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孔子,是许多中国人与外国人的盼望;他的见解,清新畅达有活力,发出热与光。青少年欣赏孔子,心灵世界也将随之成长。
长期致力于青少年优良读物推展的业强出版社,所策画的《青少年图书馆》系列丛书已出版达百册以上,特地商请了国家文艺奖、中正文化奖得主,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先生,推出《与青少年谈孔子》、《与青少年谈孟子》这两本书,做为《青少年图书馆》第100、101号纪念专辑,不但以特价发行,并曾于去年(1996)举办座谈会与抽奖活动,来回馈广大的读者。
平易近人,一如其文的傅佩荣,具有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接触了无数的青年朋友,所以深深了解这一阶层年轻人的需要,实际体会青少年朋友所关心的话题,并常以此为创作灵感。多年来创作励志小品、人生思考、哲学思想等作品五十多部,皆以关怀社会、发扬人文精神为出发点,表达清楚切实,发人深省,深受年轻学子的欢迎。因此曾获教育部颁发教学特优奖,民生报评选为热门教授,其作品更是畅销书排行榜上的常胜军。
业强出版社一向重视青少年教育及身心发展,社长陈春雄先生指出:在以功利为导向的社会里,除了教科书和参考书外,专为青少年编辑出版的优良读物,实在少之又少。一般出版品不是太艰涩,就是太浅薄,不适合青少年阅读。基于这样一份使命感,业强特别开拓了《青少年图书馆》书系,长期耕耘,广受好评,其中多数获新闻局优良读物推介。而100、101号更为《青少年图书馆》发行以来的纪念性代表作,这次傅教授融合深入浅出的说明与独特的见解,于轻松活泼中传递德智群美育,让青少年朋友自然地欣赏孔子的深沉智慧与孟子的辩才无碍,有助于陶冶人格,更进一步了解我国固有文化的广博与不朽。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感到惊喜。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和主要学说,更是深入挖掘了孔子思想中蕴含的普世价值,以及这些价值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作用。特别是关于“智”的探讨,书中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学习,如何分辨真伪,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这让我联想到台湾社会现在面临的许多挑战,例如网络上的假新闻、各种片面信息的干扰等等。孔子所倡导的求知精神和理性思考,对于青少年建立独立判断的能力至关重要。此外,书中还触及了“勇”的概念,探讨了如何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对于还在成长、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励。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有条理,每一点都解释得很清楚,让我能够一步步地理解和吸收。
评分读完《与青少年谈孔子》这本书,我真的觉得非常受启发,尤其是在孔子思想的某些面向,我以前真的没有深入思考过。比如书中提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我一直以为就是说人要光明磊落,不要斤斤计较,但作者透过一些生活化的例子,解释了君子之所以坦荡,是因为他心中有道义、有原则,所以面对事情时,不会因为私利而患得患失,自然就能心安理得。相反,小人则因为常常被私欲牵绊,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所以内心总是充满忧虑。这让我联想到现在许多人对名利的过度追求,以及因此产生的焦虑感。孔子的这句话,简直像是一剂心灵的清凉散,提醒我们要回归内心的平静,而不是在外界的喧嚣中迷失。尤其是在升学压力巨大的台湾,很多青少年可能也会面临类似的困境,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审视自己内心的方式,我觉得非常宝贵。作者的笔触很细腻,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像一位朋友,娓娓道来,让人很容易接受。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但说实话,接触到孔子思想时,总觉得有点遥远,像是历史书上的一个名字,或者是一些古老的名言。这次读到《与青少年谈孔子》,我才真正体会到孔子思想的生命力,以及它如何能够与现代生活巧妙地结合。书中关于“仁”的解释,让我印象深刻。我以前以为“仁”就是简单的“爱人”,但作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仁”的更广阔的含义,包括孝悌、忠恕、信等等。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真的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多冲突和误会是不是都能避免?这本书让我看到,孔子并不是一个活在过去的人,他的智慧,跨越千年,依然能够指导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与人相处,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那些渴望在纷繁世界中找到人生指南的青少年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盏明灯。
评分我一直认为,对于青少年来说,引导他们接触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一种巧妙的方式,既要保持原汁原味,又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很高兴《与青少年谈孔子》这本书做到了这一点。书中的一些章节,特别是关于“孝”的探讨,让我重新审视了与家人相处的方式。我以前可能觉得“孝”就是听从父母的安排,但书中更强调的是理解、沟通和尊重,这让我觉得非常贴切。现代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间可能存在代沟,但孔子所提倡的“孝”,其实是一种基于亲情和责任的智慧,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更稳固、更和谐的家庭关系。此外,书中关于“忠”的解读,也让我有了新的理解。在如今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如何保持对工作、对理想的忠诚,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信任,都是非常重要的议题。这本书以一种非常温和、但又充满力量的方式,为青少年打开了认识孔子思想的大门。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我对“与青少年谈孔子”这个主题有点保留,担心会过于枯燥乏味,毕竟孔子思想的某些概念对青少年来说可能比较抽象。然而,《与青少年谈孔子》这本书彻底打消了我的疑虑。作者在阐述孔子思想时,大量运用了青少年熟悉的例子,比如校园生活、朋友间的相处、甚至是网络上的互动,让原本深奥的道理变得生动有趣。书里关于“礼”的讨论,也让我耳目一新。我一直觉得“礼”就是一种形式,是规矩,但作者通过生动的描述,让我了解到“礼”的本质是尊重,是对他人的关怀,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在当今社会,很多青少年可能觉得传统的礼仪已经过时,但这本书却告诉我们,真正懂得“礼”的人,反而更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也更能适应各种场合。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活泼,没有那种板板的正经,充满了亲切感,真的让人觉得孔子离我们并不遥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