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是从西方古今绘画材料历史的沿革以迄今在各种与油画创作相关的材料及其应用方法进行条理分明的介绍,内容包含绘画技法简史、各种油画材料、工具特性与制造,以至于油画病变及保存环境的分析。本书理论与实际并重,为艺术创作者、修护者及收藏家必读之参书借。
作者简介
陈淑华
台湾彰化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76级毕业后,负笈法国留学,修得巴黎科学与技术学院油画修护硕士及巴黎第一大学西洋美术史博士。留法期间除了接受考古、文献整理及美术史分析的专业训练之外,便已不断地努力收阅关于传统油画材料技法的文献,对于资料中所记载的材料和配方亦会亲自去实验。回国后,曾任教于辅大应用美术系,现任职师大美术系所专任教授,并于国立台北师范学院及辅仁大学兼任,讲授绘画材料学、西洋艺术史、素描等课程。课余从事油画创作甚勤,以专作研究及从事绘画创作为职志。
除了本书之外,现着有台湾影像历史系列《典藏手绘封》、中国巨匠系列《陈慧坤》、《隽永、自然、陈慧坤》、《印象、巴黎》……等。
第一章 绘画技法简史
一、油画发明以前的绘画技法
1.. 绘画的起源:洞窟壁画
2.. 古代绘画
3.. 中世纪绘画
二、油画技法的建立与北方风格
1. 漆器的影响
2.. 凡艾克之前的尝试
3.. 凡艾克的贡献与北方风格
4.. 北方油画技法的影响
三、现代油画技法的诞生
1.. 提香与南方风格的建立
2.. 鲁本斯与南北油画技法的融合
3.. 十七世纪其他画家
四、传统技法的沦落
1.. 十八世纪的转变
2.. 十九世纪前半:古典与浪漫的对立
3.. 十九世纪后半:印象派画家的风格
4.. 当代画家的技法
第二章 基底材
一、基底材的重要性
二、基底材的种类与其特性
1.. 画布
2.. 木材
3.. 合板
4.. 条板
5.. 卡纸
6.. 金属板
三、基底材的准备
1.. 画布
2.. 木板
3.. 合板或条板
4.. 卡纸
5.. 金属板与其他
第三章 打底
一、打底的目的
1.. 就美学角度而言
2.. 就物理学角度而言
3.. 就技法的层面而言
二、自行打底的理由
三、打底的种类与特性
1.. 传统打底
2.. 其他打底
四、打底的白色涂料
1.. 石膏粉
2.. 白垩粉
3.. 铅白
4.. 立德粉
5.. 其他
五、打底的配方与方法
1.. 传统打底法
2.. 其他打底
六、有色打底
1.. 红色底
2.. 灰色底
第四章 色粉与颜料
一、颜料的历史
1.. 史前时代
2.. 埃及
3.. 古希腊罗马
4.. 中世纪
5.. 十五、十六世纪
6. 现代颜料
二、色粉的种类及其制造
1.. 有机色粉
2.. 天然矿物色粉
3.. 人工合成色粉
三、色粉与颜料的特性及其标记
1.. 耐光性
2.. 覆盖力与透明度
3.. 古希腊罗马
4. 混色问题
5. 毒性
6. 颗粒大小
7. 吸油度和颜料层坚韧度
8. 颜料的干燥速度
9. 堆塑性与流动平涂性
10. 价格
四、油画的命名与重要色系的特性分析
1.. 白色系
2.. 黄色系
3.. 红色系
4.. 褐色系
5.. 蓝色系
6.. 绿色系
7.. 紫色系
8.. 黑色系
五、油画颜料的研磨
1.. 自己研磨颜料的理由
2.. 工具
3.. 研磨用油
4. 研磨油的用量
5. 研磨颜料的方法
6. 颜料的保存
7. 石研板的清洁
六、工业颜料管的选择
第五章 画用油、催干剂及坦培拉媒介剂
一、画用油
1.. 干性油
2.. 挥发性油
3.. 理想的画用油的使用方法
二、催干剂
1.. 催干剂的用途
2.. 催干剂的历史
3.. 催干剂的成分与制造
4.. 催干剂的正确使用方式
第六章 凡尼斯
一、树脂的种类
1.. 天然树脂
2.. 化学树脂
二、柔化剂与溶剂的选择
1.. 柔化剂
2.. 溶剂
三、树脂的溶解
1.. 硬性树脂的溶解:热制法
2.. 软性树脂的溶解:冷制法
3.. 化为树脂
四、凡尼斯的种类及其使用方式
1.. 补笔凡尼斯
2.. 画用凡尼斯
3.. 保护用凡尼斯
第七章 工具
一、画笔
1.. 硬毫笔
2.. 软毫笔
3.. 画笔的选择
4.. 画笔的保养
二、画刀
1.. 画用画刀
2.. 调色盘用画刀
3.. 刮掉画面用颜料画刀
三、调色盘
1.. 材质
2.. 调色盘的造型和细节
3.. 整理与保养
四、油壶
五、托腕棒
六、笔洗壶
七、其他
第八章 油画作品的保存
一、因材料运用不当所引起的病变
1.. 龟裂现象
2.. 剥落
3.. 色层的收缩与皱纹
4.. 颜料层的褪色或变灰问题
5.. 画面变黄的问题
6.. 色层产生斑点
7.. 修饰痕
二、因保存环境不当所产生的问题
1.. 基底材的伤害
2.. 画面与打底层的伤害
三、人为粗心的意外伤害
四、油画维护时应注意事项
1.. 画面的保护
2.. 画作背面的保护
3.. 油画保存的适当环境
结语
