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麗宇在身心皆感燈盡油枯、走到極限時,來到瞭普那奧修營,她說:這裏絕對值得你用生命去冒險。
在這本書中,透過實際體驗,透過一人一物、一草一木,透過身體,透過心,她將帶我們一探那神祕的身心靈天堂樂園。
關於作者……陳麗宇,一九六六年齣生於颱灣南投,一九八八年畢業於清華大學中語係。B型,雙子座,像風一樣的水性火型之人。奧修給她一個堪玩味的桑雅士名字──菩提.儂妮卡,意為覺知的麗人。而她一直覺得自己隻是個陳述美麗宇宙的人,甚至希望自己不過是個nobody,無名者。對她而言,生命是一個偉大的奧祕,唯有臣服,然後勇敢去冒險,如此而已。
關於奧修……他是一個非常摩登的師父,手戴勞力士,身穿華服,開著最名貴的勞斯萊斯。他說,那是用來挑戰那些有錢人驚人的自我。他的演講非常精采幽默,隨時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並且不忘加上幾則色笑話,藉以嘲弄這個有點嚴肅的世界。
他幾乎是曆史上讀過最多書的人,但他最看不起那些被知識填塞食古不化的學者。他認為生命應是自己的驗證,真實的體悟。
他對門徒說:「不要相信我說的,你們要懷疑,但是親自去驗證、經曆,從你自己的經驗中産生對生命的信任……」
《謙達那序》獻給追求身心靈蛻變的現代人Ⅰ
《自序》漂浮在生命的河裏Ⅲ
輯1揭開奧修社區的神祕麵紗奧修,未曾生未曾死/印度普那社區是個什麼樣的地方?/普那的一天你愛做什麼都可以/普那的人文、地理、風土、民情
輯2愛與真理的探險──奧修社區的課程與活動為什麼它叫佛境?/桑雅士的典化慶祝/我愛動態靜心/乒乓靜心/鬍言亂語靜心去/工作靜心/「嗡」靜心/神祕玫瑰/一路笑到神那裏──布袋和尚的故事/邂逅一次美麗的個案諮商/亢達裏尼的誘惑/靈氣逼人/香氣襲人/被遺忘的語言/西藏脈動/神聖治療/舞蹈身體與靈魂/傾聽身體的聲音──身體之愛/在愛裏呼吸/到普那彆忘瞭帶保險套/普那最受歡迎的東西──愛情占蔔卡/吞雲吐霧的佛/沉醉三摩地/醉臥水琴窟,悠然尋夢去/一張空椅子/師父愛說黃色笑話/佛堂酣舞/假如有幸死在普那
輯3他們為什麼要來普那?愛是一道艱難的課題/異國戀麯傷腦筋──當羅密歐碰上林黛玉/單獨的旅人/丟掉頭腦的蘇菲老人/勇敢的颱灣女人/她有權選擇/天使之淚/逃傢韆裏/拒絕社會的小子/她的男人是個GAY/找迴那個頭曾長大的小女孩/這個男人有點色/他的名字叫愛人/我的白袍兄弟
輯4自己的心在哪裏走失瞭?桑雅士之路/找到自己/首先,你要愛自己/傾聽你的心/享受孤獨/順著水流漂吧/與生俱來的負荷/活在當下/英雄有淚/男人也害怕/解放寂寞/勇敢去愛/欲蓋彌彰話性欲/讓愛情鳥自由飛翔/愛,沒有明天/分享的滋味/謙謙君子淑女好逑
《跋》與你分享我的夢
《跋》給永恆的愛人
《附錄一》印度普那社區通訊錄
《附錄二》赴印度普那修社區須知
《附錄三》颱灣奧修中心地址及電話
一九九五年十月,順著生命的韻律,我孑然一身來到印度普那(Poona),一個陌生、遙遠、奇異的國度。不再掙,不再抗拒,不再否定,也不再勉強自己。我隻是任其漂流在生命的河水,於是,存在帶領我來到一個最奇特的地方──奧修普那國際社區。
你很難去定義奧修這樣一個爭議性的人物。成道者?古魯 ,宗教領袖)?大師?先知?危險份子?……不,不可能的,你已無法用人類的言語去定義他瞭,也無法從任何單一的角度去定義他。包括他的書、他的言語、他的思想、他的運動、他的社區以及任何層麵,你根本無法定義他,隻能接近他、呼吸他、消化他、吸收他、融入他,然後你會發齣一謂嘆:「奧修!」於一切付諸於亙古的沉默。因為唯有那沉默足以述說他。
對我而言力他是我和存在一次最美麗的邂逅!
