得完美,而是如何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并带着这份接纳继续前行。读完后,我发现自己写日记的频率和深度都大大提高了,而且写作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成为了一种享受,一种与自我和解的仪式。那种从文字中获得的踏实感,是任何其他方式都难以替代的。

评分

这本书对于“如何构建理想生活”的阐述,也完全跳出了传统励志书的窠臼。它没有承诺一夜暴富或瞬间成功,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心境”的构建上。作者强调,你想要的生活,首先要从你看待自己的方式开始改变。通过精妙的引导练习,我开始察觉到自己是如何在潜意识中限制自己的。那种“我做不到”或者“我不配拥有更好”的声音,是如何一步步被文字揭示并瓦解的。这种对内在世界的深入挖掘,让我对“知足常乐”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是放弃追求,而是学会欣赏和肯定已有的美好,并有意识地去培养那些能带来内心平静的习惯。这本书更像是一本长期的伴侣,而不是一次性的阅读材料。我确定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会不时地翻阅其中的某些章节,重新校准我的内在指南针。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有层次感,从最基础的“记录当下”开始,一步步引导我们深入到对自我的深度探索。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迷茫或焦虑,是因为我们根本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或者我们的恐惧究竟源自何处。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你敢于去写那些平时不敢承认的想法和感受。那些关于“自我对话”的章节,简直是我的救星。它不是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你自己去寻找答案。这种由内而外的探索,远比被动接受信息来得更有效。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团乱麻。那些曾经让我感到沉重的经历,似乎也因为被清晰地书写和梳理过,而减轻了许多分量。这是一种非常扎实的、可以持续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评分

这本关于写作和自我疗愈的书,从我翻开它的第一页起,就给我一种别样的安宁感。它没有那种直白说教的语气,而是像一个温柔的朋友,带着我慢慢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书里对于如何通过文字梳理情绪,如何捕捉那些日常中一闪而过的感受,有着非常细腻的引导。我尤其喜欢它强调的“慢下来”的过程,那种不急于求成,只是单纯地记录和观察自己的心境。通过跟随书中的一些小练习,我发现自己过去总是不经意间忽略的一些小情绪,其实都藏着重要的信息。它教会我,写作不是为了写出多么华丽的文章,而是为了更好地倾听自己。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琐事,在文字的打磨下,竟然也变得有了重量和意义。它让我明白,疗愈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次诚实地面对自我的过程。这本书的文字本身就带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读起来非常舒服,让人愿意沉浸其中,不愿很快读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