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代」,是指以「擬作」、「代言」方式所完成的詩賦作品;「贈答」,即「贈答詩」,乃係文人間藉以交通往還的詩作。自漢魏以來,這兩類文學便一直是當時文人創作的大宗。前者,銘記著人文世界承繼新變的行進軌跡;後者,則圖寫瞭當代瞬間的個體存在情境,和與之盤結互動的多重關係網絡。而該時期的諸般文學風貌,也就在它們的形成、發展與交互影響之中,紛然呈顯。
本書以漢魏六朝的「擬代」、「贈答」為基本素材,並嘗試提齣若乾新觀念,除瞭為素被誤解的擬作、代言現象,在文學史上重新定位外;更就嚮來乏人關注的贈答詩,進深入探討。
著者梅傢玲,國立颱灣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教於國立颱灣大學中國文學係。
我之所以會關注到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主題觸及瞭我一直以來對文學演變過程中的一些思考。總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學習文學史,似乎總是在強調那些宏大的敘事,或是某某名傢如何開宗立派,但那些更細微、更日常的文學實踐,比如親友之間的交流,或者文人之間的一種情感寄托,往往被邊緣化瞭。而“擬代”和“贈答”這兩個概念,恰恰能很好地切入這一點。擬代,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一種情感的投射,一種身份的假藉,用來抒發那些不便直接言說的情懷?而贈答,更是直接的互動,是思想和情感在人際交往中的碰撞和迴響。如果這本書能深入剖析這些看似“瑣碎”的文學形式,揭示它們背後蘊含的時代精神、社會風貌以及個體的情感世界,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我期待作者能用一種全新的視角,或者說一種更貼近人情世故的方式,來解讀漢魏六朝那段風雲變幻的文學時期,讓那些古老的文字重新煥發生機。
评分當我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時,腦海中立刻浮現齣古代文人之間那種亦師亦友、亦敵亦友的復雜關係。漢魏六朝,那是一個風雲激蕩的年代,也是一個文人輩齣的時代。在那個時代,文字不僅僅是記錄曆史、抒發情懷的工具,更是構建人際關係、維係社會網絡的重要媒介。“擬代”這個詞,讓我想到瞭古人含蓄內斂的情感錶達方式,比如藉他人之口、之事來抒發自己的心意,或者在創作中融入某種假托的情境。而“贈答”則更直觀地展現瞭文人之間的唱和、應酬、乃至學術辯論。我想,這本書或許能帶領我們走進那些文人雅士的日常生活,去感受他們之間細膩的情感交流,去理解那些看似平淡的文字背後所蘊含的深意。這是一種更加貼近“人”的文學研究,也是我一直以來所渴望的。
评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倒是挺有意思的,封麵選用瞭那種帶有古典韻味的宣紙質感,淡淡的米黃色,上麵是中國傳統水墨畫的風格,幾筆寫意的山水,再配上幾個蒼勁有力的隸書大字,整體感覺非常沉靜內斂。拿到手裏,紙張的厚度也剛剛好,不是那種輕飄飄的,而是帶著一種實在的分量,翻頁的時候觸感很舒服,也經得起反復翻閱。書脊處燙金的標題,在燈光下泛著低調的光澤,非常雅緻。我個人其實挺看重書籍的物質呈現,畢竟閱讀不僅僅是知識的吸收,也是一種感官的享受。好的裝幀能讓人在拿起書的那一刻就心生好感,對書的內容也多瞭一份期待。當然,這些外在的東西隻是開胃菜,真正能留住讀者的還是內容本身。不過,光是這份對細節的用心,就足以讓我在書架上為它騰齣專門的位置。
评分我對漢魏六朝時期的文學一直有著一種特彆的情感,總覺得那個時代,既有承襲傳統的厚重,又有革故鼎新的銳氣。三國鼎立的政治格局,文人階層的興起,以及玄學思潮的湧動,都為文學的繁榮提供瞭肥沃的土壤。然而,在很多文學史的敘述中,我們似乎總是圍繞著曹操、曹植、建安七子,或是“三曹”展開,討論他們的詩歌成就,他們的創作風格。但我總覺得,文學的生命力,不僅僅體現在那些驚世駭俗的篇章裏,更藏在那些流傳於文人雅士之間,或是寄托於日常交往中的文字裏。比如,那些朋友間的唱和、問候,或是為生計奔波時的感慨,甚至是一些看似平常的應酬之作。如果這本書能夠將目光聚焦在“擬代”和“贈答”這些更為精細的文學現象上,去發掘那些被忽略的聲音,去呈現一個更立體、更多元的漢魏六朝文學圖景,那將是多麼令人振奮的事情。
评分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就像在浩瀚的文學海洋中找到瞭一片未被充分開發的島嶼。以往我們閱讀漢魏六朝的文學作品,更多關注的是其在詩歌、賦體等文學體裁上的革新,或是其所代錶的時代精神的高度。但“擬代”與“贈答”這兩個詞,卻引導我去思考一個更具象、更有人情味的角度。擬代,是不是可以看作是古人在錶達復雜情感時的一種委婉方式?比如,藉用某個典故,或是虛構一個場景,來寄托自己的哀思,或是錶達對友人的思念?而贈答,則是文人之間最直接的交流,是思想的碰撞,是情感的傳遞,也是一種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的過程。如果這本書能從這些具體的文學實踐齣發,深入挖掘其背後的文化心理、社會背景,甚至是文人之間的交往模式,那將是對漢魏六朝文學研究的一次重要補充,也會讓讀者對那個時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