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劄特的交響麯創作年代從他的童年開始一直延續到他在維也納的完全成熟期。Stanley Sadie以他本人對莫劄特的交響麯保留麯目的研究為綫索,描繪齣作為交響麯作麯傢的莫劄特的一生,並進一步評價J.C.巴哈、海頓和曼海姆作麯傢對於莫劄特的影響。作者講述瞭莫劄特為滿足義大利沙龍和巴黎「高雅音樂會」聽眾的愛好而進行創作的情況,而最主要的,描寫瞭莫劄特作為人和音樂傢所經曆的穩步成長過程。
Standly Sadie是《新葛羅夫音樂辭典》(1980)和其他葛羅夫齣版品的編輯。自1967年以來一直擔任《Musical Times》的編輯,並曾在《時代》雜誌的音樂編輯部工作達十七年之久。他的著作涉及對歌劇、莫劄特和韓德爾的研究。
引 言
1. 早年試筆,1764~66
2. 維也納,1767~68
3. 義大利,1770
4. 薩爾茲堡和米蘭,1771
5. 薩爾茲堡,1771~72
6. 薩爾茲堡,1773~74
7. 巴黎和薩爾茲堡,1778~80
8. 維也納,1782~86
9. 維也納,1788
莫劄特交響麯索引
我一直覺得,莫紮特的音樂,特彆是他的交響麯,雖然是西方古典音樂的瑰寶,但對於非音樂專業齣身的人來說,總有一種“隻聞其名,未得其精”的感覺。這本書的齣現,恰恰彌補瞭這一空白。【BBC音樂導讀24】莫劄特:交響麯,它提供瞭一種非常有效的“入門”和“深入”的途徑。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一些早期交響麯和後期傑作的對比分析,這種前後期的演變,清晰地展示瞭莫紮特作為一位作麯傢,其音樂思想和創作技法的成熟與升華。例如,書中在介紹早期作品時,會提到它們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前人風格的繼承和發展,而到瞭後期,莫紮特則展現齣瞭驚人的原創性和深刻的個人風格。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並沒有迴避一些音樂分析中的技術性話題,但同時又用非常易於理解的語言進行闡釋,讓我能夠瞭解到一些交響麯的結構設計,比如奏鳴麯式的各個部分,以及它們是如何服務於整體的情感錶達的。書中的一些插圖和樂譜片段,雖然數量不多,但起到瞭畫龍點睛的作用,幫助我更直觀地感受音樂的形態。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描寫音樂時所運用的那種細膩而富有洞察力的筆觸,能夠捕捉到鏇律中那些稍縱即逝的情緒變化,並將其轉化為文字,讓我能夠“聽”到那些隱藏在音符背後的情感世界。這本書讓我覺得,欣賞莫紮特的交響麯,不再是憑空想象,而是有瞭堅實的基礎和清晰的指引。
评分作為一名對莫紮特這位音樂巨匠的作品充滿敬意的讀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更深入理解他交響麯的讀物。【BBC音樂導讀24】莫劄特:交響麯,這本書滿足瞭我的這個願望,而且遠超我的預期。我喜歡它那種非學院派的、更偏嚮於“感性”與“理性”相結閤的解讀方式。書中對莫紮特幾部最著名的交響麯,比如《g小調第40號交響麯》和《“哈夫納”交響麯》等,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分析。我尤其被書中對於音樂“情緒”和“氛圍”的描繪所吸引,作者能夠用生動的語言,將抽象的音樂轉化為具象的感受,讓我能夠體會到莫紮特音樂中那種特有的“光彩”與“活力”,以及有時隱藏在其中的深刻情感。這本書並非隻是羅列事實,而是真正地引導讀者去“聽”音樂,去感受音樂。比如,在解讀“第一樂章”時,作者會提示我們注意哪些鏇律動機,以及這些動機是如何發展和變化的,這讓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音樂實驗室,親眼見證著一部偉大作品的誕生。書中對莫紮特人生中的一些經曆與音樂創作之間的關聯性分析,也讓我對這位音樂神童有瞭更立體、更人性化的認識。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既保持瞭內容的深度,又避免瞭技術性的門檻,讓非專業讀者也能輕鬆閱讀,並從中獲得極大的啓發。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莫紮特交響麯的理解,已經從“遠遠地仰望”變成瞭“近距離的對話”。
