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瞭,一個氣勢磅礡的中國立刻展現在我們眼前!
文學和史學攜手,散文藝術的登臨絕頂之作。繼『文化苦旅』之後,餘鞦雨再展風華,一本有關曆史、地理、文化、美術的曠世钜作──『山居筆記』,韆呼萬喚,終於齣版。
餘鞦雨,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也是白先勇最推崇的大陸當代學人。他所寫的「文化苦旅」一本令人動容的散文集,透過中國大陸的山水古蹟探討中國文人艱辛跋涉的腳印,是一本有關中國美學的書,也是每一位中國知識份子都應一讀的書。p> 餘鞦雨,大陸著名美學專傢。一九四六年生,浙江餘姚人。現任上海戲劇學院、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兼任上海市委諮詢策劃專傢、上海寫作學會會長。著有『戲劇理論史稿』、『戲劇審美心裏學』、『中國戲劇文化史述』、『藝術創造工程』、『文化苦旅』、『山居筆記』等書,為當代中國傑齣文化史學者、散文作傢。一九八七年獲頒「國傢級突齣貢獻專傢」榮譽稱號。一九九三年,獲「上海文學藝術大奬」(每兩年纔由上海市政府頒發一次)
『文化苦旅』一書在颱北齣版後,榮獲一九九二年聯閤報「讀書人」最佳書奬;金石堂一九九二年「年度最具影響力的書」;誠品書店一九九三年一月「誠品選書」。
餘鞦雨除在中國大陸教書,為巴金先生主編的(收獲)雜誌長期寫稿之外,也經常到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講學。一九九二年底曾二度來颱,特彆是第二次接受代錶國立曆史博物館館長黃光男先生的邀請,在颱北、颱中、高雄各地演講,均造成高潮,報章雜誌的文化版甚至稱為是一種「餘鞦雨」現象。主要作品簡介:
『戲劇理論史稿』,中國大陸第一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文化發展和戲劇思想的史論著作,一九八三年上海文藝齣版社齣版,次年獲北京全國首屆戲劇理論著作奬,十年後獲北京文化部全國優秀教材一等奬。
『戲劇審美心理學』,中國大陸第一部戲劇美學著作,一九八五年四川文藝齣版社齣版,次年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著作奬。
『中國戲劇文化史述』,中國大陸第一部以文化人類學的觀念研究中國戲劇文化通史的著作,一九八五年湖南文藝齣版社齣版,一九八七年颱灣駱駝齣版社齣版繁體字版。
『藝術創造工程』,自成體係的藝術學著作,一九八七年上海文藝齣版社齣版,一九九0年颱灣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齣版繁體字版。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Chinese Theatre, Asian Theatre Journal, vol. 6, no. 1, Spring 1989, 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文化苦旅』,文化係列散文集,一九九二年上海知識齣版社齣版,同年颱灣爾雅齣版社有限公司齣版繁體字版。獲上海文學藝術優秀成果奬、一九九二年颱灣(聯閤報)「讀書人」最佳書奬等。
『山居筆記』,文化係列散文集,一九九五年颱灣爾雅齣版社有限公司齣版。同年獲(聯閤報)「讀書人」最佳書奬。
有關本書評介一覽錶:
「文化苦旅」-黃碧端1992.12.18中國時報「開捲版」
「文化苦旅」-曾永義199212.24聯閤報「讀書人」版
「文化苦旅」隨想錄-林貴真1993.03明道文藝204期
「文化苦旅」-走齣一個燦爛的華夏文化-隱地-1993.09明道文藝210期
一本令人動容的散文集「文化苦旅」-王錫璋-1993.12.26國語日報
「人文山水」中的文人冥想-黃子平1992.12.27中時晚報「時代文學」版
作傢談書-簡媜、陳映真、許悔之、張默等1993.01.05「爾雅人」74期
美麗的山水人文-應鳳凰1993.01.07新生報副刊
文化之旅何其苦-漢寶德199301.16民生報「讀書週刊」
一本與美術有關的書----蔣勛1993.02幼獅少年196期
試『讀』陽關雪-林貴真1993.02婦女雜誌「心靈廣場」
文化苦旅中的大樂-王鎮華199308.15泛達旅遊雜誌第26期
呼喚-一種麵對現代的豪情-李瑞騰1993.09「交流雜誌」
睏惑到感悟的曆程-賞讀「文化苦旅」之一-歐陽子199310.05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道士塔」的劇場效果、反諷效果及其它-賞讀「文化苦旅」之二-歐陽子1993.11.11聯閤報副刊
老屋窗口的女性角色、飄迫主題及其它-賞讀「文化苦旅」之三-歐陽子1994.05.26中華副刊
「莫高窟」一文及莫高窟的奧秘-賞讀「文化苦旅」之四-歐陽子1994.03.08中央副刊
「牌坊」與「廟宇」的主題及其它-賞讀「文化苦旅」之五-歐陽子1994.07明道文藝(七月號)
人文山水中的文人冥想-宇黎1996.03.22中央副刊
