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一百三十七篇翻譯文章及日文文獻原件,涵蓋瞭日治時期新聞、雜誌上,畫傢發錶的颱灣風景印象記、颱灣美術展評論、畫傢美術論、颱灣畫壇迴顧等,內文分七大主題:風景心境、青春少年時、評論官展、接力演齣、個人風格、生活美術、颱灣美術論,每一主題前並有導讀文章,介紹分析相關之美術史文獻特質。書末附有詳細人名、團體組織、美術文化用語之名詞解釋及索引,除瞭引導研究者使用史料的方法,也有助運用史料與查閱上的便利。文章生動有趣,文筆優美平易,除瞭提供該時期之美術、社會、曆史發展研究外,也適閤一般大眾閱讀。
作者簡介
顔娟英
堪薩斯大學藝術史碩士,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國立颱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兼任教授、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兼任教授,著有《颱灣近代美術大事年錶》、《風景心境:颱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等書。
上冊
齣版序 半個颱灣人,十足文化人/李賢文
序 颱灣近代美術的感想/鶴田武良
序 美術文化的記憶庫/顔娟英
主題一 風景心境
導讀一 觀看與思索風景
1-1 水彩畫與颱灣風光 石川欽一郎 《颱日報》1908.1.23[4]
1-2 颱灣地區的風景鑑賞 石川欽一郎 《颱灣時報》1926.3
1-3 初鼕漫步 石川欽一郎 《颱灣時報》1926.12.87-92
1-4 麗島餘錄 石川欽一郎 《颱灣時報》1926.7
1-5 塔塔加的迴憶 石川欽一郎 《颱灣時報》1929.11
1-6 颱灣的山水 石川欽一郎 《颱灣時報》1932.7
1-7 颱灣風光的迴想 石川欽一郎 《颱灣時報》1935.6
1-8 樹木和風景 石川欽一郎 《颱灣時報》1936.4
1-9 颱灣旅行感想 三宅剋己 《●●●》110(1914.4)
1-10 颱灣的蕃界 河閤新藏 《中央美術》2.8(1916.8)
1-11 繪畫旅行通信 蜂榖生 《颱日報》1917.3.8[4]
1-12 洋畫傢所見的颱灣 石川寅治 《颱日報》1917.4.15[1]
1-13 鞦空高爽 到蕃地便感受到鞦意,自然的心錶現在色彩上 鹽月桃甫談 《颱日報》1928.10.7[7]
1-14 颱灣的山水 鹽月桃甫 《颱灣時報》1938.1
1-15 內太魯閣行 東颱灣旅行的懷想 鹽月桃甫 《颱灣時報》1939.10
1-16A從烏來到淡水 颱灣風物記之一 川島理一郎 《中央美術》1929.1
1-16B颱南、安平風物記 颱灣紀行之二 《中央美術》1929.3
1-17 我眼中所見的颱灣風景 丸山晚霞 《颱灣時報》19331.8,9
1-18 颱灣的山水 藍蔭鼎 《颱灣時報》1932.7
1-19 颱灣的印象 難看的女學生製服 竹久夢生(竹久夢二) 《颱日報》1933.11.14[6]
1-20 映入藝術眼中的颱灣風物詩 藤島畫伯談繪畫之旅 《颱灣新聞》1935.2.3[2]
1-21 談幸福 紅頭嶼觀察 明石哲三 《●●●》1935.11
1-22 荒涼的景象 期待風土的花朵盛開 立石鐵臣 《颱日報》1940.4.12[6]
1-23 十人展同人談颱灣風景 齣席者:古川義光╱飯田實雄╱宮田彌太朗(郎)╱吉見莊助╱小田部三平╱宮田金彌╱久保田明之 《文藝颱灣》1.3(1940.5)
1-24 繪畫座談會 日本式繪畫及戰爭畫等 齣席者:金關丈夫╱立石鐵臣╱飯田實雄等 《東寜》1941.10
主題二 青春少年時
導讀二 夢想巴黎
2-1 以雕刻「蕃童」入選帝展的黃土水君 其奮鬥及苦心談 記者採訪 《颱日報》1920.10.17[7]
2-2 齣生於颱灣 黃土水 《東洋》25-2、3(1922.3)
2-3 颱灣的藝術係中國文化的延長與模仿 黃土水痛嘆 帝展參展作品「水牛」製作中 《颱日報》1923.7.17[7]
2-4 緻本島美術傢 陳植棋 《颱日報》1928.9.12[3]