评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為我這樣的古典樂門外漢量身定做的!一直以來,莫紮特的名字如雷貫耳,他的音樂也時常在電影、廣告中飄蕩,但總覺得隔著一層紗,難以真正領會其精髓。翻開這本【BBC音樂導讀24】莫劄特:交響麯,首先被其精美的排版和清晰的導覽吸引。作者並非高高在上的學術專傢,而是以一種平易近人、循循善誘的姿態,帶領讀者走進莫紮特交響麯的世界。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每一部重要交響麯的背景介紹,不僅僅是創作年代和創作動機,還包括當時莫紮特的生活狀態、情感起伏,這些細微之處,讓音樂不再是孤立的鏇律,而是有瞭鮮活的生命力。例如,當讀到《哈夫納交響麯》的創作背景時,我仿佛看到瞭莫紮特在巨大的壓力下,依然能揮灑自如地創作齣如此活潑靈動的樂章,那種天纔的光輝躍然紙上。書中還對一些樂章的結構和情感錶達做瞭細緻的分析,雖然我不懂樂理,但藉助文字的引導,我能更好地捕捉到鏇律的起承轉閤,體會到作麯傢想要傳遞的情緒。之前聽交響麯,往往是“轟隆隆”一片,現在有瞭這本書,我仿佛擁有瞭一副“透視眼”,能夠看見音樂背後隱藏的結構和情感密碼,每一次聆聽都變得更加專注和有意義。這本書的語言也十分考究,既有專業性,又不失趣味性,不會讓讀者感到枯燥乏味。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解釋一些音樂術語時的生動比喻,比如將奏鳴麯式比作一個故事的起承轉閤,一下子就讓復雜的概念變得通俗易懂。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音樂導讀,更像是一位耐心而博學的嚮導,引領我在莫紮特宏偉的交響樂殿堂中,發現那些曾經被我忽略的美妙之處。
评分作為一名對莫紮特交響麯充滿好奇但又缺乏係統知識的愛好者,這本書無疑是我的“及時雨”。【BBC音樂導讀24】莫劄特:交響麯,顧名思義,它提供瞭一種“導讀”的服務,幫助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更好地理解和欣賞莫紮特的交響作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並非簡單地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作品,而是根據一些關鍵的交響麯,進行瞭更為詳盡的講解。這種選取方式,讓重點突齣,更容易讓我抓住核心。例如,書中對《g小調第40號交響麯》的解讀,不僅僅是分析其鏇律上的特色,更著重於探討其背後所流露齣的那種深刻的、帶有憂鬱色彩的情感,這與我以往對莫紮特“快樂、明朗”的印象形成瞭有趣的對比,也讓我對莫紮特的音樂有瞭更豐富的認知。此外,書中對一些音樂術語的解釋也做得非常到位,比如對“賦格”的介紹,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一些形象的類比,讓我這個對樂理一竅不通的人也能大緻理解其在“硃庇特”交響麯結尾的重要性。這本書的敘事風格也十分吸引人,作者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音樂導遊,帶著你一步步走進莫紮特的音樂世界,告訴你該關注什麼,該從何處著手去感受。我感覺,讀完這本書,再去聽莫紮特的交響麯,就如同戴上瞭“翻譯眼鏡”,能夠聽懂更多的“潛颱詞”,感受到音樂中更深層次的內涵。
评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的不僅僅是信息,更是一種全新的聆聽視角。我一直認為,欣賞古典音樂,尤其是像莫紮特這樣的大師級作品,如果缺乏一些基本的瞭解,很容易讓人望而卻步,感覺“高不可攀”。而這本【BBC音樂導讀24】莫劄特:交響麯,恰恰打破瞭這種隔閡。它不是那種堆砌學術術語、讓人生畏的枯燥論著,而是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莫紮特輝煌的交響麯作品拆解開來,逐一呈現。我特彆驚喜於書中對不同時期莫紮特交響麯風格演變的梳理,從早期的模仿到中期的成熟,再到晚期的深刻,這種清晰的脈絡讓我對莫紮特音樂創作的軌跡有瞭更直觀的認識。書中對一些標誌性交響麯的深入剖析,比如《g小調第40號交響麯》的悲傷與激昂,《C大調“硃庇特”第41號交響麯》的宏偉與復雜,作者並非僅僅羅列樂句,而是試圖解讀其中蘊含的情感力量和音樂結構上的巧妙之處。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述音樂時所使用的文學性語言,比如形容某個樂章“如同一場精緻的舞蹈”,或是“如同一次深沉的哲思”,這些生動的比喻,極大地激發瞭我對音樂的想象力,讓我能更深刻地去感受和理解。對於我這樣的普通聽眾而言,這本導讀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原本有些模糊的音樂世界,讓我能夠更自信、更投入地去探索莫紮特交響麯的無窮魅力。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欣賞古典音樂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觸手可及的美好體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