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第,明朝人,由于家乡福建屡遭倭患,以致从小即关心国事,中年更投笔从戎,建立事功。晚年则纵情山水之间,饱览经书,从事写作,完成代表作《毛诗古音考》,使他跻身古音学与考证学大家之林。本书即在介绍这位学者如何缔造非凡的学术成就,以及由勇勐锐进到圆熟睿智的人生历程。
作者简介
宋美莹
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英国东安格烈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文凭毕业.曾任醒吾商专专任讲师,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兼任讲师。着有《梦窗词研究》等。
序
说起陈第这个名字,恐怕不少人会觉得陌生,事实上,倘若不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也不大有机会知道陈第这个人。这个明朝的学者,主要是因为他的一本着作《毛诗古音考》而留名于历史的,这本书在观念的传承,以及学术方法的创新和建立上,有着划时代的贡献--一种具有独立精神的思考方式,和讲求实际证据的科学方法。尤其重要的是,对流行于清朝的考证学,陈第的启发和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陈第的成就,被后人所肯定的主要是古音的考证方法,研究经学、声韵学和考证学的人,都必须探讨陈第的学术。对这样一个一般人不易触及的领域,我们建议读者应持有的心态是:因为学术是人所创造,它和人的思想、个性也就息息相关,一旦我们将眼光从看似枯燥的学术,转到学者的身上,它就有血有肉、生动活泼起来了。它的发展是与学者的生活和想法、甚至整个时代一起形成的。所以,本书从陈第的生平介绍起,着重写他的思想、个性,和它们之所以形成的原因,只在最后一张写分析陈第学术上的贡献,至于陈第如何考证古音等专业知识,就不是本书能够谈到的问题了。
陈第的学术看来严肃,它的生平却是出人意外地多采多姿。早年的他狂放任侠,喜欢学剑、读书,这两样嗜好,使他日后成为武将和文人两种截然不同的身分。而晚年的他,则对旅游产生了极大的狂热,并在旅途上写下许多诗文,真切地表现出一个心灵的成熟过程,和他独特而积极的人生哲学,陈第的几本研究古音的名着,都是在他的晚年写成的,汇集了他一生的智慧与功力,虽然后人认为他的古音学不够精密,想法却值得学习,因此,陈第思想的形成过程,就更值得我们探讨了。笔者在写这本陈第传的期间,自觉获益匪浅,与其说这本书是在标榜一个学者的成就,不如说是呈现一个人生观与为人处世的典范吧!
这本书的写成,要感谢刘人鹏学姐和蒋秋华学长提供资料,主要参考了金云铭的《陈第年谱》、刘人鹏的《陈第之学术》、贾顺先的《宋明理学新探》等书,特此註明。
我一直认为,能够将一门看似冷门、艰深的学问研究到极致,并且还能将其与自身的人生经历紧密结合,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看到《陈第:文武双全的古音学家》这个书名,我 immediately 感觉到了作者在试图呈现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我不了解陈第具体是哪朝哪代的人物,也不清楚他究竟在古音研究上达到了怎样的境界,但“文武双全”这个词,赋予了他一层更加丰富和立体的色彩。我猜想,他或许是一位游走四方的学者,一边在战场上挥洒汗水,一边在山林间捕捉古代的声韵;或者他是一位身居庙堂的官员,在处理政务之余,又潜心钻研古籍,从字里行间挖掘出失落的音律。这种“文武”之间的平衡和融合,让人不禁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武以安邦”的理念,将这种理念融入到学术研究中,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古音,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几乎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存在,我们只能通过文字来窥探,而陈第,他能够“听”到,能够“感受”到,这本身就充满了玄妙。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体会到古音的魅力,也让我看到一位古代学者是如何将生活、军事和学术融为一体,塑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生传奇。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陈第:文武双全的古音学家》实在是太吸引人了!我一看到这个名字,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位古代的学者形象,他不仅精通文墨,还是一位身怀绝技的武者,更让人惊叹的是,他竟然还是一位古音学家!这个组合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和传奇色彩,让人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我一直对历史人物的故事颇感兴趣,特别是那些在某个领域有着卓越成就,却又不为人熟知的人物。