2-5 薰風榻 石川欽一郎 《颱灣時報》1929.7
2-6 熊與豹 美術的颱灣童話故事 石川欽一郎 《 》337(1933.2)
2-7 畫室內省錄三則 鹽月善吉 《颱日報》1930.1.26[3],28[3,10]
2-8 自畫像 鹽月桃甫 《颱灣時報》1940.12
2-9 巴黎管見 陳清汾 《颱日報》1931.12.24[6],25[10],27-29[6]
2-10 颱展特選的心路曆程 利用圖書館的心聲 全島徵文比賽第二名 郭雪湖 《颱日報》1932.1.16[6]
2-11 巴黎的印象 楊佐三郎 《颱灣教育》1934.1
2-12 藝術無國界 楊佐三郎 《南方美術》1941.8
2-13 美術鑑賞 蔡???巖 ?????灣遞信》1934.4
2-14 颱陽畫傢談颱灣美術 廖繼春╱陳澄波╱李石樵╱楊佐三郎╱顔水龍 《颱灣文藝》1935.7
2-15 美術季 作傢訪問記(十) 陳澄波 《新民報》1936.10.19
2-16 美術的迴響 陳澄波 《諸羅城趾》1937.3.2-3
2-17 超現實主義繪畫 新見棋一郎 《颱日報》1937.5.11[5]
2-18 地方色彩 立石鐵臣 《颱日報》1935.5.29[6]
2-19 美術片談 觀畫的心 藍蔭鼎 《興南新聞》1943.8.9[4]
主題三 評論官展
導讀三 營造南國美術殿堂-颱灣展傳奇
3-1 第一迴颱展評 鷗亭生 《颱日報》1927.10.13-11.2
3-2 第一????展洋畫概評 鹽月桃甫 《颱灣時報》1927.11
3-3???二迴颱灣美術展覽會 會場中一瞥作如是觀 漢文記者 《颱日報》1928.10.26[漢2]
3-4 第四迴颱展觀後記 N生記 《颱日報》1930.10.25-11.3
3-5 第五迴颱展評論 鷗亭生╱XYZ生 《颱日報》1931.10.26,10.31,11.1,11.2
3-6 答覆對第五迴颱展鑑查的偏見 鹽月善吉(審查員) 《颱日報》1931.10.31[4]
3-7 第六迴颱展之印象 鷗亭生 《颱日報》1932.10.26-11.3
3-8 今年第七迴的颱展 鷗汀生╱永山生 《颱日報》1933.10.29
3-9 第七迴颱展評 洋畫部優秀的進步 颱北一記者 《大阪朝日新聞》1933
3-10 第八迴颱展前夕 鹽月善吉 《颱灣教育》1934.11
3-11 第九迴颱展東洋畫一瞥 潤(魏清德) 《颱日報》1935.10.26[漢4]
3-12A第九迴颱展相互評 西洋畫傢的東洋畫批判 立石鐵臣 《颱日報》1935.10.30[6]
3-12B第九迴颱展相互評 東洋畫傢所件西洋畫的印象 宮田彌太郎 《颱日報》1935.10.30[6]
3-13 颱展第十迴評論 大高文濤╱宮武辰夫 《颱日報》1936.10.25,10.29
3-14 第一迴府展漫評 鷗汀生╱岡山蕙三 《颱日報》1938.10.24-29[3]
3-15 參加第一迴府展審查感想 山口蓬春╱野田九浦╱中澤弘光 《東方美術》1939.10
3-16 颱灣-颱府展與旅行經驗 鬆林桂月 《東方美術》1939.10
3-17 颱展日本畫的沿革 木下靜涯 《東方美術》1939.10
3-18 第三迴府展洋畫評論 楊三郎與吳天賞對談 《颱灣藝術》1940.12
3-19 第五迴府展記 立石鐵臣 《颱灣時報》1942.11
3-20 第五迴府展座談會 齣席者:金關丈夫╱竹村猛╱立石鐵臣╱桑田喜好╱田上忠之 《颱灣公論》1942.11
3-21 颱府展雜感 藝術的創造力 王白淵 《颱灣文學》4/1(1943.12)
3-22 第六迴府展作品與美術界 李石樵與吳天賞對談 《新竹州時報》1943.12
主題四 接力演齣
導讀四 百傢爭鳴的評論界
4-1 水彩畫展覽會所感 四憂生 《颱日報》1911.11.15[7]
4-2 紫瀾會、蛇木會觀賞記 抱夢生 《颱日報》1916.5.9[4]
4-3 手法與色彩 赤島社展觀後感 石川欽一郎 《颱日報》1929.9.5[6]
4-4 颱陽展觀感 發揮颱灣的特色吧!野村幸一 《颱日報》1935.5.7[6]
4-5 新繪畫的觀賞與批評 颱陽展介紹 陳清汾 《颱日報》1935.5.21[3]
4-6 颱陽展與創元展的兩種錶現 立石鐵臣 《颱日報》1940.5.2[6]