作为一个在台湾从事油画创作多年的艺术家,我深刻体会到,对油画材料的深刻理解,是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一环。我见过太多因为对材料了解不足而导致的作品遗憾,比如色彩变黄、画面开裂、颜料脱落等。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解答我关于油画材料所有疑问的书籍,并能为我提供科学、准确的指导。 《油画材料学(修订版)》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我非常期待它能详尽地介绍油画颜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它们在绘画中的实际应用。我希望能够了解到,不同颜料的“色光”是如何产生的,它们为何能够呈现出如此丰富多样的色彩。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深入研究各种油画媒介剂的原理,比如,它们是如何影响颜料的干燥速度、粘稠度和光泽度的,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配比,来达到特定的绘画效果。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关于颜料和媒介剂之间相互作用的详细分析,从而帮助我更有效地规避创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评分我是一位在台湾从事油画创作的艺术家,近年来,我越来越感到,在追求艺术表现力的同时,对材料本身的深入理解,是不可或缺的。我一直相信,真正的艺术不仅仅在于创作者的构思和技法,更在于他对所使用的材料拥有深刻的洞察力,能够驾驭材料,让材料服务于艺术表达。然而,许多现有的油画教材,虽然在技法上做了详尽的阐述,但在材料学的部分,往往点到为止,不够深入。这使得许多像我一样的艺术家,在实际创作中,常常会因为对材料的不了解而遇到瓶颈,甚至出现一些无法挽回的错误。 我非常期待《油画材料学(修订版)》能够填补这一空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油画颜料的构成,包括颜料的来源、成分、制造工艺,以及不同颜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例如其遮盖力、透明度、着色力、耐光性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深入探讨各种媒介剂的作用原理,以及它们如何与颜料发生作用,影响画面的质感、光泽和干燥速度。例如,我一直想了解,为什么有些媒介剂会使画面产生微妙的裂纹,而另一些则能让画面保持光滑平整?这些都是我迫切想知道的答案。
评分油画材料学(修订版)这本书,我可是期待好久了!我本身就是个热爱绘画的业余爱好者,平时最喜欢的就是用油画来创作,那种颜料在画布上堆叠的质感,色彩饱满浓郁的魅力,真的是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然而,每次在创作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关于颜料、媒介剂、画笔选择的困惑。有时候,我看到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油画颜料,各种品牌、各种系列,真的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也搞不清楚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是色彩的纯度不同?还是着色力有差异?或是干得快慢不一?这些问题,常常让我犹豫不决,影响了我的创作效率。 尤其是在选择媒介剂的时候,更是让人头疼。什么松节油、矿物油精、亚麻籽油、核桃油、罂粟籽油,还有各种添加剂,比如快干剂、增稠剂、柔化剂等等,它们的作用究竟是什么?什么时候该用哪种?用多了会不会影响颜料的保存性?用少了会不会让画面显得死气沉沉?这些都是我一直想弄清楚的。以前只能靠着网上的零散信息,或者向画友请教,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不够权威。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我的福音。我希望它能详细地讲解各种油画材料的特性,比如颜料的成分、它们的耐光性、稳定性,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评分老实说,我一直对油画材料的“科学”那一面感到非常好奇,但市面上相关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看得我云里雾里,要么就是过于浅显,对实际操作的指导意义不大。我是一名美术系的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一些基础的油画知识,但当我真正开始独立创作时,才发现自己对材料的认知是多么的匮乏。