陈第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但“文武双全”和“古音学家”这两个标签,无疑为他勾勒出了一个极其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我很好奇,一位文采斐然的学者,如何能在军事上也有一番作为?他又是如何将这种“文武双全”的精神,渗透到他对古音研究中的?古音研究本身就充满着枯燥和艰深,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而“文武双全”似乎与此有些距离,这种反差让我觉得这本书一定会有很多出人意料的精彩内容,或许是通过他独特的视角来解读古音,或者是在研究过程中,他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砺。这本书的标题,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这位未知人物的好奇之门,我已经在脑海中构思了无数关于他的故事,期待着在书中找到答案,甚至是被他深深地吸引和折服。
评分当我的目光落在《陈第:文武双全的古音学家》这本书的书名上时,一股强烈的好奇心瞬间涌上心头。我并非历史学家,对古音研究也知之甚少,但“文武双全”这个词语,立刻为我勾勒出了一个阳刚与智慧并存的形象,而“古音学家”的定位,又为这个形象增添了一层深邃和独特的色彩。我很难想象,一个人是如何能够在战场上挥洒汗水、保家卫国,同时又能沉浸在浩瀚的古籍中,细致入微地探究那些早已消失的声音的。这种跨领域的极致追求,本身就足以令人敬佩。我猜测,这本书所描绘的陈第,一定是一位集侠骨柔情于一身的奇才,他的军事才能或许让他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果断的思维,而这种思维方式,或许正是他突破古音研究瓶颈的关键。又或者,他的古音研究,也为他在军事策略上提供了独特的见解。这本书的标题,就好比一座未知的宝藏,让我对陈第的生活、学识和思想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我期待着能够通过这本书,一窥这位文武兼备的古音学家的非凡人生。
评分《陈第:文武双全的古音学家》这个书名,简直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瞬间就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力。首先,“文武双全”这四个字,就自带一种传奇色彩,让人立刻联想到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英雄人物,他们要么在战场上杀敌报国,要么在朝堂上运筹帷幄,总是充满了力量感和智慧的光芒。但紧接着,“古音学家”这个定位,就给这个原本就充满魅力的形象,注入了一股截然不同的、更加深邃的气息。我一直在想,古音研究,那得是多么严谨、多么细致、多么需要耐心的一门学问啊,需要浸润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去感受那些已经消逝的声音,去辨别那些微妙的音律。而陈第,他如何将这种静心钻研的学术追求,与“文武双全”的果敢和魄力相结合呢?这其中一定充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本书的标题,就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谜语,让我对陈第这个人充满了无尽的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的“武”体现在哪些方面?他的“文”又达到了怎样的境界?更重要的是,他又是如何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才能,完美地融合到对古音的研究中,从而成就了一番伟业的?这本书,无疑是在我心中播下了一颗探索的种子,我期待着它能带领我走向一段充满惊喜的阅读之旅。
评分说实话,读到《陈第:文武双全的古音学家》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哇,这名字真有意思!”“文武双全”听起来就很高大上,很有气魄,很容易让人想到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但后面再加上“古音学家”这几个字,就瞬间给我一种“穿越感”和“惊喜感”。我脑子里立刻闪过无数个画面:一个身着儒袍的文士,可能还佩戴着宝剑,正在一丝不苟地研究那些泛黄的古籍,或者是在一个幽静的山谷中,倾听风声、鸟鸣,试图从中找到古人的发声方式。这样的组合,实在是太有想象空间了。我一直觉得,历史人物的魅力,就在于他们那些不为人知的侧面,那些我们想象不到的特质。陈第,这个名字对我来说非常陌生,但“文武双全”和“古音学家”这两个标签,已经成功地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很好奇,他到底是怎么做到文武兼备的?他的武艺是否影响了他的学术研究?他的古音研究又是如何深刻的?这本书的标题,就像一个引子,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这位神秘人物的真实故事,想知道他身上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