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引用一个混杂了史实(忽必烈)和小说《马可波罗游记》的典故,其实正好点明了卡尔维诺跨越虚实分界,允许读者多重解译、多所思辨的「用意」(作者的用意何在,一直都是个留给观众玩味的题目)。
书中共有五篇故事,这些故事的出现顺序,依其标示法和出现章序,有一种结构性的关系,除了第一章和第九章各有十个故事外,各章有五个不同主题的故事,并依序每章出现一个新的主题,依标题排起来,正好是五四三二一的顺序。这种有秩序的安排反映了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形式趣味。
《 作者简介》
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 1923-1985)
出生于古巴。二次大战期间他加入抗德游击队,45年加入共产党、47年毕业于都灵大学文学院,并出版小说《蛛巢小径》。50年代他致力于左翼文化工作,即使在57年因苏联入侵匈牙利而退出共产党之后亦然。
50年代的重要作品有《阿根廷蚂蚁》、《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和《义大利民间故事》。60年代中期起,他长住巴黎15年,与李维.史陀、罗兰.巴特等有密切交往;60年代的代表作为科幻小说《宇宙连环图》,曾获颁美国国家书卷奖。
70年代,卡尔维诺致力于开发小说叙述艺术的无限可能,陆续出版了《看不见的城市》、《 不存在的骑士 》和《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坛的崇高地位,并受到全义大利人的敬爱。
85年夏,他突患脑溢血,于9月19日辞世。86年,短篇小说集《在美洲虎太阳下》出版。88年,未发表的演说稿《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问世。94年,富有自传性色彩的《巴黎隐士》结集成书。
《 译者简介》
王志弘
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硕士,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博士。曾任辅大社会系、华梵建筑系、实践空间设计系兼任讲师。着有《流动、空间与社会:1991-1997论文选》,译有《看不见的城市》、《帕洛马先生》,与人合译有《傅柯》、《地图权力学》、《设计的歧视》、《网络社会之崛起》等书。
这本《看不见的城市》,书名就勾起了我莫名的好奇心。总觉得,我们生活的城市里,一定隐藏着许多我们习以为常却又从未真正看见的角落。或许是藏在巷弄深处的百年老店,默默地诉说着时光的故事;或许是街角某个不起眼的雕塑,承载着一段被遗忘的传说;又或者是夜深人静时,那些穿梭在城市脉络里的微光,它们是谁,又将去往何方?作者用这样一种充满诗意和想象力的名字,像是抛出了一张藏宝图,邀请读者一同去探寻那些被现实蒙尘的,却又真实存在的,城市的灵魂。我期待这本书能带领我,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我所熟悉的这片土地,发现那些被生活琐碎淹没的,却又闪烁着独特光芒的“看不见的”风景。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关于地理上的城市,更是关于人心中的,那些风景。
评分说实话,《看不见的城市》这个书名,一开始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但越琢磨越觉得它充满吸引力。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些画面:雨天湿漉漉的街头,霓虹灯在水洼里破碎成一片迷离的光斑;清晨,当大多数人还在沉睡时,城市苏醒的第一个声音;或是某个被遗忘的日据时期的建筑,静静地矗立在繁华的现代都市中,仿佛一个时间的见证者。我期待作者能够用一种非常个人化,甚至有些主观的笔触,去描绘这些“看不见”的元素。它不一定是写给所有人的,但它一定是写给那些愿意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身边世界的人。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老朋友,坐在我旁边,用低语告诉我,那些我错过的,或者还没来得及发现的美丽。
评分我一直对那种带有哲学思辨色彩的文学作品情有独钟,尤其是当它触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熟悉事物时。《看不见的城市》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意思。它不像那种直白的纪实文学,也不会是那种纯粹的科幻小说。我猜想,它或许会像一些经典的散文集,通过对城市元素的细腻描摹,折射出更深层的人生况味。比如,某个老旧的剧院,或许不仅仅是一个演出场所,它也见证了几代人的悲欢离合,承载了无数的梦想与失落。又或者,一条蜿蜒的河流,它流过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却也未曾改变它亘古的奔腾,它或许代表着生命的韧性与不息。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啊,原来是这样!”的顿悟感,让我从平凡中发现不凡,从日常中体味深刻。
评分读到《看不见的城市》这个书名,我立刻联想到“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一些文学观念。我知道,这些概念听起来可能有点“硬”,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恰恰是那种能够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并将之融入日常生活的作品。我猜想,作者或许会通过一系列片段式的描写,构建出一个个“看不见”的城市维度。这些维度可能与我们的物理空间有关,但也可能与我们的集体记忆、个体情感,甚至是我们潜意识里的某种投射有关。它可能是在某个无人的夜市里,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感;也可能是在某个熙熙攘攘的车站,一种瞬间闪过的疏离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挑战我的阅读习惯,让我重新思考“城市”的定义,以及我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评分对于《看不见的城市》这个书名,我有着很丰富的联想。我常常觉得,我们每天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忙于生计,却很少真正去“看见”我们所生活的城市。那些隐藏在繁华背后的故事,那些被摩天大楼遮蔽的天空,那些被车水马龙淹没的细微之处,它们似乎都属于“看不见的城市”。或许,这本书会通过某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打破我们对城市固有的认知框架,让我们看到一个充满诗意、历史甚至带有奇幻色彩的城市。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种“移情”的体验,让我仿佛可以走进书中描绘的那些“看不见的”城市空间,去感受其中的氛围,去理解其中的情感。它可能是一场关于城市梦境的探索,也可能是一次对存在本质的追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