比如,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用了两种看起来很相似的颜料,但画出来的效果却天差地别;或者,我按照书上的方法调配媒介剂,但画面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颜料干燥得过快,导致画面斑驳,或者颜料干燥得过慢,让我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叠加。 我特别希望《油画材料学(修订版)》能够以一种更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讲解油画材料的科学原理。我希望能学到关于颜料的细度、颗粒大小对色彩表现的影响,以及不同颜料的干燥速度是如何受其化学成分和颜料颗粒大小影响的。同时,我也非常希望它能详细介绍各种媒介剂的功能,比如它们是如何改变颜料的粘稠度、流动性,以及它们对颜料的粘合力、耐久性有什么影响。我渴望了解,哪些媒介剂可以增加颜料的透明度,哪些可以带来更强的光泽,又有哪些可以帮助颜料更好地附着在画布上。
评分这本书,我一直关注着它的出版信息,直到它终于上市,我迫不及待地就去书店翻阅了。作为一名在油画创作的道路上摸索了多年的实践者,我深刻体会到,扎实的材料学知识是提升绘画技艺的关键。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问题,比如画面开裂、色彩变黄、颜料脱落,并非完全是技巧的问题,而是对材料的理解不够深入所导致的。例如,不同颜料的化学成分不同,它们混合在一起可能会产生化学反应,影响画面的持久性。再比如,媒介剂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颜料的流动性、光泽度以及干燥速度,错误的搭配不仅会影响创作过程的流畅性,甚至可能对画作的寿命造成损害。 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油画颜料的种类,包括传统颜料和现代合成颜料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各自适合的应用场景。同时,也希望能够详细介绍各种媒介剂的成分、性质以及它们对颜料的物理和化学影响。例如,为什么有些媒介剂可以加速干燥,而有些则会延缓?它们对画面的光泽度又有什么样的影响?此外,画笔的选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画笔,适合不同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效果,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这方面的详细指导。
评分作为一个在台湾土生土长的油画爱好者,我一直深深着迷于油画那独特的质感和丰富的色彩层次。然而,多年来,我始终在摸索中前进,尤其是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总是感到力不从心。我看到很多国外艺术家对于材料的运用,简直是出神入化,但当我尝试模仿时,却常常事倍功半。我怀疑,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于油画材料的理解,还没有达到那个深度。市面上虽然不乏油画教程,但大多侧重于绘画技巧的讲解,对于材料本身的深入剖析,却显得有些不足。 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我迫切希望它能深入讲解油画颜料的“前世今生”,比如不同品牌的颜料,它们在颜料颗粒研磨的精细程度、颜料与胶的比例、以及所使用的矿物或合成颜料的纯度上,分别有什么样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如何最终影响到画面的色彩表现力和持久性的?另外,我也希望能够详细了解各种媒介剂的功能,比如,如何通过调整媒介剂的比例,来控制颜料的干燥速度,如何让画面产生独特的肌理效果,以及如何避免因媒介剂使用不当而造成的画面老化、变色等问题。