當我第一次讀他的書,那些字句彷如利劍瞬時砍斷我那盤根錯結的執著,而那些字裏行間的沉默寜靜穿透瞭我生生世世賴以依存的無明。內心澎湃的情感彷如驚濤裂岸,突然之間,過去的一切變得清晰剔透瞭。無論是美的、醜的,好的、壞的,一一朗朗浮現,敲擊著我的心和我的頭腦,我觀察著……
當時,曆經瞭近十年的宗教追尋,纍積瞭眾多的扭麯與製約,我已經來到瞭個人的極限,似乎燈盡油枯槁木死灰,無法再給齣任何愛。於是,我迴到瞭齣生的傢鄉,選擇瞭逃避人世的謀生方法,單獨麵對自己。
那樣單獨的生活雖然減少瞭人事的紛擾,卻減不瞭內在諸多的睏惑與痛苦,也仍然逃不開那內在對維對真理的執著。所以,一貫道、佛教、天帝教、新時代運動、賽斯、清海無上師、剋裏希那穆提,透過書籍一一地造訪我的生命。而我被動也接受所有來到眼前的資訊,不再像以前一樣發狂地甌找彌賽亞,隻是等著,沉默、被動地等著,等著存在究竟要為我揭開什麼樣的人生、什麼樣的奧祕。
當時,我甚至變得有點率性,在習慣性的禱告當,嚮一直依賴甚重的絕對存有──亦即西方基督教傳統所尊稱的上帝天,而我暱稱為愛人的絕對存有,帶著那麼一點任性與耍賴,我嚮祂下最後通牒:「如果,如果你不把任何人事物帶到我麵前,我再也懶得追求瞭。多年的漂泊,我已經纍瞭倦瞭。如果你想讓我瞭解什麼、作什麼,那麼,顯示給我吧!帶到我眼前吧!除非這樣,否則,我再也不汲汲去尋找瞭……。」我隻想任自己漂流,漂到哪兒就活到哪兒。
然後,他們終於一一地來到我的生命裏,敲擊我、提醒我、粉碎我……。於是,一步一步地,我不由自主地邁嚮那個巨大深邃的奧祕,透過生活,透過一草一木一花一樹一沙一石,透過身體,透過心,透過愛,我慢慢地朝嚮那個核心,終於在一個奇妙的生命轉捩點上,我遇見瞭奧修。
他說,你沒有什麼目的要去達成,也沒有什麼地方要去達到,隻要存在著……一切俱足在你自身,你是一個佛,一個睡覺的佛而已,隻要覺醒即可。所以,我慢慢地把眼光拉迴自己這個身體,很簡單地透過這個身體和心靈去感覺,去生活。沒有任何努力,隻是任其漂浮,讓存在帶領我,帶領我到任何可以停留休憩的地方。
我工作著、睡覺、吃飯、醒著、與存在戀愛著,有時靜心,有時什麼也沒做,隻是單純地感覺自己的存在,感覺著自己的身體,任其漂浮著,沒有方嚮也沒有目的。我不再焦慮,也不再汲汲於追求求世主或任何絕對的真理瞭。
然後,有一天,我來到瞭普那國際社區,一個最奧修的地方。
這些篇章記錄瞭一些人事物。是我停留在普那所思所想所遇所愛,以及我眼裏的普那。
究竟奧修普那社區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去看看吧!普那社區是一個絕對值得你探險的地方。
唯有生活過,纔知道生命的滋味。這樣的一個奧祕之處,我已說得太多,卻仍然無以說齣它的特彆。所以,何不自己冒一次險?
生活,也該是這樣,不是嗎?你活在每一個當下,一個片刻接一個片刻。今生,你既已擇定這個身體,就該好好地愛惜自己。你既已存在,就該好好地生活,讓生命彷如一朵花開,極其美麗、極其璀璨……那麼,當生命走過,一切纔能止息,纔能真正迴到傢。
而普那之旅,絕對是最極緻的繽紛。
讀到《身心靈的天堂樂園—奧修普納社區》,我仿佛被一種溫柔而強大的力量牽引,進入瞭一個我從未想象過的世界。在翻閱這本書的初期,我並沒有抱有太高的期待,隻是覺得對“奧修”這個名字感到一絲好奇,而“普納社區”則增添瞭一層神秘的色彩。然而,隨著文字的流淌,我的心緒也隨之起伏,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生命力與智慧的磁場之中。這本書並非直接灌輸某種哲學理念,而是通過生動細緻的描繪,勾勒齣普納社區這個獨特存在的方方麵麵。我看到瞭那些在這個“天堂樂園”中生活的人們,他們是如何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和真誠來麵對生活、麵對彼此的。他們的眼神中沒有壓抑,沒有僞裝,隻有一種純粹的、對生命本身的體驗與接納。我常常停下來,想象著陽光穿過茂密的樹葉灑在他們身上的樣子,想象著他們圍坐在一起,分享著彼此的喜悅與睏惑的場景。
评分《身心靈的天堂樂園—奧修普納社區》給我帶來的最深刻的體驗,是一種對“接受”的理解。它不僅僅是接受生活中的美好,更是接納生活中的不完美,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在普納社區,我看到瞭人們是如何以一種全然的姿態去擁抱生活中的一切,包括那些我們通常會試圖逃避的方麵。這種接納,讓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和自由。我開始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內心的痛苦並非來源於生活本身,而是來源於我們對生活、對自己的抗拒。
评分對於我而言,這本書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我一直以來都在尋找一種能夠讓我內心更加寜靜、生活更加充實的方式,而普納社區的理念,恰恰觸動瞭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書中描繪的那些超越物質追求、更注重內在成長的生活方式,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我開始思考,什麼纔是真正重要的?是外在的成就,還是內在的豐盈?這本書並沒有給齣明確的答案,但它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有機會去探索屬於自己的答案。那種在集體中尋求個體解放,在自由中找到歸屬感的平衡,對我來說是極具啓發性的。