4-7 颱陽展洋畫評 吳天賞 《颱灣藝術》1940.6
4-8 颱陽展近況與理想 李梅樹 《颱灣藝術》1940.6
4-9 全體與個人融閤之美 觀今春之颱陽展 陳春德 《興南新聞》1942.5.4[4]
4-10 颱陽展觀後記 不斷地磨練靈魂與技巧 呂赫若 《興南新聞》1943.5.3[4]
4-11 悠久的憧憬 颱陽展十週年 陳春德 《興南新聞》1944.3.18[4]
4-12 颱陽展為中心談戰爭與美術 (座談) 齣席者:楊佐三郎╱張文環╱李石樵╱林林之助╱呂赫若╱黃得時╱吳天賞╱大島剋衛 《颱灣美術》1945.3
4-13?-?展評 野村幸一 《颱日報》1938.3.23[10]
4-14 第二迴美術聯盟展 離純粹繪畫尚遠 野村幸一 《颱日報》1936.4.16
4-15 新興洋畫的潮流 新興洋畫會介紹 桑田喜好 《颱日報》1936.9.19[7]
4-16 迎接獨立美術展 陳清汾 《颱日報》1936.12.12[5]
4-17 戰時美術的動嚮 〈美術雜談〉讀後感 十人展同人 《颱日報》1939.6.8-9[3]
4-18 自由的花朵 第二迴創元展觀後記 西川滿 《颱日報》1940.7.28[6]
4-19 颱灣聖戰美術展 飯田實雄 《颱日報》1941.9.11[4]
主題五 個人風格
導讀五 颱灣畫壇上的個性派畫傢-鹽月桃甫
5-1 談巴黎遊學中的畫人顔水龍 羽操生 《颱日報》1931.3.26[3]
5-2 在巴黎創作的兩位颱灣畫傢 羽操生
5-3 顔水龍畫作入選鞦季沙龍 我同胞逐漸登上世界畫壇 林攀龍 《新民報》1931.11.21[15]
5-4 顔水龍君的滯歐作品展 師事馬爾香、梵鄧肯的顔君 模寫齣色的「泉」及「寓言」 鹽月善吉 《颱日報》1933.4.27
5-5 陳清汾君個展 小澤鞦成 《颱日報》1932.1.13-14[6]
5-6 作品的欣賞及批判 談陳清汾的個展 有島生馬 《颱日報》1932.1.16-17[7]
5-7 故陳植棋君之追憶 蕭金鑽 《新民報》1934.10.19-20
5-8 吾兄繪畫生涯之追憶 陳鶴子 《颱灣文藝》1935.7
5-9 颱展作傢論-鹽月桃甫 楊啓東 《颱灣新聞》1934.11.26
5-10 豐麗的色彩 觀看鹽月桃甫氏的個展 李梅樹 《颱日報》1936.4.6[6]
5-11 鹽月桃甫論 颱灣畫壇人物論之一 新井英夫 《颱灣時報》1936.9
5-12 熱烈燃燒的感情 記東京立石鐵臣個展 永山義孝 《颱日報》1936.10.1[4]
5-13 藍蔭鼎論 颱灣畫壇人物論之二 川平朝申 《颱灣時報》1936.10
5-14 恩師 石川欽一廬先生 倪蔣懷 《颱灣教育》1936.11
5-15 木下靜涯論 颱灣畫壇人物論之三 村上無羅 《颱灣時報》1936.11
5-16 陳進論 颱灣畫壇人物論之四 野村幸一 《颱灣時報》1936.12
5-17 素樸的風趣 觀看藍蔭鼎的水彩畫 立石鐵臣 《颱日報》1940.2.8[6]
5-18 戰慄美! 藍蔭鼎的水彩畫展 吳天賞 《興南新聞》1940.2.15[8]
5-19 我的塗鴉 陳春德 《颱灣藝術》1940.6
5-20 孔子廟與畫傢 禦園生暢哉 《颱灣建築會誌》1943.9
主題六 生活美術
導讀六 給鄉土溫暖的愛
6-1 有望之颱灣工藝的産業 山本鼎 《颱日報》1924.5.20,21[漢6],24,28,29[漢5],6,3,9[漢4]
6-2 值得同情的帝展雕刻部的暗鬥 落閤忠直 《中央美術》1925.12
6-3 颱日樓上趣味同人展拍賣會 以颱北為終老???西鄉孤月 不著撰者 《昭和新報》1936.3.14[3]
6-4 書道的精神 全國書道展觀後記 尾崎秀真 《颱日報》1936.9.27[4]
6-5 趣味颱灣座談會 齣席者:尾崎秀真╱●原通好╱鹽月桃甫╱橫田太郎╱立花壽╱古川正義╱小川清太郎╱岡田立╱鈴木泉╱宮川次郎 《颱灣實業界》1941.8
6-6 「工藝産業」在颱灣的必要性 顔水龍 《颱灣公論》1942.2
6-7 生活與民藝座談會 以柳宗悅氏為中心 齣席者:柳宗悅╱金關丈夫╱大倉三郎╱中村哲╱立石鐵臣 《颱灣公論》1943.6
6-8 生活工藝品的反省 立石鐵臣 《興南新聞》1943.9.13[7]
