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1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指出,一个民族也和一个人一样,最肯学的时代就是那个民族最伟大的时代,等到他不肯学的时候,他的盛世已经过去了……。
在传统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胡适作为继往开来的启蒙思想家、文学革命领袖,他的成长历程,具体展现了近现代中国知识份子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化基质。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经历了封建帝制覆灭,西潮东渐,社会主义狂潮三个重要的阶段。胡适的故乡徽州,自宋代大儒朱熹以后,尤其是明清两代,素为学林重镇。胡适浸薰于朱子的「新儒学」伦理观及哲学精神甚深,加上「徽州学派」实是求是,敢于怀疑的基本治学精神,奠定日后胡适冲破旧学术樊篱,开辟新科学范式的文化地理因素,建立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现代治学观念,终成「转移一时风气的断代大人物。」
胡适的生命历程中,历经数次政治与学术的围剿和论战。一九五○年代初期,中共在全国各阶层发动了一个历时数年的胡适思想批判运动,此后近三十年,在中国只有胡适批判而没有胡适研究。这个情形,最近二十年来,有了相当的改变。不但胡适着作在大陆重新出版,而且有关的传记和研究也随着政策的开放,而日见其多。胡适研究在中国大陆很有成为「显学」的趋势。当年人人喊打的「胡适幽灵」、「帝国主义的走狗」、「马克思主义的死敌」,而今竟成了一个「畅销书作家」,在学术殿堂中,高踞首席。
这个转变绝不只是意味着胡适思想在中国的消长,更重要的是:胡适所一再强调的,自先秦以来即已深植人心为自由而战的悠久传统,毕竟不能长久的受到压制。胡适研究在当今中国成为显学,所显示的另一层意义是中国在自由民主的尺度上至今还没有赶上五四。胡适的许多「卑之无甚高论」的意见,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依然是「骇人听闻」。胡适思想的精义,对当今中国人而言,不但是在「容忍」上,更是在「抗争」上。
作者简介
沈卫威
1962年生,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五四思想人物,极有心得,经常出席国际学术研讨会。目前研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的生平与思想,于2011年初在立绪文化出版。
〈序〉胡适的平反──中国大陆的胡适热
〈自序1〉寻找胡适
〈自序2〉行万里拜访大师足迹
1从徽州走向世界
徽州风土人文
徽州文化精神──新儒学
绩溪诸胡多才,最近更有胡适
2父亲的身影与母爱的力量
人生参照──父亲胡传
母爱的力量
3读书与做人
家学启蒙
白话小说与无神论思想
远道求学
4新学的启迪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竞业旬报》的磨鍊
古典诗词的兴趣与尝试
浪子回头
5自由国度的精神沐浴
放洋乞新学
美国政治的精神薰洗
自由主义思想的改革实践
6点燃文学革命的圣火
中国新文学的发端
白话论诗
五四新文学
乘风归来
7登高而招 顺风而唿
发动文学革命
北大学子的文化震撼
文化精神的分歧
8文化转型时代的思想革命
政治──文化的再造工程
瓦解「孝」道下的罪恶
文化的毁道与重构
问题派与主义派
现代学术的新范式
9爱情的位置
婚与恋
江冬秀──包办婚姻
韦莲司──独立意识与容忍宽恕
陈衡哲──灵犀与才情
结婚之后
曹珮声──心头的人影
10干预政治的自由言行
《努力週报》与好政府主义
《新月》──自由主义的灵魂之声
自由主义知识份子的困境
11关注现实的良苦用心
无地自由
反省与寻根
过河卒子
12驻美大使的抗战使命
逼上梁山
驻美大使
美国参战,使命告终
13何去何从
无为政治的主张
办教育不算入官场
上任北大校长
在野力场的坚持
从「总统」梦中醒来
国军败阵,学潮风起
毁家纾难作「逃兵」
14自由主义的幽灵
赴美求援
大陆批胡运动
中共对胡适的争取
文化沙漠的绿洲──《自由中国》
15台湾晚年
回台任官
学术独立的梦想
《胡适与国运》的始末
陈怀琪事件
反对总统连任
雷震判刑
自由主义者的寂寞
舆论的围勦
最后的身影
胡适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百年家族:胡适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百年家族:胡适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