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结过五次婚、有九个小孩的男人,在他个人事业最不顺遂时,神来之笔,「写」出了这本「惊世之作」。
在这本书里,神透过作者「直接的」和你一起讨论你所有生命与生活中各个层面上的问题:
「人的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是否永远也不会有足够的钱?」
「我到底做过什么事,活该要有如此不断挣扎的一生?」
「如果真有万能的神,这世界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灾难?」
相信每个人都曾经问过这类的问题,但是却往往无解。现在,所有这些问题都将一一的得到回应了。
在这些对话中,神还对这地球提出了有关社会的、教育的、政治的、经济的和神学等各方面的革命性建议,是我们所未见过甚至极少想过的。
这些对话,既迷人又骚乱,既具挑战性又有提昇力。
迷人是因为这些话的深度与广度令人喘息;骚乱是因为它们向我们显示了自己和全人类的面目;有挑战性是因为它们激励我们,要我们比以前更成长,激励我们成为一个新世界的渊源;提升则是因为神认为这一切都是有希望的,可以做到的。
即使我们不相信这些资料是真的自「神」而来,然而诚如作者所说的:「我无意说服,你信不信,我都无所谓。我只不过在分享而己。」所以重要的是这份资料的价值性,是它所带给我们的洞见,对我们的唤醒力,让我们重新点燃了新的生命欲望,对我们在此地球上的生活,产生更有效的推动和改革。
一生在等待的书 孟东篱
这是《与神对话》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或第二部),书中所讲述的都是人生至为重要的事。依据原着者所说,本书的来源是创始宇宙的神,也就是一般所谓的上帝或天主。
身为此书的译者之一,我觉得我目前并不足以写一篇允当的序文或导论,主要是因为本书有许多关键性的息我还未能参透,还未能释然。
然而,这却是我读过的书中对我最重要的一部。或许可说,我的一生都在等待这样的书,都在想要从这样的来源得知这样的讯息。
这书的资讯来源,声称是创造我们宇宙的神。我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他发言的方式,让我欣然愿意相信他是真的,我觉得他充满了关切,充满了对人们循循善诱,充满了智慧与幽默,充满了光明与肯定。
我觉得,如果宇宙的神是这样的,我愿意跟随他,常伴左右。
但是,我并没有失去或放弃我的思辨能力。我仍是严严的思辨,牢牢的把关。如果有神,则人的思辨能力是神赋予人的重大礼物,为了尊敬神,你都必须好好展用它,不然就枉费了神的美意。
而如果没有神,则人的思辨能力更是我们辨别是非的重大依据。
人类从来就不应抛弃他的思考能力。
当然,这不代表顽固与执着。人的心,也应随时向新的讯息开放;只是,他必须懂得检验。
这三部曲,第一部述说个人生活中至为重要的事,第二部述说整个地球和全人类至为重要的事,第三部则述说全宇宙至为重要的事。第一、第二部都己出书数年,在美国造成轰动,第三部则据说要在今年九月出书。我非常斯待能够尽快读到。
我译了第二部,并详读了第一部的英文版。虽然如,我还是不能说「详读」了这两本书。因为我还不能把书中的讯息融会贯通。我认为,这是一部必须一读再读,详加思考与领会的书。
读这部书,如跟一个和煦的谦谦君子谈论宇宙人生,而他懂得很多,他可以无限宽和与退让,他可以风趣幽默而又无所不谈,畅行无而又时有感慨,他的温煦真的让你觉得他是一个光体;而当你想到跟你企膝而谈的这个谦谦君,竟然(可能)是创造宇宙的神时,心里会感到高兴与安慰。
当然,他谈的很多事情是我不能了解或不能接受的,有些时候也颇让我愤愤不平。但他又让我觉得我可以有不解的从,可以有不平的权利。
因为,他,我就是神。我跟他是同质的,我是他的一部分,我是他的分身,或者,我是他的化身。
这个,我相信。因为这是唯一合理的推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神的一部分,都是他的分身与化身。宇宙的全体就是神。
然而,我跟他的争执也就在这里:如果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神的分身与化身,则为什么神的分身与化身要互相杀与吞食呢?为什么要有这么多悲剧呢?为什么非洲的小孩要饿死呢?为什么母亲的乳房要沦为这般干瘪呢?人类的本质既然是神,为什么经过亿亿万万年的演化或轮回,还这般愚蠢与残暴呢?神为体会他自己为无限光明之身,非得要生灵涂炭不可吗?
