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巡航:黑倪和台湾作家的介入诗学

岛屿巡航:黑倪和台湾作家的介入诗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黑倪和台湾作家介入诗学

  吴潜诚教授承继对爱尔兰文艺复兴脉络的热爱与向往,探讨当代诺贝尔文学奖薛摩思.黑倪的介入(engagement)诗学。黑倪被誉为北爱尔兰灾厄的见证者、爱尔兰灵魂的歌手,与伟大诗人叶慈一样,曾经摆盪在社会责任和追求艺术自由之间,尝试探讨北爱尔兰之纷扰的来龙去脉,以诗的文学性涉入对现实政治的关怀,而在世界文学中佔有一席之地。

  作者进而将焦点停聚于同是岛屿的台湾文学作家,如诗人李敏勇、江自得、李魁贤、杨牧、陈黎、林燿德等人,将政治情境引人联想的两个岛屿上的创作,以黑倪的介入诗学为主轴,一一剖析论述,表达对这些作家勇于介入公众议题的肯定与建议。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序〉爱尔兰文学启示录 ◎南方朔
  
1社会责任或艺术自由 
2尼禄、契可夫的白兰地和抒情诗人 
  黑倪看「生命与艺术」之对立
3介入或抽离 
 从〈暴现〉看黑倪的抉择
4乡镇田野是一份手稿 
 黑倪的语言观及地名诗
5擦拭历史、沖淡丑恶以及第三类选择 
 从李敏勇《心的奏鸣曲》到黑倪的族群冲突诗篇
6悲辛的讯息,沉重的韵律 
 江自得诗集《从听诊器的那端》以及契可夫
7抗议诗人李魁贤 
8地志书写,城乡想像 
 杨牧与陈黎
9诗人少年时的一幅画像 
  杨牧的〈虚构〉自传散文
10游走在后现代城市的想像迷宫 
 重读林燿德的散文创作

图书序言

尼禄、契可夫的白兰地和抒情诗人
黑倪着「生命与艺术」之对立
一九七二年的贝尔法斯特,整个城市陷入骚动不安之状态,北爱尔兰境内倾向与南爱尔兰统一的天主教徒与佔人口多数而认同英国统治的新教徒之间的宗派纷争愈演愈炽,暴力冲突不断发生。有一个夜晚,诗人薛摩思‧黑倪和一位唱歌的朋友相约去录一卷诗歌的带子,准备送给远在美国的一位共同朋友,以资纪念三人一起参过的一个欢乐聚会。诗人和歌手在驱车前往录音室途中,连续听见数起爆炸,空中充满救护车和救火车的汽笛唿啸,而后是伤亡报导的新闻。两人经过亲英国的安全人员面带愤怒的检查,获准进入英国广播公司,此时,外头救护车的哀号犹未平息。

有人遭受苦难,吟诗岂非罪恶?
在这样的「音乐」背景中,那位歌手的吉他所撩拨起来的音乐效果似乎太微弱,的确十分微弱,在这样的时刻,外头有人正在承受痛苦煎熬,在这样的时刻,去弹琴、唱歌、唸诗,岂不冒犯了别人的生命?后来,诗人和歌手只好收拾行头,驱车离开。

黑倪把以上这个经过写在〈尼禄‧契可夫的白兰地和一根敲击棒的有趣案例〉(“The Interesting Case of Nero, Chekhov’s Cognac and a Knocker ”)里头,置于论文集《语舌之管辖》(The Government of the Tongue,一九八八)的卷首(颇有充当整个文集之导言的意思),他认为这个故事具体而微地彰显了书中许多篇论文隐约涉及的一个紧张关系,那就是「艺术与生命」,夸张一点的话,也可以说是「歌唱与苦难」的紧张对立。所有的艺术家都容易感受到这种紧张关系,黑倪也曾一再在诗作(例如〈暴现〉)中探讨这种抉择之困难。

黑倪在这篇文章中,把诗人比做小孩,把「艺术与生命」比做脾气截然对立的双亲。父母亲两人共同造就了孩子,双方都应受到敬爱、侍奉、服从。然而,父母双方看来总是冲突不断,受害的孩子左右为难,无法做出一劳永逸的抉择。

就立即而明显的层面来看,黑倪和他的歌手朋友察觉到,在耳边犹响起救护车汽笛之际,开口唱歌不啻对人类的苦难构成叛逆,这种叛逆的原始类型应推古罗马皇帝尼禄,根据传说,他在大火焚烧罗马城的时候,一边观看,一边拉提琴。尼禄皇帝的行为即使不算残酷麻木,至少是不负责任,可以说是轻浮到了无耻的地步。照人之常情或本能,在那样的时刻,对于遭受打击的受害者,即使无法挽救,至少应该表示哀悼才是。仔细追究起来,黑倪和他的歌手朋友在警笛刺耳之际,若有兴致唱歌吟诗,岂不也是一种该受谴责的放纵行为?

甜美的死亡是古老的谎言
诗歌有时被视为对生命的冒犯,因为有些诗篇往往含带一些沾沾自喜和超逸现实的成分,这是曾经目睹人间灾厄、立志为苦难做见证的诗人期期以为不可的。诗人是否应该写一些他自己不准备去经验的事情呢?举个极端的例子,罗马诗人何瑞思(Horace)说:「甜美而正常的是为祖国而死。」他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二十世纪的诗人与死亡正在实际发生的前线隔着安全距离,而重复类似的安慰修辞,究竟是什么意思?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战场牺牲性命的诗人威尔斐‧欧殷(Wilfred Owen),目睹战友的哀号哭泣以及也种种惨状,对于美丽修辞所形成的欺瞒感到震惊,直斥何瑞思的诗句是「古老的谎言」。他对于所谓的诗感到不屑,他在〈诗〉一作中表示:「我不关心诗。/我的主题是战争和战争的不幸/……目前,一个诗人所能做的就是警告」。警告战争的残暴,警告战争造成的大量生命消耗,欧殷希望用他的诗充当人类的证言、受害牺牲者的遗迹,唤起一般人良心的觉醒:任何所谓的美感考虑都会让他觉得不合适。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