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是人類活動和休息的場所,也就是與人生關係極密切的場所。上古先民茹毛飲血,架木為巢,掘地為窖,最後演化至築室建宅,其目的無非在於營生—初時用以避免狂風、暴雨、嚴霜、冷雪、烈日、洪水、猛獸的侵襲;進而追求生理上的舒適享受,滿足心理上的需要;終而達到延續種族生命的願望,完成人生的旅程。
食、衣、住、行是民生的四件要事,是人類生活所不可須臾離者。為人類謀求福祉的中國哲學中,堪輿學的陰宅、陽宅風水學說是最受注重的術數,其影響久遠,深入社會各階層;陰宅風水主宰大人物的齣生和整個傢族的興衰,陽宅風水支配日常生活的金錢、健康以及小孩成長的起伏。所以,陰、陽宅風水在養生送死的人生旅程中,始終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然而,陰宅風水雖力量溥厚,影響悠長,但效應幽冥不顯,人多不察其禍福。陽宅則居住者旦夕生活其中,禍福效應速而顯著,每個人大都能感受得齣。
日本傢相建築協會連閤會會長鶴野晴山先生說:「居住於風水良好的住宅,一傢人融融洽洽,歡笑聲不曾間斷。一旦遷入風水不良的住宅,人際關係將變得不圓滿,彼此之間存著猜疑妒嫉的心理。由此可見,住宅風水是不能忽視的!」
住宅學的起源甚早,相傳上古黃帝時代就有「明堂」之製。《詩經‧大雅‧生民之什‧公劉章》載有周朝的語言:
前往「百泉」,觀察「溥原」登上南岡,找到瞭「京」這個地方又廣大,又寬敝於是用日影測齣山岡的方嚮 看峰巒的麵背,看流水的去來決定瞭居住的地點。
從這個歌詩,可見擇地建宅的法則,至少在周朝以前已經創生。考公劉遷豳之事是在公元前一七九八年,迄今已有三韆七百九十年之曆史,世上的學術,很少有流傳這麼長久的。
黃帝宅經》說:「夫,宅者,乃陰陽之樞紐,人倫之軌模。」又說:「地善,則苗秀;宅吉,則人榮。」指齣住宅是一切事物的重點、人類社會發展的路嚮和規準;人以宅為室傢,夫婦由此起步,居之安,則世派昌盛。居之凶,則門族衰微。自古至今,上自軍國,次及州郡縣邑,下迨村坊署柵,乃至山寮野棧,莫不重視陽宅之法。
學習宅法,須傳授有本,非貫通古今,不能明體達用。陽宅古法,清‧於楷謂「有十三傢之多」。考自《黃帝宅經》以下,尚有劉根《宅經》、劉晉平《宅經》、張子亮《宅經》、刁曇《宅經》、《八卦宅經》、《五兆宅經》、《玄悟宅經》、《右盤龍宅經》、《飛陰亂伏宅經》、《五姓宅經》、《六十四卦宅經》、《宅錦》、《宅撓》、《宅統》、《宅鏡》等書,且遺佚者不知凡幾。諸古書雖內容大同小異,但去古未遠,規製尚存。明末以來,宅學作者益多,或短長互推,或得失參半,或假託古人之名而稱「秘本」,或點竄時賢所述,以為己著,使陽宅學說涇渭不分,真贋莫辨,縱有可資研究之助者,亦不免蕪雜之纍。
清朝以來,在民間流傳最廣的陽宅學說是以東、西四宅命翻「遊年卦訣」的八宅法。而最準驗的玄空宅法,甚少人知道運用,因為玄空學的傳承是很秘密的,可資參考的書籍也很稀少不全,所以不像八宅法的廣為流行。玄空住宅學之受注目,是在蔣大鴻提齣《天元五歌》、《陽宅天元賦》、《陽宅指南》之後;蔣氏名珂,字平階,號大鴻、宗陽子、杜陵狂客,是清初康熙、雍正年間,名震大江南北的玄空地理明師;其地理學遠溯明末地仙目講師(福建泉州人,俗傢姓王名卓,字立如,齣傢後名法心、無著禪師),近受無極子(竺翁、圓覺上人)。喜慶、道光以後,有章仲山、華湛恩、楊九如、硃旭輪、馬泰青、瀋紹勛闡揚。民國後,瀋祖綿、王則先、江誌伊、談養吾、尤雪行、榮柏雲、孔昭蘇等人著書公開玄空秘訣。於是,玄空宅法漸為世人所知重。
近代科技、資訊發達,社會人文結構型態,殊異十九世紀以前,在即將步入廿一世紀的「末現代」,社會的種種變遷,更是急速而劇烈。古代的宅法,用於今日,須有因應通變之道,不能再抱殘守缺,拘泥不化。現代住宅學,除瞭要繼承、活用古代宅法的「理氣」、「形煞」諸法則外,更要結閤現代科學的地質學、環境學、建築學,作以下的研究:
1: 地形分析:研究地質、氣候、雨量、水質、濕度、環境、方位。
2: 空間計畫:通風、採光、動綫、隔間,甚至及於街道、廣場、區域、人車道等方麵的都市計畫。
3: 美學:造形心理學、色彩計畫、質感、景觀設計。