书中的神一再试图为此解释,但我仍是不能接受,我心中的不平不能为此释然。
其实就我个人的际遇而言,我是经年充满感激的;为天地与万物的美与奥祕,我也经常充满赞叹与感激。我不能释怀的是各种有生之物遭遇的摧残与悲剧。这些事情令人伤痛。如果宇宙间并无有知有情的神,则一切悲剧只是运行与演化所造成;但如果宇宙中有一位有知有情的神,则生命所遭遇的悲剧便变得不但不可解,不可接受,并且不可原谅。
领会宇宙的生命,是我一生最重要的课题,但我还没有看过一本书像这部曲一样,明白表示出自创世的神,并用这么明白而现代化的观念与语言谈论宇宙与人生的要事──而大部分又说得那么好。
至于那些我们所不解和不接受的部分,我也愿意用心去思辨。最重要的是,这个「神」,我愿意聆听他,愿意与之对话或争吵。这在我,是重大的一步。
老实说,我一开始是被它那个“与神对话”的名字吸引的。总觉得里面会有那种宏大叙事,或者高深的哲学理论,甚至是一些神秘的预言。但翻开之后,才发现它更像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甚至有些朴实的交流。我一直在思考,所谓的“神”,究竟是什么?是某个具象的存在,还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觉知?这本书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一种非常温和的方式,引导我去探索这个问题。我尝试着在阅读的时候,想象自己正置身于一个宁静的空间,与一个智慧的、充满爱的存在进行着对话。这种想象,本身就带来了一种奇妙的体验。它没有给我那些压迫性的命令,也没有要求我遵循某种教条,而是像一个老朋友,耐心倾听我的烦恼,然后用一种非常易懂的方式,给我一些建议。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反问的方式,总能让我停下来,思考一些我从未想过的问题。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它所说的“神”,其实就是我自己内心深处最本真的声音,只是被生活中的种种琐事所掩盖了。阅读这本书,让我感到了一种释放,一种卸下重担的轻松。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就带着一种近乎朝圣的心情。封面设计很朴素,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图腾,只是一个沉静的标题,仿佛一种邀请,邀请我去探索更深层的自我,去触碰那些隐藏在生活喧嚣之下,却又至关重要的存在。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决定翻开它,总觉得它不应该被随意对待,而是需要一种专注和虔诚。我期待的,不是一本能提供现成答案的教科书,也不是那种能够立刻解开人生谜题的魔法书,而是希望它能成为一个引路人,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一点启示,在我困惑的时候,给我一些思考的方向。我希望它能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审视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审视那些我习以为常却从未深究的观念。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到一种内心的平静,一种被理解的慰藉,一种与更广阔的宇宙连接的奇妙感受。在翻阅它的过程中,我试图放下所有的预设和成见,以一颗开放的心去接纳它所传递的一切,即使有些内容与我当下的认知有所冲突,我也愿意去尝试理解,去感受它背后可能存在的另一种智慧。这不仅仅是阅读,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旅程,一次对生命本质的追寻。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及灵魂深处的东西很感兴趣。这本书,恰恰就是这样一本。我不是那种轻易相信宗教教义的人,但我相信生命中存在着某种超越我们日常感知的力量。这本书,虽然没有直接谈论宗教,但它所传递的那种宇宙性的视角,那种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却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我喜欢它那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仿佛在一步步地剥开我内心的层层迷雾。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陷入沉思。它提出的问题,总是那么直击人心,让我不得不去面对那些我一直回避的角落。我开始反思我的人生轨迹,我所追求的价值,我与他人的关系。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追逐一些外在的东西,而忽略了内在的丰盈。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需求。它并没有给我任何指令,而是鼓励我去做真正的自己,去拥抱那个完整的我,包括那些被我压抑的阴影。读完之后,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澈,仿佛心灵被洗涤了一般。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读过很多关于心灵成长和自我探索的书,但大部分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提供一些非常程式化的练习。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种生命的絮语,一种灵魂的低语。我没有感觉到它在“教导”我什么,而是在与我“分享”着什么。它的语言非常优美,充满了智慧和爱意,每一句话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直抵人心。我喜欢它那种没有评判的态度,无论是我的缺点还是我的迷茫,它都能以一种包容的姿态去接纳。它让我明白,所谓的“完美”,其实是一种虚幻的概念,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完美,而正是这些不完美,构成了我们独特的生命。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对“成功”和“失败”的定义。我开始明白,真正的成功,或许并不在于我取得了多少成就,而在于我是否活出了真实的自己,是否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喜悦。它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期待,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一种精神的滋养。我最近的生活有些起伏,总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当我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找到了一处避风港。它没有给我那些空洞的鼓励,也没有给我那些不切实际的承诺,而是用一种非常平和,但又充满力量的方式,引导我去理解生命中的种种挑战。我喜欢它那种将复杂的概念简单化的能力,让我能够轻松地去理解那些关于爱、关于自由、关于意义的深层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感受到一种温暖,一种被理解的感动。仿佛有一个充满智慧的朋友,在静静地倾听我的诉说,然后用最恰当的话语,给我最需要的安慰。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让我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总有一束光在指引着我前进。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着无限的潜能,只是需要找到正确的方式去唤醒它。我感觉,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坚定,也更加充满了希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