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音乐导读24】莫札特:交响曲

【BBC音乐导读24】莫札特:交响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古典音乐
  • 莫扎特
  • 交响曲
  • BBC音乐导读
  • 音乐欣赏
  • 音乐史
  • 西方古典音乐
  • 音乐
  • 艺术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莫札特的交响曲创作年代从他的童年开始一直延续到他在维也纳的完全成熟期。Stanley Sadie以他本人对莫札特的交响曲保留曲目的研究为线索,描绘出作为交响曲作曲家的莫札特的一生,并进一步评价J.C.巴哈、海顿和曼海姆作曲家对于莫札特的影响。作者讲述了莫札特为满足义大利沙龙和巴黎「高雅音乐会」听众的爱好而进行创作的情况,而最主要的,描写了莫札特作为人和音乐家所经历的稳步成长过程。

Standly Sadie是《新葛罗夫音乐辞典》(1980)和其他葛罗夫出版品的编辑。自1967年以来一直担任《Musical Times》的编辑,并曾在《时代》杂志的音乐编辑部工作达十七年之久。他的着作涉及对歌剧、莫札特和韩德尔的研究。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引 言

1. 早年试笔,1764~66

2. 维也纳,1767~68

3. 义大利,1770

4. 萨尔兹堡和米兰,1771

5. 萨尔兹堡,1771~72

6. 萨尔兹堡,1773~74

7. 巴黎和萨尔兹堡,1778~80

8. 维也纳,1782~86

9. 维也纳,1788

莫札特交响曲索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为我这样的古典乐门外汉量身定做的!一直以来,莫扎特的名字如雷贯耳,他的音乐也时常在电影、广告中飘荡,但总觉得隔着一层纱,难以真正领会其精髓。翻开这本【BBC音乐导读24】莫札特:交响曲,首先被其精美的排版和清晰的导览吸引。作者并非高高在上的学术专家,而是以一种平易近人、循循善诱的姿态,带领读者走进莫扎特交响曲的世界。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每一部重要交响曲的背景介绍,不仅仅是创作年代和创作动机,还包括当时莫扎特的生活状态、情感起伏,这些细微之处,让音乐不再是孤立的旋律,而是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例如,当读到《哈夫纳交响曲》的创作背景时,我仿佛看到了莫扎特在巨大的压力下,依然能挥洒自如地创作出如此活泼灵动的乐章,那种天才的光辉跃然纸上。书中还对一些乐章的结构和情感表达做了细致的分析,虽然我不懂乐理,但借助文字的引导,我能更好地捕捉到旋律的起承转合,体会到作曲家想要传递的情绪。之前听交响曲,往往是“轰隆隆”一片,现在有了这本书,我仿佛拥有了一副“透视眼”,能够看见音乐背后隐藏的结构和情感密码,每一次聆听都变得更加专注和有意义。这本书的语言也十分考究,既有专业性,又不失趣味性,不会让读者感到枯燥乏味。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解释一些音乐术语时的生动比喻,比如将奏鸣曲式比作一个故事的起承转合,一下子就让复杂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音乐导读,更像是一位耐心而博学的向导,引领我在莫扎特宏伟的交响乐殿堂中,发现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美妙之处。

