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一批关心台湾这块土地的学者,提出「台湾2000年」的大胆预测及愿景。
十年后,他们再次挺身而出,为「永续台湾2011」请命:
依据台湾自然环境现况,若再不彻底执行经济发展与生态维护的均衡,落实攸关永续生存的空气、水质、土壤、废弃物等污染防制政策,到了2011年,福尔摩莎台湾,必然沦落「不永续」之境!
本书是国科会「永续台湾的愿景与策略」研究下的子计画,分为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环境污染四组。内容主要是延续十年前「台湾2000计画」的思考脉络,反省工业化对台湾环境的冲击,深思必要的回应之道。 本书预测在现行政策之下,2011年台湾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将呈现何种风貌;并且从永续发展的观点,考虑台湾的自然与社会特性,提出2011年台湾生态、环境、经济的愿景,以及具体建言。
作者简介
朱云鹏,现任景文技术学院校长、中央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教授、台湾大学经济系兼任教授、亚太新经济学会理事长、行政院国家永续发展委员会谘询委员等。
林俊全,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博士。现为台湾大学地理系教授兼任系主任。
纪骏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社会学博士。现任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刘小如,现任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动物研究所兼任教授、台北大学资源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国家公园学会理事长、美洲鸟类学会荣誉研究员。
蒋本基,现任台湾大学环境工程学研究所教授、国科会工程处谘议委员、教育部科技顾问室谘议委员、环保署兼任顾问。
萧新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社会学博士。现任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研院亚太研究计画主持人、总统府国策顾问、总统府政府改造委员会委员、行政院国家永续发展委员会委员。
我最近刚拿到《永续台湾2011》这本新书,书名听起来就很有分量。台湾的“永续发展”,这可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关系到我们下一代能否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的大问题。想想看,从过去依赖制造业的经济模式,到如今面临气候变迁、资源枯竭的挑战,我们必须找到新的出路。《永续台湾2011》这个标题,让我联想到,作者是否会回顾2011年左右,台湾在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有哪些重要的转折点?有哪些政策的实施,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或许这本书会深入探讨我们当时是如何平衡发展与保育的,又是如何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我很有兴趣了解,在那个特定的时间点,台湾的“永续”之路走到了哪里,又遇到了哪些阻碍。这本书也许能提供一些历史性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的困境,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是《永续台湾2011》,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沉甸甸的。作为一名在台湾生活多年的普通民众,我每天都能感受到环境变化、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而“永续”这个词,恰恰是我们当下最需要认真思考的。2011年,那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台湾的“永续”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这本书会从哪个角度来剖析这个问题呢?是政策层面的宏观战略,还是民间组织的微观实践?是关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还是社会文化的重塑?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充满智慧的观点,让我们理解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创造无限的可能。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我们这片土地的过去与未来,并从中找到自己可以贡献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叫《永续台湾2011》,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光看书名就觉得它触及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议题——“永续”。在台湾这个小小的岛屿上,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从经济发展到环境保育,从社会公平到文化传承,每一样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尤其是“2011”这个年份,回想起那一年,我们经历了什么?有哪些重要的事件在发生?我们又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这本书一定是对那段时期台湾发展脉络的一次梳理和反思。我特别好奇作者会从哪个角度切入,是宏观的政策分析,还是微观的个体故事?是聚焦某个特定的领域,还是力图展现一个全面的图景?我期待这本书能带给我一些启发,让我更深刻地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共同努力,为台湾的未来奠定更稳固的基础。毕竟,作为一个台湾人,我对这片土地的未来负有责任,也充满了期待。
评分《永续台湾2011》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台湾的“永续”,这简直是贯穿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大议题!从食品安全到空气品质,从产业升级到社会福利,每一样都与“永续”息息相关。2011年,那一年我记得好像发生了一些特别的事情,具体是什么可能还得书中细说。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从哪些具体案例或者政策分析来解读“永续台湾”这个概念?是聚焦于某个特定的产业,还是探讨整体的社会经济转型?是关于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还是如何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深刻的见解,帮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在那个时期,台湾的“永续”发展走到了哪一步,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读完之后,或许我能对我们共同的未来有更明确的期许。
评分初次看到《永续台湾2011》的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哇,这一定是一本关于我们这片土地未来的重要著作。永续,这个词承载了太多期望,它意味着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要为长远的未来着想。2011年,那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年代,台湾也经历了许多关键时刻。我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解读那一年台湾在“永续”方面的努力和成就,抑或是存在的不足。是关于能源转型,还是生态保护?是关于城市规划,还是社区发展?亦或是对我们社会结构和经济模式的深层思考?我期待这本书能用扎实的论据和清晰的逻辑,向我展示台湾在追求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真实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解决方案。毕竟,作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我非常关心我们的明天会是什么样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