评分作为一个在台湾生活的油画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解答我对油画材料疑问的书籍。我曾经尝试过自己阅读一些国外的专业文献,但很多内容都过于艰深,而且与我实际使用的材料和创作习惯存在一定的距离。我更希望有一本能够贴近我们的实际情况,能够解释我们日常绘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的书。 《油画材料学(修订版)》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我非常期待它能够深入讲解油画颜料的“家族史”,例如,不同颜料的矿物来源,它们的提炼过程,以及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如何保证这些颜料的纯度和稳定性。我希望能够了解到,为什么有些颜料的覆盖力特别强,而有些则非常透明;为什么有些颜料在光照下容易褪色,而有些则能历久弥新。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对各种油画媒介剂的化学原理进行详细的阐述,比如,它们是如何改变颜料的干燥速度,如何影响画面的光泽度和肌理,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才能避免画面出现开裂、剥落等问题。
评分我一直认为,油画创作的魅力,不仅在于色彩的挥洒和构图的巧妙,更在于艺术家对所使用的材料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精准的掌控。很多时候,我们所追求的独特质感、细腻的层次,甚至是特殊的视觉效果,都离不开对油画材料的深入研究。然而,在台湾,要找到一本能够系统讲解油画材料学,并且能够指导我们如何实际运用的书籍,一直以来都颇具挑战。 《油画材料学(修订版)》的出现,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我非常期待它能够详细地介绍油画颜料的构成,例如,不同颜料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对颜料的着色力、透明度和光泽度有什么影响。我希望能够了解到,为什么有些颜料看起来很鲜艳,但干燥后会变暗,而有些则能保持原有的色彩。此外,我也迫切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各种媒介剂的作用原理,例如,它们是如何改变颜料的粘稠度,如何影响颜料在画布上的附着力,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媒介剂的配比,来达到不同的绘画效果。
评分一直以来,油画材料的神秘感,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未解之谜。我喜欢油画带来的厚重感和丰富的色彩表现力,但每次面对琳琅满目的颜料瓶和各种各样的媒介剂,我总会感到无从下手。尤其是在一次创作中,我尝试使用了一种新的媒介剂,结果导致画面干燥后出现了一层白色的膜,这让我非常沮丧,也对材料的使用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我意识到,光有绘画技巧是远远不够的,了解材料的本质,才能更好地驾驭它。 这本书的出版,让我看到了希望。我非常希望它能够详细地介绍油画颜料的种类,比如,不同画家颜色(Cadmium Red, Ultramarine Blue等)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它们为什么会有如此鲜艳且稳定的色彩?而一些传统的天然颜料,比如群青,它们在现代合成颜料面前,又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此外,我也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各种媒介剂的作用机制。例如,为什么有些媒介剂可以增加颜料的透明度,而有些则会增加其厚重感?它们是如何影响颜料在画布上的附着力,以及最终画作的寿命的?
评分油画,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绘画媒介,更像是一种与材料对话的过程。我喜欢那种颜料在画布上堆叠出的厚重感,那种光影交织的变化,以及那种永恒的艺术生命力。然而,在实际创作过程中,我时常会遇到一些关于材料的困惑,比如,为什么我调配的颜色会随着时间而变暗?为什么有些地方的颜料会开裂?这些问题,让我在创作时感到不安,也让我对自己的技法产生了怀疑。 我将这本书视为一次学习材料学知识的绝佳机会。我希望它能详细地解释油画颜料的分类,包括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的差异,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我希望能够了解到,不同颜料的“化学稳定性”是如何影响画作的保存性的,哪些颜料不适合相互混合,又有哪些颜料需要特别的注意。同时,我也非常希望它能深入讲解各种油画媒介剂的成分和功能,比如,它们是如何改变颜料的干燥速度,如何影响画面的光泽度和肌理,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它们,才能让画面更具表现力,同时又能保证画作的持久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