4: 建築力學、材料學、人體工學、衛生設備、防災防盜設備、照明工程。
能符閤現代人心理需求,使人的生活更方便、更舒適、更健康,提高生活品質的住宅學,纔是真實而完美的現代住宅學。
本書即朝著此一宗旨而作,嘗試盡量將中國古代博大精深的宅法,予以精簡化、係統化,配閤現代建築理念,形理並重,以斷驗最準的玄空學為骨架,兼採其他學派在實驗上有準確性的法則,來介紹適閤現代需要的住宅學理。
天下間的事物,不是全美無缺的。住宅也是一樣,不可能全美無缺。在現代研究住宅學,不是在尋找一幢「零缺點」的富貴住宅,而是在探尋如何改善缺點的方法,運用人的智慧、開發人的潛能來調整不利的住宅因素,進而剋服住宅的不利影響。這樣,人纔活得有尊嚴,人的存在纔有意義,也是究現代住宅學最可貴的哲理。
這本書的初稿完成於一九八五年夏天,這七年多來,我不曾間斷的考證、實驗、收集相關資料,予以補充、改寫,並引用許多很不錯的日本屋相傢的見解,希望能達到理想的地步。相信是現今市麵上唯一以現代語言解說玄空陽宅學、最具現代建築理念的一本陽宅書籍,但願拋磚引玉,至盼有心人士,能共同來為人類生活的幸福而努力。
最後,我要感謝書畫大師李轂摩兄為書名題賜墨寶,好友杜柳鋒醫帥、孫坤芳建築師、信義房屋總經理周俊吉協助收集資料,門人戴建隆、張建民、陳泱丞幫忙整理、校稿,使本書得以順利完成。
我一直是個對風水學非常感興趣的讀者,尤其是在傢裝方麵,總想找一些既實用又符閤現代審美的方法。在翻閱《玄空現代住宅學》這本書時,我被它在理論深度和實踐指導上的平衡所打動。書中的內容似乎並非空談,而是結閤瞭我們現代人居住的具體情況,提齣瞭很多可操作性的建議。我最關注的是關於“巒頭”的講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形傢”風水,比如周圍的山脈、河流、建築等對住宅的影響。書中對此進行瞭詳細的分析,並提供瞭如何通過觀察地貌特徵來判斷房屋吉凶的方法。同時,它也深入淺齣地介紹瞭“理氣”方麵的內容,比如如何根據房屋的方位和時間來推算吉凶。我尤其對書中關於“二十四山”、“九宮八卦”的運用感到好奇,這些古老的知識如何在現代建築中得到體現,又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好地理解房屋的內在和外在環境如何相互作用,並從中學習到一些能夠有效改善居住風水的方法,讓我的傢變得更加舒適、和諧。
评分初拿到《玄空現代住宅學》這本書,我首先被其嚴謹的排版和清晰的圖示所吸引。作為一個對居住環境品質有著較高追求的人,我一直希望能夠找到一種係統性的方法來提升傢的能量和舒適度。這本書似乎恰好填補瞭我的這一需求。我花瞭些時間閱讀瞭其中關於“玄空飛星”的理論基礎,雖然初看有些復雜,但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圖錶,將抽象的概念變得直觀易懂。我尤其感興趣的是如何根據房屋的坐山朝嚮和入住時間來確定不同的飛星組閤,以及這些飛星組閤對傢庭成員健康、財運、事業等方麵可能産生的影響。書中對“旺山旺嚮”、“上山下水”等概念的闡釋,讓我對房屋的選擇和布局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我還注意到書中提到瞭如何通過“化解”和“布局”來改善不良的飛星組閤,這給瞭我很大的啓發。我設想,通過書中介紹的方法,或許可以更科學地評估現有住宅的優缺點,並找到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這本書的內容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本專業的指南,提供瞭一個解決居住問題的全新視角,讓我對如何優化自己的居住環境充滿期待。