「山居筆記」,光是名字聽起來就有一種遠離塵囂的悠然。我一直很嚮往那種隱居山林的生活,雖然現實中很難做到,但藉由閱讀,似乎也能偷得片刻的寜靜。這本書的封麵上,可能是一幅水墨的山景,或者是一張充滿詩意的攝影作品,那種留白與意境,光是看著就讓人心生嚮往。我想,作者在書裏一定描繪瞭許多在山中纔會遇到的風景,也許是清晨的薄霧籠罩著山巒,也許是傍晚的夕陽將天空染成一片橘紅,又或是夏夜裏點點螢火蟲在草叢中閃爍。 我不期待書裏會有驚心動魄的情節,反而希望它能帶我進入一個沉靜的世界。也許是書中描寫的日日夜夜,伴隨著四季的更迭,聽著風吹過鬆濤的聲音,感受著雨滴落在屋簷的節奏。可能會有一段關於如何在山中辨識草藥的片段,或者如何觀察不同季節的鳥類遷徙。我也很想知道,在那樣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裏,人的內心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是會變得更加純粹,還是會因為孤獨而湧現齣更多深沉的思緒?我希望作者能細膩地捕捉這些內在的風景,讓讀者在品讀文字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山林帶給心靈的洗滌與滋養。
评分每當我看到“山居”這兩個字,腦海裏就會浮現齣一幅畫麵:依山而建的木屋,炊煙裊裊,遠處是連綿的山巒,近處是清澈的溪流。我想,「山居筆記」這本書,一定能帶我進入這樣一個寜靜的世界。我不期待書中會有什麼戲劇性的衝突,反而更喜歡那些平淡卻真實的生活細節。也許是一段關於采摘山野蘑菇的記述,也許是描繪如何在鼕日裏為爐火添柴,又或是他如何與山中的動物和諧相處。 我很好奇,當一個人選擇住在山中,他會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是否會遵循古老的節奏,日齣而作,日落而息?他的思緒又會因此發生怎樣的變化?是否會更加通透,還是會因為獨處而生齣一些難以言說的孤獨?我希望作者的筆觸能夠細膩而深刻,將山居生活的點滴,化為動人的文字,讓我這個身處鬧市的讀者,也能從中獲得一份心靈的慰藉,感受到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智慧。
评分「山居筆記」,這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召喚力,仿佛在低語著遠離塵囂的召喚。我總覺得,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太需要這樣一本書,能讓我們慢下來,去感受生活本身。我期待書中描繪的,不隻是單純的山川景緻,更多的是人在山中的生活痕跡。也許是作者親手搭建的簡陋小屋,也許是他在院子裏種植的蔬菜,抑或是他晨昏定省的生活規律。 我希望作者能在書中分享他與自然的互動,比如如何學會傾聽山的聲音,如何理解風的語言,又或者,他可能會記錄下他在山中遇到的一些奇特現象,那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難以見到的景象。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能感受到一種生命的韌性。在山林中,生命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著繁衍與凋零,而作者的筆觸,是否能捕捉到這種生生不息的力量,並且傳遞給我,讓我從中汲取一些力量?
评分「山居筆記」,光是名字就有一種迴歸自然的渴望。我一直在想,住在山裏的人,他們的心境會是什麼樣子?是不是會比我們這些身處都市中的人,更加純粹,更加澄澈?我猜想,這本書裏一定充滿瞭作者對山林萬物的觀察和感悟。也許是他對不同季節的色彩變化的細緻描繪,也許是他對雨後山間泥土芬芳的深情贊美。 更吸引我的是,我希望從中能感受到一種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生活方式。作者會不會分享他在山中的日常起居,比如他如何親手耕種,如何收集雨水,如何利用自然的力量來滿足自己的生活所需。我更期待的是,他能在書中分享他與自然對話的心得,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間,是否能帶給他深刻的啓示。如果這本書能讓我感受到一種寜靜緻遠的力量,並且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自然的關係,那將是我最大的收獲。
评分拿到「山居筆記」這本書,我的第一個感覺是它很沉。不是指重量,而是那種字裏行間透露齣來的厚重感。總覺得,能在山裏寫齣“筆記”的人,必然經曆過一些不尋常的歲月,也沉澱瞭許多深刻的體悟。我猜想,這本書裏可能充滿瞭作者對自然萬物的觀察和思考,那些我們平時匆匆一瞥就忽略的細節,在作者的筆下,或許會被賦予全新的生命。比如,一段關於如何觀察一棵老樹的年輪,從中解讀歲月的痕跡;或者,對一種不知名的小花的細緻描繪,以及它在山間悄然綻放的生命力。 我特彆好奇,當一個人真正置身於山林之中,遠離瞭城市的喧囂和人潮,他的感知會變得多麼敏銳。那些細微的風聲、蟲鳴、水流聲,會不會在寂靜的山榖中被無限放大?又或者,作者會在書中分享一些在山中遇到的有趣的人物,也許是隱居的智者,也許是淳樸的山民,他們的故事,會不會也像山間的溪流一樣,清澈而動人?我不奢求它能給我什麼醍醐灌頂的道理,但若能從中體會到一種平和而寜靜的生活態度,就已經足夠讓我滿足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