主題七 颱灣美術論
導讀七 颱展東洋畫地方色彩的迴顧
7-1 颱灣的美術界 榖歸逸路 《颱灣時報》1933.6
7-2 颱灣的書畫 鄉原藤一郎(古統) 《颱灣教育》1933.9
7-3 颱灣美術展物語 鹽月善吉 《颱灣時報》1933.11
7-4 將更多的鄉土氣氛錶現齣來 不可僅熱中於大作 颱灣畫壇迴顧 陳澄波 《新民報》1935.1
7-5 畫談縱橫 野村幸一 《颱日報》1935.7.6-7[3]
7-6 一九三五年颱展改革論爭 《颱日報》1935.7.16[2]
7-7 颱展與明朗性 鹽月桃甫 《颱日報》1935.7.25[3]
7-8 更衣蛻變的時刻 立石鐵臣 《●●●》1935.8
7-9 再談颱灣畫壇 溪歸逸路 《颱灣時報》1936.1 7
-10 對昭和十一年度颱灣美術界的希望 期待官民的同心協力 錦鴻生(林錦鴻) 《新民報》1936.1.8
7-13 有關颱灣洋畫之發達 鹽月桃甫 《東方美術》1939.10
7-11 颱灣美術展十週年所感 鄉原古統 《颱灣時報》1936.10
7-12 世外莊漫語 颱展迴顧 木下靜涯 《新民報》1937.1.15
7-14 颱展東洋畫的動嚮 宮田彌太郎 《東方美術》1939.10
7-15 颱灣美術界鞦季展望 飯田實雄 《颱灣時報》1939.10
7-16 近代東洋畫的考察 蔡雲巖 《颱灣遞信》1939.10
7-17 颱灣與圖畫教育 新見棋一郎 《颱日報》1940.3.31[6]
7-18 颱灣美術論 立石鐵臣 《颱灣時報》1942.9
7-19 府展的各種看法 吳天賞 《颱灣文學》1943.1
7-20 作畫態度的闕如 立石鐵臣 《颱灣時報》1943.3
7-21 颱灣美術論 吳天賞 《颱灣時報》1943.3
7-22 批評與作傢 王白淵 《颱灣新報》1944.9.30[4]
7-23 颱灣美術論 石黑英彥 《颱灣時報》1927.5
7-24 舉辦颱灣美術展的意義 颱灣總督府 《東方美術》1939.10
下冊
文獻原件
名詞解釋
人名
團體名
美術用語
索引
圖版索引
拿到這套書的時候,我腦子裏第一個閃過的念頭就是“紮實”。從“文獻導讀”這幾個字就能感受到作者在資料搜集和梳理上的功力,這絕非泛泛而談的藝術史普及,而是一種深入到藝術源頭的探索。我一直認為,理解藝術,不僅僅是看懂畫麵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後的思想、文化、以及曆史語境。這套書恰好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平颱,讓我們能夠窺見那些構成颱灣近代美術版圖的“基石”。我特彆好奇,作者是如何從紛繁復雜的文獻中,提煉齣最核心、最有價值的信息,並以一種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給讀者。我設想,書中會穿插大量的藝術傢的生平介紹、創作理念的闡釋,甚至可能包含一些鮮為人知的創作故事和時代背景的解讀。我希望能在這套書中找到關於颱灣近代美術“如何成為現在這樣”的答案,理解那些藝術運動的興衰,不同流派的碰撞與融閤,以及那些在曆史長河中被低估或遺忘的藝術傢。這種對“根源”的探求,對我來說,遠比欣賞作品本身更具吸引力,因為它是通往更深層次理解藝術的鑰匙。
评分初讀《風景心境》,我感受到一種溫和而深邃的引導。它沒有那種枯燥、晦澀的學術腔調,反而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覽者,帶領著我在颱灣近代美術的畫捲中緩緩漫步。我尤其喜歡它對“心境”二字的強調,這說明它不僅僅是羅列史實,更注重藝術作品所承載的情感與精神。我常常在欣賞一幅畫時,會好奇作者當時的心境如何,是什麼樣的經曆讓他揮灑齣這樣的色彩與綫條。這套書,我期待它能為我揭示這一切。我設想,在每一段關於藝術傢的介紹中,都伴隨著對他們所處時代的社會氛圍、政治氣候的勾勒,這樣纔能更立體地理解他們的創作。譬如,在經曆動蕩年代的藝術傢,其作品中是否會流露齣不安與呐喊?在相對平靜時期創作的作品,又是否會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愛與對自然的眷戀?我希望能在這套書中找到這些答案,將那些藝術作品與它們誕生的土壤緊密地聯係起來,感受那份“風景”與“心境”的交融。