评分

作为一名对莫扎特这位音乐巨匠的作品充满敬意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更深入理解他交响曲的读物。【BBC音乐导读24】莫札特:交响曲,这本书满足了我的这个愿望,而且远超我的预期。我喜欢它那种非学院派的、更偏向于“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解读方式。书中对莫扎特几部最著名的交响曲,比如《g小调第40号交响曲》和《“哈夫纳”交响曲》等,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我尤其被书中对于音乐“情绪”和“氛围”的描绘所吸引,作者能够用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象的感受,让我能够体会到莫扎特音乐中那种特有的“光彩”与“活力”,以及有时隐藏在其中的深刻情感。这本书并非只是罗列事实,而是真正地引导读者去“听”音乐,去感受音乐。比如,在解读“第一乐章”时,作者会提示我们注意哪些旋律动机,以及这些动机是如何发展和变化的,这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音乐实验室,亲眼见证着一部伟大作品的诞生。书中对莫扎特人生中的一些经历与音乐创作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也让我对这位音乐神童有了更立体、更人性化的认识。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既保持了内容的深度,又避免了技术性的门槛,让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阅读,并从中获得极大的启发。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莫扎特交响曲的理解,已经从“远远地仰望”变成了“近距离的对话”。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是一种全新的聆听视角。我一直认为,欣赏古典音乐,尤其是像莫扎特这样的大师级作品,如果缺乏一些基本的了解,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感觉“高不可攀”。而这本【BBC音乐导读24】莫札特:交响曲,恰恰打破了这种隔阂。它不是那种堆砌学术术语、让人生畏的枯燥论著,而是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莫扎特辉煌的交响曲作品拆解开来,逐一呈现。我特别惊喜于书中对不同时期莫扎特交响曲风格演变的梳理,从早期的模仿到中期的成熟,再到晚期的深刻,这种清晰的脉络让我对莫扎特音乐创作的轨迹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书中对一些标志性交响曲的深入剖析,比如《g小调第40号交响曲》的悲伤与激昂,《C大调“朱庇特”第41号交响曲》的宏伟与复杂,作者并非仅仅罗列乐句,而是试图解读其中蕴含的情感力量和音乐结构上的巧妙之处。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音乐时所使用的文学性语言,比如形容某个乐章“如同一场精致的舞蹈”,或是“如同一次深沉的哲思”,这些生动的比喻,极大地激发了我对音乐的想象力,让我能更深刻地去感受和理解。对于我这样的普通听众而言,这本导读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原本有些模糊的音乐世界,让我能够更自信、更投入地去探索莫扎特交响曲的无穷魅力。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欣赏古典音乐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触手可及的美好体验。

评分

作为一名对莫扎特交响曲充满好奇但又缺乏系统知识的爱好者,这本书无疑是我的“及时雨”。【BBC音乐导读24】莫札特:交响曲,顾名思义,它提供了一种“导读”的服务,帮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莫扎特的交响作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并非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作品,而是根据一些关键的交响曲,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讲解。这种选取方式,让重点突出,更容易让我抓住核心。例如,书中对《g小调第40号交响曲》的解读,不仅仅是分析其旋律上的特色,更着重于探讨其背后所流露出的那种深刻的、带有忧郁色彩的情感,这与我以往对莫扎特“快乐、明朗”的印象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也让我对莫扎特的音乐有了更丰富的认知。此外,书中对一些音乐术语的解释也做得非常到位,比如对“赋格”的介绍,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一些形象的类比,让我这个对乐理一窍不通的人也能大致理解其在“朱庇特”交响曲结尾的重要性。这本书的叙事风格也十分吸引人,作者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音乐导游,带着你一步步走进莫扎特的音乐世界,告诉你该关注什么,该从何处着手去感受。我感觉,读完这本书,再去听莫扎特的交响曲,就如同戴上了“翻译眼镜”,能够听懂更多的“潜台词”,感受到音乐中更深层次的内涵。

评分

我一直觉得,莫扎特的音乐,特别是他的交响曲,虽然是西方古典音乐的瑰宝,但对于非音乐专业出身的人来说,总有一种“只闻其名,未得其精”的感觉。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白。【BBC音乐导读24】莫札特:交响曲,它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入门”和“深入”的途径。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早期交响曲和后期杰作的对比分析,这种前后期的演变,清晰地展示了莫扎特作为一位作曲家,其音乐思想和创作技法的成熟与升华。例如,书中在介绍早期作品时,会提到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前人风格的继承和发展,而到了后期,莫扎特则展现出了惊人的原创性和深刻的个人风格。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一些音乐分析中的技术性话题,但同时又用非常易于理解的语言进行阐释,让我能够了解到一些交响曲的结构设计,比如奏鸣曲式的各个部分,以及它们是如何服务于整体的情感表达的。书中的一些插图和乐谱片段,虽然数量不多,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我更直观地感受音乐的形态。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写音乐时所运用的那种细腻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能够捕捉到旋律中那些稍纵即逝的情绪变化,并将其转化为文字,让我能够“听”到那些隐藏在音符背后的情感世界。这本书让我觉得,欣赏莫扎特的交响曲,不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清晰的指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