评分作為一名對居住環境有較高要求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對如何提升傢居生活的品質感到好奇。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瞭《玄空現代住宅學》這本書,其書名就透露齣一種古老智慧與現代生活的結閤。我嘗試著去理解書中關於“玄空風水”的精髓,特彆是它如何將時間(飛星)與空間(住宅)相結閤來分析住宅的能量場。我留意到書中對“零神”、“正神”的闡釋,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概念來布局財位和健康位,這對我這個渴望提升傢庭運勢的人來說,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書中還詳細介紹瞭如何根據住宅的坐嚮、樓層以及居住者的生辰八字來確定適閤的布局,這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個性化,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提供量身定製的建議。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化煞”和“催旺”的具體方法,這些方法似乎並不復雜,但卻能夠帶來顯著的改善。我期待著從這本書中學習到更多關於如何科學地調整傢居環境,從而為我的傢庭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和運勢。
评分我對居住環境的舒適度和傢庭的和諧發展一直非常重視,因此在選擇傢居相關的書籍時,我總會傾嚮於那些既有深度又不失實用性的內容。《玄空現代住宅學》這本書便是我近期閱讀過的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本。它並非簡單地羅列風水禁忌,而是從更宏觀和係統的角度,闡述瞭如何將傳統玄空風水理論應用於現代住宅。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八宅明鏡”和“紫白飛星”相結閤的論述,這讓我對如何根據房屋的朝嚮、格局以及入住時間來分析住宅的吉凶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書中對“五行生剋製化”在住宅布局中的應用也進行瞭詳細的講解,這對於理解不同區域的功能和如何進行閤理的色彩、材質搭配非常有幫助。我感興趣的是,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利用室內裝飾、綠植以及擺件來調節氣場的方法,從而達到趨吉避凶、增旺傢運的目的。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提供瞭一個科學的框架,幫助我們理解住宅與居住者之間的能量互動,並提供瞭切實可行的調適方法,讓我對如何打造一個真正宜居、旺宅的空間有瞭更明確的方嚮。
评分我一直對風水這門古老的學問充滿好奇,尤其是如何將其與現代居住環境巧妙融閤,解決我們當下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最近,我在書店偶然翻閱到瞭《玄空現代住宅學》,這本書名就深深地吸引瞭我。我嘗試著去理解其中的一些基本原理,比如如何通過調整房屋的朝嚮、布局來趨吉避凶。書中對“氣”的流動、陰陽平衡的講解,雖然我初次接觸,但感覺並非高不可攀,而是有其科學的依據和邏輯。我特彆留意瞭關於采光和通風的章節,這對於改善居傢舒適度至關重要。書中似乎提供瞭一些具體的建議,比如如何利用窗戶的位置和大小來優化自然光照,以及如何通過閤理的通風設計來提升室內空氣質量。我還對書中關於“形傢”和“理氣”相結閤的論述感到新奇,這錶明瞭這本書並非隻停留於理論層麵,而是試圖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實踐方法。我期待著能夠從中學習到更多關於如何打造一個既符閤風水原則,又能兼顧現代生活需求的健康宜居空間。這本書對我而言,就像是打開瞭一扇瞭解傳統智慧在現代生活中應用的大門,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探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