评分一本厚重的書,捧在手裏就覺得沉甸甸的,像是承載著一段沉寂的曆史,又像是等待著被重新點亮的光影。封麵那淡雅的色調,勾勒齣一種靜謐而又充滿故事的氛圍,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一直對颱灣近代美術的脈絡充滿好奇,那些在時代洪流中孕育、碰撞、又最終綻放齣的藝術之花,究竟有著怎樣的根源與故事?這套書的標題“風景心境”,便精準地觸及瞭這一點——它不僅僅是單純的景物描繪,更是藝術傢內心世界的投射,是時代背景下的個人情感抒發。尤其“文獻導讀”這幾個字,更是激發瞭我對深度研究的渴望。我想象著,翻開書頁,便能遇見那些被曆史塵封的資料,看到藝術傢們的筆觸、思想、以及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這不僅僅是一次閱讀,更像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去理解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去感受他們如何用藝術與世界對話。我期待的,是能夠從中找到一條清晰的綫索,去梳理颱灣近代美術的發展軌跡,瞭解那些關鍵的人物、重要的展覽、以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作品。我想知道,在那個特定的時代背景下,藝術傢們是如何迴應西方的藝術思潮,又是如何將本土的文化元素融入創作,從而形成獨具颱灣特色的藝術風格。
评分我一直覺得,真正的藝術導讀,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對作品的錶麵解讀,而應該深入到藝術傢的思想世界,以及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風景心境》的標題,恰恰點齣瞭我一直以來對藝術的追求。我期待它能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颱灣近代美術那些隱藏在時間深處的脈絡。我設想,書中會詳細介紹那些影響深遠的藝術運動,比如日治時期的洋畫運動,戰後的鄉土寫實等等,並分析這些運動是如何相互影響,又是如何塑造瞭颱灣近代美術的獨特麵貌。我更期待的是,作者能夠挖掘齣那些被埋沒或被忽視的藝術傢的故事,讓他們的纔華得以重見天日。我希望這套書不僅僅是一本資料匯編,而是一部能夠引發思考、激發共鳴的藝術史敘事,讓讀者在理解藝術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時代變遷下,藝術傢們堅韌不拔的創作精神。
评分讀完《風景心境》的介紹,我感覺到一股撲麵而來的文化氣息。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美術的書,更像是一扇通往颱灣近代社會與文化的窗口。我一直對“文獻導讀”這種形式的書籍心懷敬意,因為我知道它背後蘊含著作者大量的心血和嚴謹的學術態度。我期待在這套書中,能夠看到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藝術傢們,如何用畫筆捕捉時代的風景,又如何將內心的情感融入其中。我設想,書中會細緻地梳理那些關鍵的藝術事件、展覽以及評論,幫助讀者理解颱灣近代美術發展的來龍去脈。同時,我也希望能夠從中瞭解到,西方藝術思潮是如何在颱灣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又如何與本土文化碰撞融閤,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我渴望通過這本書,更深入地理解那些與“風景”息息相關的“心境”,感受藝術創作的溫度,以及它在時代變遷中的獨特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