评分《身心靈的天堂樂園—奧修普納社區》不僅僅是關於一個地方的記錄,它更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內心深處對“真實”的渴望。我看到瞭社區成員們在探索中經曆的掙紮與突破,那些關於愛、關於關係、關於自我價值的深刻反思,都讓我感同身受。書中並沒有迴避人性的復雜性,反而以一種開放和包容的態度呈現齣來。我理解瞭,所謂的“天堂樂園”,並非沒有煩惱,而是擁有瞭以一種更具覺知和勇氣的方式去麵對和轉化煩惱的能力。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感染力,仿佛我就是其中一名社區成員,親身經曆瞭那些奇妙的轉變。
评分書中對於“創造力”的展現方式也讓我耳目一新。普納社區似乎鼓勵人們以各種方式錶達自己,無論是藝術、音樂,還是日常的勞動,都被視為一種創造性的過程。我看到瞭人們在藝術創作中釋放內心的情感,在勞動中體驗生命的律動。這種將生活本身視為一種藝術的行為,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日常的活動,也激發瞭我想要在生活中注入更多創造力的願望。我意識到,創造力並非隻屬於藝術傢,它更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生命能量,隻要我們敢於去釋放。
评分這本書最讓我著迷的是它對於“自由”的探討。普納社區似乎提供瞭一個擺脫社會藩籬和內在束縛的溫床,讓人們得以探索更深層的自我。我讀到瞭關於各種不同尋常的活動和體驗,它們挑戰著我固有的認知模式,也激發瞭我對自身生活方式的審視。我開始思考,我們所謂的“正常”和“規範”究竟是從何而來?它們又在多大程度上限製瞭我們的可能性?書中對“靜心”(meditation)的描寫尤其深刻,它不僅僅是一種冥想技巧,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全然臨在、擁抱當下的方式。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種寜靜的力量,即使身處喧囂,也能在內心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安寜之地。這種對內心世界的深度挖掘,讓我感到耳目一新,也為我指引瞭一條通往內在平和的道路。
评分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被書中那些充滿智慧的對話和體驗所打動。我看到瞭人們是如何在一次次的交流和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深化對生命的理解。普納社區似乎提供瞭一個天然的學習環境,讓人們可以在真實的生活中,不斷地學習、成長和轉化。這種“在生活中學習”的模式,比任何枯燥的理論都更具說服力。我開始思考,我是否也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創造齣這樣一種更具覺知和體驗的學習方式?
评分讀完《身心靈的天堂樂園—奧修普納社區》,我內心的震動久久不能平息。這不是一本容易被快速翻閱的書,它需要你沉下心來,去細細品味其中的每一個字句,去感受作者想要傳達的那份生命的熱情與深度。書中描繪的普納社區,仿佛是一個遠離塵囂的避風港,一個可以讓你卸下所有僞裝,全然做自己的地方。我看到瞭那些在社區中成長起來的人們,他們的眼神中充滿瞭光芒,那是對生命的熱愛,是對自我的接納,是對未知未來的坦然。這種精神力量,如同甘露一般滋潤瞭我乾涸的心靈。
评分這本書帶來的,不僅僅是一時的震撼,更是一種長遠的啓迪。它讓我重新審視瞭“天堂”的意義,它或許並不存在於遙遠的彼岸,而可能就蘊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以及我們與他人、與世界連接的方式之中。普納社區所展現的,是一種可能性,一種對更美好、更真實生活的嚮往。我帶著這份啓迪,開始在自己的生活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天堂樂園”。
评分我發現自己越來越沉迷於書中對“關係”的描寫。在普納社區,人與人之間的連接似乎建立在一種更深層、更真誠的基礎上。沒有瞭社會角色的束縛,沒有瞭功利性的考量,人們得以以最真實的姿態去靠近彼此,去理解彼此,去支持彼此。我常常想象著,在這種環境裏,人際關係會有怎樣的不同?是否會少瞭很多誤解和隔閡,多瞭很多理解和包容?這本書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在現實生活中與他人的互動模式,也讓我渴望能夠建立起更富有生命力